Workflow
科技创新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2025江苏-新加坡技术创新合作对接会举行
新华日报· 2025-09-14 07:40
合作机制与平台 - 江苏与新加坡 挪威等创新型国家实施产业研发联合资助机制 [2] - 引进建设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 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 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等国际创新合作载体 [2] - 省科技厅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两次签署谅解备忘录并联合实施产业创新合作计划 [2] 技术合作领域 - 聚焦绿色城市 生命健康两大技术领域推动创新实体深化合作 [1] - 联合研发项目聚焦绿色低碳 生物医药 先进制造等领域 [2] - 工业有机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中新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为科技创新合作旗舰项目 [1] 合作成果与进展 - 共同支持双方企业牵头开展联合研发项目20余项 [2] - 第四轮合作项目正在征集中 [2] - 100多位来自政府机构 高校院所 科技企业的代表专家参与对接会 [1] 学术与科研参与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王蓉分享项目推进情况 [1] - 南京大学教授 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爱民介绍合作需求 [1] - 南京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承担旗舰项目 [1]
【图片新闻】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青岛挂牌成立
证券时报· 2025-09-05 07:38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于9月4日在山东青岛正式挂牌成立 [2] - 该中心旨在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与资源整合 [2] 重点领域合作项目 - 同步启动10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2] - 项目覆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高效农业等多个高技术领域 [2] - 合作领域体现中国在高端制造和农业技术方面的输出能力 [2]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上合示范区挂牌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3:20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该中心将按照"中心+国内联动枢纽+国际合作节点"布局建设,实施推动创新领域人文学术交流、联合 技术研发、国际技术转移转化、建立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际智库等重点任务,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科技 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综合性创新合 作平台。 启动仪式上,10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启动,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 业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上合示范区是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已成为上合文 化元素集中展示区、经贸资源要素高效汇集区、重大开放活动重要承载区,成为多方共建、全球共享的 国际合作公共产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在上合示范区挂牌成立 中新社山东青岛9月4日电 (胡耀杰 王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4日在中国—上海合作组 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挂牌成立。 据介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以"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上合"为理念,将促进区 域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创新合作生态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获批在山东建设
科技日报· 2025-09-03 17:37
合作平台建设 - 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1] - 同时宣布成立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 [1]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获批在山东建设 [1] 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 该中心是我国深化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举措 [1] - 将立足山东 辐射全国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1] - 推动高水平开放创新生态建设 [1] 中心建设布局 - 按照"中心+国内联动枢纽+国际合作节点"布局建设 [1] - 重点任务包括科技人文交流 联合技术研发 国际技术转移转化 高标准国际智库建设 [1] - 推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 [1] 合作发展目标 - 促进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 [1] - 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综合性创新合作平台 [1] - 开拓创新 务求实效 [1]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声明》发布
新华财经· 2025-09-02 08:58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声明 我们,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 依据《上合组织宪章》《上合组织至2030年经济发展战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目 标与原则, 认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十分重要,是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并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向创 新方向转型,携手打造有利于上合组织区域内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共同应对社会挑战的有效方案, 致力于互利平等合作,共同发展,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与渠道,提升创新潜力,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我们特此声明: 成员国将基于自愿参与、互利合作的原则采取以下行动: ——加强现行科技创新政策沟通交流,发挥好上合组织成员国科技部长会议机制,促进科技领域的战略 沟通和务实协作; ——持续推进联合项目遴选工作,在优先领域推动启动创新性联合试点项目; ——鼓励开展跨国技术转移,制定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养机制方案,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增强上合组织科技园区库和创新集群潜力,吸引企业、科研教育机构落户园区,加快培育特色产业 集群;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以及举办学术会议,并在农业、能源、教育、医疗等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声明
新华网· 2025-09-02 01:30
科技创新合作框架 - 加强成员国科技创新政策沟通交流 发挥科技部长会议机制作用 促进战略沟通和务实协作 [1] - 持续推进优先领域联合项目遴选工作 推动启动创新性联合试点项目 [1] - 基于各国法律法规及互利原则 探索建立科研与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1] 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 扩大教育与科研机构学术交流 联合举办大学校长论坛 学术会议和培训研讨会 [1] - 联合培养高水平科研和管理人才 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科学家大会 [1] - 密切创新领域人文交流 开展创业论坛 国际创新周和科技成果展等活动 [1] 技术转移与产业培育 - 鼓励开展跨国技术转移 制定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养机制方案 [1] - 建立国际技术转移平台 增强科技园区库和创新集群潜力 [1] - 吸引企业和科研教育机构落户园区 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1] 重点技术领域合作 -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项目 共建联合实验室 举办学术会议 [1] - 在农业 能源 教育 医疗等领域落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1] - 推动云计算 大数据 区块链 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联合研发 [1] 行业应用合作 - 开展农业技术合作 在土壤改良 农业灌溉 动植物育种等领域联合研究 [1] - 推进农用无人机应用技术合作 聚焦减贫合作中可普及推广的农业技术 [1] - 推动医疗信息化与数字技术应用 开展传染与非传染类疾病防控联合科研 [1] 可持续发展合作 - 通过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1] - 开展联合研发和经验交流 在自愿基础上深化科技资源整合 [2] - 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包括数据跨境流动 数字鸿沟弥补和国际标准制定 [1] 知识产权保护 - 根据各国法律加强协作 有效保护科技创新合作中所获或所创知识产权 [1] 机制保障 - 上合组织成员国科技部长会议将规划协调合作任务 定期总结科技合作成果 [2]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新华社· 2025-09-02 01:03
能源合作框架 -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 需维护能源安全和市场稳定 [1] - 按照各国国情推进公正能源转型 提升人民福祉和生态保护 [1] - 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7(可负担、可靠、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1] 合作实施路径 - 促进能源领域联合项目 包括新建及升级能源基础设施 [1] - 根据优先发展方向促进投资合作 按互利条件实施项目 [1] - 开展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维护、贸易、投资建设运营、设备供应合作 [2] - 加强技术交流与能力建设 吸引科研机构参与先进能源技术研究 [2] 能力建设与中长期规划 -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经验知识及科技成就交流机制 [2] - 中方倡议2030年前实施高水平联合研究项目及培训计划 [2] - 通过高效能源合作解决全球能源议程问题 形成公平可持续发展模式 [2]
陕西加强科技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陕西日报· 2025-08-28 07:00
科技合作平台建设 - 建设3家国家级和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与中亚 俄罗斯 东南亚 西亚等国家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1] - 近3年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 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 孵化科技企业6家 [1] - 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 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 [1] - 近3年组织承办国际会议和论坛446场 引进海外及港澳台高层次人才494人 [1] - 输出技术223项 引进技术45项 实现国产化替代4项 突破技术瓶颈32项 [1] - 在吉尔吉斯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国建设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 累计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 [1] 科技合作项目实施 - 十四五期间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30个 支持创新主体实施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70个 [2] - 通过国际合作项目联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2] - 以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 [2] - 纵深推进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2] -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提高科技创新开放能力 [2] -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