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协同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陈宗恒:深海采火展现大湾区科技力量|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10:55
日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 广州市南沙区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举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来自1522米南海深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方法所副所长陈宗恒表示,此 次采火任务的顺利完成是贯彻十五运"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的生动体现,展现了大湾区 的特色海洋文化和科创力量。 回忆火种采集任务的经历,陈宗恒表示:"最难忘的是第三视角,因为海马号我们经常下潜作业,非常 有信心,但是在同一艘船下两个ROV那是很少有的,为此我们团队也做了很多的调试,当看到整个海 马号在海底的姿态完整呈现给观众的时候,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次火种采集融合的技术创新,既是我国深海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 的生动诠释,深刻传递了奥林匹克精神、科技协同创新、湾区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据介绍,这次火种采集实现了全球大型综合运动会历史上的突破,首次利用深海遥控潜水器集成搭 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源火",并以超高清设备 记录展示采集过程。 ...
深海“源火”点燃全运圣火,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9 15:09
活动概览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于10月9日在广州南沙区举行 [1] - 活动标志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进入开幕30天倒计时 [1] - 火种采集完成后将分别奔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座城市并于11月举行火炬传递 [2] 采集过程与技术 - 火种采集包含“源火”采集与“圣火”点燃两大环节 [3] - “源火”采集自南海1522米深处 [3][5] - 利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海底冷泉渗漏点采集可燃冰及伴生气作为“源火”气源 [5] - 通过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1522米深海成功引燃气体 [6] - 首次实现利用深海遥控潜水器集成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源火” [6] 科技与象征意义 - 活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见证 [1][5] - “梦想”号于去年11月正式入列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能自主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国家 [5] - 火种采集展示了拼搏的体育精神、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3] - 创新技术体现了中国深海科技实力并传递了科技协同创新、湾区融合发展的时代主题 [6]
“科技之光 两岸同辉”科技之夜闪耀北京亦庄, 共谱京台协同创新篇章
北京商报· 2025-09-22 14:29
活动概述 - 活动为“科技之光 两岸同辉”科技之夜北京晚会,主题是“科技为桥,联结两岸,共筑未来”,通过三大篇章将前沿科技与人文底蕴深度融合 [1] - 活动推动京台论坛从深化合作向科技赋能升级,拉紧两岸科技领域深度协同的纽带 [1] - 活动超越视听盛宴范畴,成为京台两地以科技为媒、深化融合的“双向奔赴”,使前沿科技成为协同的“新坐标”和“强纽带” [4] 科技展示与协同创新 - 第一篇章“科技产品与协同创新”通过沉浸式演讲与特效视频展示了量子计算、脑机接口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四大领域的创新突破 [2] - 具体科技成果包括量子计算机破解算力难题、脑机接口连接神经与数字世界、听语者眼镜辅助交流、储能技术稳定新能源输出 [2] - 观众通过机器人“李白”的视角见证京台两地依托合力,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探索协同发展新路径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第二篇章“科文融合项目展示”呈现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例如《动静合鸣·艺术太极》中两岸太极拳队与宇树G1机器人同台演绎太极拳八段锦 [2] - 歌手霍尊献唱《卷珠帘》,宇树G1机器人身着戏服与武生演绎京剧戏腔流行歌曲《回马枪》,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2] - 晚会开场节目《机器人·共舞》由街舞团队与宇树G1机器人、优必选机器人配合,展示机械精准与舞蹈灵动的交融 [1] 未来产业展望 - 第三篇章“未来产业展望与寄语”以“共振、协同、共筑”为主线,科学家分享科研坚守与突破,机器人描绘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健康等六大领域的产业应用场景 [3] - 活动为两岸科技发展勾勒宏伟未来蓝图,让观众对两岸协同创新的明天充满期待 [3] 产业生态与区域发展 - 北京亦庄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汇聚的创新资源和营造的产业生态成为两岸科技人才携手攻关、项目落地转化的沃土 [4] - 亦庄为京台协同创新提供了“亦庄方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会场外市集活动将台湾经典美食与北京本地特色结合,体现海峡两岸的生活交融,为科技盛会增添温情 [3]
武汉南昌双城记: 黄鹤楼和滕王阁的双向奔赴
长江日报· 2025-09-22 09:03
双城旅游协同发展 - 武汉和南昌双城出游线路在社交平台走红 形成黄金旅行线路 游客可跨省体验不同早餐文化如热干面和南昌粉 [1] - 两城交通便利 目前动车通行时间为1小时51分钟 未来将提速至1小时30分钟直达 [1] - 两城拥有著名文化地标 武汉黄鹤楼和南昌滕王阁共同承载长江文化 [2]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武汉和南昌是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 国家多次召开座谈会要求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5][6] - 国家明确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9] 多领域协同合作进展 - 科技领域 鄂赣湘三省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和共享平台 并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具体活动 [7] - 交通领域 开通中三角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连接武汉阳逻港 湖南岳阳城陵矶港和江西九江港 [8] - 教育领域 南昌大学与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开展学生交流 科学研究和学院建设合作 [8] - 商业领域 武汉本土商业集团武商将南昌作为走出湖北第一站 南昌武商MALL自2023年4月开业至2024年销售额达31亿元 [8][9] - 民生领域 实现两地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 方便居民双城生活 [9] 产业优势与未来合作方向 - 武汉在光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产业具有核心优势 南昌在航空制造 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深厚基础 [9] - 未来两城可加强合作 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共同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9]
香江集团、松下、泰创联合发布智能仿生森林环境系统
南方都市报· 2025-06-08 23:02
产品发布 - 全球首个生态仿生科技系统"8恒+森林环境系统"正式发布,由香江集团、松下电气、泰创科技联合打造 [1] 技术合作 - 松下电器提供全球领先的精密传感技术和空调系统作为硬件技术奠基者 [3] - 泰创科技贡献智能算法创新和AI智能交互技术作为推动者 [3] - 香江集团凭借应用场景和项目落地优势为系统研发提供支持 [3] 系统特点 - 通过模拟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技术突破,构建恒温、恒湿等八大生态指标体系 [3] - 具备"越用越懂"的自然语义交互能力,能主动理解模糊指令并生成个性化服务 [5] - 用户表达"我困了"可自动关灯、调暗环境并调整空调至舒适睡眠温度 [5] - 用户表达"嗓子哑了"可联动优化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 [5] 应用前景 - 系统将在香江集团示范项目香江1号中首次应用 [5] - 前期测试数据显示该技术在节能减排、健康舒适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潜力 [5] 行业意义 - 展现了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的新范式,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供新思路 [3] - 开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条 [5] - 是中日企业技术交流和融合的生动范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