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性溢价

搜索文档
“北水”狂扫货 脑动极光-B入通五日吸金近千万股引爆股价
智通财经· 2025-09-15 18:05
股价表现 - 9月15日早盘股价一度飙涨超83%至13.78港元创上市新高 半日换手率达15.35% [1] - 自9月8日入选港股通以来最大涨幅达1.6倍 6个交易日内涨幅88.91% 振幅158.23% [1][2] - 区间总成交额35.4亿港元 换手率30.107% 均价9.286港元 [2][3] 资金博弈结构 - 区间阳量3.572亿股达阴量2408.5万股的14.88倍 呈现"上涨巨量 回调微量"的健康结构 [7] - 出现"假阴真涨"K线形态 表明多头遭遇空头反扑但买盘力量仍占绝对主导 [4][6] - 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5日内新增944.3万股持仓 占已发行股份0.7458% [8] 市场交易特征 - 9月15日午盘报10.22港元 日涨36.27% 半日成交额21.43亿港元 [11] - 量比11.44显示极端放量 委比59.41%表明买盘委托意愿强于卖盘 [11] - 内外盘比72.73%:27.27%反映主动买入力量占主导 买卖挂单呈现"弱平衡"状态 [11] 驱动因素分析 - 入选港股通带来流动性红利 与"国内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第一股"稀缺性形成共振 [1] - 南下资金作为行情发动机 基于稀缺性溢价和流动性折价修复逻辑改变定价锚 [8] - 香港本地券商呈跟随性买入 耀才证券和中国银行(香港)增持规模达数十万至百万股级 [10] 后市展望 - 行情从高速拉升进入高位震荡整固期 多空双方在10.00-11.00港元区间博弈 [11] - 未来走势取决于南下资金持续流入能力及公司基本面能否验证高成长性 [11] - 30.107%换手率完成筹码大转移 市场平均持股成本抬升至9.286港元构成价值支撑 [3]
“北水”狂扫货 脑动极光-B(06681)入通五日吸金近千万股引爆股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8:00
股价表现 - 9月15日早盘股价一度飙涨超83% 触及13.78港元上市新高 [1] - 自9月8日入选港股通以来最大涨幅达1.6倍 [1] - 6个交易日内涨幅达88.91% 振幅高达158.23% [1][2] 交易数据 - 6个交易日总成交额35.4亿港元 换手率30.107% [1][2] - 区间最高价13.78港元 最低价5.22港元 [2] - 区间阳量3.572亿股是阴量2408.5万股的14.88倍 [2][6] 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5天内集中买入944.3万股 占已发行股份0.7458% [7] - 港股通(沪)持有487.60万股 港股通(深)持有456.70万股 [7] - 耀才证券和中国银行(香港)等券商增持规模为几十万至百万股 [9] 市场结构 - 市场平均持股成本抬升至9.286港元 形成价值支撑线 [2] - 买卖五档挂单稀疏呈现"弱平衡"状态 [10] - 行情进入第一波暴力拉升后的高位震荡整固期 [10] 驱动因素 - 入选港股通带来巨大流动性红利 [1][10] - 国内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第一股的稀缺性溢价 [1][10] - 南下资金基于稀缺性溢价和流动性折价修复逻辑的买入行为 [7] 技术指标 - 9月15日午盘报10.220港元 日涨36.27% 半日成交额21.43亿港元 [10] - 量比11.44显示极端放量状态 [10] - 委比59.41%显示买盘委托意愿强于卖盘 [10] - 内外盘比72.73% : 27.27%表明主动买入力量占主导 [10]
圣贝拉股价“过山车”:高榕创投综合账面回报超8倍 58系神骐资本陪跑三年仅浮盈12%
新浪证券· 2025-07-23 18:31
上市表现 - 圣贝拉于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全球家庭品质护理第一股 最终全球发售1.09733亿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193倍 国际发售获超额认购15.59倍 每股发行价6.58港元 募资总额7.22亿港元[1] - 上市首日开盘价8.45港元 较发行价大涨28.4% 盘中最高冲至11.00港元 市值逼近60亿港元 收盘报8.80港元 次日遭遇破发 单日跌幅达25.6% 后续三个交易日震荡走低 一度下探至6.08港元[1] - 最新股价7.27港元 较首日大幅回落 日均成交量从超857万股减少至不足300万股 区间日均换手率低至0.7% 最新市值约44.33亿港元 较首日蒸发近10亿港元[2] 股权融资与机构投资 - 上市前完成7轮股权融资 融资总额约3.33亿元 投资方包括高榕创投 腾讯投资 韩国未来资产证券 神骐资本等15家机构 2022年11月C-3轮融资后估值接近30亿元[2] - 基石投资者包括杭州萧山经开区国资基金 华夏基金(香港)及多位个人投资者 合计认购4933.70万股 约占上市后总股本8.1% 总金额约3.25亿港元[1] - World Trade Center Association (China) Services Limited种子轮投资65万元 2022年4月以1410.05万元转让给度越资本 获得21.54倍投资回报[2] 投资机构回报分析 - 高榕创投2018-2020年连续3轮投资 2021年额外投入1500万元 总投金额3468.98万元 2023年以2100万元转让部分老股 覆盖超六成成本 上市后持股6.8% 对应市值3亿港元 整体投资收益率达751.4%[3] - 腾讯投资2021年以1.5亿元参与C轮融资 另投入1200万元收购老股 持股比例9.5% 对应市值4.22亿港元 浮盈138.2% 国寿股权投资3000万元 持股1.6% 对应市值6484.24万元 浮盈超115%[4] - 神骐资本 太古地产和C Capital分别投资5000万元 2500万元和2000万元 对应市值仅约5633.18万元 2796.33万元和2269.48万元 账面收益率不足15%[4] - 昆山唐陆 唐竹资本和新鸿基公司上市前退出部分股权 分别实现收益率322.9% 184.2%和164.3% 上市后整体回报倍数稳定在10-20倍之间[3]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近12亿元 2024年归母净亏损高达5.43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微利但完全依赖政府补贴和租金减免[6] - 主营业务为高端月子中心运营 采用高档酒店租赁模式 租金和人力成本合计占总成本近70% 直接挤压利润空间[6] - 月子中心业务入住率从2023年92%骤降至2024年82% 新店爬坡期显著拉长 护士流失率达31%[6] - 新业务家庭护理服务和女性健康功能性食品收入仅占总营收8.6%和6.4% 尚未形成第二增长曲线[6] 市场环境与估值驱动 - 上市初期暴涨主要源于稀缺性溢价和散户情绪驱动 但缺乏基本面支撑导致估值迅速回调[5] - 面临生育率下滑导致需求萎缩 市场极度分散引发价格战等行业挑战[6]
万亿大白马突然大涨!
证券之星· 2025-05-21 16:02
港股溢价现象的深层逻辑 - 全球资产定价权的争夺战:港股国际机构占比超过40%,定价更看重公司海外市场爆发力,外资对标比亚迪港股30倍左右估值体系[1] - 稀缺性溢价的货币化:港股新能源标的池中唯一具备"全技术路线+全场景应用"统治力,神行电池配套极氪001、小米SU7等爆款车型,固态电池研发领先同行1-2年[2] - 现金奶牛特质显性化: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69.9亿,是净利润的1.9倍,现金流质量显著优于同行[3] 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 工程师文化的复利效应:研发费用达186亿(占营收5.14%),在磷酸锰铁锂、凝聚态电池等领域专利数超LG新能源30%,单wh利润0.1元是二线厂商3倍[4] - 产能军备竞赛的终局思维:通过LRS模式(技术授权+代运营)绑定10-20家车企,货币资金3035亿,有息负债率仅17.52%,财务费用-41亿元[5] - 产业链话语权的货币化:应付账款2085亿显示对上游强势账期管理,应收账款仅601亿体现下游议价能力[6] 估值水位与安全边际 - 当前估值定位:港股静态26倍PE/A股24.6倍PE处于20-25倍合理区间上限,较此前15倍低估仍有溢价[8] - 巴菲特式估值思考:按2025年预测净利润660亿计算,25倍PE对应1.65万亿市值,需满足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5%提升至50%、储能需求翻倍、技术代差保持3年以上等条件[9] 市场观点总结 - 乐观派视角:龙头溢价+全球化潜力+技术储备支撑当前估值[11] - 谨慎派视角:制造业终局PE难超20倍,需等待行业极端情况下的估值回调机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