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话语权

搜索文档
中国打出稀土王牌,福特产线突遭断供!美急签协议换资源
搜狐财经· 2025-07-05 09:16
稀土产业现状 - 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海关编码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4] - 全球70%的稀土供应在中国,95%的精炼技术专利由中国掌握 [8] - 中国稀土永磁出口单价一年暴涨40% [8] 稀土应用领域 - 一辆特斯拉需要使用5公斤稀土永磁体 [3] - 美军F-35战机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 [3] - 稀土材料在导弹制导系统、核潜艇声呐和隐身战机中具有关键作用 [3] 产业链格局 - 美国虽有稀土矿但缺乏精炼能力,芒廷帕斯矿三分之二矿石需运到中国提纯 [6] - 稀土原矿价值1元,分离提纯后价值10元,做成永磁体价值100元 [8] - 中国江西赣州掌握纯度99.999%的铽镝合金生产技术 [8] 国际影响 - 美国军工稀土储备仅够维持18个月,重建供应链需3000亿美元和十年时间 [4] - 澳大利亚替代产能仅占全球3%,产线设备依赖中国 [6] - 越南稀土冶炼厂受限于中国90%的高端磁材技术专利 [6] 企业案例 - 福特因无法获得中国高功率磁铁导致生产线暂停 [1] - 中美达成"稀土换贸易松绑"秘密协议 [6]
万亿大白马突然大涨!
证券之星· 2025-05-21 16:02
港股溢价现象的深层逻辑 - 全球资产定价权的争夺战:港股国际机构占比超过40%,定价更看重公司海外市场爆发力,外资对标比亚迪港股30倍左右估值体系[1] - 稀缺性溢价的货币化:港股新能源标的池中唯一具备"全技术路线+全场景应用"统治力,神行电池配套极氪001、小米SU7等爆款车型,固态电池研发领先同行1-2年[2] - 现金奶牛特质显性化: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969.9亿,是净利润的1.9倍,现金流质量显著优于同行[3] 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 工程师文化的复利效应:研发费用达186亿(占营收5.14%),在磷酸锰铁锂、凝聚态电池等领域专利数超LG新能源30%,单wh利润0.1元是二线厂商3倍[4] - 产能军备竞赛的终局思维:通过LRS模式(技术授权+代运营)绑定10-20家车企,货币资金3035亿,有息负债率仅17.52%,财务费用-41亿元[5] - 产业链话语权的货币化:应付账款2085亿显示对上游强势账期管理,应收账款仅601亿体现下游议价能力[6] 估值水位与安全边际 - 当前估值定位:港股静态26倍PE/A股24.6倍PE处于20-25倍合理区间上限,较此前15倍低估仍有溢价[8] - 巴菲特式估值思考:按2025年预测净利润660亿计算,25倍PE对应1.65万亿市值,需满足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从35%提升至50%、储能需求翻倍、技术代差保持3年以上等条件[9] 市场观点总结 - 乐观派视角:龙头溢价+全球化潜力+技术储备支撑当前估值[11] - 谨慎派视角:制造业终局PE难超20倍,需等待行业极端情况下的估值回调机会[11]
中方明确表态,145%关税一点都不能留,美国已经没得选
搜狐财经· 2025-05-10 03:53
关税谈判进展 - 中方明确要求美国彻底取消145%对华关税 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打折式妥协" [1][3] - 美方曾考虑将关税从145%降至50%-60% 并保留10%基准税率 但被中方视为数字游戏 [3] - 中方划出谈判红线:必须取消单边加征关税 不接受"对等关税"方案 [3] 美国经济影响 - 美国电商平台已开始涨价 企业普遍计划6月提价 消费者必需品支出占比显著上升 [5] - 美联储连续三次拒绝降息 反映关税成本已渗透至产业链各环节 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5] - 美国政府效率部门未能实现削减2万亿美元开支的承诺 实际仅完成1600亿 [5] 时间节点与博弈策略 - 7月14日为"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截止日 若美方未与日欧达成协议 中方筹码将增加 [7] - 7月美国通胀数据与就业率可能集中反映关税滞后影响 对特朗普政府形成压力 [7] - 历史显示特朗普政府惯用"先强硬后妥协"策略 当前形势可能迫使其最终让步 [7] 中方战略与产业优势 - 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30% 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领域重新定义市场规则 [9] - 中方通过"一带一路"拓展全球市场 展现与美方不同的战略定力 [9] - 中国坚持"规则导向"治理哲学 以体系化应对化解单边主义贸易政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