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绩优基金限购
icon
搜索文档
限购,加码!
中国基金报· 2025-11-05 17:25
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限购详情 - 中欧基金于2025年11月5日起暂停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5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2][4] - 这是该基金继2025年8月14日单日限购1000万元后的年内第二次限购 [4] - 该基金以国证2000指数为主要基准 截至三季度末规模为11.38亿元 [6] - 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超额收益稳健 四季度预计市场延续结构性行情 风格轮动可能加快 [7] 基金历史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4日 中欧小盘成长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率为67.55% 近三年收益率为62.20% [6] - 该产品近一年及近三年业绩均排名同类前5% [2][6] 行业限购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近22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的公告 [2][9] - 大部分宣布限购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较好 不少净值创出新高 [2][9] - 11月以来易方达科汇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等多只基金宣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 [10] - 知名公募专户及私募基金如宁泉资产 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也暂停新投资者申购 [10] 限购原因与市场背景 - 绩优基金限购主要是为了控制基金规模 以保持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2] - 市场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 基金管理人态度谨慎 [10] - 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更关注产品净值稳定增长及持有人持续盈利 [10] - A股市场未来仍有望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 行业赛道及风格类资产或具盈利机会 [2]
太突然!刚刚,又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15:20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显著回升 - 11月4日单日诞生两只“日光基”,富国基金范妍掌舵的富国兴和基金及鹏华基金苏俊杰管理的鹏华启航量化选股基金均一日募资超30亿元上限,并开启比例配售 [1][2] - 近期新基金发行热度回升明显,权益类基金尤为突出,10月份混合型基金平均发行份额达7.57亿份,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 [1][3] - 截至11月3日,年内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分别达到3600.65亿份和1230.83亿份,相比去年全年增长43.86%和76.04% [1][3] 绩优基金产品受到市场追捧 - 除“日光基”外,近期市场频现绩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案例,例如华泰柏瑞盈泰稳健3个月持有混合FOF一日售出约55亿元,中欧价值领航及博道惠泓价值成长等基金亦在发行当日达到或接近募集上限 [2] - 绩优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的背景是A股市场上攻4000点 [2] 绩优基金密集采取限购措施 - 在发行市场火热的同时,多只绩优基金宣布“闭门谢客”,例如易方达基金旗下由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平稳增长和易方达科翔混合等基金自11月4日起暂停机构客户申购等相关业务 [4][6][7] - 11月以来,中加邮益一年持有A、湘财医药健康、永赢惠添利等多只基金也宣布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今年以来已有215只权益基金发布此类公告 [7] - 部分知名公募专户及私募基金亦暂停新客申购,如宁泉资产旗下所有基金及睿远基金陈光明旗下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产品 [7] 基金行业经营策略转向注重业绩 - 绩优基金密集限购被视为基金公司对“规模冲动”的克制,旨在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避免因资金短期快速涌入影响基金经理操作和损害现有投资者收益 [8] - 此行为有助于引导基金行业从“拼规模”向“重业绩”转型,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8]
绩优基金限购有三重考量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绩优基金限购原因分析 - 核心观点:绩优基金限购背后有三重考量,包括保护持有人利益、应对"波动—业绩—规模"矛盾以及适应监管新规导向 [1][2] 保护持有人利益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近六个月净值增长率超过60%,近一年超过80%,成立以来接近70%,高位建仓可能加剧交易损耗和策略变形 [1] - 新资金涌入导致规模膨胀,基金经理被迫在净值高位建仓,影响长期收益 [1] 应对"不可能三角"矛盾 - "波动—业绩—规模"矛盾在基金圈突出,规模快速增长常导致明星基金业绩下滑 [1] - 主动限购是控制规模的手段,表面放弃短期利益,实则追求持有人长期收益最大化 [1] 监管新规下的主动适配 - 2024年9月《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要求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回报导向 [2] - 2024年5月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杜绝以短期业绩排名为导向的评价活动 [2] - 限购成为衡量基金公司责任感的标尺,体现"投资人利益优先"原则 [2] 限购的行业现象与识别 - 优质基金限购已成常态化管理方式,"真限购"发生在净值高位或规模接近策略容量时,并会解释原因 [2] - "假限购"是为制造稀缺性的营销噱头,通常后续快速放开 [2]
时隔四年,“医药一姐”葛兰再宣布限购!在管基金年内最高涨超60%
搜狐财经· 2025-08-10 16:26
基金限购动态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基金自8月11日起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旨在保证基金稳定运作及保护持有人利益 [1][4] - 中欧科创主题同日宣布限购100万元,限购起始日同为8月11日 [4] - 2021年医药行情走高时,中欧医疗健康曾两次调整大额申购限额,代销渠道限购10万元延续至今 [1][6] 基金经理表现与规模 - 葛兰管理的3只基金总规模达399.08亿元,为医药赛道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中欧医疗健康规模占比最高(308.01亿元) [6] - 中欧医疗创新A年内净值涨幅达62.28%,近一年涨幅80.12%,同类排名前3%;中欧医疗健康A年内涨幅21.81% [5][6] - 二季度持仓显示,中欧医疗健康新增4只创新药个股(百利天恒、信立泰等),中欧医疗创新将新诺威纳入前十大重仓股 [6] 行业限购趋势 - 下半年以来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包括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限购5万元)、诺安多策略(限购5000元)等绩优产品 [3][9][10]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年内净值涨幅一度达100.12%,永赢睿信混合A份额年内涨幅47.74% [10] - 限购原因普遍为"稳定运作"和"保护持有人利益",避免规模快速扩张摊薄收益 [8][11] 创新药板块展望 - 葛兰在二季报中强调创新药领域技术进展(双抗、ADC管线推进),国内企业与海外药企合作金额创新高,国际化能力提升 [7] - 政策层面支持创新药发展(如《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三季度看好全球合作深化及临床数据披露预期 [7]
顶流葛兰,重启限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22:47
中欧医疗创新基金限购 -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自2025年8月11日起实施单日单账户10万元限购措施 包括大额申购 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 [3][5] - 该基金由葛兰管理 成立于2019年2月 主要投资医疗创新相关行业股票 截至上半年末资产净值达82亿元 [5][6]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三生制药(01530)净值占比最高达8.99% 其次为科伦博泰生物-B(8.52%)和康方生物(8.20%) [6] - 医疗保健和制造业为基金两大投资方向 分别占比46.41%和41.99% [6][7] - 基金重仓股年内表现强劲 三生制药涨幅达395.07% 10只股票平均涨幅超100% 康方生物下半年涨幅超70% [7][8][9] 中欧科创主题基金限购 - 中欧科创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同期宣布自8月11日起单日账户限购100万元 [10][12] - 该基金由邵洁管理 近一年收益率达84.33% 同类排名前2% [12] - 科技板块爆发式增长推动相关基金受热捧 邵洁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基金已于3月3日起实施10万元限购 [12] 行业限购潮现象 - 7月以来约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公告 包括多只绩优产品 [14] - 中欧数字经济基金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申购 近一年收益率超140% [14] - 永赢睿信混合基金8月4日起限购100万元 今年以来回报率达65.47% 规模增至50亿元 [14]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8月4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大额申购 [14] 限购原因分析 - 控制基金规模以保持投资策略有效性 避免规模扩张导致投资效率降低 [15] - 保护持有人利益 防止新资金高位买入后亏损及摊薄原有持有人收益 [16] - 反映基金公司更关注净值稳定增长和持有人持续盈利 而非短期业绩爆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