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搜索文档
亚信智库论坛|论坛边会探讨亚洲新秩序塑造中的青年和女性角色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58
本次边会由阿塞拜疆国际关系分析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共同主 办。边会吸引了来自阿塞拜疆国际关系分析中心、亚信秘书处、华东师范大学、不结盟运动青年组织下 属研究中心、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阿塞拜疆中小企业发展局的学者和官员,以及阿塞拜疆 ADA大学、巴库国立大学的部分师生参加主旨发言或讨论。 当地时间9月10日下午,第十三届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智库论坛边会"塑造亚洲新秩 序:青年和女性的角色"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 智通财经记者 聂舒翼 祝颖筠 发自阿塞拜疆巴库 会上,来自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泰国等部分亚信成员国的女性和青年学者及官员,围绕鼓励 青年和女性扩大参与包容与可持续发展、动员更多青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女性同理心和青年探 索精神的积极作用、支持青年领导下的跨国研究以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亚信机制转型和 能力建设中赋能女性和青年、增强女性和青年的企业家精神以促进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 研讨。 现场观众向发言嘉宾提问。 发言嘉宾还与现场观众就亚信成员国女性和青年如何根据本国国情、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构建本土 ...
联合国“开放共创·可持续发展大会”落地杭州 GOSIM,携全球专家共探 AI 如何拯救世界
AI科技大本营· 2025-08-26 09:10
大会概况 - 开放共创·可持续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9月13日在中国杭州举办,与GOSIM HANGZHOU 2025同期举行 [1] - 大会核心目标是探索人工智能与开源技术协同创新,共同应对贫困、饥饿、健康、教育、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1] - 大会汇聚联合国、顶尖学术机构、全球科技巨头及开源社区的杰出领袖与专家,促进跨学科跨文化协作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含17个相互关联的目标,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 [5] - 人工智能和开源技术被联合国视为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驱动力 [7] - 联合国强调投资开源软件、开放数据、开放AI模型、开放标准和开放内容是实现SDGs的基石 [7] 分论坛设置 - 开放数据分论坛聚焦开放数据在推进SDGs中的实际应用与潜力 [13] - 开放政策分论坛重点探讨政策、流程和治理机制的定义 [21] - 开放科学分论坛探讨利用透明、协作和可及性原则加速SDGs实现 [32] - 未来人工智能分论坛探讨在SDGs背景下AI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治理 [39] 重要嘉宾阵容 - 开幕主旨演讲嘉宾包括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和联合国首席人工智能官Mehdi Snene [10][11] - Mehdi Snene曾指导耗资10亿欧元的"人类大脑计划",推动神经形态计算和大脑模拟发展 [12] - 分论坛主持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林咏华、Generative AI Commons联合主席Anni Lai等 [14][22][33] 预期成果与行动 - 大会将建立开放贡献框架,为参与符合SDGs的开源项目提供清晰路径 [46] - 发起开放数据倡议,促进开放数据获取和使用以实现基于证据的创新 [47] - 目标是在2026年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OSPOS for Good大会上提交进展报告 [47] 大会规模与影响力 - 预计汇聚1500+全球一线开源开发者,100+海内外资深专家 [50] - 包含100+优质技术分享,5大技术论坛,12场主题Workshop [50] - 设有4场Hackathon创新竞赛和1场GOSIM AI for Humanity Spotlight特别活动 [50]
40多年来美国第三次“退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表遗憾”
新华社· 2025-07-23 00:42
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美国国务院宣布将于2026年12月31日正式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是40多年来第三次宣布退出[1] - 退出理由包括该组织推进分裂性社会文化事业、过度关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符合美国优先外交政策[2]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对美国决定"深表遗憾"[1][2] 国际反应 -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表态坚定支持教科文组织,称美国退出不会削弱法国对组织的承诺[2] - 教科文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是联合国重要机构之一,负责科学、海洋、教育、文化和世界遗产保护[2][3] 历史背景 - 美国1984年首次退出教科文组织,理由是该组织存在腐败和管理混乱,2003年重新加入[4] - 2017年10月美国第二次决定退出,2023年重新加入,本次为第三次退出决定[4]
世博会博物馆链动全球文博机构 携手共探可持续未来|《世博双城记》第2期
第一财经· 2025-06-20 04:19
全球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 -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首次在大阪世博会现场开设博物馆专场,联动柬埔寨、澳大利亚、韩国等全球文博机构 [1] - 论坛主题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探讨文化驱动可持续、多元包容与数字创新 [1] - 活动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智慧分享平台,强调博物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 [1] 《世博双城记》文化项目 - 世博会博物馆与第一财经联合推出跨15年(2010上海至2025大阪)的世博发展纪实项目 [2] - 节目通过全球视野解析上海与世界的联动,以东方智慧构想未来城市发展模式 [2] - 内容涵盖两座世博之城的多元发展路径、创新实践及城市蓝图对比 [2] - 项目旨在促进文明对话,推动东方文化在全球舞台的传播 [2]
清华大学SDG创新挑战赛深化实践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
新京报· 2025-06-12 15:40
赛事捐赠与合作 - 瑞士百达集团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支持清华大学SDG开放创新马拉松挑战赛 [1] - 该赛事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国内高校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标杆性创新实践载体 [1] - 本届挑战赛以"深化创&行"为核心,强化体验式学习与实践学习,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让参赛者深入一线实地调研 [1] 赛事目标与影响 - 赛事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引,激发青年创新潜能 [1] - 百达集团的加入将助力赛事扩大规模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 [1] - 赛事旨在加速培育兼具创新性与社会价值的优质项目 [1] 清华x-lab平台概况 - 清华x-lab是清华大学于2013年发起的重要"三创"教育平台,根植于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校内十六个院系共建 [2] - 平台致力于为全校师生及校友提供覆盖"创意、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公益性教育 [2] - 平台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为使命 [2] 平台运营成果 - 平台已累计服务师生校友9.6万余人次 [2] - 孵化培育创业项目2800余个,其中960余个项目成功注册公司 [2] - 280余支团队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总融资规模突破191亿元人民币 [2]
【环球财经】联合国人居大会续会聚焦全球住房危机
新华社· 2025-05-30 13:47
全球住房危机现状 - 全球住房危机影响近30亿人 其中超11亿人生活在贫民窟或非正规住区 超3亿人处于彻底无家可归状态 [1] - 非洲62%的城市住宅是非正规的 亚太地区超5亿人无法获得基本供水 超10亿人环境卫生需求未得到保障 [1] - 住房需求与基础设施差距在非洲和亚太地区急剧扩大 [1] 联合国人居大会核心议题 - 会议聚焦实现适足住房 保障土地权以及获得基本服务 [2] - 拟审议通过联合国人居署2026-2029年战略计划 [2] - 全球约1200名代表参会 呼吁基于人权和多边团结的协调行动 [1][2] 中国住房政策实践 - 中国通过脱贫攻坚实现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 推进城镇危旧房改造 [1] - 中国经验展示住房政策对减贫 创造就业及危机恢复的促进作用 [1] 会议背景信息 - 联合国人居大会是可持续人类居住和城镇化的最高决策机构 每四年一届 [2] - 第二届大会续会于2023年5月29-30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 [1][2]
中国原创医疗方案点亮“心”希望
新华网· 2025-05-19 16:23
中国原创医疗技术国际推广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潘湘斌团队采用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成功治疗乌兹别克斯坦孕妇的先天性心脏病并确保胎儿健康 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和放射线对胎儿的影响 [2][3] -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被联合国纳入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推广项目 已在法国、坦桑尼亚、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成功应用 获得国际医学界广泛认可 [3][7] - 联合国代表团访问阜外医院考察该技术 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称赞这是中国对"不让任何人掉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承诺 [7] 移动医疗设备创新 - 阜外医院研发的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手术车长约10米 内置超声机、手术床、监护仪等先进设备 搭载专用固定系统、空间扩展系统和层流消毒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 [4] - 移动手术车能保证洁净手术室空气标准 提高手术安全性 配备无人机可随时补充医疗器械 特别适合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 [4] - 该设备研发源于非洲医疗援助经验 解决了露天手术易感染问题 坦桑尼亚医生证实其设备成本低于放射线治疗且更易掌握 [4] 国际医疗合作模式 - 中国医疗团队不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还赴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传授中国技术标准和方法体系 [7] - 坦桑尼亚医生通过在中国接受培训 回国后成功推广该技术并培训当地医生 实现"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医疗援助效果 [4] - 该技术案例展示中国原创医疗方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居民增进健康福祉的成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