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技术

搜索文档
谷歌前CEO施密特:中美大模型之间存在一个显著区别|文末赠书
AI前线· 2025-07-31 13:02
7 月 26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拉开帷幕。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 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和前 Google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围绕"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展 望"的主题,展开了一场"炉边对话",回顾了中国在 AI 领域的飞速发展,并探讨了 AI 安全、中美合作 等核心议题。 施密特强调,过去两年,中国的 AI 技术,特别是 DeepSeek 和 Mini Max、Kimi 等大模型,已经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开源和技术合作将是推动 AI 健康发展的关键,但与此同 时,技术滥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施密特对中美如何携手应对这一时代变革充满期待,认为只有通过 开放对话,才能真正引领 AI 走向一个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未来。 以下为对话内容实录: 沈向洋: 欢迎你来到上海,埃里克。 埃里克·施密特: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到上海,一座美丽的城市,谢谢大家,也感谢 WAIC 大会主办 方的邀请。 沈向洋: 刚才辛顿先生的发言,的确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深度的想法,但是在这里面我也有很多的 问题。这次大会探讨的主题特别好,有关全球 AI 治理的原则和标准,您和 ...
《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我国活跃开发者数量超227万
中国经营报· 2025-07-30 21:53
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现状 - 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全球领先,2024年达227.29万人,同比增长22.95%,近两年平均增速31.58% [1] - 中美印三国开源贡献量占全球TOP30国家和地区总量的39.78%,其中美国8956.45万次、印度5483.72万次、中国5033.61万次 [2] - 中国占全球TOP30活跃开源开发者比例逐年上升,从2022年15.13%增至2024年18.29%,印度198.50万人、欧盟186.35万人、美国167.03万人分列2-4位 [3] 区域与行业应用格局 - 中国开源生态呈现"头部稳固、腰部上升、尾部追赶"格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头部城市,广州、成都、南京、武汉等腰部城市快速崛起 [3] - 开源技术覆盖电力、通信、医疗等10多个关键领域,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京东等100多家单位发布150多个应用案例 [4] - 开源鸿蒙应用设备总量超11.9亿台,搭载1200款产品,落地金融、教育、航天等领域 [5] 重点项目进展 - 开源鸿蒙生态目标注册开发者达1000万,已成立三只产业基金支持开发团队 [6] - 开源欧拉装机量突破1000万套,生态共建单位超2000家,覆盖金融、通信等行业 [6] - openKylin累计部署超2400万套,OpenTenBase广泛应用于银行、证券、政务等领域 [6] 人才培养与教育 - 开源教育是生态发展核心路径,需通过政策引导、师资建设、产教融合、文化推广四方面推进 [7] - 高校与企业合作将开源鸿蒙纳入教学实践,强化开发者培养体系 [6]
交易后解决方案推出开源风险引擎的第13个版本,确保开源技术保持领先地位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6-25 10:02
开源技术应用与ORE更新 - 开源技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使企业能以近乎零成本或极低成本获取专业功能,在交易后领域优势尤为明显 [1] - 开源风险引擎(ORE)作为免费模拟引擎,已革新企业处理交易产品风险与定价的方式 [1] - ORE第13版更新包括:全面革新示例用例库、推出支持Excel/Python/Restful API的新包装器原型、优化QuantLib并提升历史数据加载速度 [1] - 新增XVA框架整合,支持快速计算XVA敏感性及动态ISDA SIMM™建模功能 [1] 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改进 - ORE示例按主题分类(如市场风险、绩效评估等),提升用户查找效率和浏览体验 [2] - 新包装器原型支持多种开发环境,便于团队将ORE功能集成至现有工作流程 [2] - 全面整合ORE-SWIG包装器项目,简化自定义包装器构建流程 [2] 功能增强与扩展 - 新增对期中息票行权的支持,提升对冲策略相关金融工具的估值准确性 [3] - 美式蒙特卡洛模拟框架扩展至股票交易领域,原仅支持利率和外汇交易 [3] - 压力测试模块优化,新增现金流数据输出功能,支持更细致的压力情景分析 [3] 行业价值与愿景 - ORE确保关键价格和风险分析功能对所有企业开放,打破资源壁垒 [4] - 通过持续用户反馈迭代开发,使解决方案保持动态性和行业领先地位 [4] - 基于QuantLib构建并融合市场研究成果,SWIG语言绑定促进Python/Java应用集成 [5] 交易后服务定位 - LSEG交易后服务为清算后和双边市场提供支持,通过创新应对市场变化 [9] - 提供清算服务、标准化基础设施、数据分析和监管报告等完整生态系统 [9] - 增强型尽职调查报告可满足标准版无法覆盖的业务关系风险评估需求 [10]
工信部:鼓励以开源等方式创新攻关算力互联互通核心技术
快讯· 2025-05-30 13:41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推动技术攻关,发布算力互联互通技术目录 [1] - 鼓励以开源等方式创新攻关算力互联互通核心技术 [1] - 落实先进计算、服务器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1]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提升 - 加快高速互联总线技术、标准研发 [1] - 提升算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1]
信创ETF(159537)昨日净流入1.64亿,国产算力替代预期升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13:57
信创ETF资金流入与行业动态 - 信创ETF(159537)昨日净流入1 64亿资金 反映市场对国产算力替代预期的升温 [1] - 该ETF跟踪国证信创指数(CN5075) 覆盖信息技术创新领域代表性上市公司 聚焦基础软硬件至应用解决方案全产业链 [1] 政策与开源技术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27日强调加快开源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支持基础软件 工业软件等领域开源社区发展 [1] - 全球97%的开发者和99%的企业已使用开源技术 中国正成为开源大国 [1] AI技术驱动行业前景 - 国海证券预测2025年AI技术将推动计算机与软件开发行业进入加速兑现期 模型能力在多模态 长上下文 推理性能及低成本部署方向持续突破 [1] - 海外AI广告 编程 搜索等领域需求超预期 AI提升企业ROI并重塑传统业务逻辑 [1] -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Agent协作生态 行业确定性强化 [1]
微软嫡长子VS Code宣布打造AI编辑器计划,Cursor/Winsurf不得瑟瑟发抖?
菜鸟教程· 2025-05-21 18:34
VS Code开源AI编辑器计划 - 公司宣布将VS Code打造成功能完善的开源AI编辑器平台 遵循开放、协作、社区驱动的核心原则 [1][2] - 根据MIT许可证开放GitHub Copilot Chat扩展代码 并将相关组件重构至VS Code核心 [3] - AI功能完全开源 开发者可查看、修改和贡献模型训练及实现代码 确保技术透明性和社区参与度 [5] VS Code市场地位与生态 - 自2015年4月发布后 已发展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工具之一 截至2025年全球用户超2000万且持续增长 [8][10] - 扩展市场拥有超40,000个扩展 月下载量达亿级 覆盖语言支持、调试器、主题等多领域 [11] - GitHub仓库为最活跃开源项目之一 拥有数千名贡献者和数万个已解决问题 [12] 竞争环境与行业动态 - 竞争对手Cursor基于VS Code开源技术构建 通过深度整合AI能力威胁其市场地位 [12] - 公司近期限制Cursor使用官方C/C++和C扩展程序 引发行业竞争加剧 [14][15] - Cursor Pro月费20美元 Windsurf月费15美元 未来可能爆发价格战 [18]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技术迭代加速 Claude 3.7 Sonnet和Gemini 2.5 Pro等AI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20]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王忠民:AI如何实现“零边际成本”普惠
北京商报· 2025-05-18 22:18
开源技术对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 - AI时代的开源模式为社会创新提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技术基础,如AlphaFold开源人类蛋白质结构数据大幅降低新药研发门槛 [3] - 云服务作为基础设施平台普及,大型科技企业将云计算能力免费或低成本提供给中小企业,提升社会数字服务能力 [3] - 数据资产价值化和金融化使初创企业模型被大型机构收购后纳入更广泛金融体系,实现价值最大化 [4] 零边际成本的技术实现路径 - 金融机构利用历史积累的用户和金融数据,在云访问和开发应用中实现边际成本趋零 [5] - 通过Local Live Model(本地实时模型)重构数据私密性与安全性,结合区块链逻辑构建私有数据库和联盟链 [5][6] - 公有云对新使用者实行零收费策略,使客户和开发者享受边际成本优势 [5] AI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创新 - DeepSeek等企业通过第三方云服务专注核心模型开发,降低链群连接成本并推动宏观GDP增长 [4] - AI技术重构金融账户体系(如新金融账户、财富管理账户),需采用"沙盒监管"给予试错空间 [6] - 区块链技术将金融客户数据私有化,按需连接联盟链和公有服务,平衡安全性与服务拓展性 [6]
国产开源技术向交通基础设施核心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佳都科技发布交通佳鸿操作系统
广州日报· 2025-05-09 15:46
开源鸿蒙交通操作系统发布 - 佳都科技发布基于OpenHarmony与openEuler技术底座的"交通佳鸿"操作系统 标志着国产开源技术进入交通基础设施核心领域 [2][4] - 该系统针对交通行业高可靠、强实时、多源异构设备互联等需求 构建行业级物联网操作系统 解决设备互联协议碎片化、数据孤岛化等痛点 [4] - 通过"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操作系统-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实现车站设备标准化接入、统一物联和边缘AI计算管理 打造国产信创智慧车站 [4] 生态合作与技术融合 -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已孵化33个前瞻性开源项目 本次活动联合12家机构共同启动生态共创仪式 [3][5] - 开源鸿蒙可统一交通行业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底座 通过分布式技术支撑公路、城轨、水运等多场景智能化升级 [5] - 佳都科技与华为、深开鸿等企业分享基于开源技术的创新成果 推动"技术+场景"深度融合 [3][5] 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 - "交通佳鸿"在设备操作系统层固化互联互通标准 构建统一开放的数据生态环境 [6] - 系统覆盖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两大场景 实现城市立体交通全场景万物互联 [4][6] - 智慧车站方案使传统车站具备感知、思考和协同能力 开启智慧互联新时代 [4][6]
国产操作系统再落一子,基于开源鸿蒙的“交通佳鸿”正式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1:44
开源技术与智慧交通融合 - 佳都科技发布基于开源鸿蒙技术的"交通佳鸿"操作系统 代表国产操作系统向交通基础设施核心领域的关键突破 [1] - 活动聚焦开源技术与智慧交通产业融合发展 预示开源生态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实际落地加速 [1] "交通佳鸿"操作系统技术特性 - 基于OpenHarmony与openEuler双技术底座 具备高可靠性、强实时性及多源异构设备互联能力 [3] - 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内终端设备统一接入、智能调度和数据融合处理 破解设备协议碎片化、系统兼容性差等难题 [3] - 面向城轨提出"三位一体"智慧车站解决方案 涵盖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协同建设 [4] - 城市道路层面构建"感知—预测—决策—服务"闭环控制逻辑 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安全性 [4] 行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解决交通行业长期依赖进口系统、软件割裂、数据孤岛等问题 实现技术自主与系统统一 [3] - 国内智能交通建设向深水区迈进 从信息化部署转向互联互通、智能感知与协同控制 [3] - 开源鸿蒙+智慧交通生态共创仪式启动 标志开源技术从单一场景向跨行业生态共建跨越 [6] -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将围绕"技术共铸、标准共建、场景共拓"推动统一高效的开源生态 [6]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强调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生态对提升城轨数字化水平的关键作用 [6]
麦肯锡 & Mozilla:2025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开源技术研究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24 19:53
开源AI的应用现状 - 开源AI技术在企业AI技术栈的七个关键领域(数据、模型、托管/推理计算、修改、API与提示处理、工具、用户体验/应用)中实现显著渗透,超过半数受访者在数据、模型和工具领域使用开源技术[3] - 模型层面,Meta的Llama系列、Google的Gemma系列、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OLMo系列等开源或部分开源模型性能快速提升,部分超越专有模型[4] - 开源应用存在结构性差异:模型修改和托管/推理计算领域采用率较低,可能因相关开源项目较新(如推理引擎vLLM于2024年4月推出)或企业偏好内部工具[4] - 行业差异显著:科技、媒体和电信(TMT)行业开源AI使用率达70%,印度(77%)和英国(75%)地域采用率最高[4] - 技术成熟度影响采用: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使用开源技术的可能性高出40%[4] 开源AI的价值驱动 - 成本优势突出:60%受访者认为开源AI实施成本低于专有方案,46%认为维护成本更低,51%认为软件工具成本更低[5] - 性能与易用性获认可:多数受访者对开源AI模型满意度高(满意者数量为不满意者的近十倍),高性能和易用性是主要驱动因素[5] - 开发者价值显著:81%开发者认为开源工具经验受市场重视,66%认为开源对工作满意度至关重要[5] - 价值实现时间短板:48%受访者认为专有工具更快带来价值,仅33%认为开源工具更优[5] 未来发展趋势 - 增长预期强劲:75%受访者预计未来几年将增加开源AI使用,反映市场对其价值的广泛认可[6] - 混合模式成主流:超70%受访者表示将在AI技术栈各层面灵活组合开源与专有技术[6] - 里程碑事件推动:2024年Meta Llama 3、DeepSeek-V3等开源模型表现优异,苹果、微软等巨头加大开源投入[6] 风险管理措施 - 主要风险领域:网络安全(62%受访者担忧)、法规遵从性(54%)、知识产权问题(50%)[7] - 风险缓解策略:建立自动化内容过滤等"护栏"机制、第三方评估(如私有基准测试)、文档管理(软件物料清单SBOM)、强化网络安全实践(可信执行环境TEE、差分隐私等)[8] - 贡献率低问题:仅13%受访者为开源项目贡献过,50%不确定未来是否参与,可能影响生态系统长期发展[8] 战略建议 - 开源AI已成为驱动创新、降低成本、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企业需将其纳入整体AI战略[9] - 建议采用混合策略,根据业务需求在开源与专有方案间灵活组合,同时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框架[9] -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开源社区贡献,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