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经济

搜索文档
游戏场景现实落地吸引新用户 茶饮IP联名后续热度难维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07:16
新文创与数字文化IP发展 - 数字文化IP通过"内容创作—数字转化—衍生开发—跨界赋能"的协同生态重塑年轻人消费逻辑,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8] - AIGC技术深化和"谷子经济""联名经济"等商业模式推广将进一步打破游戏、网文、网剧等数字文化的产业壁垒 [8] - Z世代消费核心从"收藏"转向"晒圈",商品消费成为文化符号、身份象征和情感放大器 [9] IP跨界合作趋势 - "调性契合"是品牌选择IP合作方的关键标准,如软星科技与泡泡玛特、霸王洗发水的跨界合作结合了国风仙侠内容与大众产品 [10] - 数字文化IP成为激活文旅、商超、茶饮等多业态的"超级接口",例如山西文旅借势《黑神话:悟空》推出主题旅游线路 [10] - 游戏厂商世纪华通与上海浦东嘉里中心大酒店联名推出套餐,实现玩家线下体验提升与酒店收益增长的双赢 [11] 联名策略与行业实践 - 茶饮品牌柠檬向右联名节奏放缓至每月1次,注重非遗等地域性联动,但面临联名热度维持短、同质化竞争问题 [13] - 龍歌自助小火锅打造自有IP"麦克龙",强调联名需回归产品维度,在顾客满意后提供IP产品以刺激复购 [14] - 世纪华通对《无尽冬日》IP联名持谨慎态度,通过ChinaJoy"发雪糕"活动验证非联名推广同样有效 [15] AI技术赋能IP互动 - FoloToy通过AI模型实现IP形象生动化,在奈雪生活快闪活动中应用对春联等互动场景 [15][16] - 头部品牌对AI联名持观望态度,主要担忧AI幻觉问题可能对IP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16] 知识产权保护挑战 - 上半年全国海关查扣侵权山寨"Labubu"潮玩约116万件,侵权产品影响正版IP声誉 [16] - 线下侵权处理难度高于线上,需通过专项行动遏制盗版以维护市场秩序 [16]
新华全媒+|联名经济打开青年消费“新空间”
新华社· 2025-08-01 21:06
联名经济市场表现 - 香氛玩偶品牌"FUFUSOUL"快闪活动吸引超6万人打卡 带动重庆星光68广场客流量提升近40% [1] - 限定联名款玩偶以重庆山茶花为香氛灵感 销量持续走高 [1] - 2024年中国联名经济规模预计接近3000亿元 新青年消费需求中IP联名位列前三 [2] 联名产品设计特点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推出文物衍生积木人偶"MASK熙载" 基于《唐寅临韩熙载夜宴图卷》进行艺术加工 开售首日热销 [4] - 博物馆与茶饮品牌推出"秦良玉红绸盘金绣花蟒凤衣"联名周边 活动期间带动到店客流提升20% [4] - 联名产品通过稀缺性、个性化、故事性赋予多元价值 满足年轻人对体验感和社交货币属性的追求 [2][4] 行业发展趋势 - 文博IP与潮流品牌跨界合作持续升温 三星堆博物馆联名LABUBU等案例推动联名产品破圈 [4] - 游戏IP与博物馆联动案例增多 如《明日方舟》与南越王博物院联动吸引年轻玩家了解历史文化 [5] - 文化赋能商业品牌IP 使品牌更具内涵和生命力 体现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投射 [5]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市场存在同质化、IP透支风险 部分品牌陷入"为联名而联名"误区 [7] - 博物馆计划更注重提炼文物文化内涵 开发兼具教育意义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 [7] - 专家建议企业聚焦差异化内容共创 将联名升级为价值创造的长期战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