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治疗

搜索文档
我武生物(300357):业绩符合预期,持续丰富产品管线
中泰证券· 2025-06-04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和2025Q1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增长稳健,核心产品持续放量,点刺产品矩阵不断扩大,研发管线顺利推进,预计随着核心产品渗透率提升和新品放量,业绩有望较快增长,考虑到国内脱敏市场空间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维持“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总股本52358万股,流通股本48406万股,市价20.97元,市值109.7956亿元,流通市值101.5083亿元 [1][3] 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848|925|1033|1171|1354| |增长率yoy%|-5.3%|9.1%|11.6%|13.3%|1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10.2|317.8|351.9|394.0|450.2| |增长率yoy%|-11.1%|2.5%|10.7%|12.0%|14.3%| |每股收益(元)|0.59|0.61|0.67|0.75|0.86| |每股现金流量|0.73|0.50|0.61|0.89|0.83| |净资产收益率|13.5%|12.9%|13.1%|13.3%|13.7%| |P/E|35.4|34.5|31.2|27.9|24.4| |P/B|5.0|4.7|4.2|3.8|3.4|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46%,扣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1.81%;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减少3.71%;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48% [5] 分季度情况 |项目|2024-4Q|2025-1Q| | ---- | ---- | ---- | |营收(亿元)|1.95|2.28| |营收同比|+11.90%|+5.65%| |营收环比|-35.16%|+17.07%| |归母净利润(亿元)|0.46|0.74| |归母净利润同比|+13.82%|-3.71%| |归母净利润环比|-62.96%|+63.13%| [5][7] 分产品情况 - 2024年粉尘螨滴剂实现8.86亿元,同比+7.86%;黄花蒿花粉滴剂实现收入2701.01万元,同比+76.43%,销售量同比增加98.29%;皮肤点刺液730.39万元,同比+103.08%,销售量同比增加36.12%;2025Q1粉尘螨滴剂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4.10%;黄花蒿花粉滴剂实现930.09万元,同比+43.52%;皮肤点刺液233.63万元,同比+104.58% [5] 产品管线情况 - 2024年12月,“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德国小蠊变应原皮肤点刺液”“猫毛皮屑变应原皮肤点刺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累计8款点刺液产品获准上市;“屋尘螨膜剂”将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化学药品1类新药“吸入用苦丁皂苷A溶液”处于II期临床阶段 [5] 毛利率和费用率情况 - 2024、2025Q1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95.16%(-0.10pp)、94.76%(-0.42pp,-0.03pp);2024、2025Q1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9.06%(+0.96pp)、40.37%(+2.93pp,-6.07pp);管理费用率分别为7.91%(+0.59pp)、7.38%(-0.23pp,-3.11pp);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9%(+0.18pp)、-3.03%(+0.35pp,+0.73pp);2024、2025Q1研发费用分别为1.20亿元(+6.85%)、2964万元(-3.02%,-7.43%),研发费率分别为12.95%(-0.27pp)、12.97%(-1.16pp,-3.44pp) [5]
我武生物(300357):业绩符合预期 持续丰富产品管线
新浪财经· 2025-06-04 1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46%,扣非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1.81%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65%,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减少3.71%,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24Q4实现营收1.95亿元(同比+11.90%,环比-35.1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13.82%,环比-62.96%) [2] - 25Q1实现营收2.28亿元(同比+5.65%),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3.71%,环比+63.13%) [2] 产品表现 - 2024年粉尘螨滴剂实现收入8.86亿元(同比+7.86%),黄花蒿花粉滴剂收入2701.01万元(同比+76.43%),销售量同比增加98.29% [2] - 2024年皮肤点刺液收入730.39万元(同比+103.08%),销售量同比增加36.12% [2] - 25Q1粉尘螨滴剂收入2.16亿元(同比+4.10%),黄花蒿花粉滴剂收入930.09万元(同比+43.52%),皮肤点刺液收入233.63万元(同比+104.58%) [2] 研发进展 - 2024年12月,"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德国小蠊变应原皮肤点刺液"、"猫毛皮屑变应原皮肤点刺液"上市许可申请获批,累计8款点刺液产品上市 [2] - "屋尘螨膜剂"进入I期临床试验,"吸入用苦丁皂苷A溶液"处于II期临床阶段 [2] 毛利率与费用 - 2024年整体毛利率95.16%(-0.10pp),25Q1毛利率94.76%(-0.42pp,-0.03pp)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39.06%(+0.96pp),25Q1销售费用率40.37%(+2.93pp,-6.07pp)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7.91%(+0.59pp),25Q1管理费用率7.38%(-0.23pp,-3.11pp) [3] - 2024年财务费用率-3.29%(+0.18pp),25Q1财务费用率-3.03%(+0.35pp,+0.73pp) [3] - 2024年研发费用1.20亿元(+6.85%),25Q1研发费用2964万元(-3.02%,-7.43%)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33、11.71、13.54亿元,同比增长11.6%、13.3%、15.7%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52、3.94、4.50亿元,同比增长10.7%、12.0%、14.3%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PE为31/28/24倍 [4]
从2024年财报看我武生物的确定性和成长性
证券之星· 2025-04-27 10:3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9.10%,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2.4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5.7%,扣非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现金流净额8588万元,同比增长96.2% [1] - 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8.5亿元,相当于首发募集资金4倍,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分红总额将超9亿元 [1] 竞争壁垒 - 技术创新壁垒:2024年研发投入1.25亿元,占营收比13.48%,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 - 产品稀缺性壁垒:粉尘螨滴剂是国内唯一舌下含服脱敏药物,相比皮下注射药物具有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优势 [3] - 行业龙头壁垒:粉尘螨滴剂2021年市场占有率达81.72%,2024年毛利率达95.52% [4] 过敏赛道发展 - 中国约40%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儿童哮喘患病率10年间暴涨43.4% [5]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2024年增速达76.43%,皮肤点刺液业务增长103.08% [5] - 2024年12月新增悬铃木花粉等三种变应原皮肤点刺液获得上市许可 [5] 第二增长曲线 - 干细胞领域:子公司仿生培养技术可最大限度保持细胞干性和分化潜力,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 [6] - 天然药物领域:已确定第一个抗耐药结核药物分子并推进临床前研究 [6] - 前瞻布局干细胞治疗药物和抗耐药抗生素领域 [6] 战略定位 - 从"单点突破"向"多维进化"战略升维,维持过敏主航道增长同时开拓增量空间 [7] - 通过技术迭代巩固过敏领域优势,以多管线创新布局生命科学前沿 [7] - 从细分龙头向创新平台跃迁,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7]
花粉季的「过敏星人」,买出一个百亿爆款
36氪· 2025-04-03 07:59
过敏药市场概况 - 北京春季花粉浓度持续"很高"级别(>800粒/千平方毫米),圆柏花粉导致过敏患者激增[3] -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过敏药品订单量显著增长:北京地区3月20日后过敏相关订单日环比增长127%,鼻部过敏订单增长160%[8] - 中国过敏性鼻炎等4类疾病患者达5亿人,过敏药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8][9] 传统过敏药现状 - 氯雷他定成为电商夜间下单量最高单品,但利润因集采大幅摊薄(地氯雷他定片降至0.47元/片)[11] - 氯雷他定类产品近5年全国零售销售额突破76亿元,2022年仍保持10%以上年增幅[11] - 其他春季爆款过敏药销售额:布地奈德13.46亿元、西替利嗪2.67亿元、氟替卡松5.19亿元,京东单周成交额提升50%[13] 行业痛点与需求 - 现有抗组胺药仅覆盖过敏早期阶段,无法根治(组胺仅参与部分炎症反应)[13] - 患者核心诉求转向"治愈",社交媒体反映反复过敏导致心理压力[13] - 全球过敏相关临床试验超1600项,反映研发热度[14] 生物药创新进展 - 康诺亚IL-4Rα生物药司普奇拜单抗国内获批,赠药后1208元/针,III期临床显示50%患者首次治疗即症状缓解[17] - 生物药靶向过敏反应上游机制,如TSLP靶点受追捧:安进/阿斯利康物特泽鲁单抗2024年国内获批,恒瑞等国内企业进入II期临床[17] - 全球标杆生物药商业表现强劲: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为"10亿美元分子",物特泽鲁单抗单适应症年销9.72亿美元[18] 脱敏治疗发展 - 脱敏治疗周期长(3-5年)但长期有效,被视为"最接近根治"的方案[21] - 我武生物脱敏滴剂"畅迪"2024年上半年收入4.11亿元(同比+9%),"畅皓"1-9月收入2057万元(同比+88%)[21] - 浩欧博引进17种过敏原舌下喷剂,目前仅限海南乐城使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