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普奇拜单抗

搜索文档
注射剂可网上购买、冷链运到家?生物制剂切勿网购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23:12
生物制剂行业现状 - 单抗类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皮肤病等慢性病领域逐渐成为主流用药,国产化品种已超过进口[11][12] - 生物制剂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应用广泛,风湿病科是仅次于肿瘤科使用生物制剂最多的专科[11] - 国产生物制剂在2019年后品种数量显著增加,目前已超过进口品种[11] 生物制剂市场销售情况 - 部分医药电商通过"诊所预留"等名义规避监管,实际进行注射剂网络销售[1][2] - 商家采用互联网医院快速问诊开方模式,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处方开具和药品销售[6] - 冷链配送费用在100-200元之间,药品包装使用泡沫箱和铝箔纸保温袋[3] 生物制剂临床应用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约70%可从生物制剂获益,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约20-30%患者使用[12] - 生物制剂可实现"达标治疗",使患者炎症指标达到临床缓解标准[11] - 白细胞介素17A靶向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表现突出[12] 生物制剂使用规范 - 生物制剂需严格把握适应征和禁忌征,使用前需进行乙肝、结核病等筛查[8][9] - 患者需每3个月随访检查,前几针需在医院注射以监测不良反应[10] - 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抗药抗体导致疗效下降,需及时更换药物[10] 生物制剂局限性 - 价格较高,单针费用动辄数千元,比传统药物高出数倍[13] - 不能根治疾病,停药后可能复发,需长期规范治疗[13] - 有效性并非100%,特应性皮炎患者可能仍有皮疹残留[13]
康诺亚-B(02162.HK)拟通过配售及认购总筹8.64亿港元,资金重点投向研发及商业化
格隆汇· 2025-06-11 08:24
配售及认购协议 - 公司、补足卖方与牵头账簿管理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补足卖方同意出售2160万股股份,每股45 48港元,并由承配人或账簿管理人购买 [1] - 补足卖方有条件同意认购1900万股新股份,公司有条件同意按配售价发行 [1] - 预期无承配人将在配售及认购完成后成为公司主要股东 [1] 股份变动情况 - 配售股份216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7 72% [2] - 认购股份1900万股占经扩大后股份约6 36% [2] - 补足卖方股权将从27 79%降至25 16% [2] 定价及资金用途 - 配售价45 48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48 65港元折让约6 52% [2] - 认购所得款项总额预期约8 64亿港元,净额约8 54亿港元 [2] - 资金用途:35%用于CM512、CM518D1等管线研发,30%用于司普奇拜单抗商业化,25%用于制造及研发设施资本开支,10%用于一般公司及营运资金 [2]
康诺亚-B(02162)、Moonshot Holdings Limited与牵头账簿管理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08:17
配售及认购协议 - 康诺亚-B与补足卖方Moonshot Holdings Limited及牵头账簿管理人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联席账簿管理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 [1] - 补足卖方同意出售2160万股股份,每股价格45.48港元,如承配人未成功购买则由账簿管理人自行购买 [1] - 补足卖方有条件同意认购1900万股新股份,公司有条件同意按配售价发行 [1] - 预期无承配人将成为公司主要股东,承配人及其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独立第三方 [1] 配售及认购细节 - 配售股份216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2.8亿股的7.72% [2] - 认购股份1900万股,占经扩大后股份的6.36%(假设其他股份无变动) [2] - 配售价45.48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48.65港元折让6.52% [2]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8.54亿港元 [2] 资金用途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CM512、CM518D1及其他管线的研发开支 [2] - 资金将用于司普奇拜单抗的商业化 [2] - 部分资金用于制造及研发设施的资本开支 [2] - 剩余资金用于一般公司及营运资金用途 [2]
IL-4Rα靶点的“中国答案”:重塑治疗格局,引领鼻科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新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5:50
疾病现状与治疗困境 -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中50%经规范治疗后仍疗效不佳或复发[1] - 嗜酸粒细胞型患者3年随访复发率高达99%[2]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患者联合使用强效鼻用激素与抗组胺药仍难以控制症状[1] - 传统鼻喷激素导致鼻出血发生率20% 抗组胺药引发嗜睡等副作用[4] - 脱敏治疗疗程长达3年且存在哮喘诱发风险[4] 创新药物突破 - 司普奇拜单抗2024年12月获批CRSwNP适应症 2025年1月新增SAR适应症[2] - 全球首个获批治疗SAR的IL-4Rα生物制剂[2] - 治疗CRSwNP的III期数据显示:第2周72%患者鼻息肉缩小 24%实现鼻腔通气[3] - 治疗SAR的III期数据显示:用药4天52%实现鼻腔通气 4周84%鼻部症状缓解[4] - 填补CRSwNP和SAR生物制剂治疗空白 打破国外垄断[6] 临床优势与机制 - 通过阻断IL-4/IL-13信号通路抑制Th2细胞分化[3] - 被《中国慢性鼻窦炎指南(2024)》列为推荐用药[3] - 对使用同类产品无效患者转用后1个月内显效[5] - 两周疗效超过同类产品52周表现[5] 市场前景与竞争 - 全球IL-4Rα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2亿美元增至2030年287亿美元(CAGR15.2%)[4] - 度普利尤单抗当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5] - 公司产品通过临床数据积累和适应症拓展获得竞争主动权[5] 研发管线布局 - 已构建CRSwNP SAR 特应性皮炎三适应症矩阵[2] - 推进青少年特应性皮炎 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试验[8] - 开发第二代双抗CM512 计划2024年启动CRSwNP II期[10] - 布局CDH17ADC药物CM518D1治疗晚期实体瘤[10] - 拓展CD38单抗CM313至红斑狼疮等自免疾病(应答率95%)[10] - 开发BCMA x CD3双抗CM336治疗淀粉样变性[10] 战略方向 - 构建"抗体+小分子+ADC+小核酸"立体化研发矩阵[9] - 聚焦本土未满足需求同时布局全球化合作[11][12] - 通过疗效与性价比树立中国创新药标杆[11]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Wind万得· 2025-04-06 07:04
热点聚焦 - 中国政府强烈谴责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主义行为,认为其违反WTO规则并损害全球经济秩序稳定 [3] - 中国六大进出口商会联合声明支持政府反制措施 [3] - 美国财长贝森特或因反对激进关税政策计划离职,与华尔街关系密切 [3] 环球市场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大宗商品暴跌,原油单日跌幅超8%,金价同步下行 [5] 宏观 - 3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环比上涨0.7%,消费回暖带动市场开局良好 [7] - 2024年"两新"领域已发布185项国家标准,覆盖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回收循环利用 [7] - 一季度线下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14.2%,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指数3月同比增21.6% [8] 国内股市 - 黄金ETF总规模突破1104亿元,年内净值增长率达20%,避险需求推升配置价值 [10] - 三大锂企2024年合计亏损超106亿元,行业供过于求致底部持续 [10] - 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分化,25%机构缩减预算,超半数券商IT人员减员 [11] - 小商品城发布A股首份阿拉伯语年报,便利境外投资者 [11] - 鸿海Q1销售额同比增24.2%至1.64万亿新台币,比亚迪方程豹汽车3月销量环比增56.9% [12] 金融 - 8家中小公募基金一季度获股东增资,反映对A股长期布局信心 [14] 楼市 - Q1百强房企中73家市值下跌,政策效应或推动估值修复 [16] 产业 - 国家电网Q1电网投资同比增27.7%创历史新高 [18] - 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登顶Hugging Face榜单,杭州或成开源之都 [18] - 脑机接口临床验证取得突破,"北脑一号"进入试验阶段 [18] - 半导体行业迎周期反转,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无极"发布 [18] - 跨国药企CEO密集访华,参与高层论坛并考察业务 [19] - 中国动画《哪吒2》日本上映累计票房破1亿日元,清明档总票房超3亿 [20] 海外 - 美国对汽车加征25%关税引发德国强烈反应,汽车/化工/制药业受冲击 [22] - 美联储警告关税或致通胀持续,日本拟就关税问题提出建议 [22][23] - 印度钻石加工中心苏拉特70万从业者受26%关税威胁,巴西咖啡成本将转嫁美国消费者 [23] 国际股市 - 任天堂推迟Switch 2美国预购,评估关税影响 [26] - 微软/亚马逊等云服务商AI基础设施或受关税反噬 [26] - 滴滴重启巴西外卖业务,国际业务日均订单达1100万单 [26] 商品 - 国际金价回调致周大福等品牌首饰金价仍维持1000元/克高位 [28] - 越南金价跌至3月27日来最低,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压制贵金属 [28][29] - 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下降6.44% [30] 债券 - 富力地产抵押酒店为债券增信,起拍价2.77亿元 [33] 外汇 - 印尼央行承诺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稳定 [35]
花粉季的「过敏星人」,买出一个百亿爆款
36氪· 2025-04-03 07:59
过敏药市场概况 - 北京春季花粉浓度持续"很高"级别(>800粒/千平方毫米),圆柏花粉导致过敏患者激增[3] - 京东买药数据显示过敏药品订单量显著增长:北京地区3月20日后过敏相关订单日环比增长127%,鼻部过敏订单增长160%[8] - 中国过敏性鼻炎等4类疾病患者达5亿人,过敏药市场预计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8][9] 传统过敏药现状 - 氯雷他定成为电商夜间下单量最高单品,但利润因集采大幅摊薄(地氯雷他定片降至0.47元/片)[11] - 氯雷他定类产品近5年全国零售销售额突破76亿元,2022年仍保持10%以上年增幅[11] - 其他春季爆款过敏药销售额:布地奈德13.46亿元、西替利嗪2.67亿元、氟替卡松5.19亿元,京东单周成交额提升50%[13] 行业痛点与需求 - 现有抗组胺药仅覆盖过敏早期阶段,无法根治(组胺仅参与部分炎症反应)[13] - 患者核心诉求转向"治愈",社交媒体反映反复过敏导致心理压力[13] - 全球过敏相关临床试验超1600项,反映研发热度[14] 生物药创新进展 - 康诺亚IL-4Rα生物药司普奇拜单抗国内获批,赠药后1208元/针,III期临床显示50%患者首次治疗即症状缓解[17] - 生物药靶向过敏反应上游机制,如TSLP靶点受追捧:安进/阿斯利康物特泽鲁单抗2024年国内获批,恒瑞等国内企业进入II期临床[17] - 全球标杆生物药商业表现强劲: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为"10亿美元分子",物特泽鲁单抗单适应症年销9.72亿美元[18] 脱敏治疗发展 - 脱敏治疗周期长(3-5年)但长期有效,被视为"最接近根治"的方案[21] - 我武生物脱敏滴剂"畅迪"2024年上半年收入4.11亿元(同比+9%),"畅皓"1-9月收入2057万元(同比+88%)[21] - 浩欧博引进17种过敏原舌下喷剂,目前仅限海南乐城使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