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
搜索文档
我武生物跌2.02%,成交额3554.6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55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34.39元/股,下跌2.02%,总市值180.06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3554.66万元,换手率0.21%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88万元,大单买入192.32万元占比5.41%,卖出202.20万元占比5.69% [1] 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1.09% [2] - 近5个交易日下跌2.58%,近20日上涨20.46%,近60日上涨36.04%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9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粉尘螨滴剂是核心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94.17%,黄花蒿花粉占比4.35%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16.86%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26.6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9.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3.24万,较上期减少6.22% [2] - 人均流通股14927股,较上期增加6.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56.20万股,较上期增加145.24万股 [3] 机构持仓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增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和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分别持股471.18万股和429.86万股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90.68万股,较上期减少78.33万股 [3] 行业与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涉及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MSCI中国、融资融券、基金重仓、长三角一体化等 [2]
我武生物股价涨5.17%,嘉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71.18万股浮盈赚取805.7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3:29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8日公司股价上涨5.17%,报收34.79元/股,成交金额3.92亿元,换手率2.37%,总市值182.15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3天上涨,区间累计涨幅达4.58%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粉尘螨滴剂是公司核心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94.17%,黄花蒿花粉占比4.35%,皮肤点刺液占比1.31% [1] 重要股东动态 - 嘉实基金旗下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006603)于三季度新进成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持有471.1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7% [2] - 该基金在10月28日单日浮盈约805.72万元,在连续3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683.21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嘉实互融精选股票A最新规模19.88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79.81%,在同类4218只基金中排名第87位 [2] - 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60.88%,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07.66% [2] - 基金经理郝淼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53.4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183.83% [3]
我武生物分析师会议-20251024
洞见研报· 2025-10-24 22:24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我武生物,所属行业是生物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10月24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胡赓熙、总经理何建明、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管祯玮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中泰证券、招商基金、开源证券、中邮证券、中信证券等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 [17][18][19] 主要内容资料 经营情况介绍 - 2025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16.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26.67% [27] - 按产品划分,“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13.38%;“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4475.66万元,同比增长117.58%;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1104.64万元,同比增长94.10% [27] - 公司增加分红频次,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5.24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方案需股东会审议通过 [27][28] - 2025年7月“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获上市后临床试验总结报告;8月“皮炎诊断贴剂02贴”进入I期临床试验;9月“烟曲霉点刺液”取得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28] 问答环节 - 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向销售和市场营销倾斜资源,任命骨干人员,加强市场区域分析和架构调整,推动管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型 [28] - 公司不担心长春高新子公司与丹麦ALK - Abello A/S公司的合作,认为更多企业参与利于脱敏市场学术推广和市场教育 [29] - 变应原制品研发管线中,“屋尘螨膜剂”处I期临床试验阶段,“皮炎诊断贴剂01贴”处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皮炎诊断贴剂02贴”处I期临床试验阶段;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和新型抗耐药结核小分子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29] - 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规定变应原皮肤试验费计价单位的“项”指每种变应原,不同变应原可叠加收费,各地区收费价格依各省情况确定 [29][30] - “屋尘螨膜剂”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剂型为膜剂,具有良好舌下吸附性、给药准确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 [30] - 2025年1 - 9月公司各项费用情况可查看第三季度报告,费用投入根据业务动态规划与分配 [30] - 2025年1 - 9月“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4475.66万元,同比增长117.58%,销售增长受学术推广、认知提升、临床试验等因素影响,公司将持续推广 [31] - 中国多个指南推荐舌下脱敏治疗为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式 [31] 总结 - 公司将深耕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优化销售管理体系,加大营销资源投入,坚持学术推广,推动变应原产品收入可持续增长 [31] - 公司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推进研发产品布局,保障研发效率并控制研发支出,同时优化运营与内控管理,保障整体稳健运行 [32]
我武生物(300357):三季报业绩点评:销售改革成果初显,黄花蒿滴剂和皮下点刺液快速放量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4 18: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该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单季度实现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22.64% 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增长36.44% [6] - 销售资源倾斜和架构调整拉动终端业绩 销售架构调整为分层管理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94 0.64和2.23个百分点 [6]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与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分别实现收入0.45亿元和0.11亿元 同比增长117.58%和94.10% [6] - 公司围绕过敏性疾病领域持续布局新品 多款产品处于不同临床研发阶段 [6] - 基于三季度报告及四季度为销售淡季的考虑 报告下调2025年业绩预测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09亿元 同比增长28.5% 并增加2026年和2027年盈利预测 [6]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3亿元 同比增长16.9% 实现归母净利润3.45亿元 同比增长26.7% [2]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态势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82亿元 12.63亿元 14.6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亿元 4.97亿元 5.93亿元 [2] - 公司毛利率水平稳定且优异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将维持在95.1%左右 [2] - 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提升趋势 预计从2025年的15.4%升至2027年的17.4% [2]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2倍 35倍和29倍 [2][6]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32.91元 一年内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35.43元和18.23元 [3] - 公司市净率为6.5倍 股息率为0.67% 流通A股市值为159.31亿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5.03元 资产负债率为5.60% 总股本为5.24亿股 [3]
我武生物(300357) - 2025年10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4 17:32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营业收入8.5336亿元,同比增长16.86% [2] - 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487亿元,同比增长26.67% [2] - 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销售收入7.9422亿元,同比增长13.38% [2]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4475.66万元,同比增长117.58% [2] - 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1104.64万元,同比增长94.10% [3] 股东回报 - 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以总股本5.23584亿股为基数 [3] 研发进展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于2025年7月获得上市后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证实长期疗效 [4] - 皮炎诊断贴剂02贴于2025年8月进入I期临床试验 [4] - 烟曲霉点刺液于2025年9月取得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4] - 屋尘螨膜剂(固体剂型)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8] - 皮炎诊断贴剂01贴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8] -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和新型抗耐药结核小分子药物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8] 销售与管理 - 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起向销售和市场营销倾斜更多资源,进行区域架构调整,推动管理模式精细化转型 [5][6]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增长受学术推广、医患认知提升及临床试验结果等多因素影响 [10] 行业与竞争 - 公司对竞争格局变化持积极态度,认为更多企业参与有利于脱敏市场的学术推广和教育,共同做大市场 [7] -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收费依据国家医保局立项指南,不同变应原可叠加收费,具体由各省制定 [9] - 舌下脱敏治疗被多部中国临床指南推荐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及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式 [10] 产品优势 - 在研产品屋尘螨膜剂为舌下含服固体剂型,具有良好舌下吸附性、给药准确性和患者依从性 [10]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深耕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优化销售管理体系,加大营销资源投入,坚持学术推广 [11] - 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推进研发产品布局,控制研发支出,优化运营与内控管理,提升业绩回报投资者 [11]
我武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提升26.67%至3.45亿元,部分产品增长较快系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财经网· 2025-10-24 11:25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3.69亿元,同比增长22.64% [1]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36.44% [1]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8.53亿元,同比增长16.86% [1] - 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26.67% [1] 主要产品销售情况 - 公司核心产品"粉尘螨滴剂"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为7.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8% [1] - 公司产品"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为4475.6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17.58% [1] - 公司产品皮肤点刺液前三季度销售收入为1104.64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94.10% [1] -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与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相关产品市场推广力度所致 [1]
独家脱敏治疗产品协同放量 我武生物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36.96%
全景网· 2025-10-23 23:0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同比增长16.86%,扣非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28.9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7亿元,同比增长79.1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22.64%,扣非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36.96% [1] - 主要产品“粉尘螨滴剂”前三季度销售收入7.94亿元,同比增长13.38%,“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销售收入4475.66万元,同比增长117.58%,皮肤点刺液销售收入1104.64万元,同比增长94.10% [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于2025年7月顺利完成针对成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并形成总结报告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达8569.8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04% [4] - 2025年3月公司新增“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等三款产品的GMP符合性检查信息,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4] - 公司多项在研管线取得进展,包括“屋尘螨膜剂”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皮炎诊断贴剂02贴”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烟曲霉点刺液”取得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5] 市场竞争地位与优势 - 公司生产的“粉尘螨滴剂”与“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是全国仅有的两款获批上市的舌下含服变应原脱敏制剂 [2] - 两款核心产品针对我国过敏原分布的地域特点形成精准互补,覆盖不同致敏类型患者群体 [2] - 公司旗舰产品“粉尘螨滴剂”相关学术成果共有140篇研究文章被美国PubMed数据库收录,核心产品“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已有13篇英文研究论文在国际SCI期刊发表 [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过敏患病率呈攀升态势,推动免疫疗法市场需求增长,预计全球过敏免疫疗法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8.4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40.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3% [2] - 舌下免疫治疗因安全性和便捷性优势,正推动全球脱敏治疗市场向舌下片剂等新型制剂倾斜,医生处方量快速增长 [3] - 2025年7月国家政策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启动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创新药发展提供利好环境 [4]
我武生物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3893.00万元,融资余额4.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2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3.18%,成交额为3.2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893.00万元,融资偿还额为5399.65万元,融资净买入为-1506.65万元 [1] - 截至10月22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4.3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4.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58%,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 10月22日融券偿还2100股,融券卖出1100股,卖出金额3.48万元,融券余量10.20万股,融券余额322.63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3.46万,较上期减少3.53%,人均流通股为13999股,较上期增加3.66%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持股469.01万股,较上期减少18.80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10.96万股,较上期减少49.18万股 [3] - 创新药(15999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2.81%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8.61% [2] 公司业务与分红 - 公司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粉尘螨滴剂94.17%,黄花蒿花粉4.35%,皮肤点刺液1.31%,研发服务0.12%,其他0.0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我武生物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9796.48万元,融资余额4.3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31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大幅上涨10.07%,成交额达7.3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9796.48万元,融资偿还6928.49万元,融资净买入2867.99万元,融资余额合计4.38亿元 [1] - 当前融资余额4.3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53%,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融券余额273.40万元,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均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面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12.81%,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8.61%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46万,较上期减少3.53%,人均流通股13999股,较上期增加3.6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止2025年6月30日,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69.01万股,较上期减少18.8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10.96万股,较上期减少49.18万股,创新药(15999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粉尘螨滴剂占比94.17%,黄花蒿花占比4.35%,皮肤点刺液占比1.31% [1]
我武生物涨2.03%,成交额1.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1:17
股价表现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3%至28.65元/股 成交额1.14亿元 换手率0.83% 总市值150.01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2.54% 近5日下跌4.72% 近20日下跌7.43% 近60日上涨34.7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9.71万元 特大单买入618.72万元(占比5.42%) 卖出1608.09万元(占比14.10%) 大单买入1852.06万元(占比16.23%) 卖出1242.39万元(占比10.8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12.81% 归母净利润1.77亿元 同比增长18.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46万户 较上期减少3.53% 人均流通股13999股 较上期增加3.66% [2]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持股469.01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8.8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10.96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49.18万股 [3] - 创新药ETF(15999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粉尘螨滴剂94.17% 黄花蒿花粉4.35% 皮肤点刺液1.31% 研发服务0.12% 其他0.05% [1]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1] - 概念板块包括:社保重仓、创新药、MSCI中国、生物医药、化妆品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