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采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 药品集采,新规则带来新变化(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11-05 06:01
核心阅读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焦"稳临 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 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0月3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结束公示。该结果即将正式公布,预 计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药品集采申报信息公开大会上,272家企业的55种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这 意味着,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的药品品种增加到了490种。 七成以上厂牌报量获得成功,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 此次集采药品的种类,覆盖慢性病与重大疾病的常用药、救命药,涉及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哮喘、 糖尿病、心血管病用药等。以往集采,中选药落地进院,可能出现医院优先使用的药品厂牌与患者原来 所用厂牌不同的情况,虽为患者减轻负担,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此次集采优化报量方式,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具体到厂牌。根据开标前的统计,4.6 万家医疗机构中,有77%的量报到了厂牌。这有利于让更多 ...
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 不再唯低价马首是瞻
证券时报· 2025-09-23 02:03
药品集采政策导向 - 政策核心在于反对行业内卷,首次提出相关概念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1] - 政策旨在优化竞标规则,设定锚点价格以确保企业获得合理利润 [1] - 医保战略强调为民众严格把关药品选择 [1] 药品质量与报价关系 - 低报价看似美好,但可能导致药品质量低劣,反而不符合经济效益 [1] - 政策导向是避免因过度追求低价而牺牲药品质量 [1]
创新药重磅利好!第11批药品集采提及“反内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0:09
国家药品集采核心信息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将于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 [1] - 集采覆盖55个品种、162个品规,涉及抗流感药物、肾病治疗创新药等重点领域 [1] - 药品剂型涵盖口服常释剂型、吸入剂、外用贴剂等 [1] 集采规则与原则 - 本次集采提出"反内卷",强调药物集采不是打价格战,需要平衡药品价格和价值 [1] - 相关机构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优化具体采购规则 [1] - 规则旨在引导企业将精力投向药品质量提升与研发创新,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1]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湘财证券认为,医保及商保目录调整进入价格谈判阶段,研发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独家品种有望通过以价换量获得更大增量市场 [1] - 医药集采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重仓创新药龙头的恒生医药ETF(159892)今日一度涨超2% [1] - 持仓股中,药明合联涨超5%领涨板块,微创医疗、药明生物、晶泰控股跟涨 [1]
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 不再唯低价、新增“未入围复活”
北京商报· 2025-09-22 07:22
集采核心原则与目标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启动,核心原则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首次将“反内卷”纳入核心原则 [1] - 集采规则调整旨在破解“唯低价”困境,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 [1] - 规则优化有助于保障药品供应和质量,推动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7] 价差控制规则优化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以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企业 [1][2] - 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锚点 [2] - 模拟第7-10批集采数据显示,在最高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的品种中,新规则下约1/4品种触发调高锚点,平均调高34%,最大调高170% [2] - 企业不得低于成本报价,对于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2] - 规则优化避免低价恶性竞争,促使企业报价时更加理性,充分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 [3] 复活机制调整 - 本次集采在“入围复活”基础上,新增“未入围复活”机会,以引导更多企业以适宜价格中选 [4] - “入围复活”规则允许入围但因超出1.8倍导致熔断的企业,自愿将报价下调至同品种未被熔断拟中选企业的最高报价即可复活 [4] - “未入围复活”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医院报量达到或超过各厂牌平均报量、首轮报价不是最高价、自愿将价格下调至入围企业拟中选价格水平 [4] - 复活规则极大提高了中选企业数量,吸引更多有实力企业留在场内,确保中标药品供应稳定性 [4] 防范围标与串标行为 - 引入首告从宽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提供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证据,经查证属实可缩短失信纠正时限或从宽处理 [5][6] - 该机制旨在有效瓦解围标企业的利益联盟,维护集采公平公正 [7] - 继续对关联企业的投标进行约束,在股权、管理等方面存在紧密关系的企业投标时视为1家 [7] - 加大对围标行为打击力度,违规企业将被列入“违规名单”并根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顶格处置 [7]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规则优化对于临床认可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大型企业更有利,因其可按品牌报量而更有优势,利于保住原有市场份额 [3] - 大型企业可避免与低价企业恶性竞争,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质量提升和研发创新上 [3] - 试图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的小药企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倒逼企业更加注重药品质量和自身竞争力提升 [3]
不再唯低价 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
北京商报· 2025-09-21 23:54
集采核心原则与目标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正式启动,核心原则为“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首次将“反内卷”纳入核心原则 [1] - 规则调整旨在破解“唯低价”困境,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 [1] 价差控制锚点优化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以防止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企业 [3] - 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锚点,模拟数据显示在最高与最低报价大于1.8倍的品种中,有1/4左右触发调高锚点,平均调高34%,最大调高170% [3] - 企业不得低于成本报价,对于低于“锚点价”的企业,要求其对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3] - 此举有利于避免低价恶性竞争,防止价格战导致质量下降和企业生存空间受挤压 [4] 对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 - 规则优化对临床认可度高、品牌影响力强的大型企业更有利,因其可按品牌报量而更有优势,有利于保住原有市场份额,避免恶性竞争,可将精力投入到质量提升和研发创新 [5] - 对试图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的小药企,其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倒逼企业更加注重药品质量和自身竞争力提升 [5] 新增复活机制 - 本次集采在以往“入围复活”基础上,新增“未入围复活”机会,以引导更多企业以适宜价格中选 [6] - “入围复活”规则允许入围但因超出1.8倍导致熔断的企业,自愿将报价下调至同品种未被熔断拟中选企业的最高报价即可复活 [6] - “未入围复活”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医院报量达到或超过该品种有医院报量的各厂牌平均报量、首轮报价不是最高价、自愿将价格下调至入围企业拟中选价格的水平,满足条件可获得中选资格但不参与选择供应省份 [6] - 复活规则极大提高了中选企业数量,吸引更多有实力企业留在场内,确保中标药品供应稳定性,更好满足临床需求 [6] 防范围标与串标行为 - 引入首告从宽机制,鼓励企业主动提供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证据,经查证属实可缩短失信纠正时限或从宽处理 [7] - 机制旨在有效瓦解围标企业的利益联盟,维护集采公平公正 [8] - 继续对关联企业投标进行约束,存在紧密关系的企业投标时视为1家,并加大围标行为打击力度,按最严格规定顶格处置 [8]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反内卷,药企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选股宝· 2025-09-21 22:59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1] - 集采优化价差控制"锚点"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要求企业对低于"锚点价"的报价合理性作出声明并解释具体成本构成 [1] - 中银证券认为集采"反内卷"措施完善将促使药品价格竞争回归良性,药品价格企稳有望提升医药企业盈利能力 [1] 相关公司业务进展 - 国药现代是国药集团旗下化学制药工业发展与资本运作核心平台,上半年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及一致性评价等科研成果31项,同比增加29.17% [1] - 福元医药共有126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4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仿制药在研项目达103个 [1]
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北京商报· 2025-09-21 17:39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正式启动。9月20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本次集采方案制 定和修改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据悉,这也是首次将"反内卷"纳入集采核心原则。具体体现在,本次集采优化了 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集采规则的调整,有助于破解"唯低价"困境,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 具体而言,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医院报量达到或超过该品种有医院报量的各厂牌平均报量;二是首轮报价不是最高价;三是自愿将价格下调至入围企业 拟中选价格的水平。三条同时满足也可获得中选资格,但不参与选择供应省份。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入围复活"及"未入围复活"规则,极大提高了中选企业数量,尤其是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留在场内,从而确保了中标药品的供应稳 定性,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为保证公平,本次集采继续对中选价差作一定控制。同时,为防范个别企业报出异常低价"熔断"其他正常报价的企业,导致整个品种的中选价过低,本次集 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 ...
第11批药品集采首提“反内卷” 调整“唯低价”方向
天天基金网· 2025-09-21 11:15
第11批药品集采核心规则调整 - 第11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将55种药品纳入范围,计划于2025年10月21日在上海开标 [3] - 集采规则围绕“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四大原则进行多项优化,包括要求投标药品生产线2年内无违反GMP情况,并引入“首告从宽”机制 [3] - 优化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以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 [3][6] - 在55个集采品种中,有25个品种有参比制剂(原研药)参加,报量份额约为30% [3] 集采制度的历史成效与挑战 - 过去10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超50%,不少药品降价幅度高达95%以上,大幅降低了用药成本 [4] - 此前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采取超常规低价策略,曾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导致“中标即停产”,或通过关联交易、围标串标等手段操纵价格的极端现象 [5] 政策导向与行业影响 - 新一轮规则调整旨在构建更健康的竞争生态,降低企业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和行业垄断的可能性 [6] - 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要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新规是对社情民意和运行中问题的积极回应 [6] - 规则要求低于“锚点价”的企业主动回应社会对低价中选的顾虑,有助于实现更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集采制度 [6]
药品集采“反内卷”,纠偏“唯低价”导向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7-24 22:19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 - 国家医保局在第11批集采中提出"反内卷"原则 旨在破解企业过度低价竞争导致的合理利润挤压和质量隐患问题 [2] - 新规则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为唯一参考 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政策组合包括"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四方面 形成从用药需求匹配到全周期监管的协同机制 [4] 集采实施成效与问题 -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10批集采覆盖435种药品 平均降价超50% 部分药品降幅达95%以上 年节约医保基金约1500亿元 [2] - 部分企业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 关联交易 围标串标等乱象 甚至出现中标后断供或借原料涨价提价的情况 [3] - 失信企业名单显示存在"前科未消 新案又发"现象 单纯价格比拼可能滋生医疗腐败并抑制创新积极性 [3] 行业竞争生态转变 - 政策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 通过制度设计平衡价格与质量关系 [3] - 监管体系升级为全链条网络 涵盖前置一致性评价到中选后飞行检查 [4] - 未来集采将强化创新和优质作为核心竞争力 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