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采反内卷

搜索文档
药品集采“反内卷”,纠偏“唯低价”导向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7-24 22:19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 - 国家医保局在第11批集采中提出"反内卷"原则 旨在破解企业过度低价竞争导致的合理利润挤压和质量隐患问题 [2] - 新规则优化价差计算锚点 不再以最低价为唯一参考 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3] - 政策组合包括"稳临床 保质量 防围标 反内卷"四方面 形成从用药需求匹配到全周期监管的协同机制 [4] 集采实施成效与问题 - 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10批集采覆盖435种药品 平均降价超50% 部分药品降幅达95%以上 年节约医保基金约1500亿元 [2] - 部分企业出现中标价低于成本价 关联交易 围标串标等乱象 甚至出现中标后断供或借原料涨价提价的情况 [3] - 失信企业名单显示存在"前科未消 新案又发"现象 单纯价格比拼可能滋生医疗腐败并抑制创新积极性 [3] 行业竞争生态转变 - 政策引导企业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 通过制度设计平衡价格与质量关系 [3] - 监管体系升级为全链条网络 涵盖前置一致性评价到中选后飞行检查 [4] - 未来集采将强化创新和优质作为核心竞争力 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