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式并购

搜索文档
“蛇吞象”式并购,能否助力滨海能源摆脱困境
中国能源网· 2025-06-23 10:54
交易概况 - 滨海能源拟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100%股权 标的资产预估达145.8亿元 约为公司总资产的11倍 构成"蛇吞象"式并购 [4] - 交易对方包括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等 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5] - 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 拥有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5] 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拓展业务版图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此举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5] - 有望提升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5]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滨海能源总资产13.27亿元 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 为前者的11倍 [6] - 2023-2025Q1期间 沧州旭阳营业收入分别为92.76亿元、103.11亿元、24.12亿元 同期滨海能源仅3.44亿元、4.93亿元、9595.71万元 [6] - 2023-2025Q1滨海能源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810.9万元、-2813.42万元、-984.95万元 2025Q1净利润同比下滑1542.97% [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0.02%攀升至2025Q1的82.95% [9] 业务转型历程 - 1997年上市初期主营涂料及颜料产品 后因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 2014年重组后主业变更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销售 [8] - 2018年再次调整主营业务为包装及出版物印刷 [8] - 2023年转向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 但因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持续承压 [8] 技术布局 - 正在推进适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研发 已开展中试试验和客户送样工作 [10] - 布局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 采用CVD气相沉积与预锂化硅氧复配石墨技术 [10] - 预计未来五年内石墨+硅材料仍是主流路线 硅含量将逐步增加 [10] 行业背景 - 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优势凸显 [10]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主流技术方向 产业化进程提速 [10]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将拓宽锂电池应用场景 带动负极材料需求提升 [10]
曾以20亿并购“蛇吞象”的帝欧家居,如今控制权也易主了
观察者网· 2025-06-10 11:47
帝欧家居前身为帝王洁具,这家总部位于四川的卫浴洁具品牌诞生于1994年,由刘进、陈伟、吴志雄三 人共同创业成立,主要产品为亚克力材质的卫浴洁具产品。 曾经在资本市场上演过"蛇吞象"的帝欧家居(002798),如今则面临被他人举牌、控制权变更的剧情。 "川派"上市家居企业帝欧家居近期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刘进、陈伟、吴志雄,成都水华互联科技有限 公司(下文称"水华互联")实控人朱江签署协议,成为公司一致行动人,公司的控制权也随之发生变更。 水华互联是成都水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华智云")的控股股东,早前和公司一致行动人张芝 焕持有帝欧家居5%的可转换公司债。 今年5月23日,水华智云和张芝焕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再度增持帝欧家居50.151万张可转换债券,使得 水华智云合计持有帝欧家居公司股份和可转换债券达到6.45%,大于5%的举牌要求,逼近刘进、陈伟、 吴志雄三人单独持有的帝欧家居股权比例。 帝欧家居在6月初宣布停牌,随后公布水华智云和张芝焕的一致行动人朱江,与刘进、陈伟、吴志雄结 成一致行动人,四人共计持股比例达到26.46%。 公告同时提到,引入朱江作为一致行动人,双方达成四项条件的合作,包括促使将 ...
净利润持续承压,慧博云通推“蛇吞象”重组,中小股东联盟背后暗藏玄机
证券之星· 2025-05-22 16:03
并购方案 - 慧博云通拟以"股权+现金"方式收购宝德计算67.91%股份,构成"蛇吞象"式并购 [1][2] - 标的公司宝德计算2024年营收100亿元(慧博云通5.74倍),归母净利润2.35亿元(慧博云通3.6倍),净资产28.07亿元(慧博云通2.45倍) [2] - 交易旨在构建"软硬一体化"全栈产品与技术能力,推动产业链协同 [2] 交易特殊性 - 绕过标的控股股东(持股32.09%),与59名中小股东签署协议,被业内称为"中小股东逼宫式并购" [3] - 标的公司一个月前仍在进行IPO辅导,因对赌协议约定2025年未上市将触发年息8%股份回购条款,中小股东面临回购压力 [5] - 标的公司存在经营范围重叠、缺少独立董事等问题,原董事长曾因年报虚假记载受处罚 [6] 慧博云通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17.43亿元(同比+28.3%),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20.45%),连续两年增收不增利 [7] - 2024年销售费用0.41亿元(同比+45.71%),管理费用1.59亿元(同比+30.21%),研发费用1.09亿元(同比+19.34%) [8][9]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992.47万元(同比+302.52%)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6亿元(同比+37.46%),归母净利润416.27万元(同比-72.13%) [10] 业务结构 - 软件技术服务为最大营收来源(2024年10.74亿元,占比超60%),毛利率22.99%(同比-1.25个百分点) [10] - TMT行业收入占比63%,毛利率23.19%(同比-1.5个百分点) [10] - 2024年整体销售毛利率23.81%(同比-0.46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降至19.12%(同比-4.83个百分点) [10]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应收账款7.16亿元(同比+35%),占流动资产59.8% [11] - 2025年一季度应收账款7.9亿元(同比+38%),占流动资产60% [1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67亿元(同比-36.75%),2025年一季度为-0.95亿元(同比-94.9%) [11]
“蛇吞象”关联并购谋突围,滨海能源能否换新颜
北京商报· 2025-05-19 21:23
据了解,滨海能源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7.55元/股,但标的资产的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蛇吞象"实控人旗下资产 5月19日,滨海能源"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公司收于涨停价10.34元/股,最新总市值22.97亿元。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交易标的沧州旭阳系滨海能源实控人杨雪岗旗下企业。 受拟购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沧州旭阳")100%股权消息影响,滨海能源(000695)5月19日"一"字涨停。据滨海能源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 行股份方式购买实控人杨雪岗旗下企业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并行发展的业务格 局,有利于公司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此次跨界尼龙新材料业务背后,滨海能源业绩承压明显,近年来公司归属净利润均处于亏损状态。另外需要指出的是, 本次收购系一场"蛇吞象"式并购,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沧州旭阳的总资产超过滨海能源的10倍,其营收规模也远超滨海能源。 | 制 | 5日 ~ | टस्टेस्क | 15分钟 | 30分钟 | 60分钟 | 日线 | 更多周期 =● | | 竟价 ▼ | 叠加 ▼ | 圆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