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

搜索文档
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召开发展座谈会
中国化工报· 2025-08-04 13:48
座谈会上,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神马氢化学有限公司、河南神马普利材料有限公司、 平顶山其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分享生产经营经验,分析市场发展态势,讲述发展困惑。产业链 融通发展工作专班全程认真记录,细致梳理绿电接入、手续办理等诉求,提出解决思路。 中化新网讯 7月23日,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尼龙6产业链融通发展座谈会召开,旨在搭建企业交流 平台,探索建立上下游供需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生态,同时解决企业问题。 据了解,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建立党建引领"产业链融通发展"会商机制,聚焦尼龙6、尼龙66、聚氨酯、 精细化工等重点产业,搭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融 通创新,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增强产业优势,促进产业链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向价值链中高端 不断迈进。 会议指出,开发区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即服务发展"的理念,将目光聚焦于企业的实际关切,通过精准 有效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要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能够直达企业、快速兑现,让企业应享尽享政 策红利,坚定企业的发展信心。各企业要严守法律法规红线,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以创新为翼、品质为 基,推动尼龙新材 ...
八月金股汇
东兴证券· 2025-07-31 13:01
八月金股汇总 - 东兴证券行业组8月推荐标的有江丰电子、莲花控股等11家公司,给出对应总市值、PE、EPS等数据[3][7] - 上月金股组合月涨幅9.55%,沪深300月涨幅5.49%[8] 部分公司业绩亮点 - 江丰电子2024年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38.57%,扣非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94.92%[9][10] - 莲花控股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增速35.09%/20.14%/14.03%,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5/4.28/4.97亿元[19] - 美格智能2024年5G车载模组出货量88.1万颗,市场份额35.1%,排名全球第一[2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上半年中国智算服务整体市场同比增长79.6%,市场规模达146.1亿元[16] - 2020 - 2024年智能网联车场景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复合增速21%,预计2024 - 2029年复合增长率26%[21] 风险提示 - 行业存在景气度不达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政策变化超预期等风险[3][59]
“蛇吞象”式并购,能否助力滨海能源摆脱困境
中国能源网· 2025-06-23 10:54
交易概况 - 滨海能源拟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100%股权 标的资产预估达145.8亿元 约为公司总资产的11倍 构成"蛇吞象"式并购 [4] - 交易对方包括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等 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5] - 沧州旭阳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 拥有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5] 战略意义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拓展业务版图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此举是实际控制人将旗下优质化工新材料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重要整合举措 [5] - 有望提升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5]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滨海能源总资产13.27亿元 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 为前者的11倍 [6] - 2023-2025Q1期间 沧州旭阳营业收入分别为92.76亿元、103.11亿元、24.12亿元 同期滨海能源仅3.44亿元、4.93亿元、9595.71万元 [6] - 2023-2025Q1滨海能源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810.9万元、-2813.42万元、-984.95万元 2025Q1净利润同比下滑1542.97% [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60.02%攀升至2025Q1的82.95% [9] 业务转型历程 - 1997年上市初期主营涂料及颜料产品 后因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8] - 2014年重组后主业变更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销售 [8] - 2018年再次调整主营业务为包装及出版物印刷 [8] - 2023年转向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 但因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持续承压 [8] 技术布局 - 正在推进适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研发 已开展中试试验和客户送样工作 [10] - 布局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 采用CVD气相沉积与预锂化硅氧复配石墨技术 [10] - 预计未来五年内石墨+硅材料仍是主流路线 硅含量将逐步增加 [10] 行业背景 - 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 头部企业优势凸显 [10]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主流技术方向 产业化进程提速 [10] -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将拓宽锂电池应用场景 带动负极材料需求提升 [10]
【石化化工交运】化工企业近期事故频发,建议关注尼龙及特种尼龙产业链——行业日报第76期(20250611)(赵乃迪/胡星月)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12 21:50
化工企业事故影响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空分装置低压氮气球罐撕裂事故 影响40万吨/年己内酰胺、15万吨/年精己二酸及25万吨/年环己醇产能 [2] - 事故导致行业内5.6%的己内酰胺供应受影响 我国现有己内酰胺总产能710万吨/年 [4] - 化工行业高危项目审批和生产监管将趋严 头部企业凭借安全生产优势将受益 [2] 尼龙产业链分析 - 尼龙6和尼龙66占尼龙总消费量90% 2024年表观消费量分别为531.6万吨(+22.2%)和73.9万吨(+41.2%) [3] - 尼龙6主要用于纤维和工程塑料 尼龙66主要用于工程树脂及工业用丝 建议关注聚合顺、台华新材等企业 [3] - 特种尼龙国产替代加速 七彩化学5000吨/年MXD6项目试生产 规划3万吨/年产能 中化国际实现百吨级MXD6工艺突破 [3] 己内酰胺供需格局 - 己内酰胺是尼龙6核心原料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鲁西化工(65万吨/年)、华鲁恒升(40万吨/年)、恒逸石化(22.5万吨/年权益产能) [4]
华鲁恒升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华鲁恒升、心连心、鲁西、陆安集团 - 行业:煤化工、尿素、TDI、DMC、DMF、DMS、尼龙 6、草酸、己二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华鲁恒升经营情况 - 2024 年四季度到 2025 年一二月经营有压力,3 月下旬开始好转,4 月中旬中美关税战稍有波动但影响不大,目前尿素价格稳定在 1800 元左右,煤炭价格下行,盈利空间改善 [3] - 在建的本部 20 万吨二氯乙酸项目和荆州的 BDO 项目预计二季度完工 [3] 尿素业务 - 价格从 1500 元/吨回升至 1800 元/吨,煤炭价格下降,盈利空间改善,除苯产业链下游产品外其余产品盈利状况良好 [2][4][5] - 获得 200 万吨出口配额,直接参与出口业务,出口价格高于国内市场约 500 元/吨 [2][7][8] - 公司计划进行园区优化升级,争取 100 万吨尿素指标扩展产能 [15] TDI 项目 - 是荆州三期项目之一,2024 年上半年开始推进,预计 2027 年下半年前完成,总投资 60 - 70 亿元 [2][9][10] - 荆州建设基地有地理优势,已与湖北政府达成支持协议,光气资质预计很快落实,配套设施确保成本低 [9] 资本开支与分红 - 未来两年资本开支约 100 亿元,包括荆州三期 TDI 项目及纯碱配套 60 - 70 亿元、本部平台升级约 30 亿元 [10] - 保证投资前提下,分红比例不低于 30%,每年资本开支预计四五十亿元 [11] 高新技术认证 - 2024 年底开始推进,预计 2025 年有进展,能节省 10%的利润 [2][12] 行业情况 - 新疆煤化工与华鲁恒升产业链冲突小,对其竞争优势影响有限,压低煤炭价格对其有利 [6] - DMF 行业未明显出清,主要企业协同调节产能利用率影响价格,未来一两年或逐渐出清 [20][21] - DMS 市场约 15 家生产企业,头部三家占大部分份额,行业平均开工率约 40%,小企业维持生产时间有限 [22] - 尼龙 6 产品盈利不佳,处于亏损状态,暂未拓展新应用领域 [23] - 草酸受缅甸局势影响出口量下降,但公司满产满销,利润率稳定在 30%左右,计划新增 20 万吨产能,全球市占率达 70% [4][28] - 己二酸项目 20 万吨已全部投产,总产能约 53 万吨,销售利润率低,全年微利,预计未来市场表现与 DMC 类似 [30] 技改与项目 - 2025 年园区平台升级计划替换气化炉,预计建成后每年节省 7 - 8 亿元利润贡献度 [19] - 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投资 30 亿元用于气化炉及相关设备,若陆安集团尿素指标落实可能追加投资 [26] - 德州四台炉子更新项目预计贡献 7 - 8 亿元利润,基于今年年初煤价测算 [4][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固定床技术在山东和河北执行力度强基本已淘汰,山西等地因消耗特有煤种继续使用,晋城 2024 年计划淘汰但政策放宽,经济好转淘汰速度可能加快 [16] - 公司成本优势依赖水煤浆炉子、精细管理、效益提升及消耗降低,优化蒸汽外购量、改造工艺及研发技术提升了效率 [17][18] - 心连心公司 2025 年非一直满负荷运行,与鲁西等主要生产商协同调节市场,使 DMF 价格每吨上涨三四百元 [24][25] - 德州市拍卖指标由企业掌握,企业可直接参与拍卖,政府可能在协调防止外地企业拿走指标 [27]
上市28年第4次谋划跨界转型,滨海能源实控人注入百亿元化工资产
华夏时报· 2025-05-30 11:57
公司重组与股价表现 - 公司近期因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发布推出重组预案,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斩获6个涨停,5月28日上演"地天板",成交总额达8.94亿元 [2]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票收购沧州旭阳全部股权,标的公司总资产145.8亿元,约为公司11倍,2024年营收103.11亿元,净利润2.38亿元 [3][8] - 重组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从9.4元/股涨至15.14元/股,5日涨幅达61.06%,5月28日收报15元/股 [8] 公司历史与转型 - 公司上市28年,经历3次主营业务变更,从涂料转向热电,再到包装印刷,2023年进入锂电负极行业 [4] - 2023年公司剥离包装印刷业务,收购内蒙古翔福新能源,进入负极材料行业,2024年完全剥离印刷业务 [4] - 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营收4.14亿元,同比增长126.63%,但全年亏损2813.42万元,较前一年扩大 [5] 锂电负极业务现状 - 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产量9163吨,销量8437吨,产能利用率低于预期,原计划2024年底释放10万吨产能未披露进展 [5]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净利润双降,单季亏损984.95万元,同比下降1542.97%,销售毛利率从6.15%降至0.01% [5] - 负极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产能利用率约50%,公司负极产品营收排名行业第九,前六名企业毛利率均超两位数 [6] 财务状况与负债压力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末达82.95%,流动负债占比80.76%,流动比率0.48,短期偿债压力大 [7] - 公司曾两次申请定增募资(8.11亿元和4.69亿元)均未成功,锂电产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持续承压 [7] 尼龙行业前景 - 沧州旭阳主营尼龙产业链产品,是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产品毛利率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华鼎股份毛利率28.98%) [10] - 尼龙6需求增长受纺丝、工程塑料和薄膜拉动,但市场供应宽松,5月后产量预计继续增加,下游订单不佳 [10][11] - 尼龙6出口量预计维持在6万吨以上,但6月后进入需求淡季,切片厂商可能转向出口 [11]
专家报告:尼龙纤维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附25页PPT)
材料汇· 2025-05-25 22:37
锦纶行业现状与发展 - 2017-2022年中国锦纶产量从330.3万吨增长至432万吨(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5.5% [5] - 2023年锦纶产量占化纤总产量6.29%,主要细分方向包括抗融滴阻燃纤维、超高强尼龙66纤维、生物基尼龙56纤维及化学法再生尼龙纤维 [5] - 行业未来创新方向聚焦高性能与环保技术,如超高强尼龙66纤维应用于航空轮胎骨架材料 [21][25] 废旧尼龙6回收技术突破 - 中国每年废旧PA6产生量约400万吨,但回收率低(填埋32%、焚烧31%、遗弃37%),化学回收法可将废料解聚为CPL单体并再生为高品质PA6产品 [8][10] - 江苏弘盛新材料建成全球唯一商业化废旧PA6化学法回收产线,再生PA6纤维强度达4.21-7.69 cN/dtex,已应用于运动服、轮胎帘子布等领域 [12][13][19] - 全回收利用每年可减少1200万立方米土地污染、2880万吨碳排放,节省1200万吨原油 [14] 航空轮胎材料国产化攻关 - 尼龙66工业丝浸胶帘线是航空轮胎核心材料,国内产品强度(8.4-8.9 cN/dtex)低于国际水平(土耳其科赛9.2 cN/dtex、日本旭化成9.7 cN/dtex) [28] - 国产帘线存在结构设计缺陷、界面粘结性不足(H抽出力仅170-180 N/cm)等问题,导致C919等大飞机轮胎安全性风险 [26][28] - 河南工程学院牵头产学研项目,联合5家单位研发超高强尼龙66工业丝及帘线关键技术,目标打破国际垄断 [29][30] 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 - 安全防护用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聚焦医用防护、防弹防机械伤害、智能可穿戴等六大方向 [34] - 具备阻隔性能、电磁屏蔽、热防护等全链条测试能力,支撑高端防护材料开发 [35] - 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用纺织品升级 [31][32]
河北富豪大动作!5连板大牛股拟并购转型,还沾上 “固态电池概念”
格隆汇· 2025-05-24 18:40
公司股价表现 - 滨海能源实现5连板,最新报15.14元/股,累计涨幅超73%,从最低8.04元/股至今已近翻倍,逼近去年11月底阶段高点16.91元/股 [1] 并购重组交易 - 公司拟以7.55元/股发行股份收购沧州旭阳100%股权,交易对方包括旭阳集团(80.4765%)、旭阳煤化工(0.0080%)、深创投新材料基金(14.1931%)、农银资产(5.3224%),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4][5] - 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变更为旭阳集团,实际控制人仍为杨雪岗,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6][8] - 沧州旭阳为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拥有尼龙新材料全产业链,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92.76亿元、103.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2.38亿元 [6][11][12] 业务转型历程 - 2023年剥离包装印刷业务,收购内蒙古翔福新能源布局新材料领域,2024年完全退出印刷业务 [9] - 负极材料业务近两年营收分别为3.44亿元(2023)、4.93亿元(2024),但锂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连续5年亏损 [9][10]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651.62万元、-5695.64万元、-1.02亿元、-1810.9万元、-2813.42万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984.95万元 [10][11] 技术研发动态 - 公司正在推进适用于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并计划客户送样 [13] 财务对比 - 本次为"蛇吞象"式收购:滨海能源2024年总资产13.83亿元,沧州旭阳同期总资产138.32亿元 [12] - 沧州旭阳2025年一季度营收24.12亿元(同比滨海能源9595.71万元),净利润2111.94万元(同比滨海能源-984.95万元) [11][12]
滨海能源拟重组涉足尼龙新材料 双主业能否破局连亏困境?
犀牛财经· 2025-05-23 10:17
公司重组计划 - 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沧州旭阳化工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标志着2022年易主后首次资产重组 [2] - 实控人杨雪岗借此向上市公司注入化工新材料业务 交易完成后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2][4] - 交易标的沧州旭阳为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企业 产品涵盖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 [4] 交易结构 - 收购方包括旭阳集团、旭阳煤化工、深创投新材料基金、农银资产 配套融资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4] - 截至披露时审计评估未完成 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待定 [4] 财务数据对比 - 沧州旭阳2023年净利润3.48亿元 2024年降至2.38亿元 2025年Q1为2111.94万元 显示盈利波动性 [4] - 标的资产规模显著大于收购方: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2025Q1)是滨海能源13.27亿元的11倍 [5] - 营收差距悬殊:2024年沧州旭阳103.11亿元VS滨海能源4.93亿元 2025Q1分别为24.12亿元VS9595.71万元 [5] 滨海能源经营现状 - 连续5年亏损(2020-2024)累计2.2亿元 且16年未分红 2023-2024年分别亏损1811万元、2813万元 [4][6] - 2024年营业收入4.93亿元同比增43.47%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55.36%至2813万元 [6] - 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至82.95%(2025Q1) 总资产同比增长52.65%至12.79亿元 [6] 业务转型挑战 - 本次"蛇吞象"式并购面临资产整合与运营管理双重压力 [5] - 双主业战略能否改善持续亏损局面尚待验证 [7]
财说| 虽然股价连续涨停,但滨海能源的并购有这些隐忧
新浪财经· 2025-05-23 09:33
交易概况 - 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沧州旭阳化工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构成关联交易[1] - 交易公告发布后,滨海能源连续收获4个涨停板[1] - 深创投在2024年12月向沧州旭阳增资8亿元,持有14.99%股份,投后估值53.37亿元[1] 标的公司业务 - 沧州旭阳主要从事尼龙新材料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并延伸至尼龙66和高温尼龙领域[1] - 公司拥有河北沧州、山东东明、山东郓城三大生产园区,己内酰胺产能75万吨/年,占全球市场份额6.1%,居全球第二位[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03.11亿元,营业利润3.04亿元,利润总额2.78亿元,净利润2.38亿元[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4.12亿元,营业利润1678万元,利润总额2098万元,净利润2111万元[2] - 2023年营收92.76亿元,营业利润2.86亿元,利润总额8529.11万元,净利润3.48亿元,存在所得税冲回异常[4] - 中国旭阳集团公告显示沧州旭阳2023年净利润为1.89亿元,与滨海能源披露的3.48亿元存在较大差异[4] 资产负债情况 - 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145.80亿元,负债总额90.79亿元,所有者权益55.01亿元[5]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138.32亿元,负债总额83.51亿元,所有者权益54.80亿元[5]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129.49亿元,负债总额87.98亿元,所有者权益41.51亿元[5] 行业与产品风险 - 己内酰胺现货价格从2024年初1.5万元/吨跌至2025年5月的8500元/吨[9] - 2024年我国己内酰胺总产能695万吨,实际产能650万吨,产能利用率93%[9] - 预计2026年行业产能过剩率将达到30%[9] - 沧州旭阳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0.79%、10.9%和5.85%[11] 收购方背景 - 滨海能源主营业务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代工,毛利率常年处于负值或个位数[7] - 2020-2024年营收在3.44亿元到5.35亿元之间波动,持续亏损[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69%,仍处于亏损状态[7]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45.62%升至2024年81.61%,2025年第一季度末达82.95%[8] 交易估值 - 深创投上轮投资后估值53.37亿元,对应22.4倍静态市盈率[11] - 此次收购交易对价大概率不低于53.37亿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