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防范
搜索文档
 警惕以改签机票名义诈骗(建议)
 人民日报· 2025-11-03 06:21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3日 07 版) 我想通过亲身经历,给大家提个醒:接到航班、火车车次变动的电话或短信,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或官 方客服核实;不明链接不能随便点击,陌生手机应用不能轻易下载;万一被骗,记得保留证据,迅速报 警。此外,盼望公安部门在追查诈骗的过程中,也能严打深挖,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建立常态化 反诈机制,有的放矢地帮助群众特别是老年人避免诈骗陷阱。 云南建水县 王玉春 最近,我和老伴出门旅游,通过网络订购了飞机票。出发前,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我的机票因 航班故障要改签或退票,还准确报出了我的航班号,要求我提供身份信息,并下载一个手机应用。随 后,对方又让我登录一个网站操作改签,还要走了我的银行卡号,说要开通理赔通道。对方让我往指定 账户转账980元,钱转出去后,我才反应过来可能被骗了,赶紧报了警。感谢公安机关很快冻结了嫌疑 账户,两个小时就帮我追回了被骗的钱。虽说有惊无险,但还是心有余悸。在我们购买回程的火车票 后,我和老伴又同时收到"火车因故需改签或退票"的短信。有了之前的教训,我立马去火车站咨询,确 认情况属实后才进行改签。 (责编:牛镛、岳弘彬) ...
 注意!是“10086”,不是“l0086”!
 新华网财经· 2025-11-02 15:17
"您有XX积分未使用 到期将失效 请立即登录积分商城兑换商品……" 近日,很多人都曾收到类似短信 或来自运营商,或来自购物平台 实际上 这些看起来颇 有 诱惑力的福利政策 很可能是精心编织的陷阱! 警惕积分兑换陷阱 进入的也是一个标题为"掌上营业厅"的页面, 要求填写姓名、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交易密码、预留手机和卡背后三位等信息。 信息填写完成后,又跳转到标题为"全国银联信用卡提额专用"的页面 下载安全控件(实际上是木马程序)。 不久后,杨先生就收到多笔消费短信, 提示自己的信用卡被消费了7739元,这才发现是陷阱。 骗术拆解 跳 转网页或 被设置木马程序 近日,居民杨先生就收到了"积分清零""积分兑换空气炸锅"的提醒短信。看到短信以为是运营商发来的,而且 短信里的网址又与真实网址 相似 。杨先生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就用手机打开了网址。 一、伪装运营商链接 "10086"和 "l008 6"傻傻分不清 骗子利用英文字母"l"和数字"1"的低辨识度,仿冒运营商发来短信,用"l0086"冒充"10086"。收到短信后,大部分人都会误以为这是 10086发送的,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是 小写的"l"而不是"1"。 这些电 ...
 美团提醒警惕冒名诈骗,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招商活动
 新浪科技· 2025-10-30 18:04
 诈骗行为类型 - 诈骗分子冒用美团外卖名义推出虚假的800元外卖至尊体验卡活动 [1] - 诈骗分子以美团闪购代理商和小象超市供应商为名进行招商 声称无资质也可合作 [1] - 诈骗分子利用美团无人机和鸭觅探店名义 以拉新返现和现金返还为诱饵进行推广 [1]   公司官方声明 - 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均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开展招商活动 [1] - 美团外卖从未推出任何至尊体验卡活动 [1] - 美团无人机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开展拉新返现或送福利等推广活动 [1]   诈骗手法与公司应对 - 不法分子使用扫码得红包和拉人有奖等话术 诱导用户填写信息或下载不明App [1] - 公司将持续依法追责冒用美团名义的诈骗行为 [1]
 "互关好友"来电"我是抖音客服",官方提醒:警惕此类诈骗
 格隆汇· 2025-10-17 12:12
近期,针对中老年人的"仿冒抖音客服"诈骗又又又出新套路了!他们不仅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冒充"抖音 客服"实施诈骗,还通过批量操控抖音账号、以普通网友身份获取用户关注后,再冒充"抖音客服"进行 诈骗。抖音提醒:请提醒身边的家人朋友,提高警惕! 抖音反诈中心提醒广大用户,如遇自称"抖音客服"并表示"某项服务/会员即将自动扣费"、要求下载其他 软件共享屏幕的,均为诈骗。接到可疑电话和信息,用户可致电抖音官方服务热线95152进行核实,也 可打开抖音APP搜索"验证助手"查验。 0/200 今天剩余 6 次 一键验证 C 正在通话中 核实验证口令 24397 > 口令内容勿透露,等待客服报给您 客服联系记录 95152 10:45 抖音官方服务热线 (^ 分享给朋友 十八 二 10.45 蛋能壓 随后,诈骗分子引导刘女士在"联x宝"App中点击"启动服务通道",并指导其进行操作。刘女士发现自己 手机进入黑屏状态,意识到不对劲的她拔掉手机卡,切断了与对方的联系。"后来反诈中心联系我,我 才知道这是诈骗。" 刘女士回忆,这个欺诈账号之前经常点赞自己的视频并关注了自己,于是自己也关注了对方。该账号的 头像和昵称都跟抖音无关,但 ...
 警惕!“百万保障”扣费均为诈骗
 新华网财经· 2025-10-11 17:27
 诈骗案例概述 - 近期高发诈骗类型为冒充官方客服,以关闭“百万保障保险”为名诱导用户转账,并出现假冒“拼多多百万保障”的新形式 [3] - 湖南省浏阳市民潘阿姨接到自称“拼多多官方客服”的来电,声称其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如不取消将自动扣费,诈骗分子诱导其开启屏幕共享并准备在虚假平台输入验证码转账 [3] - 警方接到反诈预警后及时干预,判断老人手机可能已被诈骗分子远程操控,并迅速采取行动断开屏幕共享、卸载涉诈App并冻结银行账户,成功保住老人养老钱 [3][5]   官方“百万保障”服务说明 - 真正的“百万保障”是由支付平台提供的完全免费的保险服务,当用户支付账户因被他人盗用导致资金损失时,可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为100万元 [5][7] - 微信、支付宝、抖音等平台的此项保障措施完全免费、自动开启、无需续保且长期有效,用户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7][9] - “拼多多百万保障”同样是平台方为用户投保的免费服务,根本无须用户本人进行投保或取消等操作 [9]   防诈骗提示 - 如果对“百万保障”相关业务有疑问,应直接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平台客服以核实信息 [9] - 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对方以何种理由引导关闭“百万保障”功能设置,均属诈骗行为 [9]
 国庆假期“嗨玩”预警 这6类诈骗正紧盯你的钱包
 苏州日报· 2025-10-04 08:45
 旅行消费类诈骗 -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或短信推送低价旅行套餐,如3天2晚三亚游仅需599元或景区门票直降300元,要求先付定金或全款,收款后以名额已满或系统故障为由拖延或失联 [2] - 存在伪造景区官方购票链接的行为,诱导用户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刷资金 [2] - 反诈提醒指出应通过航空公司官网或正规旅游平台预订产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向私人账户转账,核实促销活动需直接联系景区或平台官方客服 [2]   社交关系类诈骗 -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社交关系链,伪装成朋友或家人的头像与昵称,以在外地遇到急事、手机没信号等为由要求转账,例如帮忙转5000元到指定账户 [3] - 部分诈骗会伪造机票改签失败或住院缴费的截图以增强可信度,使受害者来不及核实便匆忙转账 [3] - 反诈提醒强调凡涉及金钱往来,无论对方是谁,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通话确认身份,切勿仅凭文字信息直接转账 [3]   交通票务类诈骗 - 不法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发送航班取消的诈骗短信,谎称需办理退款,随后以旅客银行卡异常为由要求拨打指定电话获取授权,趁机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隐私信息 [4] - 反诈提醒指出收到航班票务变动信息后,必须以航空公司官网、官方App或客服热线(如南航95539、东航95530)查询的信息为准 [4] - 来路不明的航班变动通知切莫轻信 [4]   电子通讯类诈骗 - 国庆结婚高峰期,不法分子冒充好友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的电子请柬,一旦点开,手机中的个人信息会被非法获取,可能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5] - 反诈提醒要求收到电子请柬后,务必先通过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核实发件人真实身份,切勿轻易点击或扫描请柬中附带的链接或二维码 [6]   金融投资类诈骗 - 诈骗分子以国庆专属理财计划或短期高收益项目为诱饵,如投入1万元7天就能赚5000元,吸引用户加入投资群,群内导师分享虚假盈利截图 [7] - 初期可能返还小额收益以放松警惕,一旦投入大额资金,平台会突然无法登录,导师彻底失联 [7] - 反诈提醒指出承诺高收益、无风险、快回报的投资全是骗局,理财需通过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 [7]   支付服务类诈骗 - 不法分子冒充ETC平台工作人员,向车主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短信,以ETC认证失效或需升级等为由,诱导车主点击链接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 [8] - 反诈提醒指出ETC发行机构不会通过短信要求点击链接进行认证或升级,收到类似短信不要轻易点击,应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8]
 农行济南历下财智广场支行:慧眼识诈骗 守护养老钱
 齐鲁晚报· 2025-08-29 15:37
 银行风险防控机制 - 银行工作人员在处理老年人紧急转账业务时保持高度警惕 通过询问用途和核实信息识别潜在诈骗风险 [1] - 银行采用多层级协作机制 柜员发现异常后立即示意大堂经理介入 形成内部风险控制联动 [1] - 银行建立家属联系流程 通过联系直系亲属验证交易真实性 有效阻断诈骗资金转移 [1]   金融诈骗特征识别 - 诈骗分子冒充家属同事编造交通事故紧急情况 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10万元人民币 [1] - 诈骗话术包含"保密"要求 阻止受害者与家人联系核实 切断正常验证渠道 [1] - 诈骗手段利用亲情焦虑制造紧迫感 通过"赔钱私了""否则报警"等话术施加心理压力 [1]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 银行机构承担资金安全守护职责 通过延缓操作和多方核实保护客户资产安全 [1] - 银行与警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辖区民警接到报案后立即到场记录信息并提供防骗指导 [1] - 金融机构通过日常风险干预 有效保全老年人终身积蓄 维护家庭经济稳定 [1]
 不法分子冒充卫健委等实施诈骗,防范育儿补贴被恶意做局
 经济日报· 2025-08-17 19:29
 育儿补贴政策实施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孩子年满3周岁 [1]   - 政策旨在缓解家庭育儿压力、释放生育潜能 [1]     诈骗行为分析   - 不法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虚假申领通知,附带钓鱼网站链接实施诈骗 [1]   - 诈骗分子利用政策落地时间差,钻多部门协同细则未完善的空子 [1]     防范措施建议   - 网络平台应建立"关键词监测"机制,重点筛查"育儿补贴""申领链接"等敏感信息,核实可疑内容 [1]   - 金融机构需加强银行交易监测和风险提示,发现异常交易及时采取措施 [1]   - 公安等部门应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深挖诈骗团伙,斩断犯罪链条 [1]   - 群众需增强防骗意识,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如官方APP、政务热线等 [2]     政策意义与展望   - "育儿补贴"承载国家关怀,需各方合力织密防骗网络,降低信息壁垒 [2]   - 随着政策落地推进,惠民红利将安全抵达群众账户,真正惠及育儿家庭 [2]
 告诉孩子!不要把智能手表借给陌生人
 央视新闻· 2025-08-17 11:59
 诈骗手法分析 - 不法分子在学校周边针对独自出行且年龄偏小的儿童 以手机没电或欠费为由借用智能手表 随后盗取SIM卡或调包成废卡[4] - 被盗SIM卡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和发送诈骗短信 使受害者在不知情下成为电诈工具人[4] - 案件已在广西和湖南发生多起 显示该诈骗模式正在区域性扩散[1]   安全防护措施 - 需为智能手表SIM卡设置密码保护 初始密码通常为1234或0000[13] - 可通过儿童智能手表对应的手机App直接开启SIM卡保护功能[8] - 也可将SIM卡插入手机 在设置菜单中找到安全选项 选择PIN码并按提示设置新密码[8]   应急处理方案 - 发现SIM卡被盗应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案[7] - 同时联系运营商办理挂失业务以阻断通信功能[7] - 需教育儿童不要轻易将智能手表借给陌生人[7]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36
 公司声明与官方信息渠道 - 公司从未上线理财类网站或APP 也从未开展任何众筹集资及相关理财业务[1] - 公司官方网站为https://www.sec.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为"深圳能源"[2] - 投资者联系电话为0755-83684138 电子邮箱为ir@sec.com.cn[2]   信息披露与媒体渠道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2] - 公司相关信息应以指定媒体披露的公告文件为准[2]   不法行为处理措施 - 公司强烈谴责假冒公司名义欺诈投资者的违法行为[2] - 公司已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2] - 公司保留对假冒公司名义的机构或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2]   投资者风险提示 - 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 注意辨别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3] - 提醒投资者谨防上当受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