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稳定与活跃
icon
搜索文档
★引入源头活水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基调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并重,新增"活跃"体现更积极的政策基调 [1] - 与2024年9月"努力提振"、同年12月及今年2月"稳住股市"相比,政策表述升级 [1] - "活跃"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需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基础 [1] 资本市场战略地位 - 资本市场在经济全局中战略地位明显提升,是经济"晴雨表" [1] - 市场稳定对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消费投资至关重要 [1] - 在经济结构转型期,资本市场可引导资金向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 [1] 稳市措施 -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社保基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实施增持回购 [2] - A股展现较强稳定性,反映政策工具储备充足及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 [2] - 专家建议研究推出制度化、透明化的股市平准基金,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3] 中长期资金入市 - 证监会将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2] - 推动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实际投资比例逐步靠近上限 [3] - 优化上市融资制度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让居民分享科技企业成长收益 [3] 制度创新方向 - 政策或鼓励并购重组、优化交易机制、推动境内外互联互通 [3] - 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链补链实施并购重组 [3]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及增量储备政策 [4] 市场预期 - 政治局会议稳定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信心 [2] - 积极政策信号预示资本市场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4] - 中长期A股市场将实现价值重估并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4]
★持续守住稳的底线 激发资本市场更大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资本市场稳定与活跃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为下阶段发展方向 [1] - 多部门推出稳市"组合拳"包括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措施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增持力度并提供8000亿元再贷款支持 [2] 稳市场长效机制 - 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额度合并使用达8000亿元 [2] -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利率约2%低于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水平 [3] - 金融机构积极投入包括社保基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银行保险机构等 [2] 激发市场活力举措 - 投融资两端综合发力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 [3] - 26家基金公司上报首批浮动管理费产品强化利益绑定 [4] - 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引入多项创新机制 [4] 监管与投资者保护 - 建立中小投资者保护审查机制和基层立法联系点 [5] - 2023年查处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移送公安机关178件 [5][6] - 修订证券纠纷调解规则引入小额速调机制降低维权成本 [6] 违法违规行为打击 - 重点打击财务造假、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等行为 [6] - 处罚责任主体1327人次市场禁入118人同比增长15%-24% [6] - 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发布服务保障资本市场发展指导意见 [5]
西部证券董事长徐朝晖:政策合力为资本市场注入确定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19
政策导向与资本市场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建设等多维度发力,贯彻落实"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表述从"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到"稳住股市"再到"持续稳定"与"活跃"并重,体现国家层面对资本市场战略定位和政策导向的逐步深化与调整 [1] - "持续稳定"强调政策的连贯性和长期性,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长期战略,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安全、规范发展 [2] - "活跃"传递新政策信号,在稳定前提下提升市场效率,增强吸引力,激发活力,推动资本市场向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方向发展 [2] 未来政策发力方向 - 政策有望从四方面发力: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持优质企业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引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积极回报投资者 [3] - 平衡"稳定"与"活跃"是动态过程,需划清底线和红线保障稳定运行,同时留出空间和弹性激发内在活力,通过系统性配套政策优化资本市场制度基础和生态环境 [3] 券商业务发展机遇 - 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以及金融科技是券商的四大业务抓手 [4] - 财富管理业务需把握居民资产配置从房地产向金融资产转移的趋势,发展买方投顾业务,提供个性化、专业化资产配置建议 [4] - 投行业务中并购重组市场升温,券商在方案设计、交易撮合、融资安排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面临发展机遇 [4] - 资管产品方面,政策导向推动REITs市场和资产证券化业务持续发展,为券商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4] - 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深化创新,数字化转型加速,券商有望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上的投入,提升各环节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4] 西部证券核心竞争力建设 - 专注提升三大专业能力:投研能力建设、产品创设与筛选能力、风险管理能力 [5] - 投研能力建设包括加强对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深度,为投资决策、产品创设和客户服务提供支持 [5] - 产品创设与筛选能力需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设计、引入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 [5] - 完善风险管理能力,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5]
政策“组合拳”为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添底气
金融时报· 2025-05-14 09:41
政策导向与资本市场改革 - 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1] - 政策组合拳包括降准、下调政策利率、支持消费/外贸/地产/养老等领域,释放积极信号以促进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2] - 优化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合并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总额度达8000亿元 [3]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将出台,增强制度包容性,同时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相关监管指引 [6] 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市场稳定 - 政策明确更大力度"引长钱",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支持创新企业并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6] - 中央汇金首次明确担任资本市场"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角色,中国人民银行将作为后盾支持其操作 [3][4] - 公募基金改革包括浮动管理费机制、长周期考核、提高跟投比例及锁定期,推动行业向"重回报"转型 [7] A股市场表现与韧性 - 5400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报合计归母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64% [1] - A股在4月初受外部冲击后快速回稳,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3] - 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叠加"科技叙事"支持,A股有望延续回稳态势,短期政策受益领域或有相对表现 [2] 制度保障与经济发展 - 三个"靠谱"(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制度保障)为经济和资本市场注入确定性,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健增长,改革措施助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资本市场环境 [6] - 《行动方案》细则落地后,公募行业有望成熟化,提升长线资金配置A股动力,服务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7]
引入源头活水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4-28 01:24
政策基调与资本市场定位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与之前"稳住股市"相比新增"活跃"体现更积极政策基调 [1] - 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提升 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对改善预期、提振信心及促进消费投资至关重要 [1] - "活跃"是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 需通过制度建设巩固基础 预期投融资机制改革、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将加速推进 [1][2] 稳市措施与市场表现 - 多部门联合出手稳市 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社保基金、国有资本、保险机构等实施增持回购 [2] - A股在外部关税冲击下展现较强稳定性 反映政策工具储备充足、稳市机制优化及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 [2] - 专家建议研究推出制度化透明化股市平准基金 增强战略性力量储备 [3] 中长期资金与制度创新 - 证监会将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引入源头活水 [2][3] - 政策或鼓励并购重组、优化交易机制、推动境内外互联互通 通过制度创新活跃市场 [3] - 推动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实际投资比例接近上限 加速形成长期价值型投资环境 [3] 企业融资与市场改革 - 优化上市融资制度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 让居民分享科技企业成长收益 [3] - 推动上市公司围绕产业升级、强链补链实施并购重组 优化存量上市公司质量 [3] 货币政策与市场展望 - 政治局会议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强调适时降准降息及增量储备政策 [4] - 积极政策信号预示资本市场流动性及抗风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4] - 中长期A股有望实现价值重估并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