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技术

搜索文档
600公里时速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
财联社· 2025-07-11 13:03
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项目进展 - 时速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第一阶段工程样车已于2024年7月圆满完成研制 [1] - 中车长客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首次公开展示该列车实车 [1][3] 技术原理与性能特点 - 采用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电磁感应实现悬浮 最高设计时速600公里 [3] - 悬浮导向间隙大 提速空间广 具备高效 安全 节能环保 智能舒适特性 [3] - 车载高温超导磁体产生超5T强磁场 配备低温恒温器和制冷机组保障极端条件稳定性 [6][8] - 车体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 流线型车头降低气动阻力 [8] - 系统达到GoA4级无人驾驶标准 集成5G通信与AI监控 部署多重冗余防护 [8] 商业应用定位 - 定位为干线跨省大城市点对点交通工具 补充现有网络 填补高铁与航空速度空白 [4] - 适用于2000公里以内行程 京沪线有望压缩至2 5-3小时 [4][6] - 更适合大规模高端客流都市群间长距离运营 短途频繁启停将削弱技术优势 [6] 产业链与自主创新 - 团队完成从材料 线圈到低温设备全链条设计 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攻关 [9] - 规模化应用将拉动轨道交通上下游 超导产业及其他高科技领域 [9] - 国铁集团称该项目展现中国磁浮技术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 [9]
英特尔前CEO基辛格:卸任是被逼的
半导体芯闻· 2025-06-27 18:21
基辛格职业转型 - 前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于2024年12月离职后加入硅谷投资基金Playground Global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半导体领域投资[1][2] - 普通合伙人在投资基金中承担资金分配和投资决策的核心角色[2] - 基辛格透露离职并非主动选择,暗示受第三方(推测为英特尔董事会)决策影响,未完成的计划可能涉及Intel Foundry代工业务投资[4] Playground Global投资策略 - 公司投资组合80%集中于硬件初创企业,显著区别于硅谷其他94%资金投向软件/SaaS的基金[5] - 创始团队包括硬件领域资深人士如Jory Bell(超便携电脑OQO创始人),体现对硬件创业的重视[2][3] - 投资方向聚焦于推动硬件技术革命的深科技领域,例如超导技术初创公司Snowcap Compute[1][5] 半导体行业技术趋势 - 基辛格提出未来计算将呈现传统计算机、AI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协同的"三位一体"形态[1] - 超导技术可能彻底改变半导体产业形态,Snowcap Compute为代表案例[1] - 行业投资热点存在明显分化,硬件创新领域仍有较大未被挖掘的空间[2][5]
拿地即开工 交地即交证 近百亩土地“五证连发” “张江速度”护航上海超导“快跑”
解放日报· 2025-06-26 09:36
公司发展 - 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高温超导材料核心供应商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 客户覆盖180多家国内外单位 [1] - 公司2011年从上海交大起步 2014年迁入张江 2022年完成年产量从200公里至2000公里的产能跃升 [1] - 公司计划3年内将产能从2000公里扩展至2万公里 目前正在建设100亩规模的新工厂 [2] 行业地位 - 全球仅三四家超导材料企业年出货量超100公里 上海超导是唯一实际年出货量超1000公里的企业 [1] - 中国超导材料在性能 交付能力及产品一致性方面已具备绝对领先优势 [2] 产能扩张 - 公司选址张江康桥工业区建设新工厂 以每亩低于预期一半以上的价格获得100亩工业用地 [2] - 张江科学城建设办公室组建审批服务专班 实现拿地当天"五证连发"(用地规划许可证 设计方案批复 审图证 施工许可证 土地不动产权证) [3] - 公司预计新产能将帮助其在全球竞争中领先对手一个身位 [4] 政策支持 - 张江通过土地"限价"政策大幅降低工业用地价格 助力优质企业低成本落地 [2] - 张江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 为超导等新兴产业提供高效审批服务 [3]
前英特尔CEO加入AI芯片创企!
搜狐财经· 2025-06-24 18:13
公司融资与核心目标 - 美国AI芯片创企Snowcap Compute获得2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种子轮融资,由Playground Global领投 [2] - 前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加入公司董事会 [2] - 公司计划利用超导体研发新型AI计算芯片,目标超越当前最先进AI系统,同时大幅降低功耗 [2] - 首款基础芯片计划于2026年底前推出,完整系统将在更晚时间推出 [2] 技术架构与创新 - 公司采用超导技术,芯片架构专为极致性能与能效设计,支持AI、量子和高性能计算 [2] - 超导计算平台使用约瑟夫森结取代晶体管,开关门能耗比传统晶体管低5个数量级 [13] - 芯片使用现有300mm(12英寸)半导体工艺制造,无需特殊工艺 [14] - 超导芯片在4.5开尔文低温下运行,每次操作能耗仅为CMOS的10万分之一 [13] 团队背景与行业支持 - CEO Michael Lafferty曾任职Cadence,负责超导与量子技术 [3] - 创始团队包括首席科学家Anna Herr和CTO Quentin Herr,均为超导计算机领域前沿研究人员 [3] - 前英伟达、谷歌、特斯拉高管加入顾问团队 [5] - 前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和前英伟达商务拓展副总裁里克·海曼加入董事会 [8] 性能与能效优势 - 公司芯片的每瓦性能预计是当前最好芯片的25倍,即使考虑冷却能耗 [12] - 超导逻辑技术在处理速度和效率上实现数量级提升,突破CMOS技术限制 [12] - 技术可支持AI推理及训练、高性能计算、量子经典混合工作负载 [13] 行业背景与商业化进展 - 超导技术商业化因物理学和制造技术成熟成为可能 [12] - AI聊天机器人兴起推动计算需求,传统芯片性能接近极限,超导技术有望缓解能耗问题 [15] - 公司解决了超导技术商业化关键挑战,包括可扩展性、晶圆厂兼容性、EDA挑战等 [15]
聚焦第三届碳博会 | 可控核聚变、超导、人工智能+ 央地国企竞技碳博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6-07 02:58
碳博会展示成果 - 2025年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示央地国企在可控核聚变、超导电缆、人工智能+、电源转型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1] - 参展企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能建、上海电气、申能股份等 [1] 可控核聚变进展 - 上海电气从2000年开始参与聚变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最全面的装备制造企业之一 [2] - 公司参与多个国内外重大聚变项目,包括BEST、ITER、EAST、CRAFT、HH70、EXL-50等 [2] - 在特种材料、精密焊接、精密装配和极限尺寸加工四方面形成核心制造能力,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超导技术应用 - 国家电网展示全球首个大型城市中心区域供电的超导电缆工程沙盘模型和超导电抗器部件 [3] - 35千伏超导电缆可替代4-6条相同电压等级传统电缆,节省70%地下管廊空间 [3] - 上海徐汇区1.2公里超导电缆工程运行容量达133.6兆伏安,创全球商用超导输电工程最大实际运行容量纪录 [3] - 该工程运行3年6个月减少电能损耗76万度,节约标准煤30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1吨 [3] - 超导电抗器噪声低于50分贝,空间漏磁强度低于0.2高斯,可直接接入现有电站系统 [4] 人工智能与能源融合 - 中国能建展示能源电力+人工智能产品,能源大模型可优化能源规划与调度 [5] - 能碳智慧管理平台监测能流、电流、碳流,提供定制化碳管理服务 [5] - 已有低碳智慧公路、智慧电化运河、智慧零碳港口等项目 [5] 电源绿色化转型 - 申能股份海陆"双轨"推进新能源建设,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实现全容量并网 [6] - 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6] - 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外三发电8号机组成为上海首台实现20%额定负荷深度调峰的机组 [6] - 累计绿电、绿证交易规模超30亿千瓦时,成交电量居上海首位 [6]
健信超导IPO:一家三口持股近60% 累计分红6000万,募资9000万补流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07
公司概况 - 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 [3]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893.45万元、45,064.48万元和42,549.7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和5,578.39万元 [3]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近6000万元 [4]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67,128.1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7,338.86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为29.48% [4]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0% [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0.27万元,2023年为6,983.15万元,2022年为-3,675.73万元 [4]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8.65亿元,其中9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 主要募投项目包括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拟投入27,500万元)、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拟投入26,000万元)和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拟投入24,000万元) [6] - 募投项目旨在提升公司产能规模及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升级战略机遇 [6] 股权结构 - 许建益家族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其中许建益直接持股41.51%,许卉持股4.36%,许电波持股4.36% [7] - 许建益担任公司董事长,许卉担任董事兼董事会秘书 [7] - 报告期初存在对实际控制人许建益的其他应收款13.55万元,已于2022年归还 [7] 发展前景 - IPO将帮助公司获得更多资源与机遇,加大超导技术研发力度 [9] - 公司有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超导技术更广泛应用 [9]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已受理” 主营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心部件研发及产销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8:37
公司概况 -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审核状态为"已受理",拟募资8.65亿元,广发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公司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比例约50% [1] - 在超导领域,公司已形成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等产品矩阵,是全球磁共振行业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1] - 在永磁体领域,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产品具有经济性高、检查舒适度高、设计灵活性强等特点 [1] 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超导磁体厂商排名中,公司位列第五,市占率约4.2%,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联影医疗 [2] - 公司已与日本富士胶片集团、美国GE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联影医疗、福晴医疗等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 公司产品对应的MRI设备超过50%最终销往日本、欧美和其他海外新兴市场区域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收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63.5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 [3] - 2024年末资产总额6.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4.73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29.48% [4]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4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50% [4] 募投项目 - 年产600套无液氮超导磁体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75亿元 [3] - 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6亿元 [3] - 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2.4亿元 [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0.9亿元 [3] 产品结构 - 2024年度超导产品收入占比约66%,永磁产品收入占比约34%,超导产品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