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导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同意健信超导上交所IPO注册
智通财经· 2025-11-06 17:13
| 索 | bm56000001/2025-00012792 | से 莫 | | --- | --- | --- |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 00 都 | 关于同意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 | | | X 를 | 证监许可〔2025〕2477号 | 主题词 | 11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据悉,健信超导拟在上交所上市,广发证券为其保 荐机构,拟募资8.65亿元。 招股书披露,健信超导主要从事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在超导领域,公司 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丰富产品矩阵,成为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 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
美国超导(AMSC.US)Q2营收增超20%仍不及预期 虽连续五季盈利但Q3指引平平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09:13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东时间11月5日盘后,美国超导(AMSC.US)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财 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6600万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0%,比分析师一致预期的6785万美元低了 2.93%,增长动能主要源自内生业务扩张及对NWL公司的收购整合。净利润方面,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 (GAAP)计算为480万美元,折合每股收益0.11美元,虽较2024财年同期的490万美元(每股0.13美元)略有 下滑,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的净利润达890万美元,对应每股收益0.20美元,较上年同 期的1000万美元(每股0.27美元)有所调整——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收购NWL Inc.相关成本的剔除,Non- GAAP数据更精准体现了公司核心运营表现。 美国超导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P·麦克加恩表示:"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20%,净利润 近500万美元,连续第五个季度盈利且毛利率突破30%,这得益于能源与军事市场订单需求的强劲增 长,背后是美国制造业蓬勃发展及关键行业对可靠电力的迫切需求。我们对团队执行力和未来机遇充满 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业绩标志着美国超导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审核通过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12
在高场强超导磁体领域(1.5T及以上),健信超导是国内最早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厂商之一,该公司通过自 主研发拥有电磁场设计技术、超低温技术、磁体稳定性控制等核心技术。目前,健信超导已实现零挥发 超导磁体批量供应,不仅有力推动MRI设备国产化率提升,更实现独立磁体供应商切入头部整机企业供 应链的关键突破。据悉,该公司可向客户提供磁场强度0.08T-0.5T的30多款永磁体及配套梯度线圈。 本报讯(记者吴奕萱)10月21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4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公告显 示,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获得通过,即将在上交所科创板注册上市。 健信超导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聚焦医用磁共振成像(MRI)核心部件研发与生产,逐步构建起覆盖"超导 +永磁"两大技术路线、"1.5T-3.0T"全主流场强的产品矩阵。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超导磁体 独立供应商、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企业,为国产MRI设备 从"能用"向"好用"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过会,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11:36
公司上市进程 - 科创板IPO申请已于10月21日过会,审核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 [1] 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以装机量口径统计,2024年公司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1] - 上市委会议关注其作为独立供应商的业务模式稳定性、市场空间及成长性 [1] - 公司是全球磁共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1] 产品与技术实力 - 已形成包括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产品矩阵 [1] - 在零挥发超导技术领域追平了与国际巨头约20年的技术差距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高场强超导磁体的厂商之一 [2] - 自2015年以来,在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与联影医疗同步打破了欧美、日本厂商的垄断 [2] 客户与合作 - 与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包括日本富士胶片集团、美国GE医疗、意大利百胜医疗、万东医疗、深圳安科、联影医疗、福晴医疗等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5893.45万元,2023年为45064.48万元,2024年为42549.75万元,2025年1月至6月为25209.81万元 [2] - 2022年净利润为3463.50万元,2023年为4873.47万元,2024年为5578.39万元,2025年1月至6月为3191.84万元 [2] 行业影响 - 作为独立供应商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的批量供应,有力推动了MRI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 [2]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过会 系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 2025-10-22 09:35
公司IPO进展与市场地位 - 公司科创板IPO申请已于10月21日过会 审核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 [1] - 以装机量口径统计 2024年公司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 国内企业第二 [1]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1] 产品与技术实力 - 公司已形成包括1 5T零挥发超导磁体 1 5T无液氦超导磁体 3 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在内的产品矩阵 [3] - 在零挥发超导技术领域 公司追平了与国际巨头约20年的技术差距 [3] - 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高场强超导磁体的厂商之一 自2015年以来在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与联影医疗同步打破欧美 日本厂商垄断 [3] 客户合作与行业影响 - 公司已与日本富士胶片集团 美国GE医疗 意大利百胜医疗 万东医疗 深圳安科 联影医疗 福晴医疗等国内外知名MRI设备厂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3] - 公司作为独立供应商保障了国产磁共振产业核心部件的批量供应 有力推动了MRI设备国产化率的提升 [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5893 45万元 2023年为45064 48万元 2024年为42549 75万元 2025年1月至6月为25209 81万元 [4] - 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3463 50万元 2023年为4873 47万元 2024年为5578 39万元 2025年1月至6月为3191 84万元 [4] 监管关注与业务模式 - 上市委会议问询要求公司结合市场空间 竞争格局 行业趋势 产品技术研发等情况 说明其独立供应商业务模式的稳定性 市场空间和成长性 [1]
超导磁体龙头健信超导科创板IPO:推动国产替代,助力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21:30
公司IPO与市场地位 - 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将迎来上会审核[1]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2024年其MRI设备超导磁体全球市占率位列第五、国内企业第二[1][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占MRI设备核心部件成本的比例在50%左右[1]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MRI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1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48.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0%[2] - 中国MRI设备市场规模已由2015年的104.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6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3%,预计2030年将达227.6亿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5.4%[2] - 超导MRI设备是国内市场主流机型,2024年全年装机总量占比超过90%[2] 公司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高场强超导磁体的厂商之一,2015年在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打破海外厂商垄断[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4]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包括1.5T零挥发、1.5T无液氦、3.0T零挥发等超导磁体,并在无液氦超导技术领域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5] - 在永磁体领域,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6] 公司财务表现与客户合作 - 2022年至2025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4.25亿元、2.5亿元[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463.50万元、4,873.47万元、5,578.39万元和3,191.84万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7] - 公司与富士胶片集团、GE医疗、百胜医疗等知名MRI设备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7] 公司发展战略与募资用途 - 公司分别于2019年及2021年完成印度和意大利交付中心的落地,初步形成全球化产业布局[7] - 此次IPO拟募资主要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及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8]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磁共振核心部件行业的领导品牌,并计划拓展超导技术在电力、交通等工业领域的应用[8]
岩山科技:岩超聚能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AI加速仿星器聚变能源与超导应用开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4:3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岩超聚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岩山科技与岩山投资等联合领投 [1] - 所获资金将用于推进仿星器聚变装置研发与超导技术多领域应用 [1] 技术路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明确锚定先进超导仿星器聚变路线 聚焦其特有的稳态运行优势与未来电网的适配价值 [1] - 公司正全力推进先进超导仿星器系统的研发工作 采用国际领先的准等动力对称磁位形方案 [1] - 利用AI、3D打印技术加速装置开发 [1] 合作与生态构建 - 公司与北京大学在深圳市联合成立“聚变与新能源联合实验室” [1] - 联合实验室将系统性开展仿星器聚变装置物理与工程、AI4S、超导材料及能源领域应用等方向的研发 [1]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渠道 计划聘请全球知名聚变专家组建顶级学术委员会专家团队 [1]
我国成功研制35.1特斯拉稳态磁场全超导磁体
央视新闻· 2025-09-28 21:44
技术突破 - 全超导磁体实现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1] - 成果实现了超高场全超导稳态磁体领域国际共同面临的关键技术突破 [1] - 实现了关键材料、工艺、制备100%自主可控 [1] 产业影响 - 能有效带动国内高温超导材料产业技术升级 [1] - 为核磁共振成像、航天电磁推进、超导感应加热、超导磁悬浮、高效电力传输等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1]
新世界纪录!我国成功研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8 16:56
技术突破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全超导磁体 创造世界纪录 [1] - 磁体采用高温超导内插与低温超导磁体组合设计 实现精准同轴嵌套复合结构 [3] - 运用多物理场协同优化和高应力调控工艺 解决低温高场下应力集中难题 提升力学稳定性和电磁性能 [3] 性能验证 - 磁体在实验中达到35.1特斯拉磁场强度 并稳定运行30分钟 验证技术可靠性 [3] - 为35.1特斯拉条件下各类样品实验提供强有力平台 [3] 产业影响 - 实现关键材料 工艺 制备100%自主可控 突破国际共同面临的全超导稳态磁体关键技术 [7] - 有效带动国内高温超导材料产业技术升级 [7] - 为核磁共振成像 航天电磁推进 超导感应加热 超导磁悬浮 高效电力传输等多领域产业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7]
【新华社】中国全超导磁体实现35.1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
新华社· 2025-09-28 15:29
技术突破 - 全超导磁体成功产生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并稳定运行30分钟 [1] - 创新采用高低温超导磁体同轴嵌套结构并优化协同方法和调控工艺 [1] - 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低温高场下的应力集中和屏蔽电流效应等难题 [1] 行业应用前景 - 超导磁体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 [2] - 成功研制将推动核磁共振成像等高端科学仪器装备的商业化应用 [2] - 为核聚变磁体装置、航天电磁推进、超导感应加热等多领域产业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 研发能力与国产化 - 研发团队实现超导磁体材料、设备、系统完全国产化 [2] - 团队掌握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纳欧级低阻超导接头技术等 [2] - 团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国工作组重要成员单位承担众多采购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