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算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性时刻!寒武纪跨越“高山”,海光信息拟构建“平台型航母”,龙芯中科还在“战略性亏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21:22
国产芯片设计三巨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动态 - 国产芯片设计三巨头海光信息、寒武纪和龙芯中科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历史性时刻 包括业绩突破和战略转型 [2] 寒武纪业绩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正 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4] - 自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逐季增长 营收分别为9.89亿元、11.11亿元和17.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3.56亿元和6.83亿元 [4]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11亿元 相比第一季度的-13.99亿元大幅增加 显示现金流全面向好 [4]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重点行业规模化部署 通过客户严苛环境验证 获得广泛认可 从战略投入期迈入商业化收获期 [5] - 东海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将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5.95亿元上调至30.56亿元 上调幅度约92% [5] 海光信息业绩与战略重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33.31% [7] - 正在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事宜 旨在打造覆盖芯片设计、服务器、存储系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服务的国产算力巨头 [8] - 重组完成后可实现从底层芯片到上层系统应用的全栈布局 成为平台型"算力航母" 强化与华为生态圈并立的大海光生态圈 [8] 龙芯中科业绩与战略挑战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芯片产品营业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23.6% 其中信息化类芯片营收1.15亿元 同比增长5.01% 工控类芯片营收8722.93万元 同比增长61.09% 接近2024年全年工控类芯片营收 [10] -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 同比下滑23.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3亿元 同比下滑81.7% 增收不增利且亏损扩大 [10] - 营收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发展主要矛盾从产品研发端转向市场销售端 新一代CPU如"三剑客""三尖兵"基本完成产品化并开始进入市场 [11] - 面临英特尔等国内外CPU厂商激烈竞争 需快速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扩大生态朋友圈以实现规模化收入和盈利 [11]
历史性时刻!寒武纪跨越“高山”,海光信息拟构建“平台型航母”,龙芯中科还在“战略性亏损”
中国基金报· 2025-08-31 21:20
国产芯片设计三巨头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战略进展 - 海光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三大国产芯片设计公司均迎来历史性发展节点 [1] 寒武纪商业化突破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正 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2] - 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呈现爆发式增长 [2] - 单季度业绩持续提升:2024Q4至2025Q2营收分别为9.89亿元、11.11亿元、17.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3.56亿元、6.83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5Q1的-13.99亿元大幅改善至2025Q2的23.11亿元 [2]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 获客户广泛认可 [3] - 东海证券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15.95亿元上调至30.56亿元 上调幅度92% [3] 海光信息业绩增长与战略重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 同比增长45.21% [4] - 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 同比增长40.78% 扣非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33.31% [4] - 推进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旨在打造覆盖芯片设计、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及云计算的全栈算力巨头 [4] - 重组完成后将形成平台型"算力航母" 强化与华为生态并立的大海光生态圈 [4][5] 龙芯中科营收增长与生态挑战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增长10.9% [6] - 芯片产品收入2.02亿元 同比增长23.6% 其中工控类芯片营收8722.93万元(同比增长61.09%)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6] - 归母净利润亏损2.95亿元 同比扩大23.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3亿元 同比下滑81.7% [6] - 新一代CPU产品取得决定性进展 多数芯片已进入市场 但面临英特尔等厂商激烈竞争 [6][7] - 发展主要矛盾从产品研发转向市场销售 生态建设和成本控制是关键挑战 [6][7]
又一“超级赛道”,传来大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8-24 13:36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2] -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2] -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2] - 持续在北上深琼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 支持国内算力企业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2]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1]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1] -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1] - 国家超算互联网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 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2] 技术突破与服务创新 - 国家超算互联网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实现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流畅协同[3] - 平台提供1600多款应用软件 600多个热门开源大模型 70多个SaaS平台服务[3] - 平台已吸引64万多用户注册 用户数应用数任务数算力调度规模持续创新高[3] - 中国移动算网大脑3.0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系统性跨越 支持四层智能调度[4] 应用生态与发展方向 - 超算互联网构建重心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3] - 算网大脑创新打造训推一体 数据快递 算电协同等20多项任务式服务[4] - 服务广泛应用于能源政务交通等重点领域 提供一句话出成果的极简交互体验[4] - 算力网络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2]
周末重磅!又一“超级赛道”,传来大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8-23 23:17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2] -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引导各地合理布局智能算力设施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2] - 持续在北京 上海 海南 深圳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支持国内算力企业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2] 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1] - 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 EB[1] -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1] 超算互联网建设 - 国家超算互联网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 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2] - 超算互联网提供1600多款应用软件 600多个热门开源大模型 70多个SaaS平台服务[3] - 平台已吸引64万多用户注册 用户数 应用数 任务数 算力调度规模不断创新高[3] 技术突破与应用 - 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实现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流畅协同[3] - 中国移动发布算网大脑3.0 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系统性跨越[4] - 算网大脑支持AI IaaS AI PaaS MaaS AI SaaS四层智能调度 提供20多项任务式服务[4] 行业发展阶段 - 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 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1]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构建重心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 以用促建[3] - 超算互联网入选国家数据局应用优秀案例 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3]
又一“超级赛道”,传来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23 22:27
行业政策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并提升算力资源供给质量 推动完善算力布局政策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 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2]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 [2] - 深入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 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2] - 持续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推进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 支持国内算力企业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2] 行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底 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 存力总规模超1680 EB [1] - 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 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 [1] - 国家超算互联网骨干节点型算力中心突破30家 联合体成员数量突破200家 [2] - 超算互联网提供1600多款应用软件、600多个热门开源大模型、70多个SaaS平台 注册用户数达64万 [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国家超算互联网依托国产深算智能加速卡实现高精度与低精度算力流畅协同 [3] - 中国移动发布算网大脑3.0 实现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资源聚合到智能协同的系统性跨越 [4] - 算网大脑3.0支持AI IaaS、AI PaaS、MaaS、AI SaaS四层智能调度 提供"一句话出成果"的极简交互体验 [4] - 系统创新打造训推一体、数据快递、算电协同等20多项任务式服务 应用于能源、政务、交通等重点领域 [4] 生态建设与应用 - 超算互联网以互联网思维运营超算中心 连接算力供给、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等各方资源 [3]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构建重心由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转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 [3] - 超算互联网入选国家数据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入围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3] - 用户数、应用数、任务数、算力调度规模持续创新高 [3]
超算互联网:商业航天发展新引擎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43
超算互联网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 - 超算互联网依托大显存、全精度覆盖等算力优势,为飞行器设计制造、低空经济类大模型等商业航天场景提供普惠稳定、跨地域、高性能的综合算力服务支持 [1] - 传统风洞实验数据成本高、数量少,难以满足AI大模型训练需求,超算互联网通过"算力+应用"一体化交付,支持空气动力学CFD软件即开即用,生成高精度数据并与风洞实验数据融合验证 [3] - 在商业航天材料学领域,超算互联网支持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力学计算,加速特殊性能航空材料的研发 [3] 超算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 平台用户数量突破40万,聚集超500家优质服务商,发布7000多款算力商品与大模型 [3] - 服务覆盖商业航天、工业仿真等100多细分行业和1000多应用场景 [3] 行业合作与未来展望 - 超算互联网计划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合作,探索超算与太空产业融合,为太空计算等新型场景提供算力保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