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信用风险

搜索文档
技术性牛市!这一指数,创10年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6-25 12:17
转债市场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6月25日盘中最高达439.86点,创2015年6月26日以来新高 [1][2] - 自2024年9月以来累计涨幅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1][4] - 2024年上半年低价转债信用风险频现,但2025年风险显著收敛 [4][5] 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支持力度加大,投资者信心增强 [4] - 转债市场强赎退出增多但发行低迷,供需矛盾支撑价格 [4] - 险资、企业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增加配置,可转债ETF规模激增 [5] - 博时中证可转债ETF规模从2024年初62.83亿元增长5倍至400亿元 [5] 基金动态与投资者行为 - 中欧可转债、华宝可转债等基金年内收益率超8% [5] - 投资者止盈情绪升温,博时转债ETF流通份额从34.44亿份缩水至27.98亿份 [6] - 转股溢价率中位数达30%,部分转债溢价率超100%,估值处于高位 [8] 未来市场关注点 - 银行转债转股节奏加快,预计2025年约1000亿元完成转股 [9] - 供给端持续收缩可能导致择券难度增大,流动性风险上升 [9] - 转债价格后续走势将更多依赖正股表现 [8]
转债信用风波应对指南
华西证券· 2025-06-17 17: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转债信用风波是历史以来波及面最广的一次,其本质是正股表现较弱,叠加其他底层原因导致信用风波久久未能平息 [2][3] - 站在当下,权益市场持续大幅下跌可能性下降,交易类退市风险下滑,2025年到期个券偿还压力弱于去年,可适当挖掘错误定价的修复机会 [4][7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史为鉴,重温2024年信用风波 信用风波七大重要事件回顾 - 2024年4月,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发布,小级别信用冲击预演,权益及转债市场风格分化,小盘品种投资价值受影响,退市新规发布两日内近百只转债累计跌幅超5%,后市场回暖,理财增量资金为后续调整埋下伏笔 [11][12] - 5月弱资质个券信用事件集中出现,大级别信用风波开始酝酿,如天创转债等被*ST或ST,岭南转债提示赎回风险,三房和宏图转债评级下调 [18] - 6月中旬光伏转债资金链遭质疑,机构集中抛售,某光伏组件转债发行人资金流动性紧张,引发市场集中抛售,加剧转债市场信用担忧 [23] - 6月下旬评级集中下调,不乏超预期大盘标的,龙大、灵康、闻泰等转债评级下调,抑制机构情绪,放大投资者对后续评级调整的担忧 [29] - 山鹰转债积极自救,虽出售子公司回笼资金进展低于预期致价格回调,但引入国资战略入股等措施推动价格回升,最终通过转股缓解偿债压力 [35][36] - 广汇转债反复拉扯后退市,正股股价低于面值触发交易类退市规则,引发转债市场调整,该事件启示需关注退市风险,投资者难研究清个券实质风险,弱资质个券可能形成局部高收益债市场 [40][42] - 岭南转债违约打破转债金身,虽早有预期但仍震慑市场,其仍在转债市场存续且有国资属性,违约引发市场较大冲击,中证转债指数跌至年内最低点 [45][47] 信用风波的疤痕效应 - 2024年信用冲击波及面广,大量转债跌破债底,弱资质个券定价锚缺失,投资者迷茫,债底有效性受质疑,但考虑行业周期和发行人态度,债底未来仍可作定价锚 [47][51][52] - 行业方面,农牧、电新等周期板块深度跌破债底转债只数占比较高,金融、军工未深度跌破债底,汽车等行业占比较低;等级方面,AAA级抵御信用风险能力强,AA+优势不明显 [55] 信用风波的本质及启示 - 2020年底、2023年转债市场曾出现信用冲击,2020 - 2021年形成配置“黄金坑”,2023年出现实质违约事件,2024年二、三季度市场趋弱本质是正股走弱,正股行情是信用风险事件重要情绪推动因素 [59][60][61] - 转债市场信用风波未平息的底层原因包括增量资金风险偏好低、发行人基本面趋弱&监管趋严、转债市场结构性“老龄化” [64] - 应对转债信用风险的思路包括紧盯权益市场小盘品种行情、规避显性风险标的、根据信用冲击程度调整持仓、配置大盘底仓及类底仓品种、参与超调且错误定价凸显的机会 [68][69]
固定收益深度报告:高评级转债性价比分析
华鑫证券· 2025-05-19 17: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募高质量发展叠加小盘成长行情缺乏持续性,转债市场交投热度偏低,高评级转债性价比凸显,短期资产配置应降低转债仓位并配置价值型标的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转债市场回顾 - 五一后基本面悲观预期有所修复,新公募基金管理规则公布后金融股、消费股拉升,银行板块市值创新高,但银行股基本面仍有压力,周五受传言影响金融、航运板块调整,机器人、智驾、军工活跃 [12] - 转债整体交易活跃度低,日均成交额与五一前持平,价格中位数在 120 元左右,转股溢价率和隐含波动率小幅调整,银行板块转债跟随正股上涨但涨幅小于正股 [12] - 转债市场风险偏好低,双高炒作券、低评级、小票、次新债交易热度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更偏好转债债性避险属性,公募增配高评级低波品种,交易型投资者偏向高弹性资产 [13] 高评级转债性价比分析 - 转债市场替代性优质资产稀缺,AAA、AA + 级别转债数量偏低,南银、杭银转债有触发强赎可能,浦发转债半年内到期,三只转债退市将增加高评级转债稀缺性,且高评级转债整体剩余期限偏短 [3][21] - 高评级转债估值持续偏低,2024 年四季度以来 AAA 级转债转股溢价率在相对底部,原因一是资金偏好弹性品种,大盘蓝筹正股波动率低,二是银行等 AAA 级转债规模收缩,供需稀缺性支撑价格并抑制估值扩张 [3][25] - 转债市场信用风险担忧未恢复到 2024 年之前的水平,2025 年市场对转债信用风险顾虑未消退,纯债溢价率修复幅度小,临期品种纯债溢价率小于 0,险资等偏好高股息大盘转债,散户等热情消退加剧信用资质分化,6 月转债评级调整高峰期或压制小盘转债风险偏好 [30][31] - 高评级转债更具性价比,近年降息有利于价值板块,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视银行,有利于缓释银行负债端压力,低利率与资产荒背景下高评级转债是固收 + 核心配置,供给收缩带来估值支撑,转债评级调整期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高评级转债占优,社保、保险资金持仓偏重高评级转债 [33] 资产配置观点 - 短期缩表周期下股债性价比偏向债券,股债交易价值有限,转债仓位降至 70%,低价、双低比例为 8:2,全部配置价值型标的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