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601166):盈利增速回正 转债转股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9 12:2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0.2% [1] - 营收及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和-3.1%,较一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1] 收入结构 - 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5%和3.8%,非息收入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6个百分点 [2]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他非息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5个百分点 [6] - 信用减值损失占营业收入比例27.3%,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5.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 资产负债规模 - 二季度末生息资产和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和4.1%,较一季度末下降1.8和0.7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新增贷款1668亿元,同比少增413亿元,金融投资新增32亿元,同比多增1054亿元 [3] - 二季度末存款同比增长9%,较一季度末下降1.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存款3375亿元,同比多增886亿元 [5] 贷款投向 - 对公贷款新增2271亿元,同比少增396亿元,零售贷款减少279亿元,同比少减52亿元 [4] - 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15.6%、14.7%和11.8%,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4] - 按揭贷款和经营贷分别新增36亿元和55亿元,信用卡贷款减少300亿元 [4] 息差与定价 - 上半年净息差1.75%,较一季度和2024年分别收窄5和7个基点 [5] - 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37%和3.73%,较2024年下降35和47个基点 [5] - 付息负债成本率和存款成本率分别为1.86%和1.76%,较2024年下降31和22个基点 [5] 资产质量 - 二季度末不良率1.08%,与一季度持平,关注率1.66%,较一季度下降5个基点 [7] - 对公贷款不良率1.08%,较年初上升7个基点,其中房地产和制造业不良率分别为1.9%和1.12%,较年初上升36和40个基点 [8] - 零售贷款不良率1.22%,较年初下降13个基点,按揭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0.54%和3.28%,较年初下降6和36个基点 [8] 资本充足率 - 二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较一季度下降6个基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1.3%,总资本充足率14.2% [9]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 [9] - 发行300亿元永续债补充资本,86亿元可转债转股,500亿元可转债中仍有414亿元未转股 [9] 战略发展 - 持续推进"轻资本、轻资产、高效率"战略转型,深化"五大新赛道"业务布局 [9][4] - 零售AUM规模5.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企金财富AUM日均4607亿元,较年初增长6.3% [6] - 大投行FPA规模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12亿元,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业务持续发展 [6]
兴业银行(601166):业绩增速转正,资产质量稳定
招商证券· 2025-08-29 10:04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速由负转正 25H1营业收入、PPOP、归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29%、-3.08%、0.21% 增速分别较25Q1上升1.29pct、1.27pct、2.43pct [1] - 资负结构优化推动息差保持相对韧性 总贷款、总资产分别同比增长4.13%和2.55% 总存款和总负债分别同比增长8.89%和2.42% 贷款占总资产比重和存款占总负债比重分别较年初提升1.02pct和2.8pct至55.62%和61.36% 25H1净息差1.75% 较年初下降7bp [2] - 资管财富表现突出 中收同比增长2.59% 其中零售财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7.43亿元同比增长13.45% 托管中间业务实现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9.98% [2] - 其他非息收入降幅收窄 25H1同比下降7% 增速较一季度收窄14.5pct 二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负转正至增长13.6% [2] -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5Q2末不良率1.08%环比持平 关注率1.66%环比下降5bp 逾期率1.53%上半年下降6bp 拨备覆盖率228.54%环比下降4.88pct [3] - 大股东增持显示信心 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86.44亿元可转债全额转股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同比提升6bp 若剩余可转债全额转股将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5个百分点 [3] 业绩表现 - 25H1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 拨备前利润806.80亿元同比下降3.08% 归母净利润433.61亿元同比增长0.21% [14] - 单季度业绩改善明显 25Q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4% 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69%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8% [16] - 业绩驱动因素中规模、中收、拨备计提形成正贡献 息差收窄、其他非息、成本收入比、有效税率上升形成负贡献 [1][23][25] - 年化ROA为0.82% 年化ROE为10.12% [14] 非息收入 - 手续费收入结构优化 25H1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11.84% 净其他非息收入占比21.39% [32] - 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6.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长13.6% 汇兑损益同比增长282.3% [32] - 零售AUM同比增长13.11% [31]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呈收窄趋势 25H1披露值1.75% 测算值1.59% [35]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至3.37% 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至1.86% [35] - 贷款结构变化 公司贷款占比62.15% 个人贷款占比33.25% 票据贴现占比4.59% [41] - 存款结构优化 公司存款占比60.70% 个人存款占比28.72% [4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634.93亿元 关注类贷款余额979.87亿元 [42] - 不良生成率1.16% 不良核销转出率101.82% [42] - 重点领域风险可控 对公房地产、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同比回落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 [3] 资本及股东 - 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 25Q2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4% 一级资本充足率11.30% 资本充足率14.18% [46] - 前十大股东持股集中 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6.59% 中国烟草总公司持股5.25% [53] - 杠杆率12.32倍 [14]
“量价平衡”“零售第一”有新打法?中信银行详解“轻资本”之路
中国证券报· 2025-08-28 23:2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银行业面临息差持续下探、零售转型困难及中收开拓压力等共性挑战 [1] - 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42%,处于行业警戒线以下 [1] 中信银行息差管理策略 - 公司净息差为1.63%,高于行业均值21个基点,在股份制银行中位居前列 [2] - 上半年净息差同比下降14个基点,较一季度降幅收窄至2个基点,呈现趋稳态势 [2] - 资产端通过压降低收益票据贴现实现收益率降幅边际放缓,负债端进一步压降付息成本并控制资源性存款规模 [2] - 坚持"量价平衡"管理原则,力争保持票据贴现规模低位以带动全年净息差改善 [3] - 持续优化存款结构,稳定活期存款规模并严控高成本资源性存款 [3] 零售业务战略布局 - 坚持"零售第一"战略不动摇,零售贷款AUM多项指标稳居同业第二 [4] - 形成对公、零售、金市业务40%、40%、20%的营收贡献结构,增强业务抗波动能力 [4] - 聚焦财富管理建设,把握资本市场及全球资产配置机会 [5] - 产品端强化投研选品能力:理财转向稳健固收+策略、基金打造3%-5%目标收益解决方案、保险提升分红型产品占比、贵金属优化积存金功能 [5] 非息收入发展路径 - 上半年非息收入达345.6亿元,手续费收入增长超6%,增速连续五年跑赢同业 [6] - 轻资本转型成效显著,早于同业实现手续费佣金收入正增长 [6] - 三大增长引擎:协同中信金控发展财富管理(尤其对公财富)、金市业务加大信用债/外币债/公募基金布局、跨境金融从服务与投资双向发力 [6]
中信银行上半年营收和净利一降一增!向轻而行,零售成色如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7 21:46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增长2.78% [2][3] -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11%,较一季度增幅提升2.45个百分点 [3] - 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同比下降1.94%,非利息净收入345.61亿元同比下降5.08% [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9.06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托管业务佣金增长25.12%,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长18.81% [5][7] 资产质量与规模 - 资产总额98584.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2%,贷款总额58019亿元增长1.43%,客户存款61069.07亿元增长5.69% [2][4] - 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显著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49% [2][3]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下降0.13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率上升0.04个百分点 [8] - 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占比60.84%,房地产业不良率下降0.32个百分点 [9] 业务结构转型 - 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55.95亿元同比增长109.24%,占比升至12% [13][14] - 零售管理资产余额4.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2%,私行客户9.21万户增长9.57% [2][14] - 净息差1.63%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净利差1.60%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5] - 资本充足率13.47%上升0.1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49%下降0.23个百分点 [4] 区域与行业风险分布 - 环渤海、西部、中部地区不良贷款余额合计435.43亿元,占比64.86% [10] - 中部地区不良贷款增加11.49亿元,不良率上升0.12个百分点 [10] - 建筑业及电力热力行业不良率上升,消费贷不良率2.44%,信用卡不良率2.73%上升0.22个百分点 [9] 投资与市场业务 - 投资收益156.19亿元同比增长11.0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2.7亿元同比下降105.28% [6][7] - 汇兑净收益15.03亿元同比增长188.48%,其他业务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315.22% [7] -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153.49亿元,同比减少38.24亿元 [6]
双向奔赴!华夏银行为首都国企打造综合金融服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8 20:44
华夏银行与首都国企战略合作 - 公司与16家首都国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全方位、综合化、不间断、高质量金融服务 [1] - 重点推介产业数字金融、境外投融资等重点产品与服务,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生态 [1] - 推出"数翼通"等系列产品,解决汽车、大宗、物流、消费等行业企业融资痛点问题 [1] 境外金融服务与债券发行 - 公司发挥香港分行境外桥头堡作用,在境外债承销、银团贷款、贸易融资等领域为首都国企提供海外增值服务 [1] - 北京首创集团成功发行3年期4.5亿美元海外债券,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峰值认购金额48亿美元,超发行金额10倍 [2] - 公司作为债券主要投资人及联席账簿管理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推动向"轻资本、交易型、平台化"转型 [2] 综合金融服务与年报亮点 - 公司向签约国企赠予"首都国企金融服务卡",利用全国千家网点提供专属服务,并开通业务绿色通道 [1] -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重点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碳减排领域的信贷投放 [6] - 坚持"立足首都、辐射全国",为央国企重点项目做好综合金融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