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选品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山姆的“大众化”困境:消费者为何不满
虎嗅· 2025-07-31 14:44
核心观点 - 山姆近期因与大众化品牌合作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核心问题在于品牌定位失误而非产品质量控制 [4][5][6] - 公司未能理解其高端品牌形象与大众化品牌联名造成的负面认知影响 严重损害消费者信任 [13][14][22] 品牌定位与消费者心理 - 山姆会员店需支付数百元年费才可入场购物 在消费者心中代表中高端品质 [7][8] - 品牌档次认知取决于关联对象 与大众化品牌合作导致消费者产生"廉价感"和"平替感" [9][12][19] - 消费者对好丽友联名款减糖80%的改进不买账 因品牌形象已受损 [15][16] - 溜溜梅替代进口品牌合作西梅产品 尽管成分仍为100%西梅无添加剂 但品牌切换引发品质下降感知 [17][18] - 1000万会员数不足中国人口1% 核心客群付费目的正是规避大众化品牌产品 [37][39][41] 产品策略与供应链 - 年收入超1000亿元 为近年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外国零售品牌 [20] - 选品能力为其核心优势 近期争议并非源于选品水平突然下降 [21] - 产品组合依赖极致爆款策略 SKU仅4000个 显著少于传统超市的1万个SKU [62][63][64] - 定期淘汰非热门产品(如越南火车头河粉)导致部分消费者需求无法满足 [65][66] - 背靠沃尔玛全球供应链 在进口产品(三文鱼/鳕鱼/牛肉)方面具有强大口碑 [23][24] 本土化挑战 - 需为中国市场开发本地化产品 因中美饮食需求差异显著(美国偏好披萨/汉堡/牛排 中国需求更多元) [26][27][67] - 选择大众化品牌合作源于其供应链能力 卫龙/盼盼等具备生产高品质产品实力但选择服务大众市场 [30][31][32] - 小众品牌联名未引发负面评价 因消费者视其为山姆的挖掘推荐而非强行推广 [45][46][47] - 食品领域国产品牌信任度较低 历史事件(如三鹿奶粉)影响消费者对本土食品安全性认知 [57][58][59] 商业模式与行业趋势 - 仓储型超市通过大量采购压降成本 但爆款模式在口味多元的中国市场面临众口难调挑战 [62][67][69] - 国产品牌在手机/电动车/大疆/安克等领域已确立高端地位 但食品领域仍存认知差距 [51][52][53] - 山姆凭借美国品牌属性/全球选品/进口关键词维持竞争力 但本土超市正逐步缩小选品差距 [54][60]
山姆上新,会员吵翻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23:48
山姆会员店选品争议 - 山姆上新一款售价49 9元的低糖好丽友派 共48枚 该产品糖分减少80% 可可含量增加30% 仅在山姆渠道售卖 [2] - 商品评论页有300多人打出差评 消费者认为"太甜" "和市面上的没区别" [4] - 部分消费者表示"不愿意续会员费" [5] - 卫龙 徐福记 溜溜梅等大众品牌产品进驻山姆 而太阳饼 低糖蛋黄酥 杨枝甘露 米布丁等高回购率商品下架 [7] - 网友质疑山姆选品同质化 "卖家门口就能买到的东西" [8] 公司回应 - 山姆工作人员回应商品下架信息以APP提示为准 承诺改善商品品质 [11] - 客服表示山姆以品质优先 会员第一为经营理念 会将选品变更意见同步内部部门 [11] 业绩表现 - 沃尔玛中国一季度净销售额67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5% 可比销售额增长16 8% 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增长34% [13] - 山姆会员店中国一季度会员收入增长超40% 会员数量持续增加 [12][14] - 山姆在上一财季中国春节销售旺季会费收入增长35% [14] - 2024年山姆在中国的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14]
经销商的选品能力比过去重要十倍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29
经销商竞争优势的演变 - 过去经销商的核心竞争优势集中在头部品牌代理、薪酬绩效、团队能力和网点覆盖 [2] - 近年来选品能力和品类运营成为新的竞争优势关键词 [2] - 经销商开始意识到会找好商品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2] 过去经销商不重视选品的原因 - 头部品牌过于强势,代理权成为主要竞争优势 [2] - 终端门店倾向于进品牌货,品牌商支付更多通道费用 [4] - 经销商职能围绕厂家任务展开,缺乏主动判断市场需求的能力 [5] - 经销商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差,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6][7] - 商品运营成本高、周期长且具有不确定性 [9] - "渠道为王"思维导致资源集中在拓店和铺货而非商品价值 [10][11] 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 - 零售端从"卖货架"转向"卖商品",倒逼经销商重视选品 [15] - 商品供给过剩,消费需求多元化成为核心矛盾 [16] - 电商和新兴渠道打破了头部品牌垄断,激发消费需求多样性 [19][20] - 消费者需求动态变化,要求零售端持续汰换商品 [21][22] 选品能力成为新护城河 - 专注品类运营的经销商实现显著增长 [13] - 选品能力帮助终端实现差异化竞争 [15] - 经销商需持续提供符合消费趋势的商品以构建竞争优势 [23] - 经销商角色从垫资仓储转向围绕消费者需求提供动销货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