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店业务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更亲民!五星级酒店也摆摊卖包子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12:27
行业趋势与背景 - 五星级酒店行业面临商旅客源占比下降,从60%跌至不足50%,一线城市高星酒店平均房价同比下降3.7%—4.2%,入住率下滑2%—4% [2] - 上海陆家嘴某五星级酒店资产因无人问津遭遇三次流拍,反映行业整体下行压力 [2] - 2024年全服务高档酒店平均餐饮总收入为1020.84万元,较2019年的1655.04万元下降38.3% [11] 经营策略转变 - 多家五星级酒店尝试摆摊业务,如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单日流水最高突破10万元,长沙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一天摆摊收入约3万元 [4][2] - 摆摊业务覆盖人员成本,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收入能覆盖4-5名厨师、2-3名服务人员工资 [2] - 从单一早餐拓展至早、晚、夜三时段经营,如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1周内完成业务扩展 [7] 业务创新与多元化 - 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延伸摆摊至大排档模式,增加堂食收入 [5] - 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推出"银龄下午茶"双人套餐100多元,开发银发族市场 [22] - 酒店开发IP形象和文创产品(如"金墩墩"和"紫墩墩"),并销售客房用品拓展业务 [22] 成本控制与人员管理 - 采取自然流失、不立即补充的人员策略,鼓励员工"一专多能" [24] - 调整厨师岗位配置,打破中厨房、西厨房等部门界限,灵活调配人员 [24] - 推行"全员营销"理念,改变传统部门界限思维 [25] 市场定位调整 - 降低价格门槛,如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客房价格平均下降近200元 [21] - 推出平价简餐套餐,将自助餐价格压缩至100元以内 [22] - 调整菜单结构,降低包厢价格同时增加社区群体菜品 [21] 营销与品牌建设 - 通过摆摊场景植入品牌,如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在摊位展示套餐广告引流 [16] - 酒店高管亲自直播营销,建立潜在客户联系 [16] - 建立粉丝社群,上海金陵紫金山大酒店已积累1700多名粉丝 [22] 业务成效与挑战 - 永和铂爵国际酒店摆摊收入从高峰10万元降至5-6万元,显示热度减退 [26] - 外摆业务受天气影响大,如郑州暴雨导致业务暂停 [26] - 酒店明确摆摊非核心业务,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将每日外卖营收控制在3万元以内 [15] 长期战略思考 - 酒店经营者认为客房业务仍是核心,需抓住商务客户、团队及会议业务 [25] - 探索"厨师到家"业务,推出2799元/席家庭套餐 [21] - 调整宴会形式,如将桌餐改为自助餐降低成本 [22]
外企不出差不开会,国内五星酒店怎么办?
外企商旅需求萎缩 - 跨国药企、车企、美妆公司等外企大幅削减线下会议和差旅预算,改为线上会议或简化形式,例如德系车企取消三亚奖励游、法系美妆公司新品会降级为自助茶歇[4][6][12] - 87%出行员工感受到差旅成本管控影响,近三成人因酒店价格超标准无法入住[8] - 外企差旅审批趋严,核心问题从"如何让员工开心出差"转变为"如何最低成本完成任务"[10][14] 高星酒店业务转型 - 外企会议订单锐减导致城市型高星酒店收入结构变化:婚宴/亲子活动占比上升,本地企业和小型活动成为新目标客户[10][22] - 酒店主动调整运营策略:减少宴会厅维护投入、降低会议室租金、推出宝妈下午茶等社群产品[10][21][22] - 单场外企会议收入贡献显著下降,以往一次会议带动客房/餐饮/场地全链条收入,现缩减至"一年仅一次"[12][18] 行业深层变化 - 外企需求萎缩反映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和总部预算收缩,非核心支出如国际会议/员工旅游被视为奢侈品[14][15] - 差旅服务平台职能升级,从单纯订票订房转向预算管理/合规报销等全流程管控[25][26] - 酒店竞争逻辑从"身份溢价"转向"场景解决方案",需匹配客户办公/社交/品牌展示等复合需求[27][28] 数据表现 - 某药企原定杭州五星级酒店三天两晚区域大会被取消[4] - 某美妆公司季度新品会预算从静安寺高端酒店降至总部会议室茶歇[6] - 外企年会从"国外奢华酒店全球盛事"降级为线上90分钟会议[12]
外企不出差不开会,国内五星酒店怎么办?
虎嗅· 2025-05-28 08:07
外企差旅预算削减趋势 - 跨国药企取消原定杭州五星级酒店区域大会,改为线上会议[1][2][3] - 德系车企取消三亚奖励游及舞台年会,改为食堂盒饭[5] - 跨国药企B将苏州五星酒店年中会议改为90分钟线上会议并解散群聊[6] - 法系美妆公司新品预热会从静安寺高端酒店降级为总部会议室茶歇[6] - 60%企业选择削减差旅预算,科技金融行业差旅预算削减超30%[8] 五星级酒店业务受冲击 - 外企会议预定减少导致酒店大宴会厅使用率下降,婚宴及亲子活动收入占比上升[12] - 华东高星酒店外企年会/培训订单锐减,依赖婚礼和地方单位维持营收[13] - 外企年均会议次数从5次降至1次,且由老板直接控制成本[15][16] - 酒店取消会议销售提成,部分销售转向本地会展客户但收益不及以往[24][25] - 行政酒廊从预约制变为开放,餐饮部取消定制菜单[30][35] 行业转型与自救措施 - 高星酒店推出婚宴、毕业宴、亲子套餐及宝妈下午茶社群吸引本地客群[37][38] - 差旅平台从订票服务转向预算管理+合规报销+行为控制的全流程管控[40][41] - 酒店业务模式从"卖尊贵感"转向解决客户真实需求,如混合办公空间/轻量社交场[45][46] - 行业进入能力竞争阶段,需围绕客户业务场景提供解决方案[47] 外企行为变化深层原因 - 外企总部要求重新评估非核心业务支出,中国市场增速放缓导致预算收紧[20][21] - 差旅政策从"员工体验优先"转变为"最低成本完成任务"[19] - 阿斯利康等药企取消海外奢华年会,赛诺菲等停止TOP代表出国游[18] - 经济不确定性促使外企将年会/国际会议列为"非必要奢侈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