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机
icon
搜索文档
IBM,要造最强量子计算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1 09:39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 编译自 WSJ 。 IBM周二表示,计划在本世纪末之前在其纽约数据中心建造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 这家科技巨头表示,这台名为IBM Quantum Starling 的计算机将安置在纽约州波基普西的中心,其 计算能力是当今量子计算机的 20,000 倍。 IBM 量子副总裁Jay Gambetta表示:"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一台容错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 纪末问世。我们正在将纠错技术详细纳入我们的路线图,因为我们相信,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科 学难题。" 但量子计算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量子比特在解决问题时会产生错误。它们很脆弱,容易受到"噪声"的影 响。"噪声"本质上是一些微小的环境干扰,这些干扰可能会迫使它们脱离量子态。 这使得构建所谓的容错量子计算机成为科技巨头和量子公司的首要任务。 Gambetta表示,IBM 对 2029 年时间表的信心源于最近的两项发展:一种减少错误的新方法的进一 步进展,称为"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或 qLDPC 码,以及一种使用传统计算实时识别和纠正错误的技 术。 此外,量子计算初创公司 SEEQC 预计将于 ...
IBM 计划于2029年前打造容错量子计算机
快讯· 2025-06-10 18:15
IBM计划于2029年前在纽约波基普西的新量子数据中心交付全球首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机。据悉, IBM量子计算机"Starling"的运算能力将比当前量子计算机高出20000倍以上。用户将能全面探索量子 态,突破现有量子计算机仅能访问有限量子特性的限制。 ...
室温下超荧光现象形成机制阐明 为实用量子计算奠定材料基础
科技日报· 2025-06-03 07:33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牵头的国际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文,详细阐述了在室温下实现超荧 光现象所需的机制与材料条件。这项研究有助设计能在室温下实现奇异量子态(如超导、超流或超荧 光)的材料,从而推动无需极低温度即可运行的量子计算机等应用的发展。 研究首次展示了在室温下产生宏观量子相干性的实验与理论依据。研究人员终于可解释清楚,为什么某 些材料在实现环境温度下的奇异量子态方面表现更好。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示了这一"隔热"效应的具体机制。当他们使用激光激发杂化钙钛矿材 料中的电子时,发现大量极化子开始聚集,形成所谓的"孤子"结构。 如果把原子晶格想象成一张被拉紧的细布,那么将一个代表激子的球放在布上,会局部压陷布面。要形 成宏观量子态,所有激子必须协调一致并与晶格形成整体,但热噪声会打乱这种协调。而"球+压陷"结 构就是极化子,极化子从无序状态过渡到有序结构,就形成了孤子。实验首次直接测量了极化子从无 序、无关联状态向有序状态演变的过程,直接观察到宏观量子态的形成过程。 宏观量子态如超导性,是所有量子技术的核心基础,而当前所有技术都受限于对低温环境的需求。现 在,科学家理解了其中原理,也就掌握了设 ...
新方法首次验证天然材料具有拓扑超导性 或加速容错型量子计算机的到来
科技日报· 2025-06-03 07:30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和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出一种强大的新技 术,首次实验证实天然材料碲化铀(UTe2)具备内在拓扑超导性。这为大规模、容错型量子计算机的 核心材料筛选提供了关键方法。 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极易受到环境噪声干扰,导致"量子退相干",这限制了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实用 性。 结果表明,UTe2确实是一种内在拓扑超导体,但其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以成对形式存在,无法单独分 离,因此尚不能满足可操作量子比特的全部条件。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他们首次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一劳永逸地确定某种材 料是否能有效用于某些量子计算微芯片。 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拓扑核心驱动的量子处理单元马约拉纳1。但微软表示,需 要基于精心设计的传统材料堆栈才能合成拓扑超导体。此次研究意味着,科学家现在可使用简单的晶体 材料来取代复杂且昂贵的人工电路,为下一代量子计算提供了更经济高效的拓扑量子比特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拓扑超导体被认为是突破这一瓶颈的理想材料。其表面能承载一种名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全新量子粒 子。理论上,这些粒子可被用于稳定地存储量子信息, ...
新方法首次验证天然材料具有拓扑超导性
快讯· 2025-06-03 06:23
智通财经6月3日电,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和爱尔兰科克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发 出一种强大的新技术,首次实验证实天然材料碲化铀(UTe2)具备内在拓扑超导性。这为大规模、容 错型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材料筛选提供了关键方法。 新方法首次验证天然材料具有拓扑超导性 ...
英伟达新AI半导体处理性能提升至1.5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3-19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英伟达宣布半导体产品开发计划、发布AI处理优化软件,还公布人形机器人和量子计算机研究相关战略,以维持在AI半导体市场优势地位并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1][2][3] 半导体产品开发计划 - 2025年下半年推出新型人工智能半导体,处理性能提升至当前1.5倍,计划将新型图形处理半导体嵌入AI服务器并通过大型云服务商等渠道提供 [1] - 2025年下半年推出名为“Blackwell Ultra”的新型半导体,相比“Blackwell”,AI处理性能提升1.5倍,有助于推动高级AI应用 [2] - 2026年推出下一代AI半导体“Rubin”,2027年推出性能更强的“Rubin Ultra”,其处理性能达“Blackwell Ultra”的14倍 [2] AI处理优化软件 - 发布名为“Dynamo”的AI处理优化软件,运行高性能AI模型时可控制大量GPU高效分担AI处理任务,运行DeepSeek的R1模型时每个GPU可处理的数据量提升30倍以上 [1][2] - “Dynamo”作为“开源型”软件对外免费开放,公司计划通过硬件与软体技术结合巩固在AI半导体领域的高市场份额 [3] 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 - 免费开放名为“Isaac Groot N1”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面向开发企业开放,旨在实现能抓取和搬运物品的人形机器人 [3] - 与人形机器人技术开发方面与美国谷歌和华特迪士尼的研究机构合作,迪士尼计划利用其基础技术开发模仿角色的机器人等产品 [3] 量子计算机研究战略 - 在美国波士顿设立研究据点,与从事量子技术开发的企业、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开展联合研究,推动量子领域半导体需求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