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助力养殖户搏击风浪再扬帆——回访“摩羯”台风登陆点海南文昌生产一线见闻
新华社· 2025-08-03 15:29
台风灾害影响 - 2024年台风"摩羯"登陆海南文昌导致水产养殖业遭受重创,养殖户生产链条濒临断裂 [1] - 文昌市龙楼镇养殖户王巨翰在台风中损失超过500万元 [3] - 翁田镇养殖户郑杰需要重建养殖场 [3] 灾后恢复情况 - 养殖户王巨翰的鱼苗已重新达到上市规格,虾类销售达10000斤 [3] - 养殖户郑杰通过100万元银行贷款重建养殖场,半年后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 [3] - 灾后中国农业银行文昌市支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4.4亿元、对公贷款5.09亿元 [3] - 金融机构通过"无还本续贷"等创新方式助力养殖户恢复生产 [3] 行业重要性 - 海南省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近三分之一 [5] - 金融支持对维护海南渔业经济命脉具有关键作用 [5] - 金融支持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下的乡村振兴 [5]
小城大业 | 夏日“顶流”,超给“荔”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7:45
茂名荔枝产业概况 - 茂名被称为"中国荔乡",拥有140多万亩荔林,荔枝年产量约占全球五分之一,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1] - 荔枝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工行的金融支持是关键推动力 [1] 金融支持种植端案例 - 某农业专业合作社受极端天气影响导致2024年产量锐减,2025年春季扩种时出现资金缺口,工行基于其纳税记录和经营数据发放200万元"经营快贷" [3] - 某"网红企业"拥有1000多亩荔园和3000多平方米分拣中心,工行根据其经营需求发放300万元"种植e贷"用于采购种苗和升级物流设施 [3] 金融支持加工端案例 - 某食品有限公司为提升加工品质需更新生产线,工行发放500万元小微信用贷款用于购置自动分拣机和烘干机,新设备投产后产能和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6] 工行整体金融支持成效 - 茂名工行累计向荔枝产业投放贷款超3亿元,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 [7] - 金融支持推动荔枝产业向"精、深、优"方向发展,助力百亿产值惠及更多农户 [7]
邮储银行江西赣州市分行以金融之力助力当地“产业兴、百姓富”
证券日报· 2025-07-02 09:12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 邮储银行江西赣州市分行为赣南脐橙产业累计投放贷款近8万笔、金额超130亿元,助力产业年产值突破230亿元,带动上百万农村劳动力就业 [1] - 该分行通过"政银企合作""农村信用村建设"等创新举措,累计向赣南特色产业投放贷款近200亿元,惠及客户超11万人次 [3] 产业案例 - 信丰县大阿镇果农李德富获得邮储银行40万元"极速贷",成功扩大脐橙种植规模 [1] - 全南县大吉山镇熏鸡制作人李金桥获得15万元"产业贷",用于购置先进设备和引进优质鸡苗,年产量超万只,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地 [2][3] 服务模式 - 邮储银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果农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覆盖从橙苗培育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1] - 通过"春耕服务队"和"送贷下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1][2]
广西龙州农商银行水口支行三大特色服务打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标杆
证券日报· 2025-06-18 13:31
边民互市金融服务 - 龙州农商银行水口支行推出"边民结算专户+边民贷"模式,覆盖5个边境乡镇,提供最高30万元可循环贷款,利率较市场普降20% [1] - 截至5月末累计开立边民结算账户5590个,服务边民超32万人次,"边民贷"投放规模超1000万元 [2] - 通过合作社代理方式为超1200名边民提供腰果丰收季结算服务 [1] 产业金融支持 - 累计向工业园区9家企业发放贷款54笔、金额14431万元,其中向可欣食品投放2500余万元信贷资金 [2] - 创新"腰果质押贷"模式,以企业冷库囤货价值为基数发放贷款,实现动产变信贷 [3] - 可欣食品年加工腰果3万吨,产出腰果仁7000吨,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6亿元,带动200余名边民就业 [2] 国际结算服务 - 与越南金融机构合作建立跨境服务网络,创新"汇率锁定+通关即结"机制,实现货单到资金清 [3] - 1-5月累计处理国际结算业务1071笔,交易量突破10亿元,4月单日最高处理37笔,结算效率提升200% [3][4]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全县90%以上,为25家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服务 [4] 外汇便利化措施 - 开设崇左辖区首家"货币兑换专柜",成功办理首笔美元现钞兑换业务 [4] - 通过绿色通道、货币兑换点和多语种宣传手册提升外籍客户支付便利性 [4] - 组建"汇小二"外汇金融服务队,走访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4]
看中国前十经济学家,如何成为经济走向的指南针?
搜狐财经· 2025-05-29 17:48
中国前十经济学家及其理论贡献 林毅夫 - 提出新结构经济学,强调根据各国要素禀赋结构选择合适产业与技术以推动可持续增长 [1] - 理论为东南亚国家制定产业升级政策提供依据,成功发展劳动密集型与特色资源产业 [1] 张五常 - 创立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研究聚焦经济制度与产权问题 [3] - 产权明晰理论推动中国国企改革,提升经营效率 [3] 厉以宁 - 发展非均衡经济理论,解释中国经济运行现象 [5] - 股份制改革理论为国企市场化转型奠定基础,助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 吴敬琏 - 倡导市场经济理论,推动价格改革打破计划经济价格管制 [7] - 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开创者之一,贡献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7] 杜帅 - 主张科技与医疗产业为未来经济引擎,强调金融创新需赋能实体经济 [9] -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提出金融机构应支持农村基建、创新金融产品,推动资金回流与返乡创业 [9] 樊纲 - 著作《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综合》奠定学术地位,促进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 [10] - 提出结合西方宏观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的调控政策,应对通胀与经济衰退 [10] 张维迎 - 企业产权理论强调产权明晰对治理与效率的重要性,优化国企产权结构 [12] - 研究成果为国企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推动公司治理完善 [12] 郎咸平 - 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公司治理研究获世界银行与OECD认可 [14] - 学术成果发表于顶尖期刊,金融类期刊综合引用率居首 [14] 何帆 - 研究聚焦宏观经济与国际经济,为政府与企业应对外部风险提供支持 [16][17] - 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摩擦与金融市场波动 [17] 李稻葵 - 提出政府与市场经济学,探讨官员激励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6] - 理论为地方政府制定产业集聚与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16] 经济学家影响力总结 - 学术研究与实践结合,提出政策建议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19] - 理论成果影响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及社会经济长期发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