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e贷
搜索文档
药都古韵传千年 金融创新助振兴
金融时报· 2025-11-04 11:37
涡水悠悠,药香千年,孕育出中华"四大药都"之首——亳州。这里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 跨越1800余年的中医药文明密码。"华佗药圃"的遗迹,见证了东汉神医播撒的医药火种,更衍生出"药 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的业界传奇。 当秋风拂过亳州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地,摇曳的药草正诉说着药与城的共生。此刻,金融与中药材产业 的深度融合正与药都古韵一同激荡,描绘出崭新的振兴图景。 2025年,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共同发展计划"实施方案》, 并指导人民银行亳州市分行锚定中医药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让中药材从华佗故 里的千年传承,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聚焦中医药振兴 从"单打独斗"到"共同发展" 金秋九月,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镇中药材交易早集车水马龙,药香弥漫,药商与药农的洽谈声此起彼伏。 不远处的谯城区徐高流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成片的白芍、白芷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 徐高流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过去种药材,想扩大规模、引进新品种、囤点存货,都卡在'没 钱'上。"谈及过往,徐高流坦言资金难题曾是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这一困境的破解,源于 ...
金融护航打赢“三抢”攻坚战
金融时报· 2025-11-04 11:37
信阳是河南省农业大市,当地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居河南省首位。今年9月以来,信阳市遭遇持续阴雨天 气,田间积水难排、稻谷晾晒受阻,给秋收秋种带来极大困难。中国人民银行信阳市分行迅速行动,指 导金融机构以"提效率、强对接、优供给"为抓手,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抢收、抢烘、抢种各个环节, 全力满足"三抢"资金需求,为打赢秋粮"三抢"攻坚战保驾护航。截至今年9月末,信阳地区涉农贷款余 额1471.65亿元,农户贷款余额631.52亿元。 高效审贷 保障抢收"颗粒归仓" "抢收如救火,晚一天就可能多一分损失!"面对雨季抢收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中国人民银行信 阳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成立"秋收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主动摸排信贷需求,为粮食收购企业、种 粮大户开辟秋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的"三优先"机制,确保抢收资金不断 链、不缺位。 固始县惠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地集谷物种植、加工、运输、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经营 主体。今年秋收期间,该合作社计划扩大粮食收购规模,但面临80万元的资金缺口。中国人民银行信阳 市分行了解此情况后,指导固始天骄村镇银行开通秋收专项审批通道,将原本5个工作日的 ...
工行河池分行:初心如磐担使命 奋力谱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9 19:38
核心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净增4.25亿元,增长25.23%,增速高于各项贷款 [1] 战略与机制 - 将普惠金融置于全行发展战略核心地位,成立服务普惠金融工作专班,定期沟通并动态优化业务发展规划 [1] - 在KPI考核中提升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考核占比,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投入相关领域 [1] - 持续加大对一线网点和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力度,提升服务小微企业专业水平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及普惠金融拓户增量暨青年先锋先行活动,深入市场一线倾听企业需求 [2] - 根据行业特性、经营周期及客群需求,量身定制“一企一策”金融服务方案 [2] - 运用工业e贷、种植e贷、养殖e贷、集群商户e贷、兴农e贷等普惠创新产品精准匹配融资需求 [2] - 积极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自助申请贷款,实现高效审批和随借随还 [2] 风险管理 - 将信贷风险防控视为业务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2] - 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严格管控普惠金融领域风险敞口 [2]
工行玉林分行:数字普惠“组合拳” 精准赋能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19:39
数字化转型与普惠金融 - 公司积极响应金融服务号召,深度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1]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网络融资业务贷款余额超27亿元,为地方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1] - 公司依托“数字工行”战略蓝图,大力推广“新一代经营快贷”、“链群交易e贷”、“集群商户e贷”等线上创新产品 [1] 产品创新与服务效率 - 公司创新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旨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 - 通过线上申请流程,客户可在当天完成审批放款,例如某香料经营部高效获得30万元贷款支持 [1] - 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场景生态+多方合作”三维驱动模式,推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提质” [2] 精准营销与渠道拓展 - 公司积极拓宽数据渠道,对接海关、税务、银联等外部合规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生成目标客户清单 [2] - 在辖内支行网点开展网格化营销,精准推广“跨境贷”、“税务贷”、“商户贷”等产品 [2] - 服务渠道同步下沉,在福绵、茂林、容县等村镇区域设立12家“兴农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 [2] 农村金融与乡村振兴 - 公司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2] - 针对当地农产品经济特点,创新推出“兴农e贷”、“养殖e贷”、“种植e贷”等线上涉农信贷产品 [2] - 依托工银“兴农通”App平台,将账户查询、贷款办理、生活缴费等金融服务高效送达县域乡村地区 [2]
护航秋粮颗粒归仓
金融时报· 2025-10-28 10:03
赤峰市农业概况 - 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168.2万亩,约占内蒙古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5% [1] - 该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牧产品供应基地,拥有悠久的谷物种植历史 [1] 金融机构对秋收的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秋粮收购贷款绿色通道,贷款审批效率提升30%,贷款发放压缩至48小时内 [4] - 截至2025年8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16.81亿元,同比上升7.18% [3] - 金融机构积极推广“金丰·惠农易贷”、“个体蒙信贷”、“乡村振兴贷”、“兴农快贷”等特色秋收信贷产品 [3] 工商银行赤峰分行的涉农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喀喇沁旗支行为南台子乡55户农户投放1050万元贷款 [2] - 工商银行敖汉支行普惠贷款覆盖16个乡镇苏木,已为农户、合作社等办理开户189户 [2] - 该行创新推出“种植e贷”等专属融资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服务方案 [2] 农业银行赤峰分行的惠农分期业务 - 截至2025年8月末,农业银行赤峰分行惠农分期交易额达到2165万元 [4] - 其中,农机分期交易额为220万元,为农户购买收割机等提供资金保障 [4] 对粮食企业的融资支持与成本降低 - 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分行协调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担保公司”组合模式,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5] - 农业发展银行赤峰市分行与担保公司开展“银担总对总”业务,年担保费率由0.8%降至0.4%,为企业节省费用超2000万元 [5] - 粮食信用保证基金支持赤峰兴谷粮油股份有限公司4000万元资金到位,保障其收购计划 [5]
山东栖霞:“银担”增信模式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发展网· 2025-10-22 15:12
聚焦产业导向,强化重点领域保障。结合地域特点,栖霞市与省农担合作重点投向农业、文旅等产业领 域。针对文旅项目前期投入大、融资难问题,栖霞农商银行与省农担协同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景区基础 设施建设和运营发展。在天崮山景区开发过程中,因修建木栈道、民宿集群等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栖霞 农商银行借助财政局走访活动及时介入,联合省农担提供300万元贷款担保,保障项目顺利推进。这一 举措不仅提升了景区服务能力,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双方累计合作发放贷款超过5.69亿元,服务农业经营主体378户,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这种 深度合作为栖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支持地方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 栖霞市将继续深化与省农担合作,积极顺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变化,持续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升 金融服务质效,坚定不移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栖霞市发展和改革局柳青玲,栖霞市 金融运行监测中心徐超) 优化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主体需求。栖霞市积极组织开展客户走访活动,深入企业与乡镇,重点聚焦苹 果园林改造、农技推广、农资销售等产业集群。专业金融服务团队开展"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分 析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深耕乡村沃野 助力齐鲁粮安
齐鲁晚报· 2025-10-17 11:17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通过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规模显著增长,并重点覆盖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等领域 [1][2][5][7][9] 贷款规模与增长 - 截至8月末,公司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540亿元,较年初增幅达11% [1] - 农户贷款余额超过860亿元,惠及农户数量达27万户 [1] - 普惠涉农特色场景融资余额为68亿元,增幅超过50% [7] 粮食安全与产业链支持 - 公司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为170亿元,增速达到23% [2] - 通过创新服务方案支持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面积超过42万亩 [2] - 金融服务覆盖粮食、蔬菜、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2] 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项目 - 公司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超过800亿元,较年初增加130亿元 [5] - 金融支持重点投向县域乡村的设施农业、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物流通信等领域 [5] - 截至8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超过270亿元 [5] 特色农业与产品创新 - 公司联合相关部门打造“齐鲁兴农贷”服务品牌,提供全口径融资服务 [7] - 创新推出十余项区域特色场景融资方案,如“大蒜贷”、“渔船贷”等 [7] - 对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超过65% [5] 科技应用与未来方向 - 公司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质效 [7] - 未来战略将以“链式金融+区域深耕”双轮驱动,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创新 [9]
风险减量、信贷支持、及时理赔,山东金融精准护航“三秋”生产
齐鲁晚报· 2025-10-16 22:01
金融机构支持秋粮生产核心举措 - 山东省金融系统积极应对阴雨天气挑战,通过资金投入、科技应用和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支持秋粮抢收、烘干和理赔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1] 风险减量与抢收支持 - 保险机构扩展风险减量服务,投入资金帮助农户开沟挖渠、清淤排水,并协调调配履带收割机、移动烘干机等农机设备 [3] -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河道清淤工程,修复13个排涝孔洞,使万亩农田免于积水,并联合农业部门捐赠40余台抽水泵 [4] - 太平洋产险山东分公司开展660万亩作物遥感长势监测,服务农户60万余户次,并下发3.7万条预警短信,协调设备协助抢收抢烘 [7] - 阳光财险山东分公司在德州平原县实施防汛物资“交付—培训—维护”闭环管理,推动服务重心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 [7] - 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在滨州建立农机储备库,捐赠13.76万元设备,并在汛前清淤沟渠,维修加固闸门以强化区域排水能力 [8] 信贷支持与收储保障 - 农业银行菏泽东明县支行向粮食收购站发放100万元“粮食收储”贷,支持其收购粮食及烘干设备,实现日烘干玉米200至300吨 [9]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为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00万元信贷,3天内完成放款,企业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累计收粮超万吨 [11] -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今年以来累计向粮食客户信贷投放1.13万户、120.68亿元 [11]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40余种特色融资方案,如“种植e贷”额度最高300万元,覆盖超100类作物 [12] - 山东省农信联社组建1768支金融服务团队,走访1.22万户经营主体,截至10月12日粮食行业客群贷款余额173.11亿元,较9月末增加7.2亿元 [13] - 山东农担实施降费让利,对购买农机等新增担保业务在2025年12月31日前执行0.3%的优惠费率 [13] 科技赋能与高效理赔 - 保险机构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升查勘定损效率,要求10月底前完成查勘,11月基本完成理赔,并开辟理赔绿色通道 [14] - 太平洋产险利用科技手段在数小时内完成超600亩田块损失核查,10万元赔款24小时内到账 [14]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构建三维防御体系,通过“无人机查勘+APP定损”模式结合177份遥感监测报告实现精准赔付 [14]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查勘模式,整体查勘周期缩短50%,截至10月9日全省查勘进度达94% [15] - 泰山保险累计运用无人机飞行3191架次,结合卫星遥感技术精准评估损失,并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 [15]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承保商业性秋粮保险33.67万亩,承担风险保障2.11亿元,派驻200名理赔人员乡镇驻点,报案接收率近100% [17]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投入超千名一线人员、300辆服务车、145架无人机,已支付赔款250余万元,最快赔款在查勘后24小时内支付 [17]
山东工行:信贷资金精准直达 全力护航“三秋”生产
齐鲁晚报· 2025-10-16 10:5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信贷支持、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为“三秋”农业生产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以保障秋粮丰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 信贷支持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较年初增长420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2] - 服务覆盖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的“产、运、储、加、销”全产业链,支持种业研发、种植、仓储加工等环节 [2] - 支持现代设施农业,为威海、淄博、泰安等重点农业项目提供融资,助力打造高效生态农业区和标准化生产区 [2] - 推动种业振兴,与科研机构、龙头种企合作,在企业扶优、基地提升、种质资源保护等领域强化金融供给 [2]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富农快贷”、“农资贷”、“粮食购销贷”、“农机贷”等40余种特色融资方案,适配多元化需求 [4] - 推广“种植e贷”线上产品,覆盖超100类作物,额度最高300万元,支持随借随还 [4] - 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出“农担快贷”,将服务范围拓展至农担“首保客户”,扩面降槛 [4] - 普惠涉农特色场景融资余额超70亿元,较年初增长28亿元,增幅达61% [4] 服务渠道 -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网络,线上通过“信贷直通车”、“兴农撮合”活动、工银“兴农通”APP提供融资、融商、融智服务 [6] - 线下运营流动银行车,打破物理网点限制,优化服务体验 [6] - 以整村推动、批量服务模式推动服务下沉,为县域乡村客群提供金融服务 [6] - 探索“基层社+工行普惠金融服务岗”模式,与供销社系统合作,开展“供销+金融”基层服务扎根行动,拓展县乡市场覆盖面 [6] 未来计划 - 公司将继续深入乡村,聚焦“三秋”生产后续环节与来年农业发展布局 [8] - 努力构建“事前调研、事中支持、事后跟踪”的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以更高水平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 [9]
工行梧州分行:深耕普惠金融 有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15 19:37
普惠贷款业务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4.2亿元 [1] 普惠金融服务策略 -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围绕普惠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部署 [1] - 加大信贷资源投放,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1] 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依托场景化、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线上创新产品 [1] - 打造集群商户e贷、兴农e贷等特色场景,运用交易e贷、e抵快贷、种植e贷、个人组合贷款等产品 [1] - 产品涵盖专精特新企业、科创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商户等客群 [1] - 利用行内结算、代发等数据,结合税务、工商、电力等外部信息构建客群精准画像 [1] 客户服务与拓展 - 推进"普惠+零售"融合发展,组建普惠青年先锋队开展"工银普惠行"及"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 [2] - 深入工业园区和县域园区,主动走访对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 [2] - 提供"一企一策"、"一户一策"个性化解决方案,了解经营状况和融资痛点 [2] - 加大科创型小微企业及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走访力度,扩大客户覆盖面 [2] 内部机制建设 - 深化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推动业务下沉网点 [2] - 优化网点普惠人员专业配置,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2] - 强化分支行网点高效联动,加强组织推动和问题解决的指导支持 [2] - 做好普惠贷款储备及首贷续贷户动态管理,协同推进业务快速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