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账户

搜索文档
人民币汇率专题深度研究:从定价模式和资本流动看人民币
东海证券· 2025-07-10 21:02
人民币汇率定价逻辑与市场回顾 - 2005年“7.21”汇改,中国从盯住单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变为浮动管理汇率制度;2015年“8.11”汇改,完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间价制度[2][6] - 2005 - 2013年,“顺差结汇”使人民币从8.27升值至6.20;2014年起,受海外和国内因素影响,人民币贬值预期积攒,“双顺差”结束[9] - 新冠疫情后期,中美利差倒挂,人民币汇率定价逻辑从“顺差结汇”转向“利差持汇”[14] 人民币汇率展望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1656亿美元,为去年同期250%;货物贸易一季度顺差2375亿美元,同比增速90%[21] - 2024年金融账户逆差4962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568亿美元;2024Q4起,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开始修复[25] - 2025年2月外贸企业净结汇率开始回升,4月提高到41%,主要受企业开支、海外政策和美元贬值影响[2][47] 美联储降息影响 - 市场预测美联储降息节点从6月推迟至9月,本轮降息步伐更缓、幅度更小、时间更长[2][51] 风险提示 - 中美贸易谈判受阻使经常账户顺差回落[2] - 地缘政治影响加剧金融账户下外资流出[2] - 美国经济上行超预期使企业继续超配美元资产[2]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16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政策 -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是居民个人的法定义务 按照现行税法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居住满183天的个人需就境内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体现了国家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 [2] - 该政策自1980年确立 与美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的国际通行规范一致 旨在加强跨境税收监管和防范跨国逃避税行为 [2] 境外所得申报范围与流程 - 申报范围包括境外劳务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以及转让境外股票等财产所得 需在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并申报 [3] - 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复杂事项可至办税服务厅办理 [3] - 境外股票交易按纳税年度盈亏相抵计税 不允许跨年互抵 与多数国家按年计税的惯例一致 [3] 税务部门监管措施与合规要求 - 税务部门采用"五步工作法"处理涉税问题线索 包括提示提醒 督促整改 约谈警示等 纳税人需积极响应并提供佐证材料 [4] - 中国已加入CRS 与100多个国家实现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 可精准识别少报境外收入行为 [5] - 2023年3月底 湖北 山东等地税务部门已查处多起境外收入未申报案例 显示监管力度加强 [5] 违法后果与风险提示 - 未申报或虚假申报境外所得将面临补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 甚至立案稽查和税务处罚 [5] - 纳税人应警惕不法中介的"避税秘笈" 直接通过税务部门咨询合规申报方式 [5] - 即使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期结束 发现少报漏报仍需及时补正申报 [6]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 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有关规定
第一财经· 2025-07-10 13:38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杨介绍,我国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例如:因任职、受 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从境外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转让境外的股票等 财产取得的所得等,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起申报纳税。在中国境外已缴纳的所 得税税额,允许在抵免限额内从其该纳税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 为了便利纳税人网上办理境外所得申报,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 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纳税人涉税事项较为复杂的,也可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 对于纳税人非常关心的境外股票交易计税方式,何杨指出,财产转让所得按次征收,但考虑到股票交易 有盈有亏,按纳税年度盈亏互抵后缴税可能更为合理,其他国家和地区通常也是按年计税。据了解,对 于境外的股票交易,我国税务部门在征管操作中,允许纳税人按照纳税年度盈亏相抵,但不允许跨年互 抵。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属于法定义务和国际通行规范。 近期,陆续有纳税人接到税务部门的短信和电话,提醒其依法申报境外所得并缴纳税款。有的纳税人接 到提醒后存在疑问,比如:境外所得为什么要缴税,不申报有什么后果,境外炒股的亏损税务上怎么处 ...
炒港美股要交20%个税?今年补税通知密集
第一财经· 2025-07-04 20:56
中国居民跨境投资税务监管趋势 - 2025年3月以来多地税务部门密集通知中国居民申报或补缴港股美股等境外投资收益个税 多数案例追溯2022-2024年纳税情况 部分纳税人已按20%税率完成补缴[1][3] - 税务部门通知形式包括短信 电话及线下约谈 覆盖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等多地 部分案例涉及交易流水达数千万元人民币[3][4] - 中国全球征税法律依据长期存在 居民个人需就境外利息 股息 红利 财产转让等所得单独按20%税率申报 申报期为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4][5] 政策执行力度与技术驱动因素 - CRS(共同报告标准)实施深化推动征税执行 截至2023年4月中国与106个CRS伙伴国实现金融账户信息交换 富途 老虎等券商按规上报用户账户余额 股息 利息等数据[8][9] - 2025年税务部门采用"五步工作法"集中追缴 典型案例显示浙江某纳税人补缴12.72万元 湖北某案例补缴达141.3万元[10][11] - 技术进步强化跨境逃避税监测 反避税政策与资本外流管控协同推进 但税务部门回应称近年政策口径未变化[5][7] 市场反应与合规挑战 - 部分投资者转向非CRS参与国如美国券商开户 但中美FATCA协议同样要求信息交换 法律人士提示银行 保险 信托等机构均在CRS上报范围内[14][15] - 纳税人存在申报流程困惑 涉及盈亏抵扣 纳税币种 追溯期限等细节 多地税务局通过图文视频形式加强指导[13][14] - 法律界建议优化合规路径 如利用港股通等税收友好渠道 关注双边税收协定 同时需注意税务合规不自动等同于外汇合规[15]
国家外汇局: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
快讯· 2025-06-27 16:48
国家外汇局: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 智通财经6月27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 常账户顺差1187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094亿元。按美元计值,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 差1654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37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593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55亿美元, 二次收入顺差2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07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1亿美元,金融账户逆 差1406亿美元。按SDR计值,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260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68 亿SDR。 ...
周四(6月12日)重点关注财经事件和经济数据
快讯· 2025-06-12 07:02
经济数据发布 - 英国4月三个月GDP月率数据即将公布 [1] - 英国4月制造业产出月率数据即将发布 [1] - 英国4月季调后商品贸易帐数据即将公布 [1] - 英国4月工业产出月率数据即将发布 [1] 美国经济指标 - 美国至6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即将公布 [1] - 美国5月PPI年率数据即将发布 [1] - 美国5月PPI月率数据即将公布 [1] 能源数据 - 美国至6月6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数据即将发布 [1] 金融报告 - 美联储季度金融账户报告将于次日00:00公布 [1]
今日重点关注的财经数据与事件:2025年6月12日 周四
快讯· 2025-06-12 00:02
财经数据与事件 - 美国至6月11日10年期国债竞拍将公布得标利率和投标倍数 [1] - 英国将公布4月三个月GDP月率、制造业产出月率、季调后商品贸易帐和工业产出月率 [3][4][5][6] - 美国将公布至6月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7] - 美国将公布5月PPI年率和月率 [8][9] - 美国将公布至6月6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 [10] - 美联储将公布季度金融账户报告 [11]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85亿元
快讯· 2025-05-09 17:04
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1885亿元 金十数据5月9日讯,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2025年一季度,我 国经常账户顺差11885亿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7053亿元,服务贸易逆差4258亿元,初次收入逆差 1104亿元,二次收入顺差19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含当季净误差与遗漏)逆差11885亿元,其中来华 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 相关链接 ...
中金:中美的“两本账”
中金点睛· 2025-03-11 07:35
点击小程序查看报告原文 春节以来,DeepSeek与特朗普关税成为全球资产波动的新变数,也牵动着投资者情绪乃至中美的宏观叙事。 一方面,DeepSeek引发对中国AI产业与资产的 价值重估,也冲击2023年以来美国AI"一枝独秀"的叙事;另一方面,特朗普启动对外加征关税,其政策的反复也加剧对美国通胀前景、市场情绪及对国际贸 易格局的担忧。 事实上,AI和关税这两大变量与国际收支表的"两本账"(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息息相关,且互相关联。 AI趋势吸引资金流入,直接影响金融账户(反映 金融资产交易),关税政策则影响进出口,改变经常账户(反映实际资源流动)。原则上,一个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余额与资本及金融账户余额(包括储备资 产)等于零,因此一者的强弱也已影响另外一者。 那么,金融账户(AI)和经常账户(关税)分别如何影响中美经济与资产走势?DeepSeek所引发的AI新叙事又会如何影响美国的关税甚至美元政策?中国 该如何应对潜在的外部扰动?广场协议后德日的不同应对经验有何借鉴? 投资者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会发现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即需要对政策方向做出强 假设。 我们在本文中提供一个"两本账"的新角度, 希望减少对强假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