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命

搜索文档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迈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人民网· 2025-08-27 06:23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1]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 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3] 技术演进与产业变革 - 人工智能实现从"信息连接与扩散"向"知识运用与创造"跃升 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和组织形态演化[2] - 技术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创新 开源与闭源模式互补推动技术繁荣 应用场景从消费端向科技、交通、医疗等领域渗透[2] - 人工智能应用由信息智能向物理智能深化演进 生物智能将成为未来重要应用形态[3] 行业发展目标 - 面向2035年提出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总体目标[3] - 面向2027年和2030年分别设定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应用普及率、智能经济发展水平等阶段性目标[3] 重点应用领域 - 聚焦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六大领域提出具体发展指引[5] - 智能网联汽车和金融行业需强化科学监管和安全防护措施[4] - 养老托育和医疗健康行业需加大自主人形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技术攻关力度[4] 生态建设与安全保障 - 加强全球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 打造平权、互信、多元、共赢的开放生态[5] - 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5] - 建立健全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应对数据投毒、算法黑箱、模型幻觉等风险[5]
中金:中美的“两本账”
中金点睛· 2025-03-11 07:35
中美经济与资产走势分析 - 春节以来,DeepSeek与特朗普关税成为全球资产波动的新变数,牵动投资者情绪及中美宏观叙事 [1] - AI趋势引发对中国AI产业与资产的价值重估,冲击2023年以来美国AI"一枝独秀"的叙事 [1]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加剧对美国通胀前景、市场情绪及国际贸易格局的担忧 [1] - AI和关税两大变量与国际收支表的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息息相关且互相关联 [1] 美国经济与资产走势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账户长期维持赤字,金融账户长期盈余 [2] - 2006年三季度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金融账户盈余占GDP比重分别达到-6 3%和7 2%的峰值 [2] -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收窄,占GDP比重于2019年底缩小至-1 8% [2] - 疫情后美国财政扩张推动需求,经常账户逆差扩大,AI趋势吸引资金流入,推高美元和帮助美国融资 [2] - 回顾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账户加速流入阶段,不同时期吸引资金的核心支柱有所不同 [4] - 1990年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和2023年以来的AI趋势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4] -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增持美债,在美债海外持有者中占比由2000年底的6%抬升至2011年最高点时的28% [4] - 目前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降至7700亿美元,在美债海外持有者中占比仅9%,日本持有规模降至1 1万亿美元,占比13% [4] 中国经济与资产走势 - 自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经常账户长期顺差,非储备金融账户波动更为明显 [13] - 过去三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不断扩大,金融账户资金不断流出 [13] -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由1 1%持续增加至2007年三季度6%的高点 [16] - 2007年经常账户占GDP达到近10%的峰值 [16] -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收窄,占GDP比重于2011年、2014年及2017年后三度降至1% [17] - 2018年一季度中国出现加入WTO以来首次经常账户逆差 [17] - 疫情后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增至2 1%,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新高 [18] - 非储备金融账户赤字占比扩大至-2 5%,为2016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18] AI与关税的影响 - AI在关税、资本和地缘的"大棋局"中扮演"棋眼"角色 [21] - 若美国AI趋势继续强化,将维持美元强势,吸引全球资金流入 [21] - 若美国AI优势趋势无法延续,金融账户流入趋势放缓,美元走强基础被破坏 [21] - 对于中国,关税或影响以经常账户盈余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23] - 中国需政策刺激内需,同时吸引资金流入改善金融账户 [23] - 2026年可能是AI的关键验证年,模型的迭代、资本开支能否持续、端侧应用的前景都是关键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