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排队近七个月,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7-24 21:52
IPO排队近七个月后,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即将迈入冲击A股的下一关键节点,公司将于7月25日上会迎考。 据了解,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次冲击上市,恒坤新材拟募资10.0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分别投向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 项目、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业绩表现方面,2022—2024年,恒坤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1亿元、8984.93万元、 9691.92万元。 2025年上半年,恒坤新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23.7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158.45万元,同比下降5.71%。 对于公司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的原因,恒坤新材表示,主要系公司自产业务收入大幅增加1.05亿元,增幅达72.6%,完全抵消了因部分引进产品合作终止对 引进业务收入的影响。 股权关系方面,本次发行前,恒坤新材实际控制人易荣坤直接持有公司19.52 ...
前“二股东”因开赌场被捕,恒坤新材IPO背后的“历史隐秘”
搜狐财经· 2025-07-23 16:43
公司概况 - 恒坤新材是国内少数具备12英寸晶圆制造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专注于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产品包括SOC BARC KrF光刻胶 i-Line光刻胶以及TEOS等 打破多项国外垄断 [2]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3 22亿元 3 68亿元 5 48亿元 利润分别为9972 83万元 8976 26万元 9691 11万元 利息收入分别为207 17万元 1693 37万元 2129 03万元 成为利润重要来源 [2] 业务发展 - 2016年与韩国KKPC合作引进国外半导体材料产品 2019年SKMP收购KKPC后终止合作 导致2025年上半年引进产品收入骤降57 4% [3] - 2019年开始自研 2024年自产产品收入达3 44亿元 占营收63 77% 成为营收支柱 但毛利率从2022年33 52%持续下降至2024年28 97% 主要因产品结构变化及客户协商降价 [3] 客户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 22% 97 92%和97 2% 其中第一大客户A占比72 35% 66 47% 64 07% 第二大客户B占比12 08% 18 97% 23 12% 二者合计占比84 43% 85 44% 87 19% [3][4]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易荣坤直接持股19 52%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和间接控制5 94%股权 合计控制35 65%表决权 配偶陈艺琴担任公司出纳 妻弟陈江福持股1 15% [4] - 2016至2021年存在大量股权代持行为 易荣坤曾委托李湘江及勾陈资本代持561 8万股 另有21名股东通过易荣坤或李湘江代持 [5] 关联人物 - 前二股东吕俊钦2016年出资1000万元受让250万股由易荣坤代持 2019年持股达19 55% 后被查出2013年起参与网络赌博非法获利2099万元 2020年被采取强制措施 [5][6] - 李湘江曾为吕俊钦代持股份 2020年将代持股份按认购价卖出并上交司法机关 吕俊钦被捕后2144 91万股被冻结 占当时总股本9 4445% [7] 行业地位 - 作为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制造商 公司瞄准光刻材料及前驱体材料领域 挑战境外厂商垄断 为集成电路材料国产化做出贡献 是"硬科技"代表企业 [8]
恒坤新材IPO:客户集中等问题遭质疑,募资“缩水”背后隐忧重重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16
公司IPO进展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遭到客户集中、收入、采购及供应商、技术研发等7大问题追问 [1] - 新版招股书(2025-05-19)拟募集资金约10.07亿元,较首版招股书(2024-12-26)的12亿元缩减近2亿元 [3][4] 募投项目调整 - 新版招股书删减了"SiARC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实现1亿元SiARC产品销售额 [3][4] - 募资用途调整为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3] - 上交所曾要求公司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4] 产能利用率情况 - 2024年前驱体材料(TEOS)产能利用率为46.47% [4] - 2024年光刻材料中SOC、BARC、KrF光刻胶和i-Line光刻胶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42%、21.43%、17.55%和46.67% [4] - 公司未来三年资金缺口预计达16.28亿元 [5] 客户集中度问题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22%、97.92%、97.20%,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34.17%、36.22%、35.92% [6] - 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72.35%、66.47%、64.07% [6] - 近三年客户减少数量分别为2家、9家、9家,新客户开拓进展缓慢 [6] 毛利率表现 - 2022-2024年自产产品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33.52%、30.29%和28.97% [8] - 自产光刻材料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39.17%降至2024年33.47% [8] - 自产前驱体材料毛利率持续为负,2022-2024年分别为-329.59%、-19.91%和-1.56% [8] 存货与减值风险 - 截至2024年末TEOS产成品账面余额816.94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 - TEOS产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从2022年69.57%降至2024年0.00% [10] - 公司表示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合理 [10]
艾森股份终止收购棓诺新材70%股权 2023年上市募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15 11:45
交易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该决议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对交易方案及相关商业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包括交易对价的支付方式等 [1] - 公司原计划购买棓诺新材70%股权,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且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2] 公司背景 - 公司于2023年12月6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2033334万股,发行价格为2803元/股 [2] -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刘伟、田来 [2] - 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175944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5444971万元,比原计划少1662712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7107683万元用于半导体专用材料项目、测试中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发行相关 - 发行费用合计730972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467506万元 [3] - 华泰创新作为跟投主体获配1101666股,占公开发行股份数量的500%,获配金额3087969798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