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
搜索文档
“五年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
新京报· 2025-10-27 16:06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标志着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承上启下[1] - 科学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其核心主题一以贯之地聚焦于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 “十五五”时期被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夯实与发力阶段,需以战略眼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发展[2] 规划编制的方法论 - 规划编制强调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方法论,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法性[1] -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期间,通过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作为规划制定的重要参考[3] - 该方法论旨在使国家发展战略与民众期盼紧密对接,确保规划更贴合实际并符合人民利益[3] 制度优势与未来方向 - 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被视为中国发展规划体系的鲜明特点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4] - 该体系既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以把握发展方向,又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 - 未来方向包括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以实现前沿领域系统性突破,同时通过问计于民吸收基层创新经验[4]
摸准“过河的石头”(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改革方法论的核心内涵 - “摸着石头过河”是重要的改革方法论,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规律和获取真知[1] - 该方法论强调“石头”是规律的载体和解题办法,需摸准摸实以跨越改革“险滩”[1] - 该方法论与顶层设计有机统一,顶层设计侧重系统思维和整体战略,而“摸着石头过河”侧重敢闯敢试和基层探索[2] 改革方法的实践应用与结合 - 顶层设计指引“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向,其经验又反过来完善顶层设计方案,二者辩证统一[2] - 在结合过程中需运用法治思维,对需先行先试的重大改革按法定程序授权,并将行之有效的改革成果及时制度化、法律化[2] - 实践案例包括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解决“大锅饭”挫伤农民积极性的问题,以及新时代推进医保异地结算改革以破解异地就医报销难题[3] 实践探索中的挑战与偏差 - 当前改革环境问题挑战增多,“河”更宽“水”更深,摸准“石头”直接关系事业成败[4] - 部分实践存在“闭着眼摸”导致政策水土不服,或“盲目乱摸”导致推进不动或造成损失的问题[4] - 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系统谋划思维,将“敢闯”等同于“蛮干”,将“探索”异化为“盲动”[4] 有效探索的关键路径 - 摸准“石头”的关键是立起实事求是标尺和用好群众路线方法,从实践中总结并向人民群众问计[5] - 具体做法包括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等基于深入调查研究的决策,鼓励党员干部多进行田间地头调研而非办公室决策[5] - 需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从群众建议中找思路,并对重大决策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5] 方法的动态调整与持续创新 - 摸准“石头”非一劳永逸,需因应环境变化和群众需求变化坚持守正创新[6] - 既要坚持经实践检验的正确方向,也要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不机械执行原方案[6] - 例如需及时摸准产业发展新脉搏以完善政策,并摸准民生保障着力点以优化服务供给方式[6]
AI提效导致裁员?得了吧,背后是老板在做利益分配
虎嗅· 2025-07-04 09:53
组织架构与利益分配机制 - 业务复杂化后需通过子公司、事业部或项目组等分赛道形式提升效率,但会带来重合区域和三不管区域问题[2][3] - 初期重合区域占比小于2%时影响有限,但当比例超过10%时因专业冲突和文化冲突会导致效率成倍下降[5][6] - 典型案例显示前端与后端责任划分不清导致10分钟问题拖延一整天,部门墙问题在技术团队和事业部间普遍存在[9][10][13] 维护成本与资源优化 - 公司规模扩大后维护成本增加,包括重要但迭代减缓的业务、停滞业务及历史有功之臣的安置问题[16][17] - 维护成本占比提升触发HC冻结和成本优化,即使资金充足的公司也会因资源浪费和死海效应持续优化[18][19][22] - 效率团队识别冗余存在局限性,需依赖顶层设计避免陷入数据缺失和业务理解不足的困境[24] 资源分配比例模型 - B站通过前后端资源比例动态调整(3:7至5:5)避免端口瓶颈,需持续验证回调[29][30][31] - 家庭资源分配案例显示比例调整(如1:1:8)可解决矛盾,类比行业改革中国家医疗教育投入调整[34][35][36] - 公司资源分配需明确新旧业务投入比例(如从7:3逐步调整为3:7),通过宏观调控卸下部门历史包袱[38][40] 顶层设计与机制落地 - 解决冗余需分五步:资源整理、业务梳理、结构调整、资源分配、稳态迭代[41][42] - 项目制管理通过评价任务衡量产出,但面临执行缓慢和标准缺失问题[47][48][49] - OKR工具可统一认知,机制推广需打造标杆案例并控制节奏,避免防御机制反扑[50][51][56][57] 行业效率挑战与解决方案 - 部门墙和负能量消耗资源,需通过PMO体系跨部门协调和分赛道架构调整提升效率[60][61] - 利益分配本质是战略优先级调整,无效资源需及时优化以避免影响长期战略[64]
习言道|编制这份发展战略,习近平要求登报发问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5:44
发展战略编制方法论 - 1990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后,花费三分之二以上时间在基层调研(1990年4月至1992年5月)[4] - 牵头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3820"战略工程),规划3年、8年、20年发展蓝图[4] - 动员1627名干部完成581个课题调研,形成367篇报告,并组织跨城市考察[4] - 通过《福州晚报》发放问卷收集市民建议,半月内回收近3万份(占当时晚报发行量近一半)[5] 战略实施成效 - "3820"战略工程实施的20年成为福州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7] 新时代规划制定实践 - "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通过互联网征集民众意见超1018万条,习近平总书记主持7场专题座谈会[10] - "十五五"规划筹备阶段强调"问计于民",要求以多种方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10] 决策方法论 - 科学决策体现"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模式,战略文件十易其稿[6] - 坚持调查研究与问计于民相结合,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意见统一[10][11]
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大家手笔)
人民日报· 2025-05-20 06:01
改革方法论 - 强调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改革 同时鼓励试验突破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2] - 历史实践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成功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政府与市场等多重矛盾统一 创造1+1>2效果 [2]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体制层面改革举措 包含既有政策完善和新试点探索 需强化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 [4] 经济改革成果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0万亿元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连续10多年居全球首位 [2] -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建成全球最大教育、社保、医疗体系 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改善 [2] 重点改革领域 宏观经济治理 - 建立消费、投资、出口增长长效机制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 财政侧重结构优化 货币侧重总供求平衡 [5] - 需提高规划科学化水平 完善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 增强部门间沟通反馈 [5] 农业农村改革 - 城乡二元结构亟待破除 《决定》部署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6]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提出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将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 为经济提供新动能 [6] 科技创新改革 -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改革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7] - 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