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发展
搜索文档
南农晨读 | 万亩方间 沃野流金
南方农村报· 2025-11-11 10:33
预制菜行业 - 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5165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万亿元 [6] - 食品添加剂是预制菜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对其存在忧虑 [5][7] 区域乡村振兴举措 - 佛山推进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整合特色文旅资源并培育新业态 [9] - 汕尾发挥生态优势优化旅游路线,加快"土特产"与"农文旅"全链条发展以促农民增收 [10] - 中山提升岐江河沿岸风貌并改造游船码头,推动"美丽河"向"经济河"转变 [11] - 肇庆统筹"土特产"开发与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走工农商旅并举的特色化发展路子 [12] - 清远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与文旅,通过政企合作推进重点项目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3] - 潮州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推进重点工作 [14] - 揭阳聚焦海洋产业,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4] - 云浮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与典型镇村建设,多措并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5] 农业科技与活动 - 第六届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发展论坛暨第十届农业节水科技奖颁奖大会于11月8-9日在广州举办 [16][18] - 大会由相关协会及奖励委员会主办,多位部委及地方水利部门官员出席并致辞 [19][20][22][25][26][27] 特色农产品与品牌 - 2025阳澄湖大闸蟹广东专场推介会在广州举行,活动聚焦品牌升级、标准发布与市场开拓 [31][32][33] - 肇庆高要区被誉为"中国肉桂之乡",年种植面积超70万亩;德庆县肉桂种植面积超60万亩,产值超20亿元 [37][38][39][40] - "2025年广东农业企业品牌价值50强评价"活动申报进入冲刺阶段,由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发起 [42][43][44][45] 教育帮扶 - 驻化州市新安镇帮扶工作队聚焦教育领域,开展系列活动以提升乡村教育均等化水平 [46][47][48][49]
新华视点:让预制菜晒在阳光下 这四个问题要厘清
新华网· 2025-09-17 21:16
预制菜定义与监管标准 -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定义 预制菜不允许添加防腐剂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以及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1] - 现行标准规定中央厨房配送餐食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与大众普遍认知存在偏差[1] 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措施 - 广东、上海、湖南等地正积极探索预制菜明示方法 已有企业将菜肴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进行标识[1] - 部分企业通过点单小程序标注"新鲜肉类、蔬菜制作"或"央厨制作"等标识主动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1] 食品安全监管与公众关切 - 消费者对预制菜工业化生产流程中的防腐剂和添加剂存在担忧 专家指出菜品健康营养关键在于食材本身及制作方式环境的规范性[2] -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不仅针对预制菜领域 堂食现炒同样需要加强严格规范管理[2] 行业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 需加快研究制定统一国家标准 为预制菜生产运输等流程提供标准参照[2] - 鼓励企业在速冻锁鲜、真空包装等环节进行技术创新 以提升预制菜品质[2]
深夜炸锅!罗永浩彻底怒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0:55
事件升级 - 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因预制菜争议矛盾升级 贾国龙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和"网络黑社会" 但承认其言论促使西贝进步[1] - 罗永浩表示无法和解并威胁让西贝享受"西门子待遇" 参考2011年罗永浩因质量问题公开砸毁西门子冰箱事件[1] - 事件从预制菜产品争议发展为个人冲突 西贝承诺将学习胖东来模式并提高透明度[1] 官方媒体立场 - 新华社强调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需求 认为行业需平衡效率与餐饮质量 确保"锅气"标准[3] - 人民日报呼吁预制菜信息透明化 指出行业挑战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而非技术问题[3] - 官方媒体主张通过治理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推动企业规范与消费者知情选择[3] 行业影响 - 预制菜行业面临消费者信任与透明度压力 需应对知情权诉求[3] - 餐饮行业需协调高效便捷与食品安全刚需 预制菜辅助作用受关注[3] - 企业行为规范成为行业发展关键 影响公众信赖与未来前景[3]
事关预制菜,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集体发文
财联社· 2025-09-14 19:59
预制菜行业核心观点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需平衡高效便捷与食品安全、消费者知情权的关系 [2][3][4] - 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而非技术层面,保障知情选择是赢取公众信赖的关键 [2][7] - 官方媒体及监管文件旨在引导理性讨论,推动行业通过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8][12] 预制菜定义与范畴 - 预制菜官方定义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4][12] - 明确不属于预制菜的食品包括:简单加工的净菜、速冻面米等主食类产品、中央厨房直供自有门店的菜肴 [13] - “预制”处理方式在餐饮业历史悠久,现代包装工艺使其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 [4] 预制菜的优势与价值 - 显著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在快餐等场景能几分钟内复现口味,满足高性价比消费需求 [5] - 大型连锁餐饮采用预制菜主要出于商场安全规定限制以及节省成本、加快上菜速度、提高翻台率的经营考虑 [6] - 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预制菜能够满足人体对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5] 行业争议与消费者关切 - 争议源于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卫生环境不佳,透支公众信任,造成“预制菜”即“劣质菜”的负面印象 [7] - 长期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行业标准,导致消费者心里没底 [7] - 最令消费者反感的是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却按现做价格收费,构成欺诈行为 [7] 监管与行业发展趋势 - 监管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4] -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制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7][15] - 多地政府推出举措助力产业发展,如湖南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山东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产业高地 [8] - 行业未来之路在于标准化(加快出台国家标准)、透明化(推进告知制度)、创新化(技术突破) [8]
益生股份(002458)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7:2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9年,以高代次畜禽种源供应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祖代肉种鸡养殖企业,祖代肉种鸡饲养规模连续十多年居全国第一,约占国内进口种鸡市场1/3份额,商品代鸡苗销量国内最多 [1] - 在山东、江苏等7个省(自治区)建立种禽养殖场,近年来持续扩大父母代种鸡饲养量和商品肉雏鸡产量 [1] - 实施种源净化战略,是我国首家通过“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认定的白羽肉鸡企业等 [2] - 自主培育的“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配套系获国家畜禽新品种认定 [2] - 2000年建原种猪场,2013年被认证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种猪产能自2023年底开始释放 [2] 政策与行业情况 - 2024年12月国家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鸡肉因“一高三低”特点将成健身餐首选 [3] - 2025年3月多部门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提出优化畜禽肉类产销结构,扩大禽肉消费 [3] - 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到203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每公斤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减少0.2公斤以上(降幅达7%以上),白羽肉鸡有望持续替代其他肉类 [3] - 2024年我国肉类人均消费量超世界平均水平,“红肉”人均消费量超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约2倍,禽肉消费占比不到发达国家1/2,“白肉”替代“红肉”是长期趋势 [4] - 宠物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鸡肉是重要原材料,预制菜发展扩大白羽肉鸡消费市场 [5][6] 投资者问答 鸡苗相关 - 2024年进口祖代肉种鸡23.35万套,2025年父母代鸡苗销量同比将增加 [7] - 2025年1 - 4月我国祖代白羽肉鸡仅更新25.49万套,同比下降超50%,2025年下半年优质父母代鸡苗供给偏紧,价格将提振 [8] - 5月父母代鸡苗报价45元/套,6月报价50元/套 [9] - 2025年优质商品代鸡苗供给偏紧,需求旺盛,价格较好,高度取决于下游消费情况 [10] - 预计2025年商品代鸡苗销量约6.6亿羽 [11] - 今年3月引进祖代肉种鸡3.6万套,4月引进1.8万套,5月引进3.6万套 [12] 其他业务相关 - 未来白羽肉鸡市场是增量市场,公司将通过新建场区、并购重组等提高父母代种鸡饲养规模,增加商品代鸡苗供应能力 [12] - 2025年种猪全年订单已排满 [12] 股份相关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1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已回购股份10,686,900股,累计成交总金额98,066,816.50(不含交易费用) [12] 分红相关 - 公司在稳健发展同时重视投资者回报,将持续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