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数智化
icon
搜索文档
“微利时代”下,餐饮品牌如何破局?
虎嗅· 2025-09-26 11:38
餐饮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餐饮收入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6月和7月同比增速仅为0.9%和1.1% [2]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门店数量超过760万家,较2024年同期降低1.9%,现制饮品和中式正餐门店数同比增加,其中现制饮品增幅达5.7%,而小吃快餐、烘焙甜品等多个品类门店数下降 [3] - 全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3%,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25%左右,小吃快餐品类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29%,提高4个百分点 [5][6] 外卖市场动态与平台竞争 - 2024年全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超过1.2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餐饮收入的22.8%,预计2025年增速将超过1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万亿元 [9][10]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外卖日单量峰值突破2亿单,较2024年翻一番,平台竞争格局改变,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从2025年一季度的70.1%降至三季度的46.9%,阿里巴巴市场份额从29.6%升至42.8%,京东外卖保持10%左右市场份额 [12] - 现制饮品、小吃快餐等赛道外卖业务渗透率较高,均超过30%,其中现制饮品外卖占比超40%,较2024年提高2个百分点 [12] 消费趋势与人均消费 - 消费者餐饮消费观念日趋审慎,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的50.0%降至31.3%,超过半数消费者预期2025年餐饮支出将下降或保持不变 [16] - 有24.2%的消费者表示商务宴请或公司团建减少,21.6%的消费者减少亲友聚会频次,超过40%的消费者增加家人/自己做饭频率 [18]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降至36.6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7%,现制饮品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21.6元降至17.4元,降幅达19.4% [18] 行业资本化与门店存续 - 2025年餐饮行业迎来“上市潮”,蜜雪冰城、古茗等多个头部品牌在港股、美股上市,但2025年上半年27家上市餐饮企业中有6家亏损,29.6%的企业遭遇营收与利润双重下滑 [19] - 餐饮门店存续周期持续缩短,2023年生命周期从2015年的2.1年缩短至16.9个月,2024年退出线上经营的商户中开店年限不足两年的占比达64.3%,预估2025年平均存续周期在15个月左右 [22] 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 - 2025年1月至7月监测的330个样本品牌共推出5,263款新品,平均每个品牌月均上新2.28款,其中7月面包烘焙、现制饮品和西式快餐样本品牌平均新品数量分别为5.54款、3.12款、2.33款 [25][27] - 地域食材和风味成为产品创新重点,火锅、茶饮、西式快餐品牌均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 [29] - 短剧成为内容营销新战场,截至2025年8月肯德基、蜜雪冰城等品牌累计推出20余部短剧,UGC营销因经济高效、互动性强备受青睐 [35][37] 门店模型与数智化转型 - 为降本增效,餐饮品牌积极探索多品类、全时段、多渠道及轻量化门店模型,如小型店、卫星店、外卖店等新型门店不断涌现 [31][34] - 数智化技术全方位渗透餐饮产业链,百胜中国、霸碗盖码饭等品牌运用智能系统提升运营效率,AI技术被应用于客户互动、订单预测等环节 [39][42] 出海战略与区域表现 - 2024年以来超过30个中餐品牌在海外开设首店,但2025年品牌出海态度趋于理性,多数品牌放慢开店速度聚焦运营质量,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减少160余家,海底捞海外净增仅4家 [43][46] - 中式正餐中云贵菜、江西菜发展较好,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分别达4.5万家和2.7万家,江西小炒在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8亿次,山野系餐厅异军突起 [50][52][54] 细分赛道表现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但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降至46.2万家,较2024年底减少6.7万家,人均消费降至76.7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11.3% [55][57] - 小火锅和云贵火锅门店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6.0%和18.2%,山野火锅、鲜切牛肉火锅等新兴细分赛道表现亮眼,抖音话题播放量均超亿次 [57][58][59] - 2024年小吃快餐市场规模达10,075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5年增长至1.08万亿元,特色小吃门店数同比增幅最大达13.5% [61][63] - 现制饮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2,968亿元,同比增长11.2%,茶饮赛道进入调整期,咖饮赛道处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期,库迪咖啡门店突破万店大关 [64][67]
3分钟炒菜,餐饮业变天
虎嗅· 2025-08-20 19:2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餐饮数智化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5] - 烹饪机器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增长 2024年上半年线上零售额达1.3亿元 零售量达6.7万台[6] - 全球商用厨房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5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3.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5.6%[24] 技术演进路径 - 早期机械自动化阶段仅替代翻炒动作 功能单一依赖人工投料[10][11] - 2.0智能化阶段配备传感器和算法数据库 可监控锅内状态并存储上百道菜烹饪曲线[13] - 2023年进入场景化深耕阶段 针对不同餐饮场景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16] 市场竞争格局 - 餐饮派玩家从自身需求出发自研设备 如霸碗盖码饭通过卖加盟模式和设备实现扩张[18] - 技术派玩家包括拓邦股份、橡鹿科技、不停科技等专注AI与机器人技术的公司[21] - 家电巨头九阳、美的及互联网企业小米、添可凭借渠道与供应链优势切入市场[22] 核心价值主张 - 有效降低人力成本40% 厨房面积压缩30% 出餐速度从5-10分钟缩减至2-3分钟[32] - 通过精准控温和克级调味料投放降低物料损耗 稳定菜品毛利[30] - 实现烹饪过程标准化 解决中餐"千人千味"的扩张壁垒[34][35] 商业应用场景 - 替代月薪过万的熟练炒锅师傅 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且无需缴纳社保[27][29] - 使跨区域门店味道保持一致 打破餐饮扩张魔咒[36][39] - 将餐厅转化为可预测、可复制的现代化工厂 重构连锁餐饮估值逻辑[40] C端市场挑战 - 价格门槛高 家庭用户需花费三四千元才能获得不错体验[43][45] - 操作流程复杂 需要标准化前置准备食材 未能真正解放备餐精力[48][49] - 难以模拟中式炒灶的瞬间高温 缺乏爆炒的"锅气"和风味[53][54]
新一代餐饮数智运营平台——拉卡拉青橙云亮相2025广州国际餐饮加盟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5:31
公司动态 - 拉卡拉于8月15日在第49届广州国际餐饮加盟展推出新一代餐饮数智化运营平台"青橙云" [1] - 青橙云以全链路数字化为核心定位 覆盖智能收银 智慧餐厅 会员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等综合能力 [1] - 平台展示四大系统:智能收银终端实现支付与会员管理一体化 智慧餐厅提供自助点餐和无接触支付体验 全域会员增长平台驱动精准营销 供应链系统覆盖采购库存协同环节 [3] - 特别设置茶饮场景体验区 展示在茶饮和中西式快餐等业态的落地应用 [5] - 此次参展传递出公司将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助力不同业态餐饮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信号 [6] 行业背景 - 中国餐饮行业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突破5.6万亿元 2025年预计持续稳健上升 [3] - 行业面临原材料与人工成本上涨 消费者需求分化 管理复杂度增加 运营效率不足及供应链协同不畅等挑战 [3] - 通过数智化手段打通人货场财全链路 以数据驱动降本增效成为餐饮企业破局关键 [3] 战略定位 - 青橙云是拉卡拉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 从支付服务向运营管理 会员营销和供应链领域拓展 [5] - 平台提供从前端客流引入到后端供应保障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构建用户消费 运营管理和食材供给三维智能生态 [3] - 使数字化从前台延伸至后端管理与供应链协同 帮助不同规模餐饮企业保持竞争韧性与增长动力 [5] - 通过数据分析与应用将经营数据转化为决策依据与增长驱动力 帮助餐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5]
标杆赋能 数智共创:西贝 × 思迈特餐饮数智化联合方案正式发布
金投网· 2025-07-28 12:37
行业数智化转型 - 餐饮行业数智化转型聚焦"技术赋能餐饮运营 数智驱动连锁增长"主题 头部企业共同探讨实操难题与转型思路 [1] - 连锁餐饮普遍面临数据实时性不足 管理依赖经验 风险监控滞后等共性挑战 西贝通过数智化全景转型实现破局 [2] - 行业数智化进入"场景深耕+技术融合"阶段 企业实战经验与技术商深度协同成为转型典范 [7] 西贝与思迈特合作成果 - 双方联合发布餐饮数智化解决方案 覆盖门店运营 供应链 央厨生产等核心环节 提供可落地的全周期服务 [2][6] - 方案包含数据中台 指标体系等基础架构 以及厨房数智化 供应链协同等场景解决方案 形成"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数据价值化"建设路径 [6] - 西贝通过Smartbi平台生成150+常规报表 覆盖核心场景 月节省158人天工时 管理层可实时查看营收 外卖等关键指标 [4]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厨房场景实现"高效出餐 精准备料"标准化流程 后厨运转效率显著提升 [2] - 供应链环节解决供需失衡 库存积压痛点 提供销售 供应 生产 财务全链路协同方案 [3] - 构建200+会员标签体系 支撑精准营销与复购转化 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实现异常自动反馈 [4][5] 未来合作方向 - 双方将开展AI领域深度共创 开发融合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工具 应对大规模门店精细化管理需求 [7] - 计划向全行业推广已验证的数智化路径 助力连锁餐饮突破发展瓶颈 [7] - 合作模式打破技术与业务壁垒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