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连锁化

搜索文档
在美国开餐厅,「中国经验」可以弥合碎片化供应链吗?(下)|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2025-08-01 18:04
上期有关中国品牌落地美国的第一战——选址、服务、口味、与本地化挑战。但想要在美国扎根下来,克 服这些困难与挑战还远远不够。 本期节目,将从「门店前台」推进到「后端战场」,探索碎片化的美国餐饮供应链系统。 本期嘉宾黄文冰,曾是一位 Fintech 创业者,后来转型为亚餐连锁经营者,如今已在美国掌管了 7 个餐饮品 牌、53 家连锁门店。节目中,他将与我们分享美国高度碎片化的供应链生态,以及他如何将 「中国经验 +本地打法」应用到美国市场的真实故事。 本文整理自播客「科技早知道」 本期 人物 : 丁教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周玖洲 Aaron, 十年中金、华夏基金等顶级投资机构工作经验,「不止金钱」主播 黄文冰,前 Fintech founder,后来回到餐饮业参与餐饮投资,品牌运营扩张,和供应链收并购。现有 Portfolio 7个品牌,50 多家门店,flowbetter.io 创始人 焦点内容: Diane 文冰,我最早认识你的时候,你刚毕业在做 Fintech 创业公司。后来你开始经营第一家餐厅,并且连续开了 很多家。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背景?从斯坦福的科技创业到餐饮连锁, ...
绿茶集团(06831.HK):性价比为基经营提效 强激励助力规模扩张
格隆汇· 2025-07-30 10:1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中式休闲餐厅运营商,品牌定位于性价比、环境优的中式融合菜赛道 [1] - 截至2025年5月,公司以直营模式运营493家门店,覆盖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各线城市 [1] - 2024年老店店销仍维持在1000万元以上,预计同店有望恢复增长 [1] - 近年试水小型餐厅,翻台率较高且经营成本较低,门店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4-15个月 [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38亿元,在休闲中式餐厅赛道市占率为0.7%,排名第4 [2]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为5.6万亿元,连锁餐厅按收入计占比23.3%,较2019年提升4.2pct [2] - 疫后行业更替加速,无经验的新店存活周期缩短,供给结构有所优化 [2] - 2023年来餐饮行业人均消费走弱,但2024H2行业价格降幅有收窄趋势 [2] - 餐饮线上化趋势明显,2024年线上点单比例为28% [2] 竞争优势 - 菜单研发能力出色,创始人兼董事长主导菜品研发,推出多款性价比优的菜品如"面包诱惑" [2] - 老店年均销售额维持在千万元以上,新店投资回收期收窄至14-15个月 [2] - 2024年落实门店分红机制,绑定核心员工利益,确保高质量运营和扩店 [2] - 采用第三方食材加工与直采相结合的灵活供应链模式,确保菜品口味与品质标准化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6.8/59.0/7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0%/25.9%/27.3% [3]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5.9/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22.1%/25.9% [3] - 预计2025-2027年经调整EPS分别为0.72/0.88/1.11元/股 [3]
业态混搭展现餐饮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5 07:11
行业整体表现 - 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 同比增长5.9% [1] - 2024年餐饮行业总收入达5.57万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11% [1] - 行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万家 连锁化率从2021年19%提升至2024年23% [1] - 500-10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同比增长93.6% [1] 数字化转型趋势 - 智能点餐系统 AI菜品推荐 物联网库存管理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2] - 外卖平台促进线上订单增长 即时配送体系拓展至医药 生鲜 服装等领域 [2] -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降低运营成本 [5] 消费需求变化 - 健康餐饮需求增长 "减油减盐减糖"烹饪方式成为新风尚 [3] - "0糖0脂0卡"低热量产品和"0添加"纯天然食品受欢迎 [3] - 人均50元以内平价餐饮门店占比达70%(2025Q1数据) [3] - 消费者追求文化赋能与综合体验 催生"餐饮+文旅+零售"跨界融合 [3]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家出台《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 [4] - 地方政府通过发放餐饮券 举办美食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4] - 推动"餐饮+商旅文体"融合 打造美食旅游线路和文旅餐饮IP [4] - 加强产业链协同 支持"种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模式 [5] 新兴业态与模式 - 社区老年食堂 主题餐厅 有机餐饮等新场景涌现 [3] - 地标美食 非遗美食 "美食+美景"模式受追捧 [3] - 中式快餐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定位吸引大量消费者 [3]
小菜园(00999):“好吃便宜”大众便民中餐,强激励助推强势扩张
东吴证券· 2025-06-22 23: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1][6][95][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菜园是大众便民中式餐饮第一品牌,致力于打造“好吃便宜”的中国百姓家庭厨房,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家常菜” [6][95] - 强供应链、细致标准化、核心人才高激励共同助力品牌跨区扩张加密,预计未来3年门店数以年化复合增速19%稳步扩张 [6][9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10/8.78/11.19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24.5%,对应当前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3/10/8,基于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平均PE为22/18/15倍,小菜园被显著低估 [6][9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2013年创立于安徽,2024年上市,2024年实现营收52.1亿元,yoy+14.5%;归母净利润5.8亿元,yoy+9.2%;年末在营门店667家 [12] - 业务模式:定位大众便民中餐,主打“好吃便宜”家常菜,堂食+外卖双线发展,“到店+到家”场景全覆盖,2024年外卖业务收入占比38.5%,稳步进行区域扩张,加速进军一线及新一线 [18][19][24] - 管理及股权结构:多层次激励,高管团队以体系内培养为主,高管持股充分,董事长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掌控决策权 [34][35][37] 行业概览 - 行业连锁化率、线上化率持续提升: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近5.6万亿,近5年行业CAGR为3.6%,限额以上餐饮收入5年CAGR为10.1%,连锁化率从12%逐年递增至20%,线上化率从4%跃升至28% [38][43] - 快餐及茶饮规模化迅速,线上化发展助力正餐快餐化:快餐和茶饮标准化程度高,连锁餐饮行业CR10份额逐年提升,线上化发展助力正餐快餐化,部分正餐品牌可实现快餐类似外卖占比 [52][54] - 小菜园是大众便民中式餐饮第一品牌:大众便民中式餐饮行业规模约4万亿元,市场整体分散,小菜园是第一品牌,2023年营收规模突破45亿元,门店超500家,占市场份额0.2% [58][61] 公司核心看点 - 自建供应链+中央厨房最大程度实现“现炒”标准化:自建全冷链仓储物流及中央厨房,构建“新鲜现炒”护城河,标准化流程+智能化设备破解中餐工业化难题 [62][66] - “好吃不贵”品牌价值观留存高粘性顾客:“三大承诺”建立信任壁垒,高性价比覆盖工作及家庭用餐场景,全场景覆盖强化渗透,外卖助力正餐快餐化 [67][71] - 高坪效高人效,短回本周期支持持续扩张:人效坪效双升,运营效率领跑行业,门店平均回收期13.8个月,显著低于行业18个月水平,支撑公司持续扩张 [73][77] - 多层次激励机制正向助推增长战略实现:股权+利润分享绑定核心团队长期利益,标准化培训体系保障规模化复制能力 [79][80] 财务分析 - 营收随扩店稳步增长,净利率保持高位:2021 - 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3年CAGR为25.3%,净利率2023年回升至11.7%,2024年略回落至11.2% [81] - 费用端整体优化,外卖占比提升带动外卖服务费用率提升:职工薪酬占比下降,租金费用控制平稳,外卖服务费用率可控 [86] - 高ROE、强经营性净现金流入支持品牌跨区扩张:2021 - 2024年ROE(摊薄)分别为221.6%/73.1%/85.4%/24.6%,经营性净现金流入逐年提升 [88][89]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核心假设及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净开店125/150/180家,至792/942/1122家,门店年化复合增速为18.9%,营收分别为62.19/75.72/91.9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为20.8%,归母净利率为11.5%/12.0%/12.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8.78/11.19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24.5% [92][94] - 投资评级: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小菜园被显著低估 [95][96]
2025年中国餐饮市场全景图及市场展望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19 22:05
市场概览 - 中国餐饮零售市场2024年收入达5 57万亿人民币 占国民食品消费支出37% 占整体消费零售额12% [5] - 中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接近70% 规模超3 8万亿 饮品烘焙小吃占比22%且呈现高增长态势 [5][14] - 行业复苏态势显著 2024Q4门店总数回升至838万家 开店率提升至47% 关店率稳定在40% [5][16][17] - 每万人餐厅拥有量达87家 是美国4倍 主餐业态(59家/万人)已饱和 非主餐业态(24家/万人)仍有扩张空间 [5][21] 业态结构 中式餐饮 - **正餐**:规模14 859亿 高度分散 川菜(2 151亿) 粤菜(1 818亿) 湘菜(1 668亿)为前三大菜系 [5][20] - **休闲餐**:规模11 813亿 火锅(6 368亿)和烧烤(2 840亿)为核心品类 大单品模式易于全国扩张 [5][25] - **快餐**:规模11 451亿 连锁化率30% 简餐米饭(5 522亿) 面条米线(3 257亿) 饺子馄饨(888亿)为主力 [5][20] 非中式餐饮 - 规模5 631亿 汉堡三明治(1 888亿) 日本菜(1 224亿) 欧美西餐(808亿)构成核心 连锁化率51% [25][26] - 头部品牌集中度CR5达25% 显著高于中式餐饮 肯德基(约517亿) 麦当劳(约346亿)领跑 [26] 新兴业态 - **饮品市场**:规模6 103亿 茶饮(3 400亿) 咖啡(1 793亿)增速显著 边界逐渐模糊 [5][25] - **烘焙小吃**:规模2 737亿 连锁化率34%-46% 炸鸡鸡排 熟食卤味等轻量化品类潜力突出 [25][26] 增长驱动 高增长子业态 - 18个子业态(L2)将贡献未来70%增量 包括湘菜(16%增速) 云贵菜(12%) 咖啡(10%) 火锅(8%)等 [35][36] - 三大场景需求增长最快:烟火美食(现制地域菜系) 聚会社交(火锅/烧烤) 小饿小困(咖啡/茶饮) [32][33] 连锁化机遇 - 中式餐饮CR5不足1% 存在大量上市机会 饮品/非中餐CR5约25% 头部仍有下沉市场空间 [26] - 预计2029年连锁化率超40% 火锅(64%) 汉堡三明治(77%)等成熟业态已进入寡头竞争阶段 [28][41] 运营特征 - **效率差异**:火锅日均交易65单/店 简餐米饭达91单/店 但正餐客单价64元显著高于快餐(23元) [25][41] - **区域特性**:西北菜(3 151元/店) 川菜(2 928元/店)等地域菜系店效突出 但连锁化率仅20%-30% [47] - **品类创新**:酸菜鱼(33元人均) 干锅(46元人均)等细分品类通过口味创新实现溢价 [45][47] 数据方法论 - 采用7大业态(L1) 49个子业态(L2) 114个品类(L3) 376个子品类(L4)的标准化分类体系 [7][9] - 关键指标包括餐饮收入(收入=交易单数×每单金额) 日均交易数 人均消费额等量化维度 [12]
餐饮业创新供给添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6-18 06:20
餐饮行业整体表现 - 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5.9% [1]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5.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1% [3] - 餐饮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万家 [3] - 5月份餐饮业现状指数为44.61,环比上升1.27;预期指数为54.22,较上月下降1.81 [6] 消费场景创新 - 打造"美食+美景"新场景成为行业共识,如海底捞联合景区推出"门票+火锅"组合套餐 [1] - 茶百道全球首家手作门店宽窄巷子旗舰店开业,面积超400平方米,设计融入成都文化特色 [2] - 餐饮企业推出"日茶夜酒"消费场景,如夜间模式切换 [2] - 海底捞中商百货夜宵主题店每晚9点后切换至夜宵模式,增加DJ表演、花式调酒等互动环节 [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餐饮企业围绕时令食材创新,如华天同春园饭店上新腌笃鲜、春笋炒三鲜等春季菜品 [4] - 茶饮品牌推出时令新品,如喜茶、奈雪等将杨梅、黄皮等融入菜单 [4] - 茶百道创新推出"东方植物鲜养果茶"新品类 [4] - 拓展创意菜、节气菜、老年餐、养生餐、亲子餐和文化主题餐饮等细分赛道 [5] 政策与活动支持 - 商务部组织开展"中华美食荟"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推出120多项特色活动 [4] - 活动包括"跟着电影品美食""中华美食市集"等"+美食"活动 [4] - 推动"餐饮+电影""餐饮+赛事"等套餐服务 [4] - 美团外卖为首批1000家"卫星店"提供扶持,包括首年0佣金、专属流量等 [6] 行业发展趋势 - 餐饮业连锁化趋势加快,品牌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 [2] - 团餐、外卖、火锅、快餐小吃、餐饮新零售等业态持续增长 [3] - 非遗美食、地标美食+消费、绿色健康+消费等新场景不断涌现 [3] - 餐饮门店通过即时零售平台寻求新增量成为趋势 [6] 暑期市场机遇 - 饮品、烧烤、西式正餐、西式快餐等业态预计表现亮眼 [6] - 建议开展夜间外摆,设置露天烧烤区、饮品摊位等 [7] - 与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合作推出"餐饮+娱乐""餐饮+旅游"等跨界组合 [7] - 需重点关注食品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7]
“酸辣鲜”云贵菜系攻占广州街头,以Z世代消费观解锁餐饮业“湾区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7:29
大湾区餐饮市场概况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6万亿元,同比增长5.3% [1] - 2024年广东餐饮收入5904.9亿元,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2.5%,增速较广东社零增速高1.7% [2] - 大湾区餐饮连锁化率31.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 大湾区餐饮行业特点 - 广东餐饮市场增速波动小于全国,连锁化、规模化、一体化是核心竞争力 [2] - 大湾区餐饮企业经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借助资本优势加快连锁化、规模化步伐 [2] - 大湾区已有17家总部餐饮企业上市,全国超32家餐饮企业在深交所、港交所上市 [3] 云贵菜系崛起原因 - 云贵菜系以酸辣为主,搭配丰富食材如贵州酸汤、云南菌类,满足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追求 [4][5] - 云贵菜的健康属性和地方特色契合消费者对饮食健康性和多样化的更高要求 [5] - 广州开放包容的饮食文化容易接受新兴菜系,云贵菜系本地化趋势明显 [5] 消费者画像与趋势 - 大湾区餐饮消费者分为Z世代、中高收入人群、港澳"北上"消费人群、都市银发人群四类 [4] - Z世代对餐饮品质、健康属性和个性化服务要求更高,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4] - 未来餐饮市场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出现更多融合地方特色与现代烹饪技术的新菜系 [5] 典型案例分析 - 陶陶居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实现降本增效,近10年在多地开设42家分店 [3] - 大湾区上市餐饮企业在总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速上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2025年中国餐饮连锁化发展白皮书-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已达23%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12
行业整体规模与连锁化进程 - 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4] - 连锁化率持续提升至23%,较2021年的19%显著增长,头部品牌加速扩张 [1][14] - 蜜雪冰城、瑞幸咖啡等6大品牌组成"万店俱乐部",蜜雪冰城全球门店达4.5万家 [1] - 501-1000家规模的品牌门店数增速最快,达93.6%,地方区域品牌通过加盟模式快速崛起 [1][14] 品类与业态创新 - 饮品店连锁化率稳定在49%,自助餐、地方菜成为增长亮点 [1] - 自助餐连锁化率提升5%,通过"低价大众"(如19.9元炒菜自助)与"品质高端"(如海鲜料理自助)双向突破 [1] - 云南菜、西北菜等地方菜系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贵州酸汤火锅热搜增速达828.3% [1] - 老乡鸡、九毛九等品牌通过"卫星店"模式拓展外卖场景,租金成本降低60%,单店订单量提升1.74倍 [1] - 智能炒菜机器人应用于霸碗盖码饭等品牌,推动现炒快餐连锁化 [1] 区域市场特征 - 新一线城市连锁门店占比23.4%,一线城市连锁化率达35.1% [2] - 下沉市场县域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19.6%,新增商家占比32.9%,但五线城市连锁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2] - 上海日料自助、意式烘焙等多元业态兴起,酸奶罐罐通过小容量、低价格策略快速扩张至350家门店 [3] - 成都新派川菜与小吃融合,茶话弄以国风茶饮拓展至北美市场 [4] - 长沙柠季依托数字化选址与供应链管理,门店优质率提升50%,波比艾斯现烤华夫冰淇淋年新增500家门店 [5] 加盟模式升级与资本动向 - 海底捞、九毛九等直营巨头开放加盟,职业加盟商群体崛起,超85%具备跨业态经营能力 [6] - 蜜雪冰城加盟申请通过率不足5%,茶百道仅7%候选人通过筛选 [6] - 2024年餐饮投融资笔数降至70次,资本更关注供应链与数字化 [6] - 夸父炸串获3.5亿元B轮融资用于冷链物流建设,智能烹饪机器人领域获资本关注 [6]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趋势 - 堂食客单价同比下降10.2%,但评分4分以上商户堂食吸纳率提升13.7% [7] - 早餐外卖增速118.9%,夜间经济带动烧烤、小龙虾等品类增长 [7] - 蛙来哒、探鱼等品牌通过"卫星店"覆盖多元场景 [7] 未来趋势展望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连锁品牌需深化供应链整合、数字化运营与本土化创新 [8] - 下沉市场与高线城市形成双向渗透,区域特色品类通过标准化与文旅融合破圈 [8] - 加盟模式进一步专业化与精细化,推动中国餐饮连锁化向更高质量发展 [8] 其他关键数据 - 2025年餐饮加盟TOP100品牌的门店总数29.5万家,较2024年(23.4万家)增长26.2% [15] - 满魏明生炸鸡架2023年底门店数量300家,2024年下半年突破500家 [29] - 郭淑芬自助火锅从年初仅有几家门店跃升至500-1000家门店规模区间 [31]
排队2小时、等位900桌,云贵菜又出网红?
36氪· 2025-06-05 20:37
贵州烙锅市场热度分析 - 抖音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贵州烙锅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354%,仅次于荣昌卤鹅,部分餐馆需排队两小时或等号900多桌 [1] - 抖音平台近30天"贵州烙锅"相关视频播放量超7000万次,小红书相关笔记达20万篇总阅读量超6000万次 [1] - 烙锅作为贵州常见夜宵业态,采用铁锅烙制食材,具有油润不腻口的特点,已形成水城烙锅、清镇烙锅和活油烙锅三大流派 [1][2] 连锁化发展现状 - 坡摊·贵州非遗烙锅烤肉创立于2022年5月,已在全国开出200+门店覆盖广东、四川等多省 [4] - 凉都青瓦房2023年创立,全国门店超70家,其中20家为2024年新开 [4] - 区域市场涌现初具连锁化品牌:上海王秋香和彝老者各7家,北京田莽莽3家,杭州黔途烙7家/芸上20+家 [4] - 贵州本土品牌开始外扩:大胖刘烙锅本地9家+北京2家,857烙锅进驻川渝地区 [4] 品牌经营特征 - 人均消费集中在30-80元区间,通过团购套餐可将人均压至40元左右 [6][10] - 选址以街边店为主,装修融入贵州民族元素,采用围炉而坐的社交用餐形式 [7][9] - 食材涵盖肉类/海鲜/蔬菜等50+品种,提供辣椒面/糊辣蘸水等黔味调料,活油烙锅配特色蘸水 [12] - 点餐模式包括传统菜单勾选和半自助冰柜自取,后者按4.9-13.9元分价位餐碟 [10] 品类发展挑战 - 存在与铁板烧的认知混淆,生烙方式相似但口感更接近烤肉 [13] - 部分非贵州地区店铺出现"伪烙锅"现象,调料缺乏黔味或用普通铁锅替代传统烙锅 [15] - 口味差异主要依赖蘸水调料,外地店铺还原正宗风味需采购贵州本地佐料增加物流成本 [15] - 尚未形成全国性头部品牌,在品牌塑造/供应链/标准化等方面与成熟餐饮存在差距 [16]
出去旅游,怎么感觉吃得都差不多?
吴晓波频道· 2025-06-01 00:41
行业趋势 - 中国连锁餐厅占比从2019年15%增长至2024年22%,2025年有望达24%,相当于每五家餐厅中有一家连锁店[16] - 美国餐饮连锁率高达60%,日本超50%,麦当劳、星巴克和Chipotle三大巨头总市值达3769亿美元占上市餐饮企业七成[16] - 中国TOP20餐饮品牌门店总数超21万家,占据连锁市场11%份额[32] 消费者行为 - 28.2%消费者不在乎品牌只重产品,20.6%偏好大品牌,23.8%认为品牌代表质量,27.4%倾向小众个性门店[7] - 32.2%消费者多数选择已消费餐厅,35.8%半尝鲜半复购,29.6%会尝试价格合适的新店[10] - 46%大众点评必吃榜商户为烟火小店,超500家小吃摊主经营年限达5-10年以上[47] 餐饮巨头特征 - 全球门店超5000家:百胜集团5万家,麦当劳4.2万家,蜜雪冰城4.6万家,瑞幸咖啡2万家[18][20] - 麦当劳2023年采购35亿磅土豆,蜜雪冰城计划五年内向巴西采购40亿元农产品[21] - 产品标准化程度极高:海底捞番茄锅底熬煮时间精确到分钟,麦当劳薯条炸制7分钟必须出售,肉饼重量精确至47.32g[22] 中国餐饮连锁化 - 湘菜头部品牌实现60%-70%菜品标准化,部分门店仅20%使用预制食材但60种菜品均用预制酱料[32] - 重庆萍姐火锅三年扩张至270家千平米大店,朱光玉火锅通过直播五年达243家门店[36][38] - 网红餐饮模式批量复制:全国涌现大量"X姐"火锅、"山XX"酸汤火锅及复古街区风格门店[38] 市场分化 - 连锁品牌通过中央厨房和数字化实现规模化,中小门店依靠现做现卖和地域特色构建护城河[50] - 餐饮行业从营销主导转向产品、性价比、服务场景等精细化竞争[44] - 未来餐饮生态可能呈现"大象"(巨头)与"蚂蚁"(小店)共生格局[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