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饮品
搜索文档
中金2026年展望 | 旅游酒店餐饮:服务连锁正当时,布局强内功和高成长(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6 07:52
行业整体展望 - 2025年社服行业呈现企稳筑底迹象,价格战趋缓,同店降幅收窄或转正[2] - 展望2026年,静待内需复苏和政策扩容带来量价拐点[2][8] - 优先看好具备自身增长动能的强内功综合性龙头和高成长性细分龙头[2][8] - 其次建议关注顺周期属性强、有望迎来拐点、潜在弹性较大的行业及公司[2][8] 服务连锁业态趋势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基础设施日渐完备,支撑连锁业态发展[2][5] - 外卖平台竞争、社保新规、预制菜话题关注等外部因素中长期优化供给竞争格局,利好优质头部企业[2][5] - 餐饮和酒店是相对最容易孕育大公司的赛道,因消费群体广泛、低价高频、易规模化复制[5] - 品牌分化加剧,现制茶饮行业18个千店以上中高端品牌中有7个在过去一年净关店[5] 穿越周期企业的特征 - 切中消费者的质价比或情绪价值诉求[5] - 具备产品、运营、品牌、组织迭代的综合实力,没有短板且有一两个长板[5] - 能够捕获持续成长的驱动力,如产品店型模式创新、向下向上扩容、出海与全球化、新业态等[5] 餐饮行业 - 2025年餐饮龙头同店表现企稳,如百胜中国1H25同店增长0-1%,对比2024年同店下降3%[8] - 现制饮品26年需关注高基数和竞争格局扰动,但优质头部品牌有望实现相对稳定增长[3][9] -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25年9月奶茶饮品门店数较一年前减少约7%[9] - 快餐品类韧性凸显,正餐品牌同店分化持续,关注具备差异化的高成长性公司[3][9] 酒店行业 - 1H25酒店行业RevPAR下滑5%,3Q25降幅预计收窄,但4Q25或有波动[10] - 在RevPAR持续下滑两年背景下,供给增速将放缓但仍呈现正增长[3][10] - RevPAR转正拐点有待商务需求复苏[3][10] - 看好亚朵、华住等高品质龙头在行业下行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10]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 行业顺周期属性强,潜在弹性较大[3][10] - 灵活用工渗透率在企业降本需求提升、用工多元化及政策驱动下呈现长期提升趋势[10] 免税行业 - 25年1-8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下降9%,国庆中秋假期日均销售额增长5%,较24年下降29%大幅好转[10] - 销售进入磨底期,关注海南封关带动作用及市内渠道拓展等边际变化[10] 旅游行业 - 休闲需求有韧性,但价格压力和费用投入导致业绩增长稳定性稍弱[3][11] - 关注各景区新项目投产、存量项目调整、交通改善等潜在催化[11]
银河证券: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就是要大力发展新消费
证券时报网· 2025-10-26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大力发展新消费是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的关键,新消费已成为市场重要关注点和消费增长点 [1] 新消费发展的驱动力与重要性 - 人口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变化推动新消费快速发展 [1] - 顺应需求变化,大力发展新消费是消费重要的增长点 [1] 新消费的主要赛道与方向 - 情绪消费是重要发展方向,衍生出潮玩、户外、宠物经济、古法金饰、美妆等新消费赛道 [1] - 对质价比的追求衍生出现制饮品、休闲零食等新消费赛道 [1] 发展新消费的思路与案例 - 发展新消费需放开思想,IP周边经济如潮玩、二次元已成为中年与青年共同消费的社会现象 [1] - 非专业体育赛事如贵州村超、江苏苏超、广州龙舟打破常规,提供情绪价值并激活当地服务消费 [1]
新消费引领新供给,科技消费创造新需求
银河证券· 2025-10-24 2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的投资评级,但针对不同细分板块和公司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核心观点为“新消费引领新供给,科技消费创造新需求”,强调在政策引导下,消费产业应通过科技赋能创造新需求和大力发展新消费来驱动增长 [2] - 上游科技快速突破推动中国科技消费品在国际市场具备领先优势,并带动新需求 [2] - AI与消费行业融合是科技发展主线,将衍生出更多科技消费品和服务 [2] - 情绪消费、质价比追求等新消费形态是重要的增长点 [2] - 传统消费虽面临阶段性压力,但国际竞争力十足,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 政策导向与行业背景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强调坚持扩大内需,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2] - 政策方向包括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及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2] 科技消费与新供给 - 中国科技消费品如消费无人机、扫地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MiniLED电视、智能割草机等在国际市场具备领先优势,甚至在欧美市场实现高端品牌定位 [2] - 相关公司包括石头科技、科沃斯、影石创新、安克创新、九号公司等 [2] - 以扫地机为例,当前家庭渗透率偏低,处于快速提升阶段 [2] - AI与消费融合衍生出服务机器人、AI玩具、AI耳机、AI眼镜、AI Agent、AI教育等创新产品和服务 [2] 新消费与新需求 - 人口结构和消费理念变化推动新消费快速发展,情绪消费衍生出潮玩、户外、宠物经济、古法金饰、美妆等赛道 [2] - 对质价比的追求衍生出现制饮品、休闲零食等消费趋势 [2] - IP周边经济(如潮玩、二次元)和非专业体育赛事(如贵州村超、江苏苏超、广州龙舟)提供了更好的情绪价值,激活当地服务消费 [2] 传统消费的现状与展望 - 受房价下跌、就业等因素影响,中国传统消费市场面临阶段性压力,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因国家补贴刺激有所改善,但目前面临国补退坡压力 [2] - 传统消费产业具备领先的国际竞争力,应依托此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2] - 2025年消费行业出口下滑主要因2024年高基数和美国关税壁垒导致阶段性调整,许多公司正加速产业链全球布局,预计2026年负面影响基本消除 [2] 投资建议 - 社服板块推荐古茗、蜜雪集团、大麦娱乐 [2] - 食品饮料板块推荐东鹏饮料、立高食品,关注万辰集团、锅圈、农夫山泉等 [2] - 农业板块推荐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2] - 纺服板块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海澜之家 [2] - 科技消费推荐科沃斯、TCL电子H、石头科技、海信视像、绿联科技 [2] - 家电推荐美的集团、海尔智家 [2] - 轻工板块关注恒丰纸业 [2] - 潮玩谷子推荐泡泡玛特、布鲁可 [2]
消费行业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
搜狐财经· 2025-09-29 11:26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聚焦“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消费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分析生活文娱类软消费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态势 [1]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开始全球崭露头角,成为新的发展重点 [12] - “十五五”规划预计将从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鼓励生活文娱类消费国际化以增强产业并传播文化 [12] 零售业态与门店规模 - 全球零售头部企业格局清晰,沃尔玛以6760亿美元营收和10,692家门店位居2025年全球零售榜首,亚马逊和德国施瓦茨集团分列二、三位 [2] - 国内连锁品牌扩张势头显著,蜜雪冰城门店数超41,000家,瑞幸咖啡达21,343家,肯德基、华莱士等品牌门店规模也保持高位 [2] - 即时零售与配送服务快速发展,7-Eleven等品牌通过接入Uber Eats、DoorDash等平台拓展线上渠道,部分品牌计划将门店数量提升至600家 [2] 生活文娱软消费出海 - 国内文娱企业在长视频、短剧、综艺等领域加速国际化布局,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通过与Netflix、Disney+合作推动优质内容走向全球 [3] - 短剧凭借轻量化、强剧情特点在海外市场快速渗透,成为文化输出新载体 [3] - 短视频平台出海成效显著,TikTok全球下载量与用户互动量持续领先,快手通过收购海外应用、优化本地化运营在多个市场实现突破 [3]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2025年消费细分领域呈现差异化态势,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必需性消费板块保持相对稳定,而社会服务、纺织服饰等可选消费板块波动较大 [4] - 恒生消费相关指数中,港股通非必需性消费板块表现优于必需性消费,体现可选消费领域的增长潜力 [4] - 多数消费细分行业市盈率(TTM)处于合理区间,部分板块如社会服务、轻工制造估值相对较高 [4] 政策与宏观背景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核心举措,通过优化国际分工、赋能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来重塑全球产业链 [16][17] - 文化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2][26]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文化出海政策,如《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游戏、影视等文化产品出口 [29][31] 中国餐饮与现制饮品全球化 -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以美国为主,星巴克市值位列全球餐饮品牌第二,2023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的46% [33][36] - 中国现制茶饮行业2018-2023年终端零售额达2,58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5%,行业已具备全球化运营基础 [39] - 蜜雪冰城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现制茶饮品牌,设立约4,800家门店,覆盖11个国家,2023年市场份额接近20% [46] - 霸王茶姬加速海外化,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门店达208家,海外GMV为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4% [57][59][60]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东南亚市场现制茶饮门店规模可达7万家左右,欧美市场门店数量中期开店空间约50,150家 [51][55] - 欧美现制茶饮市场规模有望在2028年达到806亿美元,美国市场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6.26%提升至14.26% [56]
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
银河证券· 2025-09-28 21:10
行业投资评级 - 食品饮料推荐东鹏饮料、立高食品 [6] - 社服板块推荐蜜雪集团、古茗,关注名创优品 [6] - 农业板块推荐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6] - 纺服板块关注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海澜之家、李宁 [6] - 轻工板块关注中烟香港、匠心家居、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潮玩谷子推荐泡泡玛特 [6] - 家电板块推荐高分红率龙头以及科技消费,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H、石头科技、科沃斯,关注影石创新 [6] - 传媒建议关注腾讯控股、网易-S、阿里巴巴-W、光线传媒、神州泰岳、芒果超媒等 [6]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预计2025年四季度亮相,规划重点从过往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 [5]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在全球崭露头角 [5] - 中国互联网、电子游戏、潮玩文创、现制饮品、杂货店、长视频/短视频、网文等领域出现全球级拓展/传播现象 [5] - 中国已发展出独有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在现制饮品、鞋服品牌、商超领域开始具备国际化能力 [5] - 中国文娱开启全球输出新篇,在IP周边经济、内容创作、3D国漫、电子游戏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 [5] 鼓励消费产业出海,提升文娱产业链价值 -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11]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2] - 强化品牌与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价值链环节转型 [13] -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14] -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导向不断推进,文化出海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5][22] - 国家积极出台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海的政策,如"千帆计划"和《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2][25] 中国餐饮全球化,现制饮品先行 -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以美国为主,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诞生 [26] - 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规模46% [29][30]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过去十年高速发展,2018-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终端零售额2585亿元,CAGR约25% [32] - 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第一站,蜜雪冰城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现制茶饮品牌,2023年市场份额接近20% [40] - 欧美市场现制茶饮门店数量预计达到5万家左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6亿美元 [49][50] 全球线下零售,中国模式占一席之地 - 全球连锁线下零售以欧美日为主,沃尔玛和山姆已成为全球零售巨头 [57] - 日本便利店集大成者,711引领东亚便利店模式发展 [58] - 名创优品依托供应链优势开启全球化征程,全球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市场2024年规模达698亿美元 [64] - 名创优品以6.7%的市占率排名全球自有品牌零售市场第一 [66] - 截止1H25,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3307家,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43% [68][72] 全球泛IP周边经济,中国潮玩崛起 - 欧美、日本为IP经济强国,迪士尼、万代等公司拥有众多知名IP [79] - 2023年全球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2727亿美元,同比增3.1%,中国玩具和游戏市场规模达3961亿元,同比增11.2% [80] -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高速增长,2024年海外收入达50.66亿元,同比增375.16%,2025H1海外收入55.9亿元,同比增440% [92] - 泡泡玛特在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2024年底营收达24亿元,占海外总营收47.4%,同比增619% [108] 文化内容出海,影视、游戏扬帆 - 中国在影视、游戏、短视频平台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如《原神》《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游戏佳作频出 [5] - 短视频平台TikTok在全球推广中国特色的短视频模式,2025年初美国消费者登录小红书,西方社会开始主动了解中国生活方式 [5] - 中国内容创作如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3D国漫反超日本2D动漫,动画表达能力更胜一筹 [5]
消费行业十五五系列报告:畅想十五五,生活文娱软消费全球崭露头角-银河证券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预计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从侧重生产向生产与消费并重转变 [7] - 中国制造密集型"硬消费"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生活文娱类"软消费"正开始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7][11] - 鼓励生活文娱类消费国际化,有助于增强中国消费产业、反哺经济,并促进中国文化全球传播 [7][9] 一、鼓励消费产业出海,提升文娱产业链价值提升 (一) 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 建设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自主创新驱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8] -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并推动数实融合 [18] - 强化品牌与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向高端价值链环节转型,注重品牌全球化推广 [20] -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高技术产业全球化布局,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21] (二) 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政策导向不断推进 - 文化建设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政策持续支持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 [22][26]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2] - 政策旨在完善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22][26] (三) 把握文化出海 - 文化出海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系列政策支持 [31][32] - 2009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海,如"千帆计划"、《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 [31][32][33] 二、中国餐饮全球化,现制饮品先行 (一) 全球餐饮连锁龙头美国为主 - 美国统一大市场利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诞生,如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等全球巨头 [39] - 头部品牌特征为品类刚需高频、受众广泛,且供应链复杂度低、易于标准化 [39] (二) 现制饮品:中国将出现属于自己的星巴克 - 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达7791亿美元,占全球饮料市场规模46% [40][42]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过去十年高速发展,企业已具备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与运营能力 [46] - 东南亚市场是中国品牌全球化第一站,蜜雪冰城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现制茶饮品牌,门店约4800家,覆盖11国 [54] - 欧美市场展现潜力,预计现制茶饮门店规模可达5万家左右,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806亿美元 [62][66][69] - 霸王茶姬加速海外化,2Q25海外门店达208家,海外GMV为2.35亿元,同比增长77.4% [70] 三、全球线下零售,中国模式占一席之地 (一) 全球连锁线下零售欧美日为主 - 2025年全球零售50强中,美国沃尔玛以6760亿美元营收、10692家门店居首 [1][79] - 日本7-Eleven通过服务创新(如增加ATM、水电费代缴)和聚焦鲜食产品,成为全球化连锁典范 [81] (二) 杂货店:名创优品为何能国际化 - 名创优品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整合的中国供应链网络,超50%供应链集中在珠三角 [83] - 通过C2M模式、联合开发商品、买断版权等方式提供优质低价产品 [83] - 截至1H25,名创优品海外门店数达3307家,覆盖111个国家和地区,占公司总门店数比例显著提升 [88] - 采用直营、合伙人、代理等灵活开店模式,尤其在海外以代理模式为主,助力快速本土化扩张 [95][97] 四、全球泛IP周边经济,中国潮玩崛起 (一) 美日是全球泛IP周边经济全球强国 - 美日企业在IP周边经济中长期占据主导,如漫威、迪斯尼、日本二次元周边 [11] (二) 泡泡玛特海外业务高增,中国潮玩出海正当时 - 中国开拓出盲盒周边独特细分市场,泡泡玛特已具备国际影响力,在东南亚成功落地并于2025年在欧美市场推广成绩亮眼 [11] 五、文化内容出海,影视、游戏扬帆 (一) 影视:短剧开辟蓝海市场,三大模式保驾护航 - 长视频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陆Netflix、Disney+等国际平台,短剧凭借紧凑剧情在海外快速走红 [2] (二) 游戏:机遇挑战并存,游戏出海扬帆 - 电子游戏领域,《原神》《王者荣耀》《黑神话:悟空》等佳作频出,全球竞争力强劲 [11] (三) 短视频平台:出海进程加速,全球化布局发力 - TikTok全球用户庞大,快手等通过本地化运营拓展海外市场,覆盖超50个市场 [2] - 中国互联网生活方式孕育大量内容创作网红,如李子柒在YouTube输出中国风内容,2025年抖音博主"豪哥哥"内容被动式全球传播 [11] 六、消费板块估值与配置 (一) 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以来国内消费相关板块波动分化,沪深300与SW食品饮料、纺织服饰等板块走势有差异,恒生消费系列指数中必需与非必需性消费板块涨跌幅亦不同 [2] (三) A股消费板块估值 -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社会服务等板块市盈率(TTM)围绕行业均值波动 [2] (四) H股消费板块估值 - 恒生综合行业必需性消费市盈率处于相对合理区间,A/H溢价率维持一定水平,显示不同市场对消费板块的估值差异 [2] 七、投资建议 - 报告推荐及关注多个消费细分领域公司,包括食品饮料、社服、农业、纺服、轻工、潮玩、家电、传媒等板块的具体标的 [12]
“微利时代”下,餐饮品牌如何破局?
虎嗅· 2025-09-26 11:38
餐饮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餐饮收入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6月和7月同比增速仅为0.9%和1.1% [2]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门店数量超过760万家,较2024年同期降低1.9%,现制饮品和中式正餐门店数同比增加,其中现制饮品增幅达5.7%,而小吃快餐、烘焙甜品等多个品类门店数下降 [3] - 全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23%,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25%左右,小吃快餐品类连锁化率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29%,提高4个百分点 [5][6] 外卖市场动态与平台竞争 - 2024年全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超过1.2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餐饮收入的22.8%,预计2025年增速将超过1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万亿元 [9][10]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外卖日单量峰值突破2亿单,较2024年翻一番,平台竞争格局改变,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从2025年一季度的70.1%降至三季度的46.9%,阿里巴巴市场份额从29.6%升至42.8%,京东外卖保持10%左右市场份额 [12] - 现制饮品、小吃快餐等赛道外卖业务渗透率较高,均超过30%,其中现制饮品外卖占比超40%,较2024年提高2个百分点 [12] 消费趋势与人均消费 - 消费者餐饮消费观念日趋审慎,2024年餐饮消费支出增加的消费者占比从2023年的50.0%降至31.3%,超过半数消费者预期2025年餐饮支出将下降或保持不变 [16] - 有24.2%的消费者表示商务宴请或公司团建减少,21.6%的消费者减少亲友聚会频次,超过40%的消费者增加家人/自己做饭频率 [18]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餐饮大盘人均消费降至36.6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7.7%,现制饮品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21.6元降至17.4元,降幅达19.4% [18] 行业资本化与门店存续 - 2025年餐饮行业迎来“上市潮”,蜜雪冰城、古茗等多个头部品牌在港股、美股上市,但2025年上半年27家上市餐饮企业中有6家亏损,29.6%的企业遭遇营收与利润双重下滑 [19] - 餐饮门店存续周期持续缩短,2023年生命周期从2015年的2.1年缩短至16.9个月,2024年退出线上经营的商户中开店年限不足两年的占比达64.3%,预估2025年平均存续周期在15个月左右 [22] 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 - 2025年1月至7月监测的330个样本品牌共推出5,263款新品,平均每个品牌月均上新2.28款,其中7月面包烘焙、现制饮品和西式快餐样本品牌平均新品数量分别为5.54款、3.12款、2.33款 [25][27] - 地域食材和风味成为产品创新重点,火锅、茶饮、西式快餐品牌均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 [29] - 短剧成为内容营销新战场,截至2025年8月肯德基、蜜雪冰城等品牌累计推出20余部短剧,UGC营销因经济高效、互动性强备受青睐 [35][37] 门店模型与数智化转型 - 为降本增效,餐饮品牌积极探索多品类、全时段、多渠道及轻量化门店模型,如小型店、卫星店、外卖店等新型门店不断涌现 [31][34] - 数智化技术全方位渗透餐饮产业链,百胜中国、霸碗盖码饭等品牌运用智能系统提升运营效率,AI技术被应用于客户互动、订单预测等环节 [39][42] 出海战略与区域表现 - 2024年以来超过30个中餐品牌在海外开设首店,但2025年品牌出海态度趋于理性,多数品牌放慢开店速度聚焦运营质量,蜜雪冰城海外门店减少160余家,海底捞海外净增仅4家 [43][46] - 中式正餐中云贵菜、江西菜发展较好,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分别达4.5万家和2.7万家,江西小炒在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38亿次,山野系餐厅异军突起 [50][52][54] 细分赛道表现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但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降至46.2万家,较2024年底减少6.7万家,人均消费降至76.7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11.3% [55][57] - 小火锅和云贵火锅门店数逆势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6.0%和18.2%,山野火锅、鲜切牛肉火锅等新兴细分赛道表现亮眼,抖音话题播放量均超亿次 [57][58][59] - 2024年小吃快餐市场规模达10,075亿元,同比增长7.5%,预计2025年增长至1.08万亿元,特色小吃门店数同比增幅最大达13.5% [61][63] - 现制饮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2,968亿元,同比增长11.2%,茶饮赛道进入调整期,咖饮赛道处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期,库迪咖啡门店突破万店大关 [64][67]
外卖补贴“散场”,茶饮、咖啡高增长如何“续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1:33
监管政策变化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外卖平台合理控制补贴 避免冲击正常价格体系 [1][7] - 监管部门推动平台杜绝不正当竞争和恶性补贴 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7] - 政策信号表明外卖补贴带来的高增长未来难以复制 流量红利拐点或已来临 [7] 行业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七大现制茶饮咖啡品牌合计营收达550亿元 同比增加135亿元 [1][3] - 瑞幸咖啡总净收入212.24亿元同比增长44.6% 净利润17.76亿元较上年同期7.88亿元大幅提升 [3] - 古茗上半年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 利润超去年全年 [3] 增长驱动因素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推动消费侧短期繁荣 部分产品价格跌破10元线甚至出现零元购 [1][2] - 门店扩张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蜜雪冰城半年净增门店超5700家 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57.6% [3][9] - 单店效能显著提升 奈雪的茶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同比增长4.1% 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 [3] 企业分化表现 - 拥有庞大门店网络的企业获益明显 瑞幸/古茗/蜜雪冰城营收增速惊人 [4] - 奈雪的茶出现营收下滑 茶百道增速放缓 [4] - 外卖流量红利并非雨露均沾 门店规模和运营效率成为关键差异化因素 [4] 运营模式挑战 - 外卖订单实收率大幅低于堂食订单 堂食实收率可达90%以上而外卖订单实收率大打折扣 [9] - 部分特殊时期外卖单量占比超90% 严重影响门店整体实收率 [9] - 古茗将战略重心转向堂食 通过提高复购率和产品单价抵御外卖流量波动 [9] 未来发展战略 - 头部品牌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霸王茶姬进入菲律宾市场 蜜雪冰城深耕中亚及东南亚市场 [10] - 企业加强数字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 通过数据洞察优化库存和配送效率 [10] - 行业将回归商业本质 在供应链/产品力/品牌运营上形成闭环的企业将获得长期优势 [10]
河南:政策“春雨”润沃土 民营经济“活水”来
中国发展网· 2025-09-01 20:02
政策举措 - 河南省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从7大维度提出31条具体措施优化市场、政策、法治三大环境并针对融资难题拓宽渠道降低成本[2] - 发布《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同步印发13项系列专项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企业个体比达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2] -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机制并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4] 政企互动 - 省委书记和省长通过实地走访24家民营企业2个产业园区以及与企业家餐叙交流搭建政企沟通桥梁[3] - 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和现代企业制度经验交流会精准掌握企业需求并推动民企制度完善[3] 要素支持 - 在全国率先推广减税降费红利账单一户式推送实施优化电价措施并出台金融支持民营小微企业专项政策[4] - 支持民营企业建设人才飞地赋予职称评审权并在人才用工保障层面提供各类计划支持[4] 经济贡献 - 截至今年6月底河南省民营经济主体达1094.1万户约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贡献全省55%以上GDP和70%左右进出口总值以及90%以上城镇就业[5] 企业案例 - 蜜雪冰城从郑州街头小店发展为全球最大现制饮品企业在港交所上市[6] - 锅圈食汇销售门店遍布全国达1万多家卫华集团成为全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工业起重机制造企业[6]
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新模式、新场景,重塑消费新生态
华泰证券· 2025-09-01 19:06
核心观点 - 在新需求、新场景、新模式的共同催化下,消费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机遇,重点关注兼具渗透率提升潜力、供给端能力跃迁及政策支持的细分品类,自下而上看好具备体验价值和规模效应,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皆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 [2] 消费行业整体趋势 - 25年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万亿元,同比增长4.8%,消费持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9] - 商品消费大盘稳健,25年1-7月商品零售额25.2万亿元,同比增长4.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10] - 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1%/23.7%/30.4%,领跑其他细分品类 [10]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46.1%,对消费增长贡献率高达63%,1H2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4][11][28] 颜值经济领域 - 202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3137亿元,其中轻医美市场规模达1768亿元,占比56.4%,预计2025E-2028E轻医美行业市场规模CAGR 10.9% [13] - 25年1-7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合计2562亿元,同比增长3.1%,欧莱雅中国大陆营收25Q2同比增长3%,LVMH中国大陆Q2营收同比降幅收窄至高单位数 [17] - 截至1H24末我国注册和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达272个,2021年起新原料注册备案数量正增多 [18] 潮玩IP领域 - 2024年中国泛娱乐行业产品行业市场规模达1741亿元,2020-2024年CAGR达13.6%,其中玩具类产品市场规模达1018亿元,2020-2024年CAGR 15.8% [22] - 人偶品类市场规模预计从24年的268亿元增长至29年的717亿元,对应25E-29E CAGR 23.7% [3][22] - 需求端正从Z世代、女性群体向全年龄段扩散,供给端通过盲盒玩法、直播拆卡等渠道创新拓宽边界 [3][22] 服务消费领域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达9.6%,服务消费正从辅助性角色转变为主要增长引擎 [28][29] - 服务消费呈现品质化、数字化、生态化和全球化四大发展趋向,拥有稳定的标准化运营能力、先行完成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建设、布局流量生态体系并具备全球视野的连锁服务龙头有望实现市占率提升 [4][30][36] - 圣贝拉作为新型服务消费典范,以女性需求为入口向家庭护理全周期服务延伸,验证了服务+产品模式的有效性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