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餐饮行业透明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数字电视台品牌顾问刘海铭:西贝危机的品牌重塑路径
新浪财经· 2025-10-02 14:17
危机始末 -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布微博称在西贝就餐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引发舆论风暴,15分钟内话题热度飙升,从菜品讨论扩散至行业透明度问题[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于9月11日晚强硬回应,称13道菜中没有预制菜,并多次强调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将危机推向对抗方向;罗永浩则连发15条微博反击,并悬赏十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2] - 9月12日,西贝发布公开信并开放后厨参观,但未能平息质疑;罗永浩在多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十万,强调企业应明确标注菜品制作方式,危机蔓延至整个餐饮行业[3][4] - 9月13日,随着《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罗永浩宣布停战;西贝后续下架相关套餐并暂停后厨参观,风波推动透明、标注成为行业新规则[5] 危机根源 - 西贝品牌定位强调高品质新鲜食材与手工工艺,但其规模化扩张目标(计划2026年完成IPO,2030年实现营收超千亿)与中央厨房运营模式存在根本矛盾[6][7] - 西贝采用中央厨房模式,例如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后冷冻发往全国,虽保证效率与标准化,但削弱了其宣传的“新鲜”价值主张;其人均消费85.03元远高于同行(如九毛九人均54.91元),引发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的质疑[8] - 预制菜定义存在争议,西贝依据2024年监管通知认为其使用半成品不属于预制菜,但消费者质疑部分菜品实为预先加工;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达6173亿元,同比增长27.3%,行业标准缺失加剧认知混乱[9][10] 危机应对与影响 - 西贝危机应对策略失误,以法律手段(起诉威胁)替代公关沟通,违背速度第一、真诚沟通原则,激化矛盾而非修复信任[11] - 公司忽视消费者情感需求,其开放后厨等措施被视为自证清白而非真诚重建信任;对比之下,老乡鸡主动置顶预制菜标识声明,大米先生直播后厨,更有效缓解公众疑虑[12] - 危机导致西贝客流量断崖式下降,9月10日、11日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各减少约100万元,9月12日预计扩大至200-300万元;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午间等位桌数从140桌降至37桌,降幅超七成,外卖订单量下滑约12.8%[13] 行业转型与趋势 - 西贝危机加速了预制菜国家标准的出台,2025年9月13日《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专家审查,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等强制性指标,为监管提供依据[15][16] - 餐饮行业透明化趋势加强,老乡鸡明确区分餐厅现做、半预制和复热预制三类菜品,大米先生开启后厨直播,西贝部分门店提供制作流程图册并允许后厨参观[17]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趋于理性,仅9.1%消费者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接受度因场景而异,户外露营场景接受度最高达52.8%,预制菜消费主力为一二线城市22-31岁人群,占比43%[17][18] 企业启示 - 真诚沟通是数字时代危机公关的核心原则,海底捞在“小便事件”中全额退款并十倍补偿,胖东来对卫生问题投诉者奖励10万元,均通过坦诚态度赢得消费者理解[19][20] - 透明经营成为重建信任的关键,企业可通过明确标识菜品类型、开放后厨、公开供应链等方式主动披露信息,适应监管要求并将透明化作为竞争力[21][22][23][24][25] - 品牌一致性要求企业定位与实际运营模式匹配,避免过度承诺;西贝危机根源在于中央厨房模式与传统烹饪价值的冲突,提示企业需真实定位并及时调整策略[26][27][28][29][30]
后厨直播抖音走红背后:促进餐饮行业透明化,有利于建立信任
财富在线· 2025-09-17 11:44
后厨直播现象概述 - 后厨直播在抖音平台爆火,大厨们通过展示如跳舞、360度空中抡大勺、一人炒三锅等高难度或趣味性动作以提升直播效果,单个直播间可吸引成千上万网友同时在线观看 [1] - 直播内容展示了菜品从制作到完成的真实过程,减少了行业信息不对称,增进了透明化与消费者信任度 [1][6] 直播内容与形式 - 直播展示了具体菜品的完整制作流程,例如锅包肉的现腌现炸初炸过程,并解释标准做法以保证新鲜现做与出餐速度 [3] - 部分直播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炒菜展示,大厨边操作边讲解菜品名称及食材调料投放时机,增强了互动性与临场感 [4] - 直播形式多样化,包括传统人工炒菜、一人同时操作三个小锅炒制盖饭,以及使用自动炒菜机在2-3分钟内完成烹饪 [6] 商业转化与营销策略 - 餐饮门店在直播中上架多种面值折扣代金券及套餐商品进行销售转化,例如一款50元代金券(不到9折)已累计售出超过40万份 [3] - 直播平台推出如"烟火小店扶持计划",通过流量激励等措施帮助中小餐饮商家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旨在激发线下生意 [7]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后厨直播向消费者清晰展示了餐饮后厨的真实运作细节,如灶台用流动水降温、切菜与炒菜环节分离等,提升了行业透明度 [6] - 直播作为沟通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透明化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建立信任,这与行业专家的观点一致 [6]
“西罗之争”也是餐饮行业改进的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3:09
公司行动 - 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并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1] - 西贝计划将多款菜品调整为门店现做包括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牛肉酱、儿童餐牛肉饼、猪排烩酸菜并于10月1日前在全国门店完成调整[1][3] - 西贝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缩短保质期以回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材新鲜度的担忧[3] 消费者态度 - 消费者主张对预制菜使用的知情权并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法律支持[1] - 部分消费者不排斥预制菜但反对在不知情情况下为现炒概念支付溢价[2] - 消费者认为快餐使用预制菜可接受但高价餐厅大量使用预制菜不合理[2] 行业影响 - 风波推动餐饮行业透明化趋势大批餐饮门店开启后厨直播实时展示食材处理和烹饪过程[4] - 国家监管层面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通过审查提出不添加防腐剂强制性要求并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纳入信息披露范畴[3] - 行业依赖中央厨房可降低食安风险、稳定口味和减少无谓损耗此为各国餐饮行业常见做法[1] 事件评价 - 风波为餐饮行业提供转型机遇通过调整工艺增加透明度和提升口感[3][5] - 后厨直播技术将制作细节置于公众视野有助于构建消费者与餐饮行业之间的信任[4] - 市场推动的透明化趋势影响力大于行政推手[3]
北京市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1:39
公司动态 -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发布致歉信 承认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较大差异 [2] - 西贝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加工 多款菜品改为现做 [2] - 涉及调整的知名菜品包括儿童餐牛肉焖饭牛肉酱 儿童餐牛肉饼 猪排烩酸菜 [4] - 全国门店计划于10月1日前陆续完成工艺调整 [2]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相关情况并正进一步了解 [1] 行业趋势 - 消费者强烈主张对预制菜的知情权 法律依据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2] - 部分消费者接受预制菜在快餐场景应用 但反对高价餐厅隐瞒使用并收取溢价 [3] - 餐饮行业开启后厨直播风潮 通过实时展示烹饪过程增强透明度 [5] - 国家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草案通过审查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的强制性要求 [4] - 新国标拟要求餐饮门店披露预制菜使用情况 打破信息不对称 [4] 商业模式 - 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可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稳定口味并减少损耗 [2] - 预制菜能降低餐饮企业人力物力成本 但隐瞒使用会导致消费者抵触 [3] - 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做可提升菜品口感 同时增强制作过程透明度 [4] - 西贝正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缩短保质期 以回应消费者对食材新鲜度的担忧 [4]
预制菜风波也是餐饮行业改进的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0:37
公司战略调整 - 西贝宣布将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为门店现场加工 预计10月1日前全国门店完成调整[1] - 多款知名菜品包括儿童餐牛肉焖饭 儿童餐牛肉饼和猪排烩酸菜改为现炒现做模式[3] - 公司主动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缩短保质期 以回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食材新鲜度的担忧[3] 消费者态度分析 - 消费者强烈主张对预制菜使用的知情权 该权利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支持[1] - 部分消费者不排斥预制菜但反对在不知情情况下为现炒概念支付溢价[2] - 消费者可接受快餐使用预制菜 但反对高价位餐厅大量使用预制菜[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餐饮行业出现透明化趋势 大批餐饮门店通过后厨直播实时展示食材处理和烹饪过程[4] - 国家监管层面推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首次提出不添加防腐剂的强制性要求[3] - 新国标拟将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未来使用情况将公开透明[3] 预制菜价值定位 - 连锁餐饮企业依赖中央厨房可降低食安风险 稳定口味并减少无谓损耗[1] - 预制菜降低餐饮企业人力物力成本 但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溢价不被消费者接受[2] - 后厨直播使消费者可亲眼见证烹饪全过程 有利于构建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