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值耗材集采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政策利好持续,坚定看好医药行业
湘财证券· 2025-07-06 1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疗耗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医疗耗材板块上周上涨3.77%,医疗板块整体上行 近期医药领域利好政策频发,商业保险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将发挥更大积极作用,推动二级市场信心上行 医疗耗材集采规则优化利好企业未来业绩预期,《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支持高端器械与耗材发展 长期来看医疗耗材板块推荐集采压力消化后的业绩复苏和创新产品的渗透率提升两条主线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及个股表现 - 上周医药生物报收7952.02点,上涨3.64%,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4位,跑赢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 [9] - 医疗服务、中药II、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均上涨,医疗耗材报收5349.57点,上涨3.77% [4][12] - 医疗耗材板块表现居前的公司有乐普医疗(+18%)、迈普医学(+13%)等;表现居后的公司有佰仁医疗(-1.5%)、济民医疗(-1.5%)等 [14] 行业估值 - 当前医疗耗材板块PE为32.6X,相较上周环比上升1.24个百分点,近一年PE最大值为41.66X,最小值为28.42X [5][17] - 当前PB为2.37X,近一年PB最大值为2.92X,最小值为1.99X [5][18] 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医保局印发《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重要一步 [20] - 国家医保局就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方案征求意见,2025年将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明确纳入药品范围和申报条件,目录调整分为5个阶段 [21][23] 投资建议 - 维持医疗耗材行业“增持”评级 [6][24] - 关注集采压力消化后业绩边际改善的部分骨科耗材企业,如威高骨科等 [6][24] - 关注产品线丰富、创新程度高的植介入、电生理等高值耗材头部企业,如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 [6][24]
外周支架集采“血战” ,谁的底气更足?
思宇MedTech· 2025-01-27 07:56
第五批国家医用耗材集采概况 - 首次纳入人工耳蜗类耗材及部分外周血管支架品类 [1] - 入院价平均降幅约60%,降幅较前四次国采温和 [1] - 设定创新比价系数和二次报价规则以鼓励创新 [1] - 外资企业参与积极性显著高于药品集采,药品集采中外企原研药全部退出 [1][2] 外周血管支架集采结果 - 外周血管支架需求量达25.8万个,18家企业中标 [2] - 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份额超90% [2] - 康蒂思以2280元最低价中标,波士顿科学在静脉支架A单元报价3080元 [2] - 下肢动脉支架国产品牌采购量占比仅2.37%,非下肢动脉支架国产品牌占比0.12% [2] 外资企业策略分析 - 外资企业通过降价换取销量提升,摊薄研发成本 [2] - 降价可节约推销费用,维持总利润水平 [2] - 纳入医保目录后患者可及性提高,落标将失去中国市场 [2] 国产企业挑战 - 国产耗材缺乏长期使用数据和临床积累,售后随访流于形式 [3][4] - 外周介入市场外资份额超90%,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62.7亿元 [4] - 国产企业需从"能力驱动型"转向"临床驱动型",提升产品质量和多样性 [6] 行业趋势与机遇 - 高值耗材集采价格平均降幅53%-92%,销量年化增速6.6%-25% [7] - 渠道利润降幅超60%,制造商利润降幅超50%,倒逼企业转型 [7] - 企业需强化研发实力、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以应对竞争 [7] 国内外主要企业 - 全球龙头包括美敦力、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等 [9] - 中国上市企业包括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心脉医疗等 [9] - 2023年创新器械涉及心擎医疗、北芯生命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