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深耕数控机床业务 迈向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公司概况 - 乔锋智能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金属切削机床产品 [1] - 公司从机床贸易起步,2004年涉足整机装配,2009年正式成立 [1] - 2024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 [4] - 2024年机床业务收入达17.60亿元,占国内金属切削机床收入约1.05%,细分行业排名前列 [5] 行业背景 - 数控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应用领域涵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汽车、机器人等 [2] - 国内数控机床行业起步阶段市场被境外品牌把控,高端机床被外资企业垄断 [1] - 当前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数控机床需求激增,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有望加速提升 [3] - 中国机床市场规模超千亿元,市场集中度低 [5] 技术研发 - 公司2010年前后开始自主研发制造光机,为产品品质筑牢根基 [3] - 2020年起自研主轴等核心部件,累计投入数亿元,实现机械主轴、电主轴、转台、动力刀塔等自研自制 [3]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0.56亿元、0.63亿元、0.8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3.64%提升至4.90% [4] - 已完成金属切削机床全系列布局,涵盖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等八十多种机型 [5]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处于行业第二梯队,正全力布局高端机床向第一梯队迈进 [1] - 对标山崎马扎克、德马吉森精机等国际一流机床企业,致力于成为百年企业 [5] - 已在国内数控机床领域成为"小巨人"企业,聚焦中高档数控机床 [2] - 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头部公司已使用其数控机床,并投资了人形机器人企业开普勒 [2] 核心优势 - 从光机到主轴、刀塔、转台等关键部件大多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3] - 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网络等方面建立起护城河 [4] - 可为客户提供整体加工解决方案 [5] - 部分十多年前生产的机床仍在客户车间运转,验证产品耐用性 [2]
格力数控机床发展史:一部中国制造的逆袭史诗
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机床工业起点不低 1958年清华大学与北京第一机床厂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台数控升降台铣床 仅比世界首台数控铣床晚6年 [1] - 改革开放前技术进展迟滞 受技术基础薄弱和历史因素影响 与西方国家差距显著拉大 1973年技术攻关后仍停留在研发阶段 [1] - 21世纪进入快速普及黄金期 数控化率持续攀升 但2012年仍处于"低端混战 高端失守"状态 [2] 行业核心痛点 -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高端数控系统 精密伺服驱动等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中高端领域尤为突出 [2] - 2012年需求结构突变 金属加工机床消费增速从2011年32_9%骤降至-2_1% 持续低迷至2017年 低端通用单机需求锐减 高端定制化设备需求激增 [2] - 市场格局分化 低端由本土企业主导 高端被国际巨头垄断 中端成为中外厂商主战场 [2] 格力进军机床领域背景 - 2013年营收突破千亿 成为家电行业首家单品类千亿企业 但高端数控机床依赖进口导致成本高企和发展受限 [4] - 进口设备存在功能限制 国内产品无法满足标准 尖端装备面临禁售风险 [4] - 公司自身拥有数千台中高端机床和成熟维护团队 通过设备维修积累初始技术认知 [5][6] 自主研发路径 - 2013年成立自动化设备制造部 选择全自主研发而非并购 从零培育核心研发力量 [6] - 研发投入不设上限 每年划拨专项利润资金 聘请八级技工弥补工艺鸿沟 [7] - 2015年成立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同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数控机床GA-V2310雕刻机 [7][8] 技术突破里程碑 - 2016年研发立式手板加工专机GA-VZ820等6款产品实现量产 董明珠提出两年内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目标 [9] - 2017年攻克五轴联动技术 首台GA-F500加工中心问世 重复定位精度达3微米 成本比进口设备降低40% [10][12] - 主轴热稳定性难题解决 团队三个月驻场优化 热变形控制在微米级 [12] 国际化与市场拓展 - 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项目实现技术标准输出 智能装备开启海外拓展 [13] - 投资10_8亿元建成三溪智慧产业园 占地17_2万平方米 定位全球灯塔工厂标杆 [13] - 五轴机床镜面光洁度Ra值<0_8μm 超越航空航天标准 获德国工博会认可 [13] 产品与技术荣誉 - 2023年GA-FM3020加工中心获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 [14] - 2025年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 快移速度120米/分钟 效率提升80% 成本降50% [14] - 外供比例达75% 新能源汽车设备占比70% 进入特斯拉 比亚迪供应链 [14] 商业模式创新 - 推出机床即服务(MaaS)模式 按加工时长收费 降低中小企业智能化门槛 [15] - 形成高端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等四大产品域 覆盖上千家企业 实现智能制造整体赋能 [15] 现存挑战与未来布局 - 高端精密轴承等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仍超40% [16] - 投资20亿元建设核心部件产业园 计划2026年实现70%自主化率 [16]
沈阳机床(000410) - 000410沈阳机床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7:54
公司基本信息 - 1993 年 5 月由原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和辽宁精密仪器厂联合发起成立,1996 年 7 月在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 000410),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 主业属装备制造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系列专业化解决方案,为机床行业提供关键功能部件,拥有铸件配套企业 [1] 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 已获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正推进工商变更、资产交割等事项及配套募集资金工作,有助于优化产品矩阵,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2] 未来业务规划 - 逐步恢复经典产品,打造拳头产品,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制定专项计划 [3] 产品拓展规划 - 通过重组及配套募投项目,补充加强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增加高端数控重型液压成形机床,优化产品矩阵,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强整机行业适配性,增强对主要下游领域客户服务能力 [4] 行业发展前景 -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下,呈现发展机遇,国产化率提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增加,推动高端机床市场增长 [5] 人形机器人业务 - 人形机器人生产需多种机床设备,公司已形成相关产品谱系,应用于多领域并拓展新兴领域 [6] 2025 年提升业绩举措 - 坚持稳中求进,深耕主业,推进提质增效,包括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开拓市场、强化质量、深化精益管理、推进供应链提质提效等,推动变革,实现高端化转型升级 [7][8]
创世纪: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两倍,一季度预增最高90%
证券时报网· 2025-04-15 10:58
2024年度业绩快报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5亿元,同比增长30.4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22.00% [1] - 扣非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12.32%,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1] 三大业绩驱动因素 - 3C业务爆发式增长:3C型钻铣加工中心销售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长197.43%,成为核心增长极 [2] - 高端机床突破:五轴数控机床及大型卧加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39.09% [2] - 海外布局提速:海外市场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42.61%,营收占比提升至4.5% [2]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营业收入为10.28亿元至11.13亿元,同比增长20%—3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9亿元至1.12亿元,同比增幅达50%—90% [3] - 3C型钻铣加工中心一季度销售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7.1% [3] - 五轴和大型卧加等高端产品一季度销售收入0.45亿元,同比增长21.6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