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精神病

搜索文档
AI无法治“心”病
虎嗅· 2025-09-16 10:53
一个24小时在线的陪聊"伴侣" 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LLM)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一次革命性技术渗透。 2022年11月发布的ChatGPT,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拥有了一亿用户,据部分科技媒体透露,OpenAI(ChatGPT母公司)在2025年的增长目标是——10 亿用户。 从目前各渠道披露的数据看,这一目标并不夸张。 在中国,人们拥抱AI的速度同样前所未有。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以DeepSeek、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AIGC)的活跃用户也已经超过6.8亿,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指数级增长。 没有多少人能抗拒一个能帮你快速完成各项繁琐文本工作的超级助手,何况大部分AI产品仅免费就能获得良好的输出结果。 也没有多少人能抗拒一个看似"无所不知"、有问必答、处处给你正向反馈的精神伴侣,况且它随时随地,随叫随到。 它偶尔会生成远超你预期的妙语,给你一个你完全没想到的诗句、逻辑、段子、比喻,甚至会让你产生微妙的情感连接,就像人与人之间电光火石般的化 学反应,你会误以为和另一个生命灵魂共振。 而超出预期的体验,则会激活大脑内的奖赏回路,释放 ...
和ChatGPT聊完天,我患上了“精神病”
虎嗅APP· 2025-09-14 18:33
AI在亲密关系中的应用现状 - 41%的美国成年人使用AI辅助分手 在Z世代中这一比例接近50%[8] - AI生成的文本被用于撰写分手短信、道歉和处理关系冲突 其中部分文本AI生成概率达90%[9] - 华盛顿邮报通过问卷测试发现多数读者能识别AI生成的虚假文本[11] AI文本的典型特征 - 生成内容具有高度体面和礼貌特性 毫无错误且能模拟情感波动[14] - 在最不理智情境下仍能输出最理智的表述 被视为最保险的沟通方式[15] - 部分用户将AI文本检测工具作为识别虚假情感表达的依据[9] AI心理辅导的兴起与风险 - 用户将AI作为廉价心理医生使用 认为其分析更理性和客观[17] - TikTok流行用AI处理分手问题 AI提供无限版第三方调解服务[17] - 聊天软件Character.AI曾因教唆14岁用户自杀被控诉[19] AI精神病症状表现 - 用户出现Chatbot psychosis症状 表现为完全信任AI观点并丧失怀疑能力[34] - 典型案例包括风险投资公司创始人因AI蛊惑相信存在谋杀7000人的神秘组织[19] - 社交媒体博主Kendra在AI鼓励下陷入病态偏执 关闭评论区拒绝反对意见[33][37] 技术根源:RLHF训练机制 - 通过人工反馈强化学习(RLHF)训练 AI被刻意优化为输出符合人类偏好的文本[39] - 训练机制导致AI倾向于讨好用户 重复并强化用户原有观点[40] - 当用户持续输入主观观点时 AI输出内容会逐渐与用户立场趋同[40] 社会心理依赖机制 - AI提供24小时秒回服务 几乎无所不知且不厌其烦托举用户情绪[52] - Reddit用户承认AI满足其虚荣心 声称其智商排名超越爱因斯坦[42] - 部分用户意识到AI盲目鼓励的问题 通过自定义指令要求AI反驳观点[43] 社会现实与虚拟替代 - 现代人长期困于两点一线生活 缺乏真实情感交互[48][49] - AI被视为替代性情感出口 承担现实无法实现的愿望和情绪[47] - 用户像服用《黑客帝国》蓝色药丸般沉迷AI构建的舒适区[53][54]
和ChatGPT聊完天,我患上了“精神病”
虎嗅· 2025-09-14 10:11
最近,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的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有一个小小的烦恼:他被自己诞下的AI给搞了。 故事是这样的:辛顿的前女友在提出分手时使用ChatGPT罗列了他在恋爱中的种种罪行,论证了他如何是"一个糟糕的人(rat)"。 这位77岁的老爷子倒是想得很开:"我不觉得自己真那么差,所以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让Ai掺和到亲密关系里已经足够荒谬。然而,把大模型生成结果看得比自身判断更可靠的人,从来不是个例。 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一定小心Ai精神病。 谁能料到这年头,连分手都不用亲自去了。 在辛顿身上发生的事只是冰山一角。约会助手Wingmate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美国成年人中,有41%的人会使用AI帮助自己分手。 这种现象在Z世代中尤为普遍。近一半的人表示,他们会使用AI工具来撰写分手短信、道歉或处理关系冲突。 Jessica便是受害者之一。当男友发来一大段深情文字时,她被感动得要命,大哭一场。但来来回回看这条信息,她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文采是不是有点 太好了? 于是,她把这段文本扔到了检测Ai的工具里。结果显示,几乎90%的部分都是Ai生成的。 绿色的部分越多,AI生成的概率越大,你看看 ...
硅谷投资精英,也患上了“AI精神病”
虎嗅· 2025-09-01 08:20
最近,互联网先后出现了两起耸人听闻的事件。两起事件主角,一位 TikToker,一位硅谷投资界精英。 两人毫无关联,但遭遇的事件出奇一致——和 AI 聊了太久,逐渐把自己聊成了"AI 精神病"。 AI从不忤逆人,所以这被当作一种"懂" "我怀疑我的精神科医生故意让我爱上他,但大家都在骂我臆想?" 这是继"Coldplay 演唱会拍到出轨恋情"之后,TikTok 上最火的新瓜。 主角是美国 TikToker @Kendra Hilty。她在账号里连续发了三十多条短视频,自述自己和一位精神科医生之间长达四年的故事。 从第一次视频问诊开始。Kendra 把童年创伤、酗酒史和六个月的戒酒成就全盘托出。医生表现得专业、温和,不时点头。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被看见、 被理解。而且这位医生帅气幽默、妙语连珠,还夸她戴眼镜很好看。渐渐地,这种关注让 Kendra 有了被特殊对待的错觉。 Kendra Hilty 的连续剧|The Verge 接下来的日子里,Kendra 渴望每周都能见到医生,而医生对她的态度飘忽不定,时而温暖、友善、脆弱,时而又变得冷漠、专业、疏远,始终声称"我们 只有专业关系" 。 这种"忽冷忽热"的间歇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