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天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一周休4天,老黄、盖茨站台,网友炸锅:是AI福利,还是裁员信号?
36氪· 2025-09-17 09:59
每周工作三天? 刚刚,Fortune的一篇报道,把这个话题点着了,引发网友热议。 Zoom CEO袁征预测:AI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体,将带来3-4天工作制。 他的观点,与比尔·盖茨、NVIDIA CEO黄仁勋、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等大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袁征认为,在这个过程中,AI会把很多「低价值/初级」工作自动化。 这意味着,一些岗位将被取代,有些人甚至可能整周都「空闲」。 因此,也有网友直接回怼: 他说的「三天」,意思是「你被裁了」!这代表的是一种「AI=裁员」的抗拒态度。 不久前,黄仁勋在Fox Business的一次访谈中,也谈到了他对「四天工作制」的看法。 他认为世界正「处在AI革命的开端」,各行业对AI的快速采用,很可能会推动「四天工作制」的转变,但他同时也提到,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就会慢下 来: 「我得承认,我们的未来会比现在更忙。」 白领岗位「大灭绝」,还是「黄金时代」的开启? AI将如何改变人类的工作方式? 大佬们对此看法不一。 比如,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曾经预测AI会接管美国一半白领工作,这意味着白领岗位将出现「大灭绝」。 但反对者认为,AI在消灭许多工作 ...
主动996,住进“棺材房”,硅谷00后疯狂“自我整顿”
虎嗅· 2025-09-16 19:05
AI创业公司工作文化 - 硅谷AI初创公司创始人普遍存在极端工作现象 包括连续三周每周工作92小时 几乎废除周末 奉行不喝酒 不睡觉 不社交准则[1][2] - 创业者将办公室作为多功能空间 在工位旁打地铺或睡会议室沙发 部分租用每月700美元的共享睡眠舱[5][6][8] - 饮食极度简化 一天一顿外卖或依赖代餐补充剂 社交活动拒绝酒精饮料[9][10] AI行业投资趋势 - 2023年全球私营领域对AI创业公司投资总额约960亿美元 较2022年1034亿美元下降7.2%[13] - 获得融资的AI初创企业数量激增40.6%至1812家 但单笔平均融资额缩水 显示赛道玩家增多而资金门槛提升[17][18] - 资本转向理性投资 更倾向资助已占据制高点的大模型公司或有明确壁垒的垂直应用[21] AI行业竞争格局 - 同质化竞争严重 多数初创团队依赖基础模型进行套壳应用开发 缺乏差异化[21] - 商业变现能力不足 典型案例如Stability AI公司2023年营收仅1100万美元 远低于经营支出[19][20] - 技术迭代窗口期短暂 从GPT-4到新模型迭代仅需数月 加剧初创公司竞争压力[27] 创业者动机与行业生态 - 创业者受财务自由预期驱动 将AI浪潮视为21世纪淘金热 追求改变人生的天文数字回报[23][24][25] - 风险投资机构倾向押注全情投入的创始人 无形助长极端奋斗文化[25] - AI工具降低创业门槛 支持原型生成 代码编写和设计初稿 但同时使自我剥削更易实现[29]
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强势拉升!“全市场唯一百亿规模”机器人ETF(562500)份额突破180亿再刷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03
机器人行业市场表现 - 宇树机器人概念指数强势拉升 涨幅位居市场前列 [1]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1.06% 最新规模达187.88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近5个交易日连续资金净流入超9.64亿元 最新份额达180.70亿份 [1] 机器人ETF持仓股表现 - 伟创电气领涨6.19% [1] - 奥比中光 双环传动 步科股份 海得控制涨幅均超5%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效 - Lazada平台AI聊天机器人使9.9大促期间订单平均价值提升近30% [1] - 通过对话式推荐和实时客服功能增强用户互动 促销期效果显著 [1] 产业链技术布局 - 江苏雷利自主研发空心杯电机 精密齿轮箱 滚珠丝杠等核心零部件 [2] - 公司线性关节产品包含多款执行器 灵巧手组件实现高精度末端操作 [2] - 计划通过对外投资布局高精度传感器 编码器及驱动控制组件 [2] 机器人ETF产品特征 - 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 [2] - 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等多细分领域 [2] - 提供场外联接基金(A类018344 C类018345) [2]
美国FTC要求七家AI巨头说明青少年安全保障措施
环球网资讯· 2025-09-13 11:49
调查背景与范围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OpenAI、Meta、Snap、xAI、Alphabet、Character.AI开发商等七家AI聊天机器人企业发出调查令 [1] - 调查要求企业提交资料详细说明如何评估"虚拟陪伴"类AI产品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1] - 调查行动属于研究项目范畴并非执法行动 核心目的是了解科技企业评估AI聊天机器人安全性的具体做法与机制 [3] 调查具体要求 - 要求七家企业披露AI陪伴产品的盈利模式、维系用户群体的具体计划以及为降低用户使用风险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3] - 要求相关企业在45天内完成答复 [3] 行业风险与监管关注 - AI聊天机器人凭借类人化交流方式带来便捷体验 但潜在风险持续引发家长群体与政策制定者担忧 [3] - 近期多起青少年自杀事件引发社会对AI产品影响的高度关注 包括加州16岁少年通过ChatGPT获得协助自杀建议及佛州14岁少年与Character.AI互动后自杀 [4] - 美国各地立法者积极推动政策制定以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 如加州州议会通过法案要求为AI聊天机器人设立安全标准并强化企业责任追究机制 [4] 监管立场与潜在后果 - FTC强调AI聊天机器人本质上仍属普通产品 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守消费者保护相关法律 [3] - FTC需兼顾"保护儿童安全"与"维护美国在AI领域全球领先地位"两方面需求 [3] - 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存在违法行为 FTC不排除进一步展开执法行动的可能 [4]
美FTC向7家科技公司发调查令
新浪财经· 2025-09-12 14:20
监管调查行动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Alphabet、Meta、OpenAI、xAI和Snap等七家科技公司发出调查令 要求关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潜在危害[1] - 调查重点为陪伴型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这些产品模仿人类特征、情感和意图 可能促使用户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与聊天机器人建立信任关系[1] - 调查要求科技公司查明人工智能模型如何处理用户输入并生成输出 以及如何监控和减轻对包括儿童在内的用户的负面影响[1] 行业产品风险 - Meta内部政策文件显示其AI聊天机器人可与儿童进行"浪漫或感性"对话 相关措辞已被删除[1] - Meta宣布调整对待青少年聊天机器人用户的方式 限制关于自残、自杀、饮食失调对话以及可能不恰当的"浪漫话题"[1] - FTC主席强调需考虑聊天机器人对儿童的影响 同时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行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1] 监管目标 - 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人工智能公司如何开发产品 为下一步采取行动提供依据[1] - 调查要求科技公司告知产品的目标受众和风险[1] - 此次调查将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过程[1]
91助手将停服;阿里云称“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消息不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0:52
巨头业务动态 - 91助手将于9月28日全面停止服务 VIP会员可申请退款 百度曾于2013年以19亿美元收购91无线[2] - 阿里云否认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言 但确认支持国产芯片供应链[3] - 微信平台加强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 要求显式或隐式标识 禁止删除或篡改标识[4] - 优必选获Infini Capital 10亿美元战略融资授信额度 计划在中东建超级工厂和研发中心 并成立合资公司[5] - Meta临时调整AI聊天机器人政策 禁止向青少年生成自残、自杀等敏感话题回应 并推荐专业帮助资源[6] - 盒马X会员店最后一家上海门店于8月31日关闭 该品牌曾对标Costco和山姆 2020年10月开业[7] - 小米汽车8月新增18家门店 全国105城共370家门店 9月计划新增32家门店 覆盖14座城市[8] 行业政策与标准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于9月1日实施 规定锂电池车最大重量55公斤 铅酸电池车63公斤 要求防篡改控制器 车速超25公里/时切断动力[9] - 新国标要求塑料材质占比不超过5.5% 鼓励安装后视镜 要求具备北斗定位功能但可关闭[9] 企业财务与资本 - 苏宁易购2025年上半年营收258.95亿元 盈利4869.3万元 同比增长230.03% 线下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9] - 禾赛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拟赴港上市 2022-2024年净收入分别为12.02亿元、18.77亿元、20.77亿元 2025年一季度净收入5.25亿元 同比增长46.3%[10]
Meta临时调整AI聊天机器人针对青少年的相关政策
新浪财经· 2025-08-31 12:25
公司政策调整 - Meta临时调整AI聊天机器人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相关政策 鉴于立法者对安全问题及不当对话的担忧 [1] - 公司正对旗下AI聊天机器人进行训练 使其不会针对自残、自杀、饮食失调等话题向青少年生成回应 [1] - AI聊天机器人将转而向青少年推荐专业机构的帮助资源 在适当时机 [1] 用户互动与保护措施 - 公司持续研究青少年与AI工具的互动方式 并相应加强保护措施 随着用户群体扩大和技术发展 [1] - 使用Facebook、Instagram等Meta旗下应用的青少年用户 未来将仅能访问部分特定AI聊天机器人 [1] - 特定AI聊天机器人主要用于提供教育支持和技能培养 [1]
美媒:警惕AI心理咨询师变成“数字庸医”
环球网资讯· 2025-08-28 07:56
青少年使用AI聊天机器人现状 - 72%美国青少年将AI聊天机器人当朋友 [1] - 近12.5%青少年(约520万人)曾向机器人寻求情感慰藉或精神支持 [1] - 约25%使用Replika的学生用户向其寻求心理支持 [1]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AI应用前景 - 去年全美18至25岁需要心理治疗的年轻人中近半数未获及时医治 [1] - AI聊天机器人在心理服务匮乏社区具有发展前景 [1] - 若运用得当可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并参与危机干预 [1] AI聊天机器人现存缺陷 - 当被问及自残问题时可能给予危险建议(如安全自残方法、自杀遗言内容) [2] - 对模糊自杀倾向问题回应不稳定(如提供枪械型号和毒药种类) [2] - 难以觉察潜在有害内容导致认知偏差 [2] 行业监管与标准化需求 - 需经过严格科学评估并出台相应监管措施 [1] - 标准化安全测试势在必行 [2] - 临床试验不足和行业基准缺失可能导致大规模"数字庸医"群体 [2]
CEO跑路后,明星AI创企被曝寻求卖身
创业邦· 2025-08-22 12:10
公司动态 - 公司近期与潜在买家、投行及员工讨论出售事宜,并与投资者商讨融资数亿美元的计划[3] - 公司于2021年由两位前谷歌工程师创立,2023年3月完成1.5亿美元A轮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3] - 2023年8月联合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被谷歌以27亿美元收购协议挖走[3][8]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网站或应用程序允许用户根据动漫角色、电视明星和历史人物原型定制聊天机器人,支持文字/语音交互[3] - 公司主要通过每月9.99美元订阅费实现盈利,订阅服务包含与文本交互为主的聊天机器人进行语音通话等功能[6] - 公司预计年底年化收入达5000万美元,较上月预测的3000万美元大幅增长,以10亿美元估值计算市销率约为33倍[6] - 公司月活跃用户数截至今年2月已增长至2000万,并推出社交信息流功能,开始承接Yelp、Webtoon等品牌广告业务[6] 运营挑战 - 自创始人及核心技术团队离开后,公司已停止自主模型开发,转而采用DeepSeek、Meta等企业的开源模型[10] - 公司每月需自行支付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模型运营费用,但将谷歌支付的部分授权费用用于回报主要投资方及持股员工[10] - 公司目前面临两起诉讼指控,称其平台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害内容,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已对该公司展开调查[10] 行业竞争 - Meta等多家科技巨头已推出类似服务,且大语言模型可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同功能,公司竞争力被逐渐削弱[12] - 自2024年初以来,硅谷类似交易已至少发生六起,AI行业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且残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