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D(业务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翰森制药:上半年创新药贡献八成收入,双靶点减肥药累计给药超千名受试者
新浪财经· 2025-08-19 07:4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3% [2] - 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82.7% [2] - 期内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每股基本盈利0.53元,同比增长14.8% [2] - 毛利67.73亿元,同比增长14.3%(2024年同期59.26亿元) [3] - 研发开支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总收入19.4% [8] 创新药业务 - 中国在售创新药共7款,抗肿瘤板块收入45.31亿元,占比60.9%,核心产品包括阿美替尼片(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TKI抑制剂)和氟马替尼片(中国首个原研慢性髓性白血病二代TKI) [4] - 代谢及其他疾病板块收入14亿元,占比18.8%,核心产品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国产首款GLP-1周制剂)2024年续约纳入医保 [4] - 阿美替尼片获英国MHRA批准上市,成为公司首个海外上市创新药 [4] 业务发展(BD)合作 - 2025年6月授予再生元公司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许可,潜在总金额超20亿美元,已获8000万美元首付款 [5] - 2024年12月与默沙东签署HS-10535(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全球许可协议,潜在总金额超2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确认首付款1.12亿美元 [7] - 2023年与GSK达成两项ADC药物授权:HS-20089(首付款8500万美元+14.85亿美元里程碑)和HS-20093(首付款1.85亿美元+15.25亿美元里程碑) [7] 研发进展 - HS-20093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国内3个适应证纳入突破性治疗,小细胞肺癌适应证进入三期临床 [8] - 当前推进超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涉及40余个项目,上半年8款新药首次获批临床 [8] - 全球4个研发中心拥有超1900名研究人员 [8] 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价37.06港元/股,市值2204亿港元 [9]
国产减肥药加速突围:如何与进口药竞争?是否还有BD预期?
新浪财经· 2025-08-12 07:50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上市 - 信达生物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信尔美)全渠道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成人肥胖/超重长期体重控制的GCG/GLP-1双靶点药物 [1] - 临床数据显示玛仕度肽使用后体重降幅达21%,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超80%,腰围减少11cm,颈围减少3cm,并改善多项心血管及代谢指标 [1] - 玛仕度肽具备一周一次给药频率和多靶点优势,相较进口药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替尔泊肽(礼来)及国产贝那鲁肽(仁会生物)更具竞争力 [1] GLP-1减肥药市场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全球收入165亿美元,替尔泊肽收入147亿美元,两款进口药已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 [1] - 中国GLP-1市场规模预计达400亿-500亿元,未来仿制药将占据重要份额 [5] - 行业研发趋势聚焦多靶点、长效化(如两周一次给药)、口服剂型及联合用药,恒瑞医药HRS9531、众生药业RAY1225等国产管线进展领先 [6] 商业化渠道拓展 - 药企加速布局电商平台(预约购药)和线下药店渠道,零售药店需转型为"体重管理解决方案提供者"以应对专业能力不足和客流分流挑战 [4][5] - 国产药企在电商、零售等本土化渠道策略上较跨国药企更具灵活性优势 [5] 行业竞争与BD动态 - GLP-1药物上市门槛高:需覆盖2500人临床试验及重塑供应链能力,具备全链条商业化能力的企业稀缺 [7] - 国产药企通过BD加速出海:联邦制药与诺和诺德达成UBT251协议(最高20亿美元)、石药集团SYH2086授权(最高20.75亿美元)、翰森制药HS-20094授权(最高超20亿美元) [7][8] - 跨国药企GLP-1研发遇挫:诺和诺德下调业绩指引、礼来口服药数据不及预期、辉瑞三次放弃GLP-1管线,但行业长期增长逻辑未改 [8][9] 临床选择与市场教育 - 医生选择减肥药需综合评估减重目标(不同药物减重幅度差异)、肌肉流失比例、合并症匹配度、耐受性及价格因素 [3] - 首次使用GLP-1药物需通过医疗机构检查排除禁忌证,安全性为优先考量 [4]
东方周度市场热点洞察:钢铁 & 创新药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创新药行业、医药行业 - **公司**:西芒渡、康方、三生、华海、神州细胞、荣昌、奥赛康、惠宇、格力、信达、博瑞、恒瑞、甘李、众生、赵岩、泰格、楚思、一品红利方、石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钢铁行业 - **行情回顾**: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围绕反内卷主题展开行情,去年11月至12月、今年3月至4月因反内卷和减产预期出现两轮行情,二季度末因减产文件未落地而调整[1][2][3][4] - **未来减产**:目前企业减产难度大,年底北方需求萎缩时减产概率更大,若有减产指标,不排除四季度集中减产[5] - **反内卷影响**:短期未来两季度反内卷加强,四季度至后年供给侧将结构性变化,中资铁矿石放量,不担心未来盈利[6] - **环保情况**:环保投资多,部分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但约20%未达标,集中在民营中小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环保成本高[7][8][9] - **产能处理**:约2亿吨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产能是未来市场重要变数[10] - **需求情况**:国内房地产致需求下降,全球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出口是重要方向,应避免出口内卷[11] - **投资机会**:三四季度布局利好,四季度企业集中减产和铁矿石变化带来机会,反内卷是重要路径,2026年上市公司分红意愿和能力改善[12] 创新药和医药行业 - **行情回顾与展望**:今年2月底至6月底创新药行情两段上涨,7月1日后行情回归,将持续并激活产业链,BD落地推动发展[13][14] - **创效催化剂**:国际化(海外销售增长和PT方式),PDONE和gopone等单品重要,PD - 1相关组合是主线[15] - **企业表现**:康方和三生在PD - 1迭代突出,奥赛康和惠宇在白介素领域进展快[16] - **关注标的**:格力、信达等公司产品数据好,赵岩、泰格等产业链公司受益,一品红利方等国际化公司值得关注[17] - **行业前景**:中国医药行业长期乐观,高学历工程师推动海外BD,行情持续[18] - **发展趋势**:长效行情持续、龙头胜出、国际化兑现[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几年北方钢企为完成去产量目标曾关闭高炉[5] - 今年焦煤在一二季度贡献大部分钢铁盈利[6] - 奥赛康预计一期临床8月或9月完成,四季度有明确效果解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