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医保支付改革背景下,商业医疗险如何突破“低频低黏性”瓶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46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然而,当前我国商业健康险与医疗医药产业合作依然存在痛点与瓶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办公室主 任、研究员窦勇表示:"最大的痛点在于为老百姓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 要政策协同;其次,商保本身在产品上还有改进的空间;第三,数据未打通,提供保险产品离不开精 算,拿不到数据就无法精算,就难以推出精准的保险产品。" 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王平洋同样指出:"当前商业健康险与医疗医药产业在合作过程中面临诸 多痛点和瓶颈,包括规模与支付体量有限、融合深度不足、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导致无法充分发挥 商业健康险的资金支付效率,进而影响了创新药械纳入保险保障的进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推动和支持下,商保医保数据互联互通落 地探索的广度和宽度不断扩大。例如,去年上海医保局已经面向商业保险开放部分脱敏后的医保数据, 支持"沪儿保""沪享保·中端医疗保险""沪补保"等8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完成大数据测算。这也是全国首 次规范流程、形成机制地将医保数据开放给保司进行精算测算。 随着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叠加药品集采常态 ...
DRG改革铺开,“十年顶流”百万医疗险如何再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6:41
DRG是指将临床特征与医疗资源消耗相近的病人分入同一组,医保机构以组为单位向医疗机构"打包付 费";DIP付费则是我国独创的一种付费方式,在分组上颗粒度更精细。 但二者的基础原理相同。"一口价"的结算方式下,若存在超支,将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损失,若有结 余,将算作医疗机构的利润。医院的激励机制转变为"控制成本也能获得收入",就医费用下降成为趋 势。 2025年,《蛮好的人生》以"保险争议"获得流量,曾经保险圈的"网红产品"却陷入质疑风波。 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铺开后,曾被认为应人手一个的"百万医疗险"被一些自媒体描述为"鸡 肋",陷入"误读"和"唱空"的漩涡。 "高端医疗险"还是"百万医疗险"?当投保人频频发出"哈姆雷特之问"时,部分保险公司却看到改革浪潮 中的新需求和机遇,悄然完成产品升级。 百万医疗险"鸡肋"? DRG/DIP改革刀刃向内,目标是斩断医保、医院、医生之间"多开项目获得收益"的利益分配模式,但刀 锋却伤到了百万医疗险。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分析称,DRG/DIP改革后,医疗费用整体处于下降趋 势,百万医疗险的"补偿性"功能可能会相对减弱。 大多数采用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