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 G

搜索文档
投资策略周报:震荡中枢抬升,两个新机会-20250706
开源证券· 2025-07-06 18:13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结构性机会重要,除“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外,还有“深海科技”和“次新股”两大新机会 [2][3] 震荡中枢抬升,但仍“上有顶下有底” - 对指数有效突破维持乐观判断,月线动量扭转或改变横盘窘境,金融科技板块情绪龙头或 7 月突破,成交额中枢上行加非银领涨使市场震荡中枢上移概率大 [2] - 从 DDM 视角看,不支持指数快速突破,盈利尚在磨底,盈利底不早于 3 季度末到来且本轮盈利周期弹性不大;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宽信用,风险偏好由稳增长政策和“稳市组合拳”支撑 [2] 深海科技——贯穿下半年的强主题机会 - “深海科技”是“底线思维”下政策确定性的交集,对应内需消费、“自主可控”科技和军工、对欧洲出口占比高三大确定性方向,在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中被重视 [24][25] - 政策引入“深海科技”概念体现对相关领域持续关注,有望在“十五五”规划中提级为战略性重点领域,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29] - 深海科技产业链广且深,包括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能源与动力系统,中游深海探测、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下游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等 [4] 次新股——相对经济信心提升下的风偏受益品种 - 自 2024 年 9 月起次新股重新占优,相对走势触底后中枢大幅抬升呈向上趋势 [5] - 2022 年至今次新股走势与中国相对经济及其预期相关,中国相对经济信心提升带来风偏上行,未来中期次新股将持续占优 [38] - 万得次新股指数不具备可跟踪操作性,构建开源次新股指数,扩大上市时长包含更多新经济、新产业个股,在该指数基础上叠加指标精选次新股 [5] 当下配置建议:△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 配置核心思路为行业下层分散,沿“地缘风险溢价”线索追求预期差最大和国内确定性方向,配置“Delta G 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6] - 行业配置“4+1”建议包括“内循环”内需消费、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军工、成本改善驱动、出海结构性机会、中长期底仓 [6]
投资策略周报:箱体震荡的突破契机,及当下的配置思路-20250621
开源证券· 2025-06-21 21:57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以来A股窄幅震荡,预计震荡形势至少持续至7月政治局会议,后续突破需盈利端、政策端或海外端新催化;今年无普遍意义上的大类风格占优及快速轮动;当下配置思路为Delta G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2][3][4] 5月以来A股窄幅震荡的原因和未来突破箱体的可能催化 - 自5月至今,上证指数在3300 - 3400区间窄幅波动近2个月,宽基指数波动率低 [2][10] - 窄幅波动的DDM背景:上有顶,盈利尚在磨底,盈利底不早于3季度末到来,且本轮盈利周期弹性不大;下有底,估值构成支撑,政府部门支撑宽信用,风险偏好由稳增长政策和“稳市组合拳”支撑 [2][10] - 震荡形势预计至少持续至7月政治局会议,突破箱体震荡需分子或分母端新催化,目前催化未出现,需跟踪 [2][11] 今年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大类风格占优以及快速的轮动 - 今年以来领涨的30个细分二级行业中,消费、成长、金融、周期均有出现,领涨行业以消费、成长板块居多但分散,无整体性强势beta行情 [3][20] - 原因包括:盈利仍在下行通道,盈利上行弹性预计不大;每个风格有亮点也有缺陷;海外不确定性持续发酵,如地缘事件、关税谈判、美联储降息不确定 [3][23][25] 窄幅震荡+大类风格不强势下的配置思路 - 配置核心思路:下沉到细分板块,避免单一板块过度集中;沿“地缘风险溢价”线索,追求预期差最大和国内确定性方向;配置Delta G消费+自主可控科技+稳定型红利+黄金 [26] - 消费思路:关注Delta G线索下的服装鞋帽、汽车等细分行业,Delta G重视盈利增速边际变化方向,“新消费”契合该线索 [26] - 科技思路:关注自主可控+军工,如AI+、机器人等,下半年投资难度增加,需缩圈配置并抓住业绩确定性 [27] - 红利思路:关注稳定型红利(银行、公共事业),构建优化高股息组合,选用4指标进行高股息优化选股 [27] - 黄金:黄金和军工是大变局下长期战略配置资产,3季度初是最佳配置时点,因美国国债到期、中美谈判、降息预期及央行购金等因素 [4][28][29]
投资策略专题:从“第四消费时代”看未来消费机遇
开源证券· 2025-06-17 20:13
报告核心观点 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总量承压、结构分化”趋势,与日本“第四消费时代”特征相似,以 Delta G 为核心线索分析消费细分品类投资机会 [2]。 日本消费四十年的突围逻辑 “第四消费时代”的核心特征 - 消费观念从“占有型”转向“共享型”“体验型”,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个人认同方式发生深层次变革 [11][12]。 - 社会背景从经济泡沫破裂和长期停滞转为多重危机与不确定性叠加,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国民价值观从个体主义转向共享与社会联系,消费取向趋向“无品牌”“朴素”“环保”“本土”,消费主题转向集体性与生活方式导向,消费承担者扩展至所有年龄层 [12]。 - 演进特征沿共享意识崛起、环保与简约取向强化、本土化与地方文化意识觉醒、消费重心从物质向服务转移四条主线展开 [15][16][17]。 消费转型的驱动因素 - 经济长期低迷与系统性社会压力叠加,GDP 增速低位波动、失业率稳定但经济危机期间波动大,促使消费行为理性化与安全性导向转型 [19][20]。 - 人口结构深刻剧变,老龄化和单身化趋势明显,老龄群体消费倾向服务领域,年轻人对共享空间接受度上升,催生新消费场景 [22][23][24]。 - 消费心理结构性转变,从“炫耀性消费”转向关注“意义感”“情绪价值”与“过程体验”,为本土品牌提供差异化生存空间 [26]。 消费转型结果 - 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边缘化,服务型产业扩张,低价定位品牌受益,体现“低价高效”市场逻辑 [28][29]。 - 日本动漫产业逆势扩张,市场规模增长超 2 倍,全球化战略打开海外增长空间,海外市场规模从不足 4000 亿日元增长至超 1.4 万亿日元 [30][31][33]。 - 日本品牌通过“本土化叙事”强化文化软实力,构建差异化认知,文化体验型产业形成文化输出与服务出口结合的商业模式 [32]。 日本消费转型经验的启示 - 中国应建立以人群为基础的分层运营体系,响应多元化消费偏好 [39]。 - 提前布局“银发经济”与“单身经济”产业链,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39]。 - 企业应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融入环保理念,践行可持续消费 [40]。 - 品牌升级应注重文化,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提升品牌文化张力与用户认同感 [43]。 消费应以 Delta G 为核心线索 市场回顾 今年以来消费股超额收益显著,政策支持方向向消费和科技倾斜,财政对消费维度边际支出持续扩张 [44]。 新消费 VS 传统消费 - “新消费”与“传统消费”划分相对,界限日益模糊,单纯以新旧划分投资逻辑不合时宜 [45][47]。 - Delta G 重视盈利增速边际变化方向,包括底部反转和业绩再加速两种形态,是筛选消费投资的关键指标 [48]。 三条主线下,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思路一:基于景气预期,个护用品、调味发酵品Ⅱ等行业盈利预测增速边际抬升,景气预期拐头向上,饮料乳品Δg 边际变化最显著 [54]。 - 思路二:盈利预测上调幅度,互联网电商、摩托车及其他等行业盈利预测显著上修,调味发酵品Ⅱ、饮料乳品等行业相对 A 股表现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68][69]。 - 思路三:实际财报线索中的 Delta G,乘用车、黑色家电等行业盈利增速持续边际上行,包装印刷、个护用品等行业业绩反转 [73][74][76]。
投资策略周报:关于港股和消费的两大核心问题-20250615
开源证券· 2025-06-15 13:1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以来AH溢价显著收窄,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监管趋缓催化下,AH溢价率有望进一步回落至2016 - 2019年相对低位;消费板块应以盈利增速的边际变化(Delta G)为核心线索,从未来、现在与过去三个时间维度梳理结构性机会;大变局下行业配置给出“4 + 1”建议 [1][2][3] 分组1:AH溢价的回落仍有进一步空间 AH溢价产生的原因 - AH溢价根本原因在于分母端估值差异,2015年以来A/H持续溢价原因包括A股相对港股有估值溢价、分母端流动性锚不同、A股有流动性溢价和打新“看涨期权”溢价 [14][15][22] 本次AH溢价走势背离“常态”的原因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截至2025年6月9日,年内净流入总额达6658亿元,流入节奏加快,造成部分A股定价异常,提示其被低估机会 [23] - 分母端流动性锚阶段性改变,美元指数走弱使香港基础货币扩张,流动性改善,Hibor走低,支撑港股估值,推动AH溢价阶段性收窄 [24] AH溢价未来趋势 - AH溢价指数处于自2015年来的40.2%分位值,较3月12日下跌5.3%,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港股个股辨识度高吸引南下资金,A/H估值有望进一步平衡 [30][31] 分组2:消费应以Delta G为核心线索 新消费VS传统消费 - 新旧消费界限日益模糊,单纯以新旧划分投资逻辑不合时宜,Delta G成为关键指标,能反映行业底部修复、业绩反转或加速增长趋势 [35][36] 三条主线下消费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 景气预期:个护用品、调味发酵品Ⅱ等行业近期盈利预测增速边际抬升,饮料乳品Δg边际变化最显著 [42] - 盈利预测上调幅度:互联网电商、摩托车等行业盈利预测显著上修,食品饮料、贸易Ⅱ等行业虽Delta G为负但优于A股,有一定抗风险能力和转型潜力 [54][55][56] - 实际财报线索中的Delta G:乘用车、黑色家电等行业盈利增速持续边际上行;包装印刷、个护用品等行业2024年报为负、2025Q1转正,业绩反转信号强烈 [58][60][61] 分组3:投资建议 - 行业配置“4 + 1”建议:“内循环”内需消费关注盈利增速边际改善细分领域;科技成长自主可控 + 军工关注AI +等;成本改善驱动关注养殖等;出海结构性机会关注中欧贸易和小品类出海;中长期底仓配置稳定型红利等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