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潮玩经济
搜索文档
线上线下李鬼横行,潮玩深陷高仿之困
齐鲁晚报· 2025-11-11 22:50
泡泡玛特Crybaby系列市场热度 - Crybaby IP推出“度假模式”系列盲盒后迅速售罄,其中隐藏款在二级市场价格高达999元,溢价超过6倍 [1][3] - 该系列在线下门店如济南万象城、世茂国际广场也处于缺货状态,上新时间未定 [3] 高仿潮玩产品市场现状 - 线上平台有商家打着“跨境新品”、“源头工厂”旗号销售高仿产品,有店铺销量累计超过十万件,Crybaby仿版挂件单价从12元至40余元不等,有商家销量记录高达2.9万件 [1][3] - 线下夜市摊位售卖仿版泡泡玛特Labubu等IP挂件,售价低至15元/个,部分产品配有相似包装盒,商家声称产品来自工厂开模或品牌代工厂 [1] - 部分潮玩专卖店销售“渠道货”,声称省去检测费用,价格比官网便宜 [2] 高仿产品销售策略与监管挑战 - 线上销售方式日趋隐蔽,商家仅在直播时段展示仿版商品,店铺橱窗不予陈列,产品名称使用数字代号以规避审查 [3] - 电商平台表示会定期根据关键词检查盗版产品,消费者可举报违规商家,平台会进行下架和处罚 [4] - 2024年上半年上海海关查获97批次侵犯泡泡玛特商标权及著作权的文创产品,涉及侵权货物6.3万余件 [4] 潮玩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 [5] - 行业专家建议品牌应联合上下游构建全方位IP保护体系,包括技术加密和严格保密协议,监管部门需实现盗版全链条打击 [5]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5 08:07
IP潮玩定义与特征 - 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立知识产权属性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 - 区别于传统玩具,不一味追求可玩性或教育性,但具有收藏及潮流属性,因IP赋能容易在网络上引起高话题度和影响力 [2] 行业发展历程 - 90年代末从香港独立设计师起步,与街头文化紧密联系;21世纪初期中国涌现潮玩设计师,本土文化IP开始崭露头角 [3] - 2010年中国玩具行业迎来首次上市潮,动漫+玩具模式推动本土产业崛起,盲盒形式从日本发端成为主流玩法 [3] - 2016年起泡泡玛特原创IP盲盒进入大陆市场,行业爆发式增长,进入多元IP繁荣期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IP来源(企业原创或二创开发),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 [5] - 大型企业可贯穿全产业链,实现IP开发、运营及销售一体化;潮玩展会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扮演枢纽角色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3.8% [6]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 [6]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泡泡玛特 - 2010年成立,2016年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港交所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 [9] - 2020-2022年线下业务受挫,通过机器人商店和线上渠道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应对盲盒监管新规推出明盒产品和保底机制 [9] - 2023年后深化全球化与文化赋能,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 [9] - 商业模式核心为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拥有自有、独家、授权三类IP,自有及独家IP营收贡献上涨;中游进行IP对外授权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用代工模式并推进柔性供应链改革;营销端利用会员体系与展会资源;渠道端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 [11]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万代南梦宫 - 1950年创立,2005年与南梦宫合并,提出IP轴战略,打破业务壁垒实现跨媒体开发 [14] - 2014年加速全球化,2015年进军中国市场;近年通过收购Crunchyroll强化流媒体布局,2025年与索尼共同投资100亿日元开发粉丝社群平台 [14] - IP轴战略核心为“一个IP,多领域发展”,通过游戏、动画、周边商品、线下娱乐等多元化业务挖掘IP价值,例如《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一番赏盲盒组合,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6]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集卡社 - 2020年由广州杰森动漫孵化,以《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市场,定位收藏类卡牌 [17] - 2021-2022年加速签约头部IP丰富产品矩阵;2023年获平台方领投资本,拆卡直播爆发,上线高端收藏线并创立线下官方门店 [17] - 形成内容+渠道护城河:内容端依托多元IP矩阵与稀有度机制及高端工艺;渠道端构建抖音直播增量、天猫/京东承接、线下经销广覆盖的闭环 [19] 社媒声量与热点 - 2024年IP潮玩社媒声量明显回升,与热点事件、新品发布相关,如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拉动用户互动量跃升 [21] - 小红书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等精致收藏向分享;抖音侧重拆盲盒、送礼等娱乐化玩法,体现平台用户兴趣差异 [23] - 潮玩品类增速分化:盲盒维稳,手办领涨,BJD因《甄嬛传》等IP联动加速大众渗透;卡牌、毛绒玩具、拼装模型增长稳定;积木市场步入成熟 [25] 玩法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IP潮玩玩法呈现多元格局:换娃、改娃等基础场景声量靠前;抽卡、拆盒等玩法增长动力强,成为创新升级趋势 [27]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超半数消费者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体现完整收集和场景搭建主流玩法 [30] - 高频复购同一IP产品的消费者中,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构成双重驱动力 [30] 消费渠道洞察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其次为品牌官网及官方微信账号,形成内容种草-官方验证路径 [33] - 沉浸式开箱视频为最具煽动性营销形式,品牌联名活动位居第二;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 [33] - 消费者决策优先考量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及价格因素 [33] 出海与数字化趋势 - 国产潮玩品牌出海地区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欧美市场最大但文化审美差异显著;日本市场本土IP占主导渠道壁垒高;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较高 [36] - 数字潮玩依托区块链NFT确权机制和元宇宙平台,受年轻世代虚拟身份文化认同推动,但面临监管不确定性、技术门槛、内容同质化等挑战 [38]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0-17 08:03
IP潮玩行业定义与特征 - IP潮玩是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 - 区别于传统玩具,IP潮玩不一味追求可玩性或教育性,但具有收藏及潮流属性,因IP赋能容易在网络上引起高话题度和影响力 [2]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历经二十余年探索已处于成熟发展期,最早由香港独立设计师带动起步,与街头文化紧密联系 [3] - 2010年中国玩具行业迎来首次上市潮,动漫+玩具模式或自有品牌运营推动本土玩具产业崛起,盲盒形式从日本发端并成为主流玩法 [3] - 2016年起泡泡玛特原创IP盲盒进入大陆市场,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潮玩品牌逐渐增多,进入多元IP繁荣期 [3]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8% [6] - 预计2027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 [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IP来源,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 [5] - 大型企业会贯穿整个产业链,做到集IP开发、运营及销售为一体,更好地把控每个环节 [5] - 潮玩展会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扮演枢纽角色 [5] 主要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泡泡玛特 - 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上游IP来源包括自有IP、独家IP、授权IP三种类型,近年来自有及独家IP营收贡献呈现上涨态势 [11] - 通过PDC进行潮玩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取代工模式,2020年开始进行柔性供应链改革 [11] - 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包括直营店、机器人商店、电商平台和自有APP等 [11] - 2016年签约设计师Kenny Wong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 [9] - 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展现出强大的成长韧性与创新能力 [9] 万代南梦宫 - 2010年正式提出IP轴战略,将公司所有业务围绕IP价值最大化进行重组,构建以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16] - 战略核心是一个IP多领域发展,通过游戏、动画、周边商品、线下娱乐等多元化业务形态实现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长期运营 [16] - 《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一番赏盲盒组合,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6] - 从传统玩具与游戏制造商蜕变为覆盖内容创作、数字娱乐、线下体验的全球娱乐生态构建者 [14] 集卡社 - 依托多元IP矩阵与全渠道覆盖,形成内容+渠道两大护城河 [19] - 连续签约国漫/影视/游戏/文博等头部与潜力IP,叠加稀有度机制与高端工艺,沉淀持续的内容壁垒与溢价能力 [19] - 构建抖音直播为增量、天猫/京东为承接、线下经销为广覆盖的闭环,触达核心玩家与泛人群 [19] - 2020年正式推出品牌并以《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市场,确立品牌收藏类卡牌定位 [17] 消费者行为与偏好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产品,超过半数消费者将购买的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 [30] - 高频复购同一IP产品的消费者中,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构成双重驱动力 [30] - 社媒平台已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首要入口,其次为品牌官网及官方微信账号 [33] - 购买渠道选择呈现双核心特征,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平分秋色 [33] - 消费者决策时优先考量三大因素: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及价格因素 [33] 市场趋势与热点 社媒表现 - IP潮玩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于今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的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跃升 [21] - 国潮IP、AI+潮玩等创新概念及新兴IP的涌现为热度增长注入动能 [21] - 小红书围绕潮流玩具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等,偏向精致、收藏向分享 [23] - 抖音更注重玩法,以拆盲盒、送礼等独特玩法带动热度,侧重娱乐化、大众化传播 [23] 品类表现 - 潮玩细分品类声量与增速呈现明显分化特征,盲盒品类仍凭借最大市场基数和持续玩法创新与IP联动维持稳健增速 [25] - 手办以最高增速在各品类中实现突围,BJD受益于《甄嬛传》等头部IP联动成功实现大众圈层渗透 [25] - 卡牌、毛绒玩具和拼装模型增长态势保持稳定,积木增速平缓表明该市场已步入成熟阶段 [25] 玩法创新 - IP潮玩玩法呈现多元格局,换娃、改娃等玩法声量靠前,社媒讨论度高,是较受关注的基础场景 [27] - 抽卡、拆盒等声量虽相对靠后,但增长动力强,成为IP潮玩玩法创新升级的新趋势方向 [27] 新兴发展方向 潮玩出海 - 海外市场成为国产IP潮玩品牌新的增量市场,出海地区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等 [36] - 欧美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潮玩市场,消费者以25-45岁高收入群体为主,偏好艺术玩具和影视IP手办,但文化审美差异显著且渠道依赖线下专卖店,出海难度最大 [36] - 日本市场本土IP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便利店与秋叶原渠道壁垒高,难度次之;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较高且支付基础设施不完善,出海难度中等 [36] 数字潮玩 - 区块链NFT确权机制赋予虚拟藏品稀缺性与流转价值,元宇宙平台构建沉浸式社交空间 [38] - 年轻世代对虚拟身份的文化认同推动数字潮玩成为圈层符号,其社交货币属性加速从小众爱好向大众文化渗透 [38] - 与游戏、影视、时尚产业的联动不断深化,但发展受制于全球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技术门槛与成本壁垒等挑战 [38]
2025千亿IP潮玩经济崛起:解码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和集卡社的商业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39
市场概览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已达678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 [2] - IP潮玩定义为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消费群体,强调观赏性、艺术价值和收藏属性 [2] - 行业发展历经起步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探索期(2010-2015)和成熟期(2016年至今),泡泡玛特引入Molly系列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 [2] IP分类与产业链 - IP来源分为三大类:原创类IP(艺术家/设计师IP、品牌自研IP、品牌衍生IP)、授权类IP(表情包IP、影视IP、动漫IP、游戏IP、品牌授权IP)和公共符号类IP(文化符号IP、自然生物IP) [8] - 产业链上游为IP来源,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大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8] - 潮玩展会在产业链中扮演枢纽角色,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 [8]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2016年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港交所上市,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 [10] - 泡泡玛特成功核心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涵盖自有IP、独家IP、授权IP,中游通过PDC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取代工模式,渠道端构建线上线下全网络 [14] - 万代南梦宫2010年提出"IP轴战略",围绕IP价值最大化重组业务,例如《龙珠》IP通过多元化业务形态,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4][17] 产品与营销策略 - LABUBU采用"丑萌美学"形象打破传统审美,商业层面运用盲盒机制和稀缺性运营刺激收集欲,营销上借助明星自发传播,用户运营激发UGC创作 [14] - 高达系列构建"内容-商品-体验"生态闭环,通过长线内容供给实现代际传承,多品牌版本矩阵覆盖全消费层级,线下高达基地结合地标打卡与沉浸体验 [17] - 集卡社核心竞争力来自多元IP矩阵及渠道全面覆盖,采用"左侧布局"策略提前与版权方合作,通过产品节奏维持热度,构建抖音直播、天猫京东、线下经销的闭环 [22] 社交媒体趋势 - 2025年IP潮玩社媒声量明显上升,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国潮IP"、"AI+潮玩"等创新概念注入动能 [22] - 小红书围绕"潮流玩具"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偏向精致收藏向分享;抖音注重"拆盲盒""送礼"等玩法,侧重娱乐化大众化传播 [25] - 盲盒品类维持稳健增速,手办以最高增速突围,BJD借头部IP联动实现大众圈层渗透,卡牌、毛绒玩具和拼装模型增长稳定,积木市场步入成熟阶段 [25] 消费者洞察 - IP潮玩消费者大多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性别分布总体平衡,年龄以21-35岁中青年为主,月收入6000-10000元用户占比约37% [26] - 超80%消费者单次消费在200元以上,年购买频次集中在3-10次,超六成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超半数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 [26][27]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沉浸式开箱视频是最具煽动性的营销形式,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 [27] 未来机遇与挑战 - 超50%消费者预期未来消费金额增加,近13%表示消费将增加30%,34%消费者希望未来引入更多元国潮IP [28]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量:欧美市场偏好艺术玩具和影视IP手办,日本市场本土IP占主导,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问题严重 [28] - 国产潮玩出海面临文化适配与本地化不足、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与盗版泛滥(东南亚盗版年交易额超10亿美元)、渠道依赖与供应链不稳定三大挑战 [28] 行业发展趋势 - IP潮玩品牌通过多元化品类拓展突破增长边界,如泡泡玛特切入轻奢珠宝、迪士尼构建分层授权生态、宝可梦融合IP餐品与主题空间 [30] - 行业领袖指出Z世代和新中产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消费动机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导向,更注重故事共鸣和价值观认同 [30] - 未来成功企业需具备全产业链布局能力、对IP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对社媒趋势的敏锐洞察及创新应变能力 [30][31]
艾瑞咨询: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5 18:20
IP潮玩市场概览 - IP潮玩定义为具有高辨识度独立IP属性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15-40岁消费者,核心价值在于艺术性与收藏性,区别于传统玩具的功能性定位 [8][9] - 行业发展历经起步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探索期(2010-2015年)和成熟期(2016年至今),2016年泡泡玛特推出盲盒后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10][11] - IP来源可分为原创IP、授权IP和公共符号IP三大类,并可细分为艺术家/设计师IP、影视IP、动漫IP等十个细分类别 [12][13] - 产业链涵盖上游IP设计、中游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终端销售渠道及展会环节,部分大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5][16]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达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8%,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 [17][18] IP潮玩热门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多IP矩阵及全球化策略发展,2020年上市,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 [21][22][24] - LABUBU凭借反主流审美设计、稀缺性运营和明星效应(如Lisa、蕾哈娜)实现破圈,2025年1-6月社媒互动量达4812835次 [27][28] - 万代南梦宫以“IP轴战略”构建全产业链生态,打破部门壁垒进行跨职能IP运营,例如《龙珠》IP在2025财年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30][32][33] - 高达系列通过“内容-商品-体验”闭环长盛不衰,采用影视与模型同步开发机制,多品牌矩阵覆盖从50元入门级到万元级收藏级产品 [34][35] 中国IP潮玩社媒研究 - 2025年IP潮玩社媒声量回升,3月潮玩竞技综艺推动互动量增长,“国潮IP”和“AI+潮玩”成为热点话题 [2] - 小红书平台侧重精致收藏分享,抖音平台注重娱乐化传播,品类增速出现分化,手办领涨,BJD渗透加速 [2] - “换娃”、“改娃”玩法社媒声量高,“抽卡”、“拆盒”互动增长快,自然生物类与表情包类IP增速领先 [2] IP潮玩消费者洞察 - 消费主力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21-35岁中青年中产群体,男性略多,月收入6000-10000元占比37%,超80%消费者单次消费金额超过200元 [2] - 盲盒与手办为常消费品类,收藏与减压是主要购买动机,社媒是信息首要来源,沉浸式开箱视频最易激发购买欲 [2] - 购买渠道以货架电商和品牌线下店为主,产品质量、同质化、定价虚高是主要消费痛点,超50%消费者计划增加未来消费 [2] IP潮玩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 出海成为国产品牌增量方向,但需应对文化适配、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等挑战 [3] - 数字潮玩领域存在技术、消费文化、跨界融合机遇,同时面临监管、技术、信任问题 [3] - 多元化品类拓展是突破增长天花板的选择,需解决品牌建设、供应链优化、价格敏感度问题 [3]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30 08:07
IP潮玩行业概览 - 潮玩是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 主要面向成年人 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因IP赋能而具有高话题度和影响力[1] - 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进入成熟期 2016年泡泡玛特推出MOLLY盲盒系列带动行业爆发式增长[2] - 产业链涵盖上游IP来源 中游IP运营及生产制造 下游终端销售渠道 部分大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3.8%[6]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2029年达近1300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6] 头部企业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增长 上游拥有自有/独家/授权三类IP 中游进行IP授权和产品开发 下游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11] - 万代南梦宫推行"IP轴战略" 以IP为核心进行跨媒体开发 例如《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盲盒组合 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 同比增长35.5%[16] - 集卡社依托多元IP矩阵与全渠道覆盖形成护城河 连续签约国漫/影视/游戏等头部IP 构建抖音直播+天猫/京东+线下经销的闭环渠道[19]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产品 超半数消费者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30] - 高频复购消费者受"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双重驱动 体现对角色系列化的追求和通过获取形象缓解压力的需求[30]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 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33] 细分品类与玩法趋势 - 盲盒品类凭借最大市场基数和持续玩法创新维持稳健增速 手办品类以最高增速实现突围 BJD因头部IP联动加速大众渗透[25] - "换娃""改娃"等玩法社媒讨论度高 "抽卡""拆盒"等玩法增长动力强成为创新趋势[27] - 小红书平台聚焦盲盒/联名/周边等精致收藏向内容 抖音平台侧重拆盲盒/送礼等娱乐化传播[23] 行业新兴趋势 - 海外市场成为国产潮玩品牌新增量 欧美市场难度最大 日本市场次之 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挑战中等[36] - 数字潮玩通过区块链NFT确权和元宇宙社交空间发展 面临监管不确定性/技术门槛/内容同质化等挑战[38] - IP潮玩社媒声量呈现复苏势头 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