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21 08:07
IP潮玩行业定义与特征 - IP潮玩是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2] - 区别于传统玩具,IP潮玩不追求可玩性或教育性,但具有收藏及潮流属性,因IP赋能容易在网络上引起高话题度[2]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通过二十余年探索已处于成熟发展期,最早由香港独立设计师带动起步[3] - 2010年中国玩具行业迎来首次上市潮,"动漫+玩具"模式推动本土产业崛起,盲盒形式从日本发端成为主流玩法[3] - 2016年起泡泡玛特原创IP盲盒进入大陆市场,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进入多元IP繁荣期[3]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8%[6]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IP来源,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5] - 大型企业会贯穿整个产业链,实现集IP开发、运营及销售一体化[5] - 潮玩展会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扮演枢纽角色[5] 代表性企业商业模式 泡泡玛特 - 2010年成立,2016年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9] - 2020-2022年线下业务受创后通过机器人商店和线上渠道实现逆势增长[9] - 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拥有自有IP、独家IP、授权IP三种类型,自有及独家IP营收贡献呈上涨态势[11] - 采取代工模式并设立供应链管理中心,2020年开始柔性供应链改革[11] - 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包括直营店、机器人商店、电商平台和自有APP等[11] 万代南梦宫 - 1950年创立,2005年与南梦宫合并后开启"IP轴战略",实现跨媒体开发[14] - 2014年加速全球化布局,2015年进军中国市场,近年通过收购强化流媒体布局[14] - "IP轴战略"核心是"一个IP,多领域发展",通过游戏、动画、周边商品等多元化业务实现IP价值深度挖掘[16] - 例如《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一番赏盲盒"组合,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16] 集卡社 - 2020年正式推出品牌,以《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市场,确立"收藏类卡牌"定位[17] - 通过强IP授权积累品牌影响力,形成竞争壁垒,2023年获平台方领投融资[17] - 形成"内容+渠道"两大护城河:连续签约头部与潜力IP,叠加稀有度机制与高端工艺[19] - 构建"抖音直播为增量、天猫/京东为承接、线下经销为广覆盖"的闭环渠道体系[19] 社交媒体与消费者洞察 - IP潮玩在社交媒体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21] - 小红书围绕"潮流玩具"聚焦盲盒、联名、周边等,偏向精致收藏向分享;抖音更注重"拆盲盒""送礼"等娱乐化玩法[23] - 潮玩细分品类增速分化显著:盲盒维稳,手办领涨,BJD因《甄嬛传》等IP联动实现大众圈层渗透[25]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产品,超半数消费者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30] - 高频复购消费者中,"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构成双重驱动力[30] 渠道与营销特征 - 社媒平台已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首要入口,形成"内容种草-官方验证"的信息获取路径[33] - 购买渠道呈现"双核心"特征,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平分秋色[33] - 消费者决策优先考量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及价格因素[33] 行业发展趋势 出海机遇 - 欧美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潮玩市场,消费者以25-45岁高收入群体为主,偏好艺术玩具和影视IP手办[36] - 日本市场本土IP占据绝大部分份额,渠道壁垒高;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较高[36] - 随着跨境电商渠道完善及国产IP全球影响力提升,国产IP潮玩出海未来空间可观[36] 数字潮玩 - 区块链NFT确权机制赋予虚拟藏品稀缺性与流转价值,元宇宙平台构建沉浸式社交空间[38] - 年轻世代对虚拟身份的文化认同推动数字潮玩成为圈层符号,社交货币属性加速向大众文化渗透[38] - 行业需在技术创新与合规发展间寻求平衡,通过内容原创与生态协同推动长期价值沉淀[38]
李健:荣耀与奥飞娱乐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北京商报· 2025-11-12 21:08
合作核心内容 - 荣耀与奥飞娱乐于11月12日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 - 双方将共同探索“AI+潮玩”新赛道 [1] - 合作旨在将荣耀的AI能力与奥飞娱乐的国民级IP生态进行深度融合 [1] 合作产品规划 - 计划推出AI交互潮玩机器人系列产品 [1] - 计划推出荣耀联名款AI潮玩周边系列产品 [1] - 计划推出潮玩与APP联动的产品系列 [1] - 目标为打造兼具情感陪伴与智慧交互的创新产品 [1]
商社美护行业周报:10月CPI表现超预期,离岛免税新政落地海南免税消费市场升温-20251111
国元证券· 2025-11-11 22:43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6][8][29] 核心观点 - 10月CPI表现超预期,服务消费环比由降转涨,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六个月扩大 [4] - 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效果显著,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同比增长34.86% [5] - 重点关注美护、IP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 [6][29] 周行情回顾 - 报告期内(2025年11月03日至11月07日),商贸零售指数上涨0.31%,社会服务指数上涨0.11%,美容护理指数下跌3.1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7、第19和第31位 [3][15] -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08%,深证成指上涨0.19%,沪深300指数上涨0.82% [3][15] - 细分子板块中,贸易板块表现最佳,上涨7.47%,酒店餐饮板块上涨2.85%;互联网电商板块下跌3.53%,饰品板块下跌3.10% [3][17] - 个股方面,A股商贸零售行业中,中信金属周涨幅达31.77%,吉宏股份跌幅为11.97%;社会服务行业中,全聚德上涨11.47%;美容护理行业中,锦盛新材上涨6.20%,华熙生物下跌7.80% [20][21] 重点行业数据及资讯 - **宏观经济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0.2%,高于市场预期,上月为下降0.3%;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4] - **美护行业**:金佰利将收购科赴,交易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爱茉莉太平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加41%;半岛医疗国内首款非减脂类械三聚焦超声设备获批;微度医疗“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获批上市 [4] - **出行链**:2025年第45周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近10.1万架次,同比2019年上升1.3%;离岛免税新政实施首周,海南省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5.06亿元人民币,购物人数7.29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4.86%和3.37% [5][24] - **IP衍生品**:52TOYS澳门首店开幕;上海迪士尼宣布将建设第四座主题酒店;浪浪山IP联动销售金额预计超25亿元人民币;荣耀与奥飞娱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AI交互潮玩等产品 [5][24][27][28] - **零售行业**:博裕资本以约40亿美元收购星巴克中国60%股权;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新客双11电商订单破亿;饿了么将改名淘宝闪购 [5][28] 投资建议与推荐标的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重点关注美护、IP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 [6][29] - 具体推荐标的包括: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丸美生物、润本股份、珀莱雅、潮宏基、福瑞达等 [6][29] - 报告附表中对珀莱雅、贝泰妮、福瑞达、巨子生物、潮宏基等重点公司给出了“买入”或“增持”的投资评级及盈利预测 [12]
荣耀与奥飞娱乐将合作开发AI交互潮玩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11-05 15:30
合作核心内容 - 公司与奥飞娱乐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AI交互潮玩机器人”等产品[1] - 合作将面向年轻潮玩群体,探索“AI+潮玩”新赛道[1] 合作产品系列 - 共同开发三大系列产品:“荣耀联名款AI潮玩周边”及“潮玩+APP联动产品”[1] - 产品系列包括“AI交互潮玩机器人”[1]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1-05 08:07
IP潮玩定义与特征 - 具有高辨识度的独立知识产权属性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 - 区别于传统玩具,不一味追求可玩性或教育性,但具有收藏及潮流属性,因IP赋能容易在网络上引起高话题度和影响力 [2] 行业发展历程 - 90年代末从香港独立设计师起步,与街头文化紧密联系;21世纪初期中国涌现潮玩设计师,本土文化IP开始崭露头角 [3] - 2010年中国玩具行业迎来首次上市潮,动漫+玩具模式推动本土产业崛起,盲盒形式从日本发端成为主流玩法 [3] - 2016年起泡泡玛特原创IP盲盒进入大陆市场,行业爆发式增长,进入多元IP繁荣期 [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IP来源(企业原创或二创开发),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 [5] - 大型企业可贯穿全产业链,实现IP开发、运营及销售一体化;潮玩展会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扮演枢纽角色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3.8% [6]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 [6]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泡泡玛特 - 2010年成立,2016年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港交所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 [9] - 2020-2022年线下业务受挫,通过机器人商店和线上渠道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应对盲盒监管新规推出明盒产品和保底机制 [9] - 2023年后深化全球化与文化赋能,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 [9] - 商业模式核心为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拥有自有、独家、授权三类IP,自有及独家IP营收贡献上涨;中游进行IP对外授权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用代工模式并推进柔性供应链改革;营销端利用会员体系与展会资源;渠道端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 [11]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万代南梦宫 - 1950年创立,2005年与南梦宫合并,提出IP轴战略,打破业务壁垒实现跨媒体开发 [14] - 2014年加速全球化,2015年进军中国市场;近年通过收购Crunchyroll强化流媒体布局,2025年与索尼共同投资100亿日元开发粉丝社群平台 [14] - IP轴战略核心为“一个IP,多领域发展”,通过游戏、动画、周边商品、线下娱乐等多元化业务挖掘IP价值,例如《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一番赏盲盒组合,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6] 头部企业案例分析:集卡社 - 2020年由广州杰森动漫孵化,以《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市场,定位收藏类卡牌 [17] - 2021-2022年加速签约头部IP丰富产品矩阵;2023年获平台方领投资本,拆卡直播爆发,上线高端收藏线并创立线下官方门店 [17] - 形成内容+渠道护城河:内容端依托多元IP矩阵与稀有度机制及高端工艺;渠道端构建抖音直播增量、天猫/京东承接、线下经销广覆盖的闭环 [19] 社媒声量与热点 - 2024年IP潮玩社媒声量明显回升,与热点事件、新品发布相关,如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拉动用户互动量跃升 [21] - 小红书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等精致收藏向分享;抖音侧重拆盲盒、送礼等娱乐化玩法,体现平台用户兴趣差异 [23] - 潮玩品类增速分化:盲盒维稳,手办领涨,BJD因《甄嬛传》等IP联动加速大众渗透;卡牌、毛绒玩具、拼装模型增长稳定;积木市场步入成熟 [25] 玩法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IP潮玩玩法呈现多元格局:换娃、改娃等基础场景声量靠前;抽卡、拆盒等玩法增长动力强,成为创新升级趋势 [27]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超半数消费者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体现完整收集和场景搭建主流玩法 [30] - 高频复购同一IP产品的消费者中,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构成双重驱动力 [30] 消费渠道洞察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其次为品牌官网及官方微信账号,形成内容种草-官方验证路径 [33] - 沉浸式开箱视频为最具煽动性营销形式,品牌联名活动位居第二;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 [33] - 消费者决策优先考量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及价格因素 [33] 出海与数字化趋势 - 国产潮玩品牌出海地区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欧美市场最大但文化审美差异显著;日本市场本土IP占主导渠道壁垒高;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较高 [36] - 数字潮玩依托区块链NFT确权机制和元宇宙平台,受年轻世代虚拟身份文化认同推动,但面临监管不确定性、技术门槛、内容同质化等挑战 [38]
柏星龙(920075):包装业务收入下降致使业绩承压,AI+潮玩业务发展卓有成效
华源证券· 2025-10-29 16: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包装业务收入下降致使业绩承压,但AI+潮玩业务发展卓有成效 [5]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因内销下游白酒行业持续低迷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客户订单减少 [6]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合作广度与深度均有提升,海外产能释放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6] - 文创潮玩业务进展较快,IP矩阵初步成型,核心产品已完成打样并做好大批量生产准备,渠道布局为线上全平台与线下多场景覆盖 [6] - 公司以设计包装业务为稳定基本盘,同时切入文创赛道,看好其孵化自有IP及合作运营第三方成熟IP的能力 [6] 市场表现与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29.46元,总市值为1,909.45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027.53百万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64.82百万股,资产负债率为35.85%,每股净资产为6.19元/股 [3]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1万元,同比下降3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9%;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万元,同比下降71% [6] - 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为9.06%(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1.96%(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4.03%(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6] 业务分析 - 产品包装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占总营业收入92.93%,但营收同比下降10.16% [6] - 内销酒类包装业务承压,公司正积极拓展产品至黄酒、啤酒、果酒等品类,并融入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渠道 [6] - 外销业务合作从集团内个别品牌扩展到更多品牌,服务从单一产品线延伸至更多系列,客户合作机会增长 [6] - 文创潮玩品牌"玩物丛生"聚焦Z世代情绪经济,明确AI互动类和传统文创类两大产品主线 [6] - 原创IP"独眼星球"已完成AI陪伴型毛绒玩具原型设计,"Nidoo"已完成品牌故事与产品形象设计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3亿元、0.68亿元 [6]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7倍、36倍、28倍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2亿元、6.65亿元、7.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8%、16.28%、17.16% [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3元、0.82元、1.05元 [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9.70%、12.24%、14.92% [7]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10-17 08:03
IP潮玩行业定义与特征 - IP潮玩是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人群体,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 - 区别于传统玩具,IP潮玩不一味追求可玩性或教育性,但具有收藏及潮流属性,因IP赋能容易在网络上引起高话题度和影响力 [2]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历经二十余年探索已处于成熟发展期,最早由香港独立设计师带动起步,与街头文化紧密联系 [3] - 2010年中国玩具行业迎来首次上市潮,动漫+玩具模式或自有品牌运营推动本土玩具产业崛起,盲盒形式从日本发端并成为主流玩法 [3] - 2016年起泡泡玛特原创IP盲盒进入大陆市场,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潮玩品牌逐渐增多,进入多元IP繁荣期 [3]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8% [6] - 预计2027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 [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IP来源,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 [5] - 大型企业会贯穿整个产业链,做到集IP开发、运营及销售为一体,更好地把控每个环节 [5] - 潮玩展会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扮演枢纽角色 [5] 主要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泡泡玛特 - 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上游IP来源包括自有IP、独家IP、授权IP三种类型,近年来自有及独家IP营收贡献呈现上涨态势 [11] - 通过PDC进行潮玩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取代工模式,2020年开始进行柔性供应链改革 [11] - 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包括直营店、机器人商店、电商平台和自有APP等 [11] - 2016年签约设计师Kenny Wong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 [9] - 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展现出强大的成长韧性与创新能力 [9] 万代南梦宫 - 2010年正式提出IP轴战略,将公司所有业务围绕IP价值最大化进行重组,构建以IP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16] - 战略核心是一个IP多领域发展,通过游戏、动画、周边商品、线下娱乐等多元化业务形态实现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长期运营 [16] - 《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一番赏盲盒组合,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6] - 从传统玩具与游戏制造商蜕变为覆盖内容创作、数字娱乐、线下体验的全球娱乐生态构建者 [14] 集卡社 - 依托多元IP矩阵与全渠道覆盖,形成内容+渠道两大护城河 [19] - 连续签约国漫/影视/游戏/文博等头部与潜力IP,叠加稀有度机制与高端工艺,沉淀持续的内容壁垒与溢价能力 [19] - 构建抖音直播为增量、天猫/京东为承接、线下经销为广覆盖的闭环,触达核心玩家与泛人群 [19] - 2020年正式推出品牌并以《斗罗大陆》收藏卡切入市场,确立品牌收藏类卡牌定位 [17] 消费者行为与偏好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产品,超过半数消费者将购买的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 [30] - 高频复购同一IP产品的消费者中,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构成双重驱动力 [30] - 社媒平台已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首要入口,其次为品牌官网及官方微信账号 [33] - 购买渠道选择呈现双核心特征,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平分秋色 [33] - 消费者决策时优先考量三大因素: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及价格因素 [33] 市场趋势与热点 社媒表现 - IP潮玩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于今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的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跃升 [21] - 国潮IP、AI+潮玩等创新概念及新兴IP的涌现为热度增长注入动能 [21] - 小红书围绕潮流玩具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等,偏向精致、收藏向分享 [23] - 抖音更注重玩法,以拆盲盒、送礼等独特玩法带动热度,侧重娱乐化、大众化传播 [23] 品类表现 - 潮玩细分品类声量与增速呈现明显分化特征,盲盒品类仍凭借最大市场基数和持续玩法创新与IP联动维持稳健增速 [25] - 手办以最高增速在各品类中实现突围,BJD受益于《甄嬛传》等头部IP联动成功实现大众圈层渗透 [25] - 卡牌、毛绒玩具和拼装模型增长态势保持稳定,积木增速平缓表明该市场已步入成熟阶段 [25] 玩法创新 - IP潮玩玩法呈现多元格局,换娃、改娃等玩法声量靠前,社媒讨论度高,是较受关注的基础场景 [27] - 抽卡、拆盒等声量虽相对靠后,但增长动力强,成为IP潮玩玩法创新升级的新趋势方向 [27] 新兴发展方向 潮玩出海 - 海外市场成为国产IP潮玩品牌新的增量市场,出海地区包括欧美、日本、东南亚等 [36] - 欧美市场作为全球最大潮玩市场,消费者以25-45岁高收入群体为主,偏好艺术玩具和影视IP手办,但文化审美差异显著且渠道依赖线下专卖店,出海难度最大 [36] - 日本市场本土IP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便利店与秋叶原渠道壁垒高,难度次之;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较高且支付基础设施不完善,出海难度中等 [36] 数字潮玩 - 区块链NFT确权机制赋予虚拟藏品稀缺性与流转价值,元宇宙平台构建沉浸式社交空间 [38] - 年轻世代对虚拟身份的文化认同推动数字潮玩成为圈层符号,其社交货币属性加速从小众爱好向大众文化渗透 [38] - 与游戏、影视、时尚产业的联动不断深化,但发展受制于全球监管政策不确定性、技术门槛与成本壁垒等挑战 [38]
2025千亿IP潮玩经济崛起:解码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和集卡社的商业密码
搜狐财经· 2025-10-09 17:39
市场概览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已达678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千亿,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 [2] - IP潮玩定义为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成年消费群体,强调观赏性、艺术价值和收藏属性 [2] - 行业发展历经起步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探索期(2010-2015)和成熟期(2016年至今),泡泡玛特引入Molly系列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 [2] IP分类与产业链 - IP来源分为三大类:原创类IP(艺术家/设计师IP、品牌自研IP、品牌衍生IP)、授权类IP(表情包IP、影视IP、动漫IP、游戏IP、品牌授权IP)和公共符号类IP(文化符号IP、自然生物IP) [8] - 产业链上游为IP来源,中游为IP运营及生产制造,下游为终端销售渠道,大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8] - 潮玩展会在产业链中扮演枢纽角色,在IP孵化、产业协同和全球化传播中发挥关键作用 [8] 典型企业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2010年成立,2016年推出MOLLY盲盒系列开启爆发式增长,2020年港交所上市,2025年作为首个中国潮玩品牌登陆卢浮宫参展 [10] - 泡泡玛特成功核心在于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涵盖自有IP、独家IP、授权IP,中游通过PDC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端采取代工模式,渠道端构建线上线下全网络 [14] - 万代南梦宫2010年提出"IP轴战略",围绕IP价值最大化重组业务,例如《龙珠》IP通过多元化业务形态,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14][17] 产品与营销策略 - LABUBU采用"丑萌美学"形象打破传统审美,商业层面运用盲盒机制和稀缺性运营刺激收集欲,营销上借助明星自发传播,用户运营激发UGC创作 [14] - 高达系列构建"内容-商品-体验"生态闭环,通过长线内容供给实现代际传承,多品牌版本矩阵覆盖全消费层级,线下高达基地结合地标打卡与沉浸体验 [17] - 集卡社核心竞争力来自多元IP矩阵及渠道全面覆盖,采用"左侧布局"策略提前与版权方合作,通过产品节奏维持热度,构建抖音直播、天猫京东、线下经销的闭环 [22] 社交媒体趋势 - 2025年IP潮玩社媒声量明显上升,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国潮IP"、"AI+潮玩"等创新概念注入动能 [22] - 小红书围绕"潮流玩具"聚焦盲盒、联名、周边、新品,偏向精致收藏向分享;抖音注重"拆盲盒""送礼"等玩法,侧重娱乐化大众化传播 [25] - 盲盒品类维持稳健增速,手办以最高增速突围,BJD借头部IP联动实现大众圈层渗透,卡牌、毛绒玩具和拼装模型增长稳定,积木市场步入成熟阶段 [25] 消费者洞察 - IP潮玩消费者大多位于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性别分布总体平衡,年龄以21-35岁中青年为主,月收入6000-10000元用户占比约37% [26] - 超80%消费者单次消费在200元以上,年购买频次集中在3-10次,超六成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超半数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 [26][27]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沉浸式开箱视频是最具煽动性的营销形式,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 [27] 未来机遇与挑战 - 超50%消费者预期未来消费金额增加,近13%表示消费将增加30%,34%消费者希望未来引入更多元国潮IP [28] -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量:欧美市场偏好艺术玩具和影视IP手办,日本市场本土IP占主导,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盗版问题严重 [28] - 国产潮玩出海面临文化适配与本地化不足、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与盗版泛滥(东南亚盗版年交易额超10亿美元)、渠道依赖与供应链不稳定三大挑战 [28] 行业发展趋势 - IP潮玩品牌通过多元化品类拓展突破增长边界,如泡泡玛特切入轻奢珠宝、迪士尼构建分层授权生态、宝可梦融合IP餐品与主题空间 [30] - 行业领袖指出Z世代和新中产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消费动机从功能导向转向情绪导向,更注重故事共鸣和价值观认同 [30] - 未来成功企业需具备全产业链布局能力、对IP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对社媒趋势的敏锐洞察及创新应变能力 [30][31]
2025年IP潮玩经济:解码让“大龄儿童”买单的商业密码
艾瑞咨询· 2025-09-30 20: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 报告核心观点 - IP潮玩行业已进入成熟发展期,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2029年达到近1300亿元,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 [21][22] - 行业增长动力来自上游IP商业化成熟度提升、中游产品创新及下游渠道丰富 [21] - 泡泡玛特、万代南梦宫等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和IP轴战略实现持续增长 [26][29][42][45] - 社媒声量显著回升,盲盒、手办等品类保持高增速,自然生物类IP增速达231% [74][82][88] - 未来机遇包括出海拓展、数字潮玩技术融合及多元化品类生态构建,同时面临产品质量、同质化、文化适配等挑战 [110][112][116] IP潮玩市场概览 - IP潮玩定义为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主要面向15-40岁成年人,强调艺术性、收藏性及潮流属性 [6][7] - 行业发展历经起步期(1990年代末)、探索期(2010-2015)和成熟期(2016至今),泡泡玛特2016年引入盲盒玩法推动行业爆发 [10][11] - IP来源分为原创类、授权类和公共符号类,细分包括艺术家IP、影视IP、文化符号IP等10个类别 [13][14] - 产业链涵盖上游IP设计、中游运营生产及下游销售渠道,大型企业可全链路布局 [16][17]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13.8% [21][22] IP潮玩热门案例分析 - 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韧性增长,自有及独家IP收入占比从2019年72%升至2024年85%,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达42% [26][29][30] - LABUBU爆火因反主流审美设计、明星带货(如Lisa、蕾哈娜)、UGC生态激发及本土化叙事,2025年上半年社媒声量增长8.3倍 [31][32][33][34][36][38] - 万代南梦宫以IP轴战略实现跨业务协同,2025财年《龙珠》IP销售额1906亿日元,同比增长35.5% [42][45][46] - 高达系列通过长线内容供给、多品牌矩阵(价格带覆盖50元至万元级)及线下沉浸体验,2025财年收入达1535亿日元 [49][50][51][53][55] - 集卡社凭借多元IP矩阵和全渠道覆盖(线下占比70%),《哪吒2》系列卡牌2025年首周销售额破亿 [59][60][62][68] 中国IP潮玩社媒研究 - 2025年社媒声量显著回升,3月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拉动互动量跃升,国潮IP、AI+潮玩等新概念注入动能 [74][75] - 小红书聚焦盲盒、联名等精致分享,抖音以拆盲盒等玩法驱动大众化传播,平台内容生态差异明显 [77][78][79] - 细分品类增速分化,手办增速35.89%领涨,盲盒声量2127万保持最大基数,BJD因《甄嬛传》联动加速破圈 [82][83] - 换娃、改娃等玩法声量靠前,抽卡、拆盒等新趋势增长动力强劲 [84][85] - 自然生物类IP(如卡皮巴拉)增速231%最高,表情包类IP增速203%,品牌自研IPLabubu因明星效应再度翻红 [88][89] IP潮玩消费者洞察研究 - 核心消费群体为一线城市21-35岁中青年,月收入6000-10000元占比37%,超80%消费者单次消费200元以上 [93][94] - 盲盒(66.3%)和手办(62.1%)为主流品类,超半数消费者偏好展示收藏或系列收集 [97][98] - 社媒平台是首要信息获取渠道(占比42.3%),沉浸式开箱视频最能激发购买欲(44.1%) [100][101][102] - 购买渠道双核心为货架电商(34.5%)和品牌自营线下店(33.5%),决策关键因素包括货源丰富度、即时拥有感和价格 [100][103][104] - 近90%消费者愿继续购买IP潮玩,超50%计划增加消费,但产品质量(TOP1痛点)、同质化及定价虚高亟待解决 [105][106] IP潮玩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 出海成为重要增量市场,欧美市场难度最大(文化差异大),东南亚市场增速快但盗版率高达40%-55% [110][111] - 数字潮玩依托区块链NFT和元宇宙技术发展,面临监管不确定性、技术门槛及价值共识挑战 [112][113] - 多元化品类拓展是突破增长边界的必然选择,如泡泡玛特切入轻奢珠宝、迪士尼分层授权、宝可梦布局线下餐饮 [116][118] - 多元化面临品牌稀释、供应链适配及价格敏感度博弈等风险 [116][118]
2025年IP潮玩经济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30 08:07
IP潮玩行业概览 - 潮玩是具有高辨识度独立知识产权的潮流玩具 主要面向成年人 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因IP赋能而具有高话题度和影响力[1] - 行业从90年代末兴起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进入成熟期 2016年泡泡玛特推出MOLLY盲盒系列带动行业爆发式增长[2] - 产业链涵盖上游IP来源 中游IP运营及生产制造 下游终端销售渠道 部分大型企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IP潮玩消费市场规模约678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3.8%[6] -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2029年达近1300亿元 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1.3%[6] 头部企业商业模式 - 泡泡玛特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增长 上游拥有自有/独家/授权三类IP 中游进行IP授权和产品开发 下游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11] - 万代南梦宫推行"IP轴战略" 以IP为核心进行跨媒体开发 例如《龙珠》IP通过动画更新+主机游戏+手游+盲盒组合 2025财年IP销售额达1906亿日元 同比增长35.5%[16] - 集卡社依托多元IP矩阵与全渠道覆盖形成护城河 连续签约国漫/影视/游戏等头部IP 构建抖音直播+天猫/京东+线下经销的闭环渠道[19]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超六成消费者经常消费盲盒与手办产品 超半数消费者将潮玩用于展示陈列或系列收藏[30] - 高频复购消费者受"收藏完整性"和"情绪减压"双重驱动 体现对角色系列化的追求和通过获取形象缓解压力的需求[30] - 社媒平台成为消费者获取信息首要入口 购买渠道呈现货架电商与品牌自营线下店"双核心"特征[33] 细分品类与玩法趋势 - 盲盒品类凭借最大市场基数和持续玩法创新维持稳健增速 手办品类以最高增速实现突围 BJD因头部IP联动加速大众渗透[25] - "换娃""改娃"等玩法社媒讨论度高 "抽卡""拆盒"等玩法增长动力强成为创新趋势[27] - 小红书平台聚焦盲盒/联名/周边等精致收藏向内容 抖音平台侧重拆盲盒/送礼等娱乐化传播[23] 行业新兴趋势 - 海外市场成为国产潮玩品牌新增量 欧美市场难度最大 日本市场次之 东南亚市场增速最快但挑战中等[36] - 数字潮玩通过区块链NFT确权和元宇宙社交空间发展 面临监管不确定性/技术门槛/内容同质化等挑战[38] - IP潮玩社媒声量呈现复苏势头 3月首款潮玩竞技综艺《我是隐藏款》推出有效拉动用户互动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