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技术
搜索文档
东阳光:合作开发全球首个SST智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11-24 15:1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应用从训练向推理大规模蔓延,数据中心功率密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交流配电架构难以应对GPU负载的剧烈波动 [2] - AI算力发展面临在有限空间内通过更高电流,同时保证极致安全与绿色的行业难题 [2] SST智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 - 全球首个基于SST的智能直流供电系统方案在2025 CDCC SUMMIT揭晓,由台达、美团、秦淮数据、东阳光共同推出 [1] - SST方案具备业界最高的98.5%效率,单功率柜输出功率高达1MW,占地面积仅为1平方米,相较传统方案减少50%以上 [2] - 方案采用“分布式SST+直流母线”架构,将电源设备直接部署在IT机柜旁,大幅降低传输损耗 [2] - 系统集成储能单元,支持市电、电池及联合供电三种模式无缝切换,具备削峰填谷能力,契合电网互动需求 [2] 东阳光积层箔电容器的技术突破 - 方案搭载东阳光自主研发的积层箔电容组,通过储能滤波功能保障直流母线电压高效稳定,是系统的“定海神针” [3] - 相较传统化成箔电容器,东阳光积层箔电容器比容提高40%以上,容量密度提升30%以上 [3] - 该技术环保价值显著,相比传统化成箔电容减少40%的铝材消耗,实现显著资源节约 [3] 东阳光的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东阳光于今年9月领投收购秦淮数据中国业务公司100%股权,此次通过秦淮数据搭建关键落地场景,为美团业务提供支撑 [1][4] - 垂直整合模式类似于“前店后厂”,秦淮数据提供应用场景验证平台,东阳光提供核心器件技术突破,助其构建更低PUE、更高功率密度的下一代数据中心 [4][5] - 这种整合正在成为公司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独特竞争优势,构建“软硬结合、内外兼修”的算力生态闭环 [5][6] 市场前景与国产化机遇 - 行业预测2030年全球SST在AI数据中心的装机规模或达100GW,在AI服务器电源需求激增背景下,积层箔电容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元量级 [5] - 东阳光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打破国外厂商在高端铝电解电容领域的垄断,加速SST核心元件国产化进程 [5] - 在服务器PSU上,东阳光高容值积层箔电容器日益成为满足AI算力市场要求的最佳优选方案 [5]
四方股份(601126.SH):在SST技术方向已有多个软件、硬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格隆汇· 2025-11-14 16:20
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 - 公司在SST技术方向已获得多个软件、硬件发明专利授权 [1] - 已获授权的专利技术包括中频隔离技术 [1] - 公司将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着力筑牢专利壁垒 [1]
SST技术与国内外厂商布局
傅里叶的猫· 2025-10-10 20:18
SST行业进展与市场前景 - SST技术在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英伟达Rubin架构预计将采用SST,行业预计供货时间为2027年底或2028年初,但实际时间可能更早[2] - 北美SST订单盈利能力较高,毛利率可达50%-55%,数据中心变压器市场供不应求,订单供应周期普遍为9-12个月,北美主要厂商供货周期甚至延长至18个月[2] - 进入北美市场壁垒较高,拥有本土产能或与海外大厂联合研发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2] 国际厂商SST技术布局 - 伊顿作为全球VIGC领域领先企业,提出能源路由器供电架构概念并推出中压能源路由器解决方案,通过收购SST技术公司加速进入数据中心储能等新兴市场[3] - 台达推出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的HBDC电源方案,支持宽范围柔性调节,适配数据中心负载需求并便于接入新能源和储能系统[3] 国内厂商SST技术布局 - 四方股份、中国西电、金盘科技等传统电力设备厂商及部分AI服务器电源企业开始布局SST技术,结合自身优势向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领域扩展[3] - 四方股份依托中科院背景技术优势明显,已开始与海外大厂尝试对接,民企业务加速出海[3] - 科华数据在液冷及服务器电源领域与英伟达及其他ASIC大厂密切合作,其SST产品已完成国内挂网测试,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只是时间问题[3][11] 金盘科技业务进展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表现稳健,机电业务稳定增长,国内特高压项目如江东南、粤港澳等直流项目已陆续开工,预计推动特高压设备进入新一轮招标高峰[4]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64%,成功中标马来西亚数据中心变电站项目,2022年至2024年数据中心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80%,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心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4] - 已完成10千伏2.4兆瓦固态变压器样机研发,适用于HVDC800伏供电架构,为海外市场和AIDC领域扩展奠定基础[5] 金盘科技与科技巨头合作 - 根据英伟达提供的架构参数完成样机研发,预计2025年11月进行挂网测试,2026年中实现小批量出货,2027年大规模放量,单瓦价值量约4-5元[5] - 以英伟达Rubin单柜功耗196KW估算,按10万台柜子计算市场空间约为800-1000亿元,主要竞争对手为伊顿和维谛[5] - 已与谷歌和微软对接,双方架构方案同时包含SST和HVDC,预计2026年小批量送样SST,决策参考英伟达测试结果[5] 其他相关企业动态 - 伊格尔与台达深度合作,有望为台达供应部分SST变压器器件,新特电器作为SST隔离变压器核心供应商正与维谛合作研发[6] - 云路股份在非晶合金、纳米合金和磁性粉末领域领先,其纳米晶材料在SST技术中有较大应用潜力,相关技术处于研发阶段[6] - 阳光电源成功研发全球首台35千伏中压直挂光伏逆变器,性价比高于传统方案,并在新应用领域如直流微网、超级充电桩及数据中心HVDC系统取得进展[7] - 韦光能源累计交付92台电能路由器,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园区、充电场站等多种场景[8] - 特锐德在充电桩和SST领域具技术与供应链优势,其SST高频DCDC隔离电路技术与充电模块后级电路有广泛共通性,计划提供从中压柜SST到猎头柜的整套解决方案[9][10]
券商晨会精华:光伏抢装驱动产业链量利齐升,看好“反内卷”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36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探底回升,创业板尾盘翻红,盘中一度跌逾2%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49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3729亿元 [1] - 港口航运、银行板块涨幅居前,旅游、华为、小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深成指跌0.29%,创业板指涨0.21% [1]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 - 2025年上半年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归母净利同比高增 [1] - 新能源车产业链需求向好,叠加供给释放放缓,多数环节价格企稳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大储装机与招标同比高增,独立储能盈利模式完善刺激市场化需求 [1] - 光伏抢装驱动产业链量利齐升 [1] - 风电业绩持续向上,看好风机及海风板块 [1] AIDC供电架构 - AI供电架构向800V HVDC升级,长期看SST有望成为最优技术路线 [2] - 头部云厂商上调资本开支预期,AIDC建设加速 [2] - SST方案性能优势凸显,技术发展下仍存较大降本空间 [2] - 国内外厂商积极布局SST技术,全球AIDC龙头如伊顿、台达等储备较早 [2] - 国内布局厂商主要从传统电力设备、AI电源、光储充三类公司出发 [2] 机场板块 - 机场板块对于免税协议重签扣点率下降的悲观情绪基本已被市场消化 [3] - 未来国际线客流恢复仍为机场板块主要看点 [3] - 宏观经济及内需消费进一步复苏,为2025年商业板块客单价提升提供动力 [3] - 免税扣点率大概率难以回归疫情前高位,但确定性预期下向下空间有限 [3] - 重奢品牌加速入驻有望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