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肿瘤疫苗
搜索文档
云顶新耀早盘涨超6% EVM14直击鳞癌治疗临床痛点 实现临床开发进程领跑
智通财经· 2025-10-21 10:22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早盘上涨超过6%,截至发稿时涨幅为6.66%,报54.45港元,成交额达1.42亿港元 [1]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 - 公司宣布其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临床研究机构NEXT Oncology Virginia成功入组首例患者 [1] - 此次临床进展是在EVM1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先后获得美国FDA和中国NMPA批准后取得的重要里程碑 [1] 产品优势与市场定位 - EVM14是一款通用现货型疫苗,具有无需HLA筛选、可现货供应、生产成本较低以及适用于多瘤种等显著优势 [2] - 该产品研发直击当前鳞癌治疗的临床痛点,现有标准疗法对庞大的鳞癌患者群体疗效未达预期,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 [2] 行业市场前景 - 据预测,mRNA肿瘤疫苗市场在中性情景下的规模可达406.51亿美元 [2] - 通用型疫苗因成本优势,其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远超个性化产品 [2] - EVM14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已实现临床开发进程的领跑 [2]
港股异动 | 云顶新耀(01952)早盘涨超6% EVM14直击鳞癌治疗临床痛点 实现临床开发进程领跑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0:21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早盘股价上涨超过6%,截至发稿时上涨6.66%至54.45港元,成交额达1.42亿港元 [1] 公司临床进展 - 公司宣布其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成功入组首例患者 [1] - 这是EVM14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美国FDA和中国NMPA均获批准后的重要临床进展 [1] 产品优势与市场定位 - EVM14为通用现货型疫苗,具有无需HLA筛选、可现货供应、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瘤种等优势 [2] - EVM14研发直击当前鳞癌治疗的临床痛点,现有标准治疗对庞大鳞癌患者群体效果未达预期,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 [2] 行业市场前景 - 据预测,mRNA肿瘤疫苗市场在中性情景下规模可达406.51亿美元 [2] - 通用型疫苗因成本优势,其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远超个性化产品 [2] - EVM14凭借差异化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实现临床开发进程领跑 [2]
云顶新耀mRNA肿瘤疫苗EVM14实现中美同步临床开发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20:40
公司临床进展 - 云顶新耀的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全球多中心一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成功入组首例患者 [1] - EVM14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实现中美同步临床开发 [1]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 这体现了mRNA平台从技术创新到全球化临床开发的重要进展 [1] 产品技术优势 - EVM14是一款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 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鳞癌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鳞状细胞癌 [2] - 该疫苗基于公司自研mRNA技术平台开发 旨在瞄准当前鳞癌治疗中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2] - 作为通用现货型疫苗 EVM14具有无需HLA筛选 可现货供应 生产成本较低 适用于多瘤种等优势 [2] 产品管线与潜力 - 临床前研究表明 EVM14能够诱导免疫记忆 展现出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能力 有望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无癌生存 [2] - 专家指出 肿瘤相关抗原疫苗能够作为现有疗法的有力补充 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并可能减少复发 [2] - 除EVM14外 公司自体生成CAR-T项目EVM18预计年底前启动临床试验 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在中国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并完成患者给药 现货型免疫调节疫苗EVM15已完成临床前概念验证 [2]
云顶新耀(01952)mRNA肿瘤疫苗EVM14接连突破:中国获批临床后,美国一期首患成功入组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3:19
公司核心产品进展 - 云顶新耀的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成功入组首例患者,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也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标志着该疫苗正式进入中美同步临床开发新阶段[1] - EVM14是一款基于公司自研mRNA技术平台的产物,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鳞状细胞癌,具有无需HLA筛选、可现货供应、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瘤种等优势[1] - 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EVM14在小鼠中诱导了剂量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能诱导免疫记忆以降低肿瘤复发,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可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2] 公司技术平台与研发管线 - EVM14的快速推进得益于云顶新耀打造的国际领先、完全整合且本地化的AI+mRNA平台,该平台覆盖从抗原设计、序列优化、递送系统开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并通过第三代AI算法提升mRNA表达水平[4] - 除EVM14外,公司mRNA管线还包括自体生成CAR-T项目EVM18预计年底前启动临床试验,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已在中国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并完成患者给药,现货型免疫调节疫苗EVM15已完成临床前概念验证[4]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前景 - 全球mRNA领域正迎来爆发期,头部药企频繁通过收购布局,例如百时美施贵宝斥资15亿美元收购Orbital,BioNTech斥资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3] - 国内药企亦积极切入mRNA赛道,先声药业于8月通过收购进入,沙砾生物在10月完成超6亿元C轮融资,其研发管线涵盖基于LNP递送平台的体内CAR-T疗法和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2] - 据预测,mRNA肿瘤疫苗市场在中性情景下规模可达406.51亿美元,其中通用型疫苗因成本优势,其渗透率将远超个性化产品[3]
云顶新耀mRNA肿瘤疫苗EVM14接连突破:中国获批临床后,美国一期首患成功入组
智通财经· 2025-10-14 13:18
公司核心产品进展 - 公司通用现货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成功入组首例患者,其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也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标志着该疫苗正式进入中美同步临床开发新阶段 [1] - EVM14是一款基于公司自研mRNA技术平台的产物,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拟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多种鳞状细胞癌 [1] - 临床前试验结果显示,EVM14在小鼠中诱导了剂量依赖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能诱导免疫记忆以降低肿瘤复发,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可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 [2] 公司产品优势与潜力 - EVM14作为通用现货型疫苗,具有无需HLA筛选、可现货供应、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瘤种等优势,直击当前鳞癌患者群体庞大但治疗效果未满意的临床痛点 [1] - 专家认为EVM14能够作为现有疗法的有力补充,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并有望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无癌生存的获益 [2] - EVM14凭借其差异化优势,在预测规模可达406.51亿美元的mRNA肿瘤疫苗市场中,因通用型疫苗的成本优势,其渗透率预计将远超个性化产品 [3] 公司研发平台与管线 - EVM14研发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公司打造的国际领先、完全整合且本地化的AI+mRNA平台,该平台覆盖从抗原设计到规模化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并通过第三代AI算法提升mRNA表达水平 [3] - 除EVM14外,公司mRNA管线还包括预计年底前启动临床试验的自体生成CAR-T项目EVM18、已在中国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个性化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6,以及已完成临床前概念验证的现货型免疫调节疫苗EVM15 [4]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全球mRNA领域正迎来爆发期,头部药企通过大规模收购加码布局,例如百时美施贵宝斥资15亿美元收购Orbital,BioNTech斥资12.5亿美元收购CureVac,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3] - 国内药企也积极切入mRNA赛道,先声药业通过收购进入,沙砾生物在10月完成超6亿元C轮融资,其研发管线涵盖基于LNP递送平台的体内CAR-T疗法和肿瘤新抗原mRNA疫苗 [2]
中金:维持云顶新耀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8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2 11:49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云顶新耀耐赋康销售预期并调整盈利预测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且目标价上调10%至88港币 较当前股价有38.5%上行空间 [1] - 耐赋康终端需求旺盛 医保价格落地执行后出现缺货但已解决 公司大幅上调2025-2026年销售目标 [2] - 公司研发管线进展积极 重点关注EVER001和mRNA平台出海潜力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1H25收入4.46亿元 同比增长48% 符合预期 [1] - 耐赋康1H25贡献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81% [2] - 依嘉1H25贡献收入1.43亿元 同比增长6% [2] - 1-8月耐赋康累计收入8.25亿元 单8月发货超13万瓶 [2] - 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从0.12亿元至1.19亿元 [1] 产品销售预期 - 耐赋康2025年销售目标12-14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2] - 耐赋康2026年销售目标24-26亿元 同比增长约100% [2] - 耐赋康具备医保独占优势且销售投入力度大 [2] 研发管线进展 - EVER001(新一代共价可逆BTK抑制剂)治疗膜性肾病获积极Ib/IIa临床结果 具授权合作潜力 [3] -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完成低中剂量组爬坡 初步数据积极 [3] - 通用型肿瘤疫苗EVM14于2025年3月获FDA IND批准 预计9月完成患者入组 [3] - In vivo CAR-T平台完成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 预计年底前启动临床试验 [3] - 艾曲莫德(维适平)处国内NDA阶段 已启动商业化团队搭建及本地化生产建设 [2] 估值与评级 - 采用DCF估值法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10%至88港币 因市场开始计入研发管线出海预期 [1]
中金:维持云顶新耀(01952)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88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1:48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云顶新耀目标价10%至88港元 基于耐赋康销售预期提升和管线出海估值预期 [1] - 耐赋康2025年销售目标12-14亿元(同比增超200%) 2026年目标24-26亿元(同比增约100%) [2] - 公司1H25收入4.46亿元(同比增48%) 耐赋康贡献3.03亿元(同比增81%) [1][2] 财务表现 - 1H25实现收入4.46亿元 同比增长48% [1][2] - 耐赋康1-8月累计收入8.25亿元 单8月发货超13万瓶 [2] - 上调2026年盈利预测从0.12亿元至1.19亿元 [1] 产品管线进展 - 耐赋康医保价格落地执行 终端需求旺盛 缺货问题已解决 [2] - 艾曲莫德(维适平)处于国内NDA阶段 已启动商业化团队搭建 [2] - EVER001在膜性肾病Ib/IIa试验获积极结果 具授权合作潜力 [3] - mRNA肿瘤疫苗EVM16完成低中剂量组爬坡 EVM14获FDA IND批准 [3] - In vivo CAR-T平台完成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 预计年底启动临床 [3] 销售预期调整 - 耐赋康2025年销售目标12-14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2] - 耐赋康2026年销售目标24-26亿元 同比增长约100% [2]
云顶新耀mRNA肿瘤疫苗EVM14实现“中美双报” mRNA平台全球商业化潜力引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7-15 10:44
核心监管进展 - EVM14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 实现"中美双报" 成为公司mRNA平台首个达成该里程碑的产品 [1][2] - 该产品于2025年3月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 [1][2] 产品特性与临床前数据 - EVM14为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拟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头颈鳞癌等瘤种治疗 [2] - 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在小鼠模型中诱导剂量依赖性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并展现免疫记忆能力 有效降低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 [2] -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或抗CTLA-4抗体)联用可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 [2] - 具备无需HLA筛选、现货供应、生产成本低于个性化疫苗及适用于多瘤种等核心优势 [3] 生产与临床实施进展 - 云顶新耀嘉善工厂于2025年6月9日顺利放行首批GMP临床试验样品 将用于支持中美两地临床试验 [2] - 合作临床试验中心包括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中国上海市胸科医院等权威机构 [2] 技术平台与管线布局 - 公司构建国际领先的完全整合"AI+mRNA"平台 实现从靶点筛选、序列设计到递送优化及生产的全流程突破 [4] - 自主研发第三代"妙算"mRNA序列算法系统 通过AI技术显著提升mRNA表达水平 [4] - 管线包括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低剂量即激发特异性T细胞反应)及自体生成CAR-T项目(年内确定首个临床前候选药物) [4] 市场前景与合作动态 - mRNA肿瘤疫苗被行业视为具备泛癌种、高可及性特点的新型免疫疗法 通过广泛联用有望释放数百亿美元市场潜力 [3] - 公司已与全球Top20药企建立广泛接洽 吸引多个跨国药企表达合作意向 [5] - "中美双报"成功印证公司端到端全产业链能力 为商业化及海外授权合作奠定基础 [5]
云顶新耀(1952.HK)EVM14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mRNA平台迎来“中美双报”里程碑
格隆汇· 2025-07-15 08:35
核心观点 - 云顶新耀的通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EVM14注射液获得中国CDE的IND受理,成为公司mRNA平台首个实现"中美双报"的产品,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创新布局上的关键进展 [1] - EVM14基于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拟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等瘤种治疗 [2] - 临床前研究显示EVM14在小鼠模型中能诱导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可增强抗肿瘤活性 [2] - 公司CEO表示EVM14具有无需HLA筛选、现货供应、生产成本低、适用多瘤种等优势,有望成为现有疗法的强力补充 [3] - 麦高证券认为mRNA肿瘤疫苗有潜力成为泛癌种、高可及性的新型免疫疗法,可切入数百亿美元市场 [4] - 公司已做好临床试验准备,嘉善工厂放行首批GMP样品,将用于中美临床试验 [4] - 2024年全球mRNA治疗市场规模达196.8亿美元,预计2034年将达426.4亿美元 [5] - 公司构建了AI+mRNA端到端全产业链平台,拥有多项在研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及CAR-T产品 [5][6] - EVM16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自体生成CAR-T项目有望年内确定首个临床前候选药物 [7] - 公司已与全球Top 20药企接洽,吸引多个跨国药企合作意向,有望打开全球市场 [7] mRNA平台技术 - 公司自研mRNA平台已构建覆盖抗原设计、LNP递送系统、CMC工艺开发至产业化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 [1] - 专有的"妙算"mRNA序列算法系统已迭代至第三代,显著提升mRNA表达水平 [6] - 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全球权益,支持多路径开发肿瘤及其他治疗性mRNA药物 [6] EVM14产品特点 - 是一款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型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 [2] - 临床前数据显示能诱导剂量依赖性免疫应答,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2] - 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可显著增强抗肿瘤活性 [2] - 具有无需HLA筛选、现货供应、生产成本低、适用多瘤种等优势 [3] 临床试验进展 - EVM14于2025年3月获FDA批准开展临床,7月获CDE受理 [1][2] - 嘉善工厂已放行首批GMP临床试验样品,将用于中美两地临床试验 [4] - 合作临床试验中心包括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中国上海市胸科医院 [4] 产品管线 - 在研多个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药物,包括个性化疫苗EVM16、通用型疫苗EVM14、免疫调节疫苗、自体生成CAR-T产品等 [6] - EVM16已于2025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初步显示良好免疫原性 [7] - 自体生成CAR-T项目具备现货型、无需淋巴耗竭、剂量可控等优势 [7] 市场前景 - mRNA肿瘤疫苗有潜力成为泛癌种、高可及性的新型免疫疗法,可切入数百亿美元市场 [4] - 2024年全球mRNA治疗市场规模196.8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426.4亿美元 [5] - 公司已与全球Top 20药企接洽,吸引多个跨国药企合作意向 [7] - 凭借领先mRNA技术平台与临床推进,公司有望打开全球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