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网通信
搜索文档
海能达(002583) - 202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0 18:0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18.3%,呈现业务回暖趋势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下降26% [2] - 营收增长得益于资产优化、订单储备以及大项目进入密集确收期,若剔除出售子公司Teltronic的影响,实际改善幅度更明显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9%,销售费用率提升3.6个百分点,以及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研发费用率提升2.6个百分点 [2] 技术战略与布局 - 专网通信正向"AI+物联网+通信"融合演进,技术迭代催生新需求 [1] - 公司在AI专网领域形成"管道-终端-应用"三位一体的完整布局 [3] - 管道侧引入AI技术实现网络自优化,并推动专网与公网深度融合,依托自研芯片和量子加密技术构建全链路可信通信体系 [3] - 终端层面除对讲机、执法仪外,已实现机器狗、无人机等创新终端与指挥系统的无缝接入 [3] - 应用端聚焦公共安全、应急、工业等垂直领域,打造智慧公安、智慧应急等场景化解决方案 [3] 研发与合作 - 公司与中电信量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进量子通信技术探索 [4]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推动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网通信技术标准及产品开发 [5] - 通过技术创新规避知识产权争议,并积极推进"AI专网"战略以驱动产业变革 [5] 公司治理与风险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4] - 积极拓展投资者沟通渠道,包括业绩说明会、互动平台等,增强市场认同 [4] - 与摩托罗拉的诉讼尚未完全结束,公司正通过上诉和法律措施维护权益,相关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5]
海能达(002583) - 2025年1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19 18:52
核心业务增长规划 - 国内市场在巩固公共安全基本盘的同时,重点拓展铁路、矿业、电力、商业终端等市场,并提出AI专网及无人车、四足机器人等解决方案 [1] - 海外市场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将加大对新兴市场的资源倾斜,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业务平稳增长 [1] 运维与订阅服务模式 - 公司已为1800多万全球行业用户提供专用通信解决方案,承建国家级大型专网30余张,公共安全通信专网800余张 [1] - 相比国内市场,海外市场的运维及订阅相关订单更多,公司正持续探索此类创新商业模式以挖掘收入增量空间 [2] OEM业务发展 - 子公司深海的OEM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电子、机器人及通信服务器三大方向 [3] - 新能源汽车电子是近两年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已获得部分头部车企的相关订单 [3] AI专网与量子通信进展 - AI专网在平台侧、终端侧、网络侧已开始布局,增加无人车、四足机器人、反无人机设备等解决方案,未来将依托行业数据与大模型技术深化AI与行业需求融合 [4] - 量子通信方面,公司已与中电信量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技术探索,未来可快速响应行业客户的应用端需求 [4]
海能达(002583):经营效率优化显现,研发投入保障长远发展
招商证券· 2025-11-19 08:0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能达给予“增持”评级,并维持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效率优化显现,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及利润开始回暖,单季度销售净利率提升至6.54%,同比增加0.3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7] - 公司提出“AI专网”战略布局,推动专网通信从“传统连接”向“智能协同”升级,通过终端、管道与平台三个层面构建“感知-传输-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 [7]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专利挑战,东莞研发中心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09亿元(+55.21%),并在专网芯片领域取得突破,已展出初代芯片样片 [7] 财务表现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46亿元,同比下降10.26%,但单Q3实现14.86亿元,同比增长3.5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下降26.00%,单Q3实现9252.77万元,同比增长3.85%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下降33.53%,单Q3为6557.74万元,同比下降4.80% [1] - 财务预测显示,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6209百万元,同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为344百万元,同比增长-110% [2] - 预计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7079百万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为484百万元,同比增长40% [2] - 预计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7949百万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为619百万元,同比增长28% [2] 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提出“AI专网”战略,旨在使传统专网从“通信管道”升级为“智能基础设施”,实现网络自优化与动态资源分配 [7]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东莞研发中心在建工程投入显著增加,并在专网芯片设计、算法集成及性能方面取得突破 [7] - 公司在专网芯片领域推进核心元器件国产替代,2025年5月展出初代芯片样片,将为专网通信带来更优化的性能和更丰富的场景应用 [7] 股价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股价为11.75元,总市值为21.4十亿元,流通市值为15.1十亿元 [3] - 股价表现显示,近1个月绝对表现为7%,近6个月为-2%,近12个月为-44% [5] - 相对市场表现来看,近1个月相对表现为5%,近6个月为-20%,近12个月为-60% [5]
海能达前三季度营收37.5亿元 归母净利润1.86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15
财务业绩与战略调整 -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37.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亿元,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均有所收窄 [1] - 公司毛利率达50.8%,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与管理费用同比下降,销售费用与研发费用投入加大 [1] - 第三季度出售子公司Teltronic导致合并报表范围缩小,是当期收入、利润及部分费用波动的主要原因,此次资产剥离被视为聚焦"AI专网"赛道的战略动作 [1] 市场拓展与重大项目 - 国内市场中标陕煤清洁能源千万元级项目,海外市场拿下沙特阿美北方华锦千万元级订单 [2] - 公共安全领域表现亮眼,2025年初再度中标泰国警察数万台执法记录仪项目,覆盖全境1500个警局,并斩获巴西联邦警察4000万美元公专融合项目 [2] - 公司在"一带一路"国家订单连落,子公司入围欧盟关键通信系统供应商,并与越南DSS合作深耕东南亚市场 [2] 产品创新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GITEX展会期间发布智能公网对讲机、新一代执法记录仪等新品,其AI指挥调度系统已落地伊拉克国家级911指挥中心,日处理来电16万通 [2] - 2月推出的P5系列对讲机具备AI降噪、IP68防护功能,窄带领域扩展SDR基站频段以降低用户成本 [2] - 公司持续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明确将持续加码"AI专网"研发,深化AI应用与通信技术的一体化整合 [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专网通信行业正从传统语音调度向"AI+物联网+通信"融合演进,技术迭代成为竞争核心 [1] - 公司剥离非核心资产后,将集中资源攻坚公专融合、宽带通信等关键技术,以应对与国际巨头的专利及标准博弈 [1]
海能达携手中电信量子:量子安全通信开辟产业新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0-23 21:25
合作进程与战略深化 - 合作始于2022年,海能达与中国电信在5G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启战略合作 [1] - 2023年6月合作向量子通信领域延伸,双方签署协议共同推进量子加密对讲机规模商用 [1] - 2024年3月合作维度升级至网络技术研究、示范应用及平台系统研发 [1] - 2025年9月举办量子加密对讲生态合作峰会,标志合作进入区域市场规模化落地关键进程 [1] 技术融合与产品应用 - 海能达量子加密对讲机在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中实现核心信息全链路安全防护 [2] - 设备内嵌国密算法量子安全模块,接入量子密钥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分钟级密钥更新 [2] - 采用端到端AES-256/GCM加密传输语音、视频等全业务数据,构建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安全屏障 [2] - 首款商用量子加密对讲机已进入公安部测试阶段,迪拜警方亦表达采购意向 [2] 核心竞争力与资源互补 - 海能达在终端设备研发、行业需求洞察及渠道布局上积累深厚优势 [2] - 中电信量子集团拥有350余项量子专利及10余项国家行业标准 [2] - 中电信量子集团突破长距离高带宽传输技术,解决量子网络规模化部署关键瓶颈 [2] - 合作模式契合信创浪潮下政企客户对自主可控安全通信解决方案的核心需求 [2] 产业发展与市场前景 - 国家层面加速推进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建设,32个地方量子城域网规划已出台 [3] - 公安、应急、政务等关键领域对高安全通信需求持续释放,量子加密成为专网通信升级必然方向 [3] - 双方技术卡位与生态构建的先发优势,为海能达在量子通信产业化爆发期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3] - 合作有望推动量子安全通信规模化普及,为海能达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3]
经纬辉开半年净利降70.8% 拟8.5亿溢价11倍收购押注专网通信
长江商报· 2025-10-21 16:19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8.5亿元现金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入专网通信领域 [1][3] - 标的公司中兴系统整体估值8.53亿元,较其账面净资产溢价约1077% [2][4] - 交易对手方承诺,中兴系统2025年至2027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2.15亿元 [2][5] 标的公司(中兴系统)情况 - 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公司立足专用通信市场,拓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四大核心业务,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城市轨道专用通信市场份额第一 [3] - 截至2025年3月,中兴系统持有28项授权专利(含17项发明专利)、57项软件著作权 [3] - 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中兴系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5.06亿元,净利润6592.29万元、3169.91万元 [6]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兴系统资产总额18.92亿元,负债总额18.19亿元,净资产7249.04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6.17% [4] 收购方(经纬辉开)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纬辉开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下降20.23%;净利润1407.83万元,同比下降70.78% [1][8] - 公司核心主业中,液晶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01%、17.96%,同比减少1.74、2.68个百分点 [8] - 截至2025年6月末,经纬辉开资产总额47.09亿元,货币资金8.11亿元,负债总额16.97亿元,资产负债率36.03% [2][9] - 公司有息负债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6.04亿元、2.48亿元,合计8.52亿元 [9] 收购动因与战略转型 - 经纬辉开现有触控显示业务和电磁线业务竞争激烈,成长空间有限,盈利能力较弱 [1][9] - 公司希望通过本次收购进入专网通信领域,缓解现有业务增长缓慢的业绩压力,并寻求战略转型 [4][9] - 公司认为双方在客户资源等方面存在协同可能性,产品可在轨道交通、工业企业等新领域实现拓展 [4] 市场反应 - 抛出收购计划后,10月20日经纬辉开股价涨停,报收12.32元/股,涨幅19.96% [9]
经纬辉开主业乏力半年净利降70.8% 拟8.5亿溢价11倍收购押注专网通信
长江商报· 2025-10-21 08:01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8.5亿元现金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进入专网通信领域 [1] - 标的公司中兴系统整体估值为8.53亿元,较其截至2025年6月末的账面净资产7249.04万元溢价约1077% [1][3] - 交易对手方承诺,中兴系统在2025年至2027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2.15亿元 [1][3] 标的公司(中兴系统)情况 - 中兴系统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公司立足专用通信市场,拓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四大核心板块,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城市轨道专用通信市场份额第一 [2] - 截至2025年3月,中兴系统持有28项授权专利和57项软件著作权 [2] -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中兴系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和5.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92.29万元和3169.91万元 [3] 收购动因与战略转型 - 经纬辉开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竞争激烈且增长缓慢,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2.75亿元,同比下降20.23%,净利润1407.83万元,同比下降70.78% [1][5] - 公司核心主业液晶显示模组和触控显示模组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9.01%和17.96%,同比减少1.74和2.68个百分点 [6] - 本次收购是公司寻求向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领域战略转型的需要,旨在通过进入城轨专网通信行业缓解现有业绩压力 [1][6] 财务压力与潜在风险 - 截至2025年6月末,经纬辉开货币资金为8.11亿元,本次8.5亿元的交易对价已超过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规模 [1][6] - 公司同期负债总额16.97亿元,资产负债率36.03%,有息负债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达8.52亿元 [6][7]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账上仍有4.96亿元商誉 [6] 市场反应 - 抛出收购计划后,经纬辉开股价在10月20日盘中涨停,报收12.32元/股,涨幅19.96% [8]
押注专网通信新赛道!经纬辉开拟8.5亿元“拿下”中兴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20:51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8.5亿元现金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为银谷科技(持股90%)、聚力弘创一号(持股5%)和聚力弘创二号(持股5%)[2] - 交易完成后,中兴系统将被纳入经纬辉开合并报表范围 [1] 交易定价与标的估值 - 交易对价8.5亿元以资产评估结果8.528694亿元为基础协商确定,较评估值略有下调 [2]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 [2] 标的公司基本面 - 中兴系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1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净利润6592.29万元;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06亿元,净利润3169.91万元 [2] 业绩承诺与补偿机制 - 交易对手方承诺中兴系统2025年至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15亿元 [1][3] - 若累计净利润未达承诺目标的90%,交易对手方需以现金方式按特定公式进行补偿,并承担连带责任 [3] - 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为准,并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 [3] 交易安排与过渡期管理 - 经纬辉开以现金方式支付8.5亿元对价,交割后持有中兴系统100%股权 [3] - 过渡期内交易对手方需促使中兴系统维持正常经营,若出现净资产减少需按比例现金补足 [3] 收购战略动机 - 收购是公司应对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增长瓶颈及盈利能力较弱的战略转型举措 [1][4] - 旨在寻求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领域转型 [4] 业务协同效应 - 中兴系统在专网通信领域(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的布局与经纬辉开半导体战略存在协同效应 [1][4] - 中兴系统在城轨专网通信市场连续多年份额第一,可帮助经纬辉开拓展轨道交通、工业企业等新客户领域 [4] - 经纬辉开的品牌、融资能力可提升中兴系统承接大型项目的能力,尤其通过招投标获取更多业务 [4] 行业前景 - 专网通信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空间广阔 [4] - 行业需求持续深化,除能源、交通外,低空经济、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新兴场景不断涌现 [5]
8.5亿元“押注”专网通信领域!经纬辉开拟购中兴系统100%股权
北京商报· 2025-10-19 12:37
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现金8.5亿元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该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收购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2] 交易战略动机 - 收购旨在使经纬辉开正式进入高成长性的专网通信领域 [1] - 通过进入城轨专网通信行业缓解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增长缓慢的业绩压力 [1] - 利用产品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在轨道交通、工业企业等新领域实现拓展和销售协同 [1]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中兴系统2024年营业收入约为10.55亿元,净利润约为6592.29万元 [2] - 中兴系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5.06亿元,净利润约为3169.91万元 [2] - 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至2027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15亿元 [2] 收购方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经纬辉开账上货币资金为8.11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同比下降20.23%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净利润约为1407.83万元,同比下降70.78% [2]
拓展新赛道,经纬辉开拟8.5亿元收购中兴系统
巨潮资讯· 2025-10-18 11:46
收购交易概述 - 经纬辉开拟以8.5亿元现金收购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完成后中兴系统将纳入经纬辉开合并报表范围 [1] 标的公司财务与承诺 - 中兴系统股东承诺2025年至2027年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15亿元 [1][2] - 中兴系统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55亿元,净利润0.66亿元 [2] - 中兴系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06亿元,净利润0.32亿元 [2]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中兴系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专网通信领域 [1] - 主营业务为专网通信系统、工业互联产品和企业数字化全栈技术服务 [2] - 业务覆盖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高成长赛道 [1] - 具备处理千万台级设备复杂互联需求的能力,形成全业务链条覆盖 [2] 收购战略动因 - 经纬辉开现有触控显示和电磁线业务成长空间有限,盈利能力较弱 [1] - 收购旨在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1] - 中兴系统业务与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布局存在显著协同效应 [2] - 收购将拓宽公司在相关领域产品的市场,促进射频前端行业国产替代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