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监测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技(300800.SZ):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6.80%
格隆汇APP· 2025-10-22 20:54
格隆汇10月22日丨力合科技(300800.SZ)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1.98亿元,同比上升 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1.67万元,同比下降16.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9.82万元,同比上升451.47%。 ...
雪迪龙拟以不超4亿元购买土地使用权 投资建设创新产业基地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6:36
雪迪龙业务聚焦于环境监测、碳监测碳计量、工业过程分析、科学仪器、环境综合服务等领域,构建 了"智能装备+智慧运维+数智应用"三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及"双碳"目标的实 现。 19日晚间公告中该公司表示,高端科学仪器是支撑国家重大任务、前沿科学研究、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 性、基础性、先导性工具。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和工业实力的重要 标志。当前,高端科学仪器已成为进一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 战略重点。 10月19日晚间雪迪龙(002658)公告,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公司拟参与竞拍以挂牌方式受让位于北京市 昌平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实际出让文件为准)。公司取得上述土地使用权后,将在该地块建设创 新产业(300832)基地项目,拟投资金额不超过4亿元,具体投资金额以实际发生金额为准。 公告显示,本次拟投建项目新增色谱和质谱生产线;根据国家"双碳"战略,新增碳监测、碳计量系统及 工艺过程仪表分析的生产研发,包括色谱、光谱及质谱分析仪等多个系列产品。投资资金将用于购买土 地使用权、仪器仪表生产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建设、铺底流动资金等,具体资金 ...
第五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齐鲁晚报· 2025-10-17 15:31
会议概况 - 会议于2025年10月15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主题为“立体感知,数智赋能: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新格局” [1] - 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主办,现场参会代表超过1000名 [1] - 会议旨在支撑构建“全域感知、人机协同、模块集成、自主可控、智能高效”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0版 [1] 行业战略方向 -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智化转型以构建感知、运控、数据、应用四大系统为实践进展 [4] -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一体化”为统揽,“数智化、国产化”为抓手,旨在提升数据服务质效和资源利用效率 [4] - 未来展望包括实现感知全域覆盖、推动技术升级迭代及理论创新引领 [4] 技术前沿与应用 - 提出天空地协同的卫星数据与产品质量管控体系,以及一体化高精度校核技术架构 [2] - 呼吁深化卫星数据在温室气体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提供天基支撑 [2] - 分享了华为在复杂系统管理、流程优化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 [2] 细分领域研讨 - 会议设置了7个专题分会场,包括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理论、智能感知新技术装备、数智化集成创新等 [5] - 专题分会场共包含146个专题报告,覆盖污染源智能监管、生态与固废智能感知、大数据智能同化与反演等热点 [5] - 下午研讨环节聚焦卫星、海洋、气象、水利、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领域的监测前沿与难点议题 [4]
力合科技使用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年化收益率0.70%-1.85%
新浪财经· 2025-10-14 19:52
现金管理授权概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决议,授权使用不超过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过9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有效期十二个月,资金可滚动使用 [1] 最新现金管理交易详情 - 2025年10月13日,公司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沙分行签约一笔2000万元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为2025年10月13日至2025年11月13日,年化收益率为0.70%或1.65%或1.85%,资金来源为募集资金 [2] 历史现金管理活动回顾 - 公告前十二个月内,公司共完成了21笔使用募集资金进行的现金管理交易,所有产品均已到期赎回 [5][6] - 历史交易涉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信银行,产品均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结构性存款,单笔金额从500万元至4500万元不等,期限从不到一个月至近四个月 [5][6] - 历史产品年化收益率区间广泛,最低可能收益率为0.70%,最高可能收益率可达2.75% [5][6] 现金管理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公司进行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不影响项目开展和正常生产经营 [4] - 通过适度理财,公司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一定投资收益,为股东谋取更多回报 [4]
什么是噪声地图?能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环境报· 2025-09-29 09:35
噪声污染防治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噪声污染具有动 态性、分散性等典型特点,捕捉难、量化难、治理难,使其成为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的短板之 一。随着噪声监测、预测模拟等科技的发展,噪声地图技术有望成为破解噪声污染治理难题的有效工 具。 噪声污染防治面临诸多难点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强化噪声污染防治奠定了重要法治基础,《"十四五"噪 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部署了噪声污染防治任务。但噪声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距离建 设"宁静城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因地制宜推广。"十四五"期间,全国噪声自动监测网络逐步完善,为噪声地图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数 据基础。各地可在此基础上,借鉴参考相关试点城市的实践经验,根据当地噪声污染防治需求推广应用 噪声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一个区域内的噪声大小和分布情况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在地图上, 可以直观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居民小区的噪声状况,支撑精准找出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 从而为采取精准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随着计算机、噪声监测预测等技术的发展,噪声地图的应用日 渐成熟并得到快速推广,逐渐成为破解 ...
共18类!两部门联合发布《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
仪器信息网· 2025-09-28 11:57
政策发布背景与意义 - 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3] - 该名录制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的明确要求[3] - 名录发布对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强化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监管具有重要意义[3] 污染物名录内容 - 名录共列出18类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1][3] - 污染物包括镉及镉化合物、汞及汞化合物、铅及铅化合物、砷及砷化合物等[3] - 具体物质涵盖氰化物、1,1-二氯乙烯、苯、二氯甲烷、苯并[a]芘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4]
碧兴物联9月23日获融资买入213.36万元,融资余额2938.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43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3日股价下跌1.97% 成交额2122.51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213.36万元 融资偿还218.42万元 融资净卖出5.06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2938.82万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00%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成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上市日期2023年8月9日[2] - 主营业务为智慧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大数据[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数字生态(环境监测运营服务)63.28% 数字生态(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29.44% 数字公安2.69% 数字农业2.51% 数字水利/水务2.06% 其他0.02%[2] 股东及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950户 较上期增加8.19%[2] - 人均流通股11611股 较上期减少7.57%[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亿元 同比增长11.16%[2] - 归母净利润-2391.32万元 同比减少298.20%[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06.67万元[3]
《仪咖说》预告:深入探讨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仪器信息网· 2025-09-20 11:58
温室气体监测政策与规划 -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3] - 国家出台《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 首批15个省区35个试点启动碳达峰建设 [3] - 中国气象局计划将120个高精度温室气体站纳入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 覆盖地市级以上城市和代表性区域 [3] 行业活动与专家参与 - 仪器信息网于2025年9月23日举办温室气体监测主题直播 聚焦技术原理、应用实践与市场前景 [2][4] - 邀请中国气象局探测中心研究员刘立新、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付华轩及设备公司总经理杨龙作为嘉宾 [5][6][10] 技术发展与市场议题 - 直播议题涵盖国家碳监测网络建设进展、不同场景仪器需求及国产仪器技术挑战 [11] - 重点讨论温室气体监测仪器市场需求特征和发展前景 从试点到常态化运营的时间框架 [11] - 活动旨在为从业者提供技术落地新思路 覆盖监测机构与仪器厂商视角 [4]
力合科技(30080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7:46
业务发展方向 - 巩固环境监测领域优势,加快水、气、声、生态监测业务协同发展 [1] - 提升软件服务能力,挖掘环境大数据价值 [1] - 拓展智能实验室、工业过程自动化检测、城市生命线监测、污水信息学大检测服务及科学仪器开发 [1] - 拓展供水、排水、卫生疾控等新业务领域 [2][3] - 推动传统环境监测站向智慧环境监测站转型 [2] - 开展监测系统数字化转型,建立全流程智能化技术体系 [2][3] 盈利能力与成本优化 - 毛利率已趋于稳定并呈现回升态势 [2] - 通过提升核心仪器部件自产率优化成本结构 [2] - 强化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能力,优化成本控制 [1] - 减少外部环境不利影响 [3] 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 - 水质监测仪器广泛应用于纯水、超纯水检测行业 [4] - GC-MS成熟应用于半导体制造企业洁净车间空气污染物自动监测 [4] - 无芯片制程水处理设备业务 [4] 管理层与战略规划 - 实际控制人张广胜兼任首席产品官,主导趋势研判、管理变革及新产品开发 [2][3] - 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监测体系建设 [3] - 围绕智能化目标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 [3]
山东省首家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 在济南建成
齐鲁晚报· 2025-09-19 11:09
项目概况 - 山东省首家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智慧站房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正式投入使用 [3] - 该项目是污染源自动监测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数智化监控体系 [3] - 标志着济南市污染源自动监控从人员运维向数智驱动迭代升级 [3] 核心功能 - 智慧站房集成四大功能:数据采集终端、远程全流程质控、多数据源融合、异常线索智能分析 [5] - 通过部署环境传感器和智能监控设备构建站房神经末梢网络实现环境感知和动态监控 [5] -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物理设备与数字模型的双向映射 [5] 运维效率提升 - 运维人员可通过虚拟站房界面远程操控仪器启停和参数校准 [7] - 系统可按预设周期自动执行校准和标液核查等操作并生成带时间戳的电子记录 [7] - 实现一人管多站的新运维模式为企业节省运维成本10%并延长关键部件寿命30% [7] 智能监管能力 - 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设计异常线索规则模型识别数据异常值和趋势 [8] - 可自动生成异常线索及电子证据链并实时向运维端企业端及监管部门发送信息 [8] - 通过互联网加非现场监管形式减少非必要入企检查实现精准智慧监管 [8] 项目背景与展望 -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济南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党支部及多个相关党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的指导 [9] - 智慧站房建设是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智化转型的新尝试也是一支部服务一企业品牌实践的新探索 [9] - 未来将继续探索污染源监测技术数智化转型新方案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