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山东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
大众日报· 2025-08-01 08:57
决定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电动车管理、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非法改装机 动车等,根据国家最新管理规定并广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开展制度设计,统筹安全与发展,积极回应社 会关切。 山东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 严查"飙车炸街" 新增"首违不罚" 7月31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于修改〈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决定》,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在 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徐金妹对决定进行了解读。 "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决定补齐交通事故高发领域制度空白。"徐金妹介绍,对于导致道路交 通安全事故频发的渣土车违规驾驶、大型车辆强行右转、滑板车违法上路以及快递外卖车辆监管缺失的 问题,决定作出规定,大型客车、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和公共汽车以及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车辆,右转弯 时应当停车观察后通行;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和滑板车、平衡车、独轮车等器 械。决定还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道路和交通流量等情况,划定动力驱动三轮车、四 轮车等车辆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的区域和时段,规定运输砂石 ...
中国互联网协会黄澄清:数智技术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日报· 2025-07-26 20:41
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与数智化发展 - 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强调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1] - 数智技术被定义为数字化与智能化有机融合的新形态,是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数智化发展政策建议 - 建议以政策引领数智化发展,完善人工智能、6G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 [1] - 政策需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集聚,抢占技术制高点 [1] - 战略布局应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深度契合,把握政策红利 [1] 数智化技术创新路径 - 核心技术是数智化发展的关键,需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2] - 需集中攻关"卡脖子"技术领域,同时完善技术伦理框架以防范风险 [2] - 技术创新需与国家战略、社会伦理、法治文明同步发展 [2] 数智化赋能实体经济 - 数智化赋能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 [2] - 行业应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优化产业链并提升竞争力 [2] - 数智融合可完善生产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产业链韧性,实现提质增效和降本降耗 [2]
商务部: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拓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30
中阿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中企在埃及、阿联酋和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实施金属冶炼、建材制造、棉纺加工、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双向投资持续升温 [1] 中阿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巩固传统能源合作,拓展光伏、风电、绿氢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打造立体能源合作格局 [1] - 深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拓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概况 - 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 [1][2] - 已有42个国家、30个省(区、市)及港澳台500多家机构和企业报名参展 [2] - 西藏、澳门首次搭建形象展 [2]
冲刺“万亿” 南京软件业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证券时报· 2025-07-24 02:44
华晨宝马南京布局 - 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地南京建邺区,聚焦AI、工业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为宝马全球业务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新公司以独立法人资格运营,覆盖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数字化服务 [1] 南京软件产业规模 - 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从2000年18亿元增长至2024年8600亿元,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四 [1] - 2024年底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收入达2128亿元,同比增长11.8% [1][3] - 中国(南京)软件谷2024年软件业务收入近3000亿元,占全市35%产值,集聚14家上市公司、52家独角兽/瞪羚企业、11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 [2][3] 龙头企业案例 - 浩鲸科技为全球80多个国家提供全栈云服务、AI大模型及大数据解决方案 [3] - 满帮集团旗下"运满满"2024年履约订单1.972亿单,月均活跃货主293万人,年度活跃司机414万人 [3] - 科远智慧全国产NT6000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 [5] - 诚迈科技发布信创产品矩阵,覆盖党政、企业市场国产化解决方案,发起信创共赢生态联盟 [6] 工业软件与信创技术 - 南京工业软件贡献江苏40%规模,培育162家重点企业,19家入选"智改数转"提供商 [5] - 中国95%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全球市场份额仅6.7% [4] - 南京信创企业超百家,诚迈科技等企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6] 创新生态布局 - 南京打造"鸿蒙先锋城市",润和软件子公司润开鸿推进开源鸿蒙在金融、能源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7] - 南京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集聚出门问问、硅基智能等AI企业,构建"场景开放+供需协同+生态赋能"循环 [8] -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入驻南京阿里中心,40余家生态企业进驻;小米南京科技园布局汽车、手机研发等四大板块,预计集聚万名研发人员 [8][9]
数字贸易何以引领服务贸易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14
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 2021至2023年全球数字贸易额从6.02万亿美元增至7.1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8.8%,占国际贸易比重从19.6%升至22.5% [1] - 欧盟、美国和中国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球前三,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达3859亿美元,占服务进出口总额41.4% [1] - 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1] 数字贸易分类与特点 - 数字贸易分为四类:数字产品贸易(短视频、游戏、影视等)、数字服务贸易(软件外包、数字金融等)、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数据贸易(数据收集与处理) [2] - 数字贸易具有高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高效率及可持续性特点,展现出抗冲击能力与发展韧性 [2] 数字贸易对服务贸易的推动作用 - 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拓展服务贸易产品范围与地理空间,使医疗、金融等服务实现全球快速交付 [3] - 平台企业替代传统企业成为服务贸易组织者,整合全球服务业资源,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3] - 中国已形成全球竞争力平台企业,具备完善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优势 [3] 中国数字贸易细分领域表现 - 数字产品贸易:2024年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出口增39.3%,进口增29.5%,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加速出海 [4] - 数字服务贸易:2019-2023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连续5年顺差,预计2029年占服务贸易比重超45% [4] - 数字技术贸易:云计算、AI等技术带动电信与信息服务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4] - 数据贸易:数据要素功能逐步释放,跨境流动体系完善推动潜力发展 [4] 政策与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形成以数字贸易引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扩大服务业开放与准入 [5] - 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对接国际规则,健全法律法规与人才培养机制 [6]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
第一财经· 2025-07-17 14:04
大学毕业生薪资收入现状 - 2024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6199元 较2023届稳中有升 [1] - 57.8%毕业生起薪在6000元及以下 23.2%在6000-8000元区间 [1] - 月薪破万群体占比9.7% 较2023届略有增加 [1] 高薪职业分布特征 -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以8459元月薪居首 互联网开发人员(8245元)和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8030元)分列二三位 [2] - 高薪Top10职业包括游戏策划(7799元)、半导体加工(7628元)等 均超过本科平均薪资水平 [2] - 新职业表现突出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7309元)进入高收入梯队 [4] 技术驱动型职业优势 - 集成电路技术人员主要来自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 集中在半导体制造和通信设备行业 [3] - 互联网开发/软件开发等岗位对计算机类专业需求度高 软件开发专业相关度达93% [3] -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工程等新职业就业满意度(86%/85%)显著高于本科平均水平(81%) [4] 新兴技术岗位发展趋势 - 人社部新职业如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员占据高薪榜前三 [3] -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催生的数字岗位呈现强专业壁垒和技术驱动特征 [4] - 政策支持下的新职业在就业满意度/专业匹配度等质量指标上表现突出 [4]
毕业即月薪过万的本科生不足10%,哪些职业起薪高?
第一财经· 2025-07-17 13:56
毕业生起薪分布 - 2024届本科毕业生起薪在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57.8%,6000~8000元的占比23.2% [1] - 起薪在8000-10000元和10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3%和9.7%,相比2023届略有增加 [1] - 202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6199元 [1] 高薪职业榜单 -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8459元)、互联网开发人员(8245元)、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8030元)占据高薪榜前三位 [2] - 其他高薪职业包括游戏策划人员(7799元)、销售工程师(7675元)、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工程技术人员(7638元) [2] - 半导体加工人员(7628元)、项目经理(7556元)、软件开发人员(7528元)、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7411元)进入高薪榜前十 [2] 高薪职业特征 - 高薪职业呈现技术驱动与行业集聚特征,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吸纳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毕业生 [3] - 互联网开发人员、软件开发人员等职业主要吸纳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人才,软件开发人员专业相关度高达93% [3] -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均为近年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 [3] 新职业就业质量 - 新职业如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满意度分别为85%和86%,高于本科平均水平(81%) [4] - 新职业属于新型数字技术岗位,伴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而兴起 [4] - 新职业专业壁垒强、技术驱动为主,在行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下就业优势明显 [4]
投资发力“两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09:21
核心观点 - 产业发展需兼顾"塔尖"与"塔基",通过国家所需与地方所能、当前与长远、硬件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推动项目落地、资金使用和改革推进,使"两重"建设成为产业转型、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的驱动力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资金超3000亿元,全年累计下达8000亿元,覆盖1459个交通、农业、水利、生态、能源、民生等领域项目,强化投资节奏和项目布局以夯实产业根基 [1] - 基础设施作为产业"底座",其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转型升级成效,当前需通过稳投资巩固经济回升基础 [1] 投资与增长数据 - 1-5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9个百分点,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2万亿元,水利建设投资达4089.7亿元 [2] - 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等项目成为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健康支撑 [2] 软硬结合与产业效能 - "两重"建设强调"硬投资"与"软建设"同步,如"风电光伏+治沙"模式推动新能源产业融合,城市地下管网机制改革为智慧城市和绿色建造产业奠定基础 [2] - 制度创新可打通产业堵点,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使投资更高效、项目更可持续 [2] 新质生产力培育 - "两重"项目通过改善交通、物流、能源等产业配套环境,增强区域产业承载能力,保障制造业布局和创新资源流动 [3] - 高标准农田、生态修复、地下空间利用等领域吸引民间资本和科技力量,催生大数据、物联网、绿色材料等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形成产业融合趋势 [3] - 单个项目如交通工程带动高端装备制造,生态工程推动环境监测与修复产业链,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关键 [3] 资金协同机制 - "两重"项目通过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协同发力,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1万亿元中7000亿元直接用于"两重",民间资本通过PPP、REITs等方式参与 [4] - 政策性金融工具如专项债券等支持"两重"建设,形成产业升级和内需激发的有效路径 [4]
★国际金融展书写数字化转型新注脚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5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于6月18日至20日在世博展览馆举行 展台面积达5万平方米 近300家参展单位参展 [1] - 展会不仅吸引主流金融机构 还出现快仓 华为 海光信息 软通动力等科技公司 显示金融与科技产业融合趋势 [1] 金融科技融合 - 快仓从银行科技金融服务对象转变为服务银行客户的科技公司 提供智能移动机器人 大数据 AI等技术 [1] - 华鲲振宇以"融多多"AI全栈解决方案解决金融行业AI落地"用不起"和"不会用"痛点 [1] -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展台相邻布局 体现传统金融与新兴科技产业走向深度融合 [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大行业务智能化经验正加速向中小银行复制 国产算力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新基石 [2] - OceanBase分布式数据库48小时内完成133个系统割接 服务超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与1000多套关键业务系统 [2] - 金融领域自主创新进入"深水区" 用户对核心交易系统自主创新接受度提升 [2] - 金融大模型从"探索期"进入"深水区" 大模型赋能金融业务提质增效明显加速 [2] 行业合作动态 - 展会促成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快速合作 "展台变讲台 展品变商品"案例频发 [3] - 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在数据 技术 管理 安全合规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与合作 共同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3] - 展会参观者关注点从智能化服务体验转向捕捉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 [3]
用数字化转型撬动智能零售未来——《财富》专访CP AXTRA首席技术与数据官兼集团电子商务官Tarin Thaniyavarn
财富FORTUNE· 2025-06-30 21:41
数字化浪潮下的零售行业变革 - 全球零售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变革,传统零售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课题[1] - 超市商业模式自1930年诞生以来不断演进,从King Cullen的开放式货架到Makro的现购自运模式[4][5][6] - 东南亚市场线上销售占比已超过50%,疫情加速消费者行为转变[11] CP AXTRA的企业发展历程 - 公司从1989年引入Makro品牌起步,现已成为东南亚最大零售批发商之一[2][6] - 旗下拥有Makro和Lotus's两大品牌,覆盖10个国家2700家门店,年收入超150亿美元[2][6] - Lotus's已发展出5种业态组合,包括大卖场、量贩店、购物中心等多元化业务[6][8]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挑战 - 公司正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目标将线上销售占比从当前18%提升至50%[11][29] - 数字化转型涵盖APP开发、门店运营流程和供应链条的全体系改造[11] - 2024年与EK-Chai合并后,需整合两条业务线运行10年以上的独立数据系统[14] 技术合作与实施 - 选择腾讯云作为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利用其IaaS和AI解决方案提升2600家门店运营效率[18][25] - 腾讯云TKE容器服务可降低30%IT成本,实现弹性扩缩容和智能资源调度[27] - AI系统将用于预测2.6万家门店的10万SKU需求,优化库存管理和补货流程[27] 区域化运营策略 - 采用统一后台系统与本地化前端体验相结合的模式,适应东南亚10国市场差异[15] - 马来西亚等市场已实施针对性部署,满足当地用户体验需求[15] - 腾讯云通过本地数据中心(2018年起)和国际化团队支持区域化运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