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华大智造: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9 00:12
田区中心四路 1-1 号 场第三座第 2803-04 室 邮编:518048 (86-755) 2939-5288 (86-755) 2939-5289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 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意见书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君合(深圳)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深圳华大智造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委托,就公司拟作废 2024 年限制性股票 激励计划(以下简称"本次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以下简称"本次作废") 相关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 《公司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 ,仅为出具本法律 意见书之目的,"中国"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 国台湾省)正式公布并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深圳华大智造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简称"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出具本法律意见 书。 简称" 《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 《上 市规则》" )、《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 ...
擎画“科技-产业-金融”新蓝图 书写科技金融的“深圳答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深圳科技创新发展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236.61亿元,增速18.9%,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居全国城市第二 [2]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42.3%,"20+8"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3] -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全国居首,研发投入强度跃升至6.46% [2]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科技金融服务 - 科技型企业融资余额突破1600亿元,服务信贷客户超5000户,近五年融资余额与信贷户数年均增长率分别超20%和70% [4] - 独创"三位一体"特色评审机制,聚焦人才结构、研发能力、知识产权含金量等维度,授信流程最快15个工作日 [6] - 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产品族群",包括"科知贷"、"研发贷"、"并购贷"等,落地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及广东省首笔跨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8] 数字化与生态构建 - 数字化平台上线后高效审批新拓展前沿硬科技企业超130户,实现业务全流程数字化 [9][10] - 与深交所联合举办超20场投融资路演,帮助120家中小科技企业对接投资机构,促进"四链融合" [9] - 分支行专业团队协同走访前沿硬科技企业超221户,信贷转化率超60% [7] 产业深度服务案例 - 服务激光全产业链企业,包括LC科技、HMX激光等,形成服务"制造业当家"的金融网络 [6][7] - RWD科技通过数字化模型精准识别,快速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个性化国际结算方案 [10]
半年吸金15亿!国产生命科学仪器赛道融资事件回顾
仪器信息网· 2025-06-25 15:09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共完成13笔融资,总金额约15亿元,融资数量与2024年基本持平,但金额远超2024年同期 [2] - 融资轮次分布均衡,A轮4笔、B轮4笔、C轮3笔、天使轮2笔,显示资本对早期和中后期项目的双重青睐 [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案例包括奥素科技、达普生物等10家企业,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10] 细分赛道分析 测序产业 - 测序仪相关企业占据2025年上半年融资主导地位,包括今是科技、赛陆医疗等4家,占比超30% [3] - 真迈生物以2.8亿元C+轮融资成为金额最高案例,其高通量测序仪在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应用扩大 [3] - 今是科技的纳米孔测序仪凭借长读长、低成本优势在传染病检测和基因组研究中崭露头角 [3] - 测序仪市场预计将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3] 合成生物学 - 合成生物学自2024年起成为投资热点,2025年延续这一趋势 [4] - 英赛斯(C轮数亿元)的核酸合成仪服务于基因编辑和疫苗研发,契合全球mRNA技术发展浪潮 [4] - 领挚科技的DNA合成仪(A轮数千万元)瞄准合成生物学底层工具需求 [4] - 政策支持(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下游应用扩展是推动融资的核心动力 [4] 技术创新趋势 - 天鹜科技(A轮超亿元)结合AI与生物计算开发智能化实验设计工具,可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5] - 超维景(B轮超亿元)的多光子显微镜突破传统成像限制,在神经科学和肿瘤研究中潜力巨大 [5] - 追光生物(天使+轮)的光电微流控平台将光学与微流控技术结合,为单细胞分析提供新方案 [5] - 技术创新正从单一设备向跨学科融合演进,AI、光学、微流控等技术整合成为提升国产仪器竞争力的关键 [5] 行业整合与国产替代 - 利德健康的天使轮融资近亿元,定位"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综合供应商",目标是通过并购整合打造本土仪器巨头 [6] - 行业集中度提升、全产业链价值以及政策红利是推动整合的核心逻辑 [6] - 国产仪器厂商仍需面对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品牌认可度提升等挑战 [7] -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国产生命科学仪器快速发展 [7] 未来展望 - 资本正从"广撒网"转向"精聚焦",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的企业更受青睐 [8] - 行业有望在3-5年内诞生多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8]
数千万元!追光生物完成天使+轮融资,加速光电镊等技术产业化进程
仪器信息网· 2025-06-16 14:16
融资与资金用途 - 追光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南山创投、合鼎共资本、零以创投、上海天使基石跟投 [2] - 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光电微流控产品线技术升级、生物微机电系统开发应用、市场营销网络拓展和服务应用体系完善 [2] - 公司目标为推动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 [2] 公司背景与定位 - 追光生物成立于2023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教授及多名海归博士共同组建 [2] - 公司以科技赋能生命为理念,助力生物医药、细胞基因治疗,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2] - 专注于解决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卡脖子问题,研发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平台 [2] 产品与技术 - 光电微流控平台可将细胞筛选实验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2周,实现高通量、全流程自动化 [3] - 数字微流控平台基于介电润湿原理,具备模块化设计、直观用户界面,支持多独立通道和动态阻抗感应 [6] - 结构光投影仪采用DMD技术,提供精确时空光控制与亚细胞分辨率,支持主流显微镜 [7] - 产品符合GMP设计,支持ISO Class 5或BSC Class II生物安全等级 [3] 核心团队 - 团队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熊盛,曾获I类新药证书 [10] - CTO谢伟拥有18年以上医疗器械开发经验,15年以上研发团队领导经验 [13] - CFO何燕具有14年跨行业财务经验,擅长业务模式匹配的财务管理策略 [13] - 销售负责人江海拥有15年+科学仪器销售经验,专注高价值设备市场 [15] 行业挑战与机遇 - 生命科学仪器开发是跨学科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交叉融合,技术门槛极高 [11] - 该领域是我国当前"卡脖子"领域之一 [11] - 公司联合高校与工业界,基于生命科学价值链开发新仪器平台 [11]
今年上交会有哪些科技“绝活” 全球唯一声镊单细胞分选系统将首秀 锂电池生产关键设备搬到了会场
解放日报· 2025-06-09 09:53
声镊技术及单细胞分选系统 - 欧必诺生物科技是国内首家以声镊技术为核心的生命科学仪器开发商,将展示自主研发的单细胞分选系统Soundpen CB [2] - 声镊技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声辐射力操控微小物体,实现细胞移动、分离、旋转等操作,是全球唯一通过该技术进行单细胞分选的方案 [2] - Soundpen CB系统采用AI算法和声镊芯片两大核心技术,单细胞率及活率均达90%,较传统方法提高5-6倍 [2] - 公司已申请20多项发明专利,涵盖声镊操控、液滴喷射、细胞富集等核心技术 [3] - 与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产品耗材价格仅为竞品1/3 [3] 锂电池生产设备 - 米开罗那公司拥有170余项专利技术,在真空自动化和智能装备领域占据龙头地位,产品应用于锂电池、核工业等领域 [4] - 将展示锂极片成型机和桌面型锂金属半自动叠片机两款关键设备,分别用于锂负极制片工序和电芯叠片工艺 [4] - 攻克了锂带切断粘刀、转移困难等技术难点,实现锂片转移精度提升、叠片无压痕等工艺突破 [4] - 已完成固态电池各工序实验设备研发,客户包括LG、宁德时代、比亚迪、大众等龙头企业 [5] - 2023年开启锂电池产业出海,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完成千万级实验线交货,正在推进亿元级固态电池产线签约 [5]
Bio-Rad面临4000万美元收入阻力,将实施关税附加费
仪器信息网· 2025-05-30 15:10
公司动态 - Bio-Rad正式通知客户即将实施关税附加费 但未披露具体数额 [1][3] - 关税附加费主要影响生命科学业务 诊断业务因长期合同受影响较小 [3] - 公司对Stilla Technologies的收购预计在第三季度末完成 [4]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导致关税激增 影响产品制造 [3] - 面临4000万美元收入阻力 主要因研究支出减少及中国市场挑战 [4] - 依赖NIH资助的客户支出态度谨慎 影响仪器采购 [4] - 预计第二至第四季度市场疲软持续 影响学术界 生物技术领域及中国市场 [5] 财务与运营策略 - 第一季度取得稳定利润率 通过运营改进和精益部署推动利润率扩大 [4] - 灵活运用现金和债务进行收购 优先整合与现有产品组合相符的优质资源 [4] - 关税负面影响约30个基点 涉及金额3000-4000万美元 已纳入财务指引 [5] - 预计下半年收入占全年52% 有望迎来业绩回升 [5] 管理层观点 - 首席执行官与CFO在RBC资本市场会议分享运营策略 展现积极应对决心 [2] - 未将中国市场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刺激措施纳入增长预期 态度谨慎务实 [4]
单台1790万!彩科中标清华大学采购项目,国产生命科学高端仪器获得头部科研机构认可
仪器信息网· 2025-05-28 14:52
项目名称:清华大学单细胞光导系统采购项目 导读: 我国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在头部科研机构认可维度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性的跨越。清华大学单细胞光导系统采购项目(预算 2392万元)公布中标结果,彩科生物成功中标,成交金额达1790万元。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清华大学单细胞光导系统采购项目(预算2 3 9 2万元)公布中标结果,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科 生物)成功中标,成交金额达1 7 9 0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 项 目 编 号 : 清 采 招 第 2 0 2 4 0 2 9 7 号 ( 0 8 7 3 - 2 0 2 4HW3L0 6 5 8 ) ( 招 标 文 件 编 号 : 清 采 招 第 2 0 2 4 0 2 9 7 号 ( 0 8 7 3 - 2 0 2 4HW3L0 6 5 8)) 供应商名称 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货物单价(元) 1 7 , 9 0 0 , 0 0 0 货物名称 单细胞光导系统 货物品牌 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货物型号 LyKIPP、四芯片高通量单细胞光 ...
近亿元!利德健康完成天使轮融资
思宇MedTech· 2025-05-23 16:03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即将召开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2025年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2025年9月4-5日)[1][7] 利德健康科技融资情况 - 2025年5月22日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为近三年生命科学仪器与生物智造装备领域最大规模天使轮融资 [2] - 融资由嘉道资本领投 齐济投资、中科创星、聚科新兴产业创投、见识资本、九州鑫诺等跟投 [2] - 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研发、产品产业化及市场拓展 [2]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3年10月 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 专注AI+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生物智造装备研发 [4] -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合作成果案例唯一入选硬科技创业公司 [4] - 与广州实验室合作转化22项专利(含多项PCT国际专利及发明专利) 自主申请57项专利及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 - 2024年已签署超1000万元商业订单 [4] 核心技术与产品 - 技术覆盖微流控芯片、生命科学、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机器人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 [5] - 产品线包括单细胞多组学系统、高通量微流控液滴分选系统、高通量AI成像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细胞培养制备系统、全自动蛋白纯化系统 [5] - 首创主动式单细胞测序系统 具备主动式编码分选技术、卓越样本兼容性和高效去噪能力 [5] - 高通量AI成像流式细胞仪具有亚微米分辨率和约2万帧率高速图像采集与智能分析能力 [6] 行业活动信息 - 思宇MedTech旗下拥有十多个医疗科技垂直领域内容号 包括MedRobot、眼未来、心未来等 [8]
近亿!三年来国产生命科学仪器最大单笔天使轮融资完成
仪器信息网· 2025-05-22 14:25
融资情况 - 利德健康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嘉道资本领投,齐济投资、中科创星、聚科新兴产业创投、见识新智创投资本、九州鑫诺跟投,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产品产业化及市场拓展 [2] 行业背景 - 全球科学仪器和生物制药装备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高端领域国产化率不足20%,长期被国外巨头垄断,亟需国产突破 [2] - 科学仪器和生物制药装备更新换代需求强烈,为国产企业提供了黄金发展机遇 [2] 公司概况 - 利德健康成立于2023年10月,是广州实验室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标杆性硬科技创业公司,专注于AI+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生物智造装备研发 [3] - 公司已开发10款产品及服务,包括单细胞多组学系统、高通量微流控液滴分选系统等,其中80%核心技术、部件、模组共用 [3] - 公司构建了"AI+生命科学仪器+精准诊断医疗器械+生物制药装备+合成生物学装备"的产品组合布局 [3] 团队与技术 - 创始团队由原华为研发总监张峰担任CEO,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学者曹小宝担任CTO,并聘请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Andrew deMello教授等专家担任科学顾问 [4] - 团队规模超100人,研发人员占比70% [4] - 公司从广州实验室转化22项专利,自主申请57项专利及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首批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全国仅20家) [4] 市场合作 - 公司与华西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签署技术服务合同,与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及金斯瑞生物科技等药企签署设备合同 [5] - 2024年已签署超1000万元商业订单,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5] 投资方观点 - 嘉道资本龚虹嘉认为利德健康在技术实力与创新潜力上表现突出,期待其在生物医药生态链的深度合作 [6] - 齐济投资张莉看好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与发展潜力,认为其与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6] - 中科创星米磊强调利德健康作为硬科技企业的关键技术与团队潜力,将助力其技术成果加速转化 [6]
生命科学仪器公司战略调整进入深水区,新增长极在哪里?
仪器信息网· 2025-05-15 17:13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生命科学仪器行业进入战略调整深水区,关键词包括"出海"、"本土化"、"前沿赛道"、"自主创新及自主可控"、"实验室智能化自动化"[1] - 2023年起行业面临中美博弈、市场内卷加剧、地缘政治等核心议题,头部企业聚焦前沿赛道布局[2] - 2025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1800位嘉宾,包括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及企业高层[2] 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 - 高端生命科学仪器自主化是生存题,齐碳科技2018年实现工程样机,2020年推出首台国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2021年商业化四代测序仪QNome-3841[4] - 齐碳科技核心技术布局包括374项知识产权,纳米孔测序芯片ASIC和生物芯片全自主化,算法准确率达Q50(99.999%)[4] - 量准实业自主研发超表面等离子共振MetaSPR传感器,检测速度、灵敏度、性价比显著优于传统技术,两年内跻身分子互作仪市场前列[7] - 伯锐锶电子束开发高速电子探测器,成像速度100M像素/秒(10ns/像素驻留时间),技术国际领先[9] 前沿赛道与市场机遇 - 2023年中国生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达24亿美元,占分析仪器市场50%,高校及科研院所贡献42%需求[10] - 瑞孚迪看好三大赛道:新药研发(中国占亚太创新药市场36.4%)、生物育种(中国种业市场1400亿元)、类器官(移植模拟市场预计120亿美元)[10][11] - 类器官市场面临标准化不足、成本高昂等挑战,瑞孚迪自动化培养系统将实验重复性从60%提升至85%[11] 企业出海与本土化实践 - 大龙兴创2016年起布局欧美、印度、中东市场,强调出海需重视产品认证、知识产权及法律合规,土耳其分公司业务实现翻番[14][15] - 安捷伦中国业务占全球收入超20%,2024年上海智能工厂落成实现高端产品本土化生产,强化供应链灵活性[18] - 安捷伦通过收购快速扩充细胞分析和诊断产品组合,组织架构优化提升客户全流程体验[19] 实验室智能化与自动化 - 实验室发展五阶段:传统手工→单机自动化→级联自动化→流程自动化→AI驱动新一代实验室[20] - 镁伽智慧实验室5.0整合机械臂与数据治理,支持多实验并行及动态规划,实现无人值守操作[20] - 汇像科技iMagicOS操作系统实现全实验室设备链接与数据自动采集,协作机器人HelenX精准抓取实验耗材[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