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导购

搜索文档
值得买: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5.59万元,同比增长119.62%
新浪财经· 2025-10-23 18:52
值得买10月23日晚间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4亿元,同比下降24.42%;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75.59万元,同比增长119.62%;基本每股收益0.00元。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 同比下降2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86万元,同比增长253.49%;基本每股收益0.07 元。 ...
“什么值得买”发布“双11”一阶段消费趋势:优势品类持续领跑 寒潮激活保暖消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1 21:21
"什么值得买""双11"活动总负责人张宇昂分析,这一趋势背后是家庭结构变化与生活品质升级的双重驱 动。"大容量、高性能家电虽前期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其带来的生活幸福感与长期使用价值正在获 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而且当前主流产品普遍达到一级能效标准,更契合环保与长期使用成本的理性 考量,是'短期投入、长期受益'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降温并未抑制用户的运动热情,反而推动垂类运动装备同步增长。瑜伽服GMV同比增 长43.84%,冲锋衣与抓绒衣分别增长80.95%与100.99%。随着阿勒泰等滑雪目的地陆续开板,"滑雪"关 键词热度上升27.22%,滑雪服GMV增长48.80%,保温杯等户外周边产品也增长70.42%,形成"室内动 静结合、户外热度回升"的双线消费趋势。 与服饰类"即时性消费"形成对比,家居类保暖商品启动略缓但增势强劲。数据显示,被子GMV同比增 长 169.44%,其中"冬被"关键词商品GMV同比增长 258.17%,水暖毯、电热毯因"即开即热、安装便 捷"的特点,GMV分别同比增长 221.80%、110.90%,暖风机GMV也实现 21.11%的同比增长。张宇昂分 析,这一消费节奏体现出用 ...
【聚看点】*ST返利:前三季度净亏损4478.0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0:30
【资料图】 人民财讯10月21日电,*ST返利(600228)10月21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9亿 元,同比增长131.29%;净利润亏损1150.02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 63.67%;净利润亏损4478.05万元。公司导购业务、广告业务及其他业务(主要为电商零售业务)较去 年同期增长,但市场投放费用增加以及人力费用同比增加。 ...
*ST返利:前三季度净亏损4478.0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19:25
人民财讯10月21日电,*ST返利(600228)10月21日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9亿 元,同比增长131.29%;净利润亏损1150.02万元。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 63.67%;净利润亏损4478.05万元。公司导购业务、广告业务及其他业务(主要为电商零售业务)较去年同 期增长,但市场投放费用增加以及人力费用同比增加。 ...
“什么值得买”2025“11.11”大促开启:兴趣引领、权益升级、AI驱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7 11:33
随着2025年全网"11.11"大促陆续拉开帷幕,10月16日,"什么值得买"正式上线了活动专题。作为品牌升 级后的首个"11.11"大促,平台通过更精准的兴趣洞察、更切实的消费补贴和更智能化的购物体验,全 力服务消费者过好大促。 今年"11.11"活动期间,"什么值得买"将在政府补贴和电商促销的基础上,叠加平台补贴和用户回馈,将 兴趣引领、权益升级和AI驱动深度融合,为消费者打造尽兴且值得的消费体验。"什么值得 买""11.11"活动总负责人张宇昂表示,期待每个消费者都能在自己的"兴趣场"中,找到真正的"值得 买":"让每个消费者不仅能过好大促,更能'买得尽兴'。" 兴趣引领:以专题为阵地,打造多维消费新场景 基于今年"11.11"促销周期拉长、平台节奏不一、消费信息多变的情况,"什么值得买""11.11"化繁为 简,将"兴趣"确立为大促运营核心。平台以真实兴趣场景为线索,串联商品、内容、服务三维触点,打 造出兼具内容深度与消费价值的多维互动阵地。 今年5月,"什么值得买"正式升级为第二代产品,成为AI驱动的全网兴趣消费指南。作为品牌升级后的 首个"11.11"大促,今年的专题充分基于"兴趣"核心,结合全网 ...
值得买中报收入下滑,实控人及高管接连减持
凤凰网财经· 2025-10-02 20:34
核心观点 - 电商导购平台值得买在2025年上半年陷入增利不增收的困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8.7%,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75% [2][3] - 公司“全面AI”战略驱动内容生产大幅增长,但未能有效提升平台吸引力,用户活跃度、停留时长及增长均显疲态 [2][6][7] - 在用户增长乏力背景下,公司GMV、订单量及五大业务线收入全面下滑,同时面临核心客户流失的挑战 [2][8][9] - 公司实控人及高管在报告期内连续减持套现,加剧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10][11][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下滑18.7%,归母净利润为1269.26万元,同比增长65.75% [3] - 第二季度业绩表现更差,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亿元和2128.74万元,同比分别下滑25.26%和29.91% [3]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费用控制,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跌幅超七成 [4] -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费用,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分别为1.05亿元、7455.15万元、8281.14万元,同比分别下滑19.46%、17.03%、8.31% [4] 平台运营与用户数据 - “全面AI”战略下,报告期内平台发布内容总量达2021.88万篇,同比增长30.98%,其中AIGC内容占比超过52%,同比增长73.63% [6] - 但平台用户吸引力减弱,移动客户端APP单用户平均每日启动次数降至7.89次,同比下滑4.94% [6][7] - 单用户平均每日停留时长降至7分59秒,同比下降11.57%,内容互动总次数为10.88亿次,同比下滑2.23% [6][7] - 平台月平均活跃用户数为3826.82万人,同比微增1.26%,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1.62%进一步放缓 [7] - 新用户注册和移动端APP激活量增速下滑,注册用户数增至3104.9万,增速由7.02%下滑至4.74%,APP激活量达8047.13万,增速由11.56%降至7.32% [7] 业务与客户分析 - 用户增长停滞导致GMV和订单量下滑,2025年上半年确认GMV为87.84亿元,完成订单量8872.02万单,同比分别下滑4.32%和9.52% [8] - 主要收入来源的电商客户和品牌商客户收入均下滑,分别为2.53亿元和3.2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8.97%和24.88% [8] - 直接类客户和代理类客户出现流失,分别为377家和135家,同比分别减少134家和36家 [8] - 五大业务线收入全线下滑:信息推广收入2.42亿元(同比-22.32%)、互联网效果营销平台收入1.64亿元(同比-0.96%)、运营服务费收入1.59亿元(同比-12.52%)、品牌营销收入1156.56万元(同比-78.3%)、商品销售收入95.45万元(同比-69.56%) [9] - 运营服务费、品牌营销、商品销售业务的毛利率同步下滑,分别为13.64%、5.62%、33.18%,同比分别下滑6.94、10.11、4.18个百分点 [9] 实控人与高管减持 - 实控人隋国栋于2025年9月减持156.38万股,占总股本0.79%,套现约4221.79万元,且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10] - 隋国栋在2023年3月至7月期间已累计减持381.22万股(占比2.35%),两次减持合计套现约1.63亿元,当前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0% [1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峰于2025年1月至2月减持280.82万股(占比1.41%),套现1.04亿元,持股比例由9.11%降至7.7% [11][12] - 董事刘超于2025年1月减持168.45万股(占比0.85%),套现6103.65万元,持股比例由5.41%降至4.57%,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 [11][12]
*ST返利遭减持背后:保壳压力下销售费用增速显著超营收 财务信息不准确
新浪财经· 2025-09-16 21:37
市场背景与股东减持行为分析 - 上证指数突破四年新高 市场行情持续向好 个股价格普遍上涨 [1] -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在市场情绪高涨时抛出减持计划 [1] - 减持是股东正常行使财产权利 需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及合规基础上 [1] - 内部人减持行为可能传递信号: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或股价存在高估 [1] *ST返利股东减持计划 - 江西昌九集团计划在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期间减持不超过417.01万股 占总股本1% [2] 公司业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前身为ST昌九 2020年通过重组收购中彦科技100%股权 实现返利网借壳上市 [3] - 主营业务为在线导购、广告推广和平台技术服务 与拼多多、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合作 [3] - 2024年营收不足3亿元 因此被冠以"*ST返利"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36.01% [5][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328万元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94元 [5] 财务表现分析 - 营业总收入从2020年3.65亿元下降至2024年2.44亿元 [4]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9.38%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36.01% [4][6] - 净利润从2020年亏损0.18亿元恶化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0.3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7190万元 同比增长100.29% 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5][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1.13亿元 同比增长68.08%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56万元 [6] 业绩承诺完成情况 - 中彦科技2021-2023年度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52.60%、43.17%和29.04% 均未达成 [5] - 原业绩承诺为2021-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2亿元、2.21亿元和2.5亿元 [4] 监管与合规问题 - 公司因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会计差错更正被江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7] - 董事长葛永昌和财务负责人隗元元被认定对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7] - 公司解释会计差错系对广告业务合同可变对价估计进行重新判断 [8] - 更正仅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不影响后续定期报告准确性 [8]
*ST返利遭减持背后:保壳压力下销售费用增速显著超营收 财务信息不准确|透视A股减持
新浪证券· 2025-09-16 20:57
公司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江西昌九集团计划在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417.01万股,占总股本的1% [1] 公司业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前身为ST昌九,2020年通过重组收购中彦科技100%股权,实现返利网借壳上市 [2] - 公司主营在线导购、广告推广和平台技术服务,与拼多多、京东、唯品会、淘宝等电商平台及美团、饿了么等本地生活服务商合作 [2] - 2024年营收不足3亿元,导致公司被冠以"*ST返利"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6.01%,但净利润亏损332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94元 [4]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从2020年3.65亿元降至2024年2.44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86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01%,但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8.08%,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0.29% [4]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85亿元、0.68亿元、0.25亿元,2024年亏损0.1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0.33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55.97万元,上年同期为-502.23万元 [4] 业绩承诺与完成情况 - 中彦科技2021-2023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2亿元、2.21亿元、2.5亿元 [3] - 实际完成率2021年52.60%、2022年43.17%、2023年29.04%,均未达成承诺 [4] 监管与合规问题 - 公司因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会计差错更正被江西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5] - 会计差错涉及广告业务合同可变对价的估计调整,仅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不影响后续定期报告 [6]
返利科技2025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36%,AI驱动海外业务实现破局
江南时报· 2025-08-28 15:26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 同比增长36% [1] - 在线导购业务收入8835万元 同比增长46% [1] - 海外导购业务贡献收入约4400万元 月复合增长率达54% [1] 业务发展 - 在线导购业务成为关键增长点 [1] - 海外导购5月单月导购交易额突破1亿元 [1] - 合作商家超4万家且覆盖100多个国家 [1] 技术布局 - 公司研发AI海外电商导购工具矩阵 包括AI生成导购内容工具和面向商家与媒体的AI营销智能体 [1] - 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 [1] - 未来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海外导购和智能营销领域的融合应用 [1] 战略方向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1] - 推动公司整体业务向智能化和国际化加速迈进 [1]
公众号返利平台哪家好?电商高返机器人推荐!京东/淘宝购物省钱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26
返利平台商业模式 - 返利平台通过官方接口获取电商平台佣金 佣金比例通常为10%-30% 并将部分佣金以返现形式返还消费者[3] - 返利平台本质是电商佣金分账链的参与者 通过自动化数据接口完成佣金分配 类似内部人士协助消费者获取折扣[3] - 电商平台因获客成本高企 更倾向将广告预算转化为佣金形式让利消费者 返利平台充当精准导购漏斗实现按成交付费模式[6] 惠利星球核心功能 - 具备隐藏优惠券挖掘功能 可识别商品页面未显示的内部优惠券 例如标价299元书包可能存在满200减80券叠加8%返利 实际支付仅190元[4] - 内置智能比价系统 可抓取全网价格信息并跨平台对比 例如提示拼多多百亿补贴价更低或京东分期优惠[4] - 采用社交裂变模式 用户邀请好友注册可获得5%佣金分成 形成可持续的佣金网络[4] 品类返利特征 - 高客单价家电数码品类返利比例达5%-15% 例如空调返现金额可达两三百元[7] - 快消品如零食日化返利比例为3%-8% 因该类商品利润较薄[7] - 虚拟商品如会员卡及软件返利比例较低但稳定性强[7] - 大促期间(618/双11)为返利高峰期 去年双十一有用户通过返利购买电视较官方价节省1700元[7] 操作流程与案例 - 标准操作流程为复制商品链接→粘贴至返利平台→获取最优方案(含优惠券及返利)→跳转原平台下单→确认收货后获得返现[8] - 存在退休人员通过社区团购链接推广每月获得推广费补贴 学生群体购买考研资料节省400余元的实际案例[8] 行业风险提示 - 部分平台宣称100%返利或超高返现 实际在提现环节设置障碍 正规平台提现门槛低至几元且资金流透明[5] - 返利到账周期受商家结算影响 通常需7-30天 京东自营等渠道结算速度较快[9] - 需避免为凑单返利购买非必需商品 存在过度消费风险[9] 电商行业背景 - 主流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获客成本极高 品牌方更倾向将推广预算转化为佣金模式[6] - 返利平台帮助商家实现精准用户筛选 按实际成交支付佣金 提升营销效率[6]